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以直观形象的丰富性来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应能力”,是沟通人类感性与理性的桥梁。它既可使人的感性深邃化,也可使人的理性情感化,从而用温暖的色彩装点逻辑严密、严格规范的理性世界,同样在升华人的感性、引导人的情趣和完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文美育,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作为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优美呈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纵观语文课本,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每一篇散文、每一段杂文、每一句诗歌,都是美的极端表现。这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美的各种丰姿。在美育的高度下,重新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融入审美情感,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之中也揉入动情的美感体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积极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的美育功能对于培智生的重要性更是明显,因为智力障碍,让他们对于美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培智文课堂的审美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展培智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活动,是我们培智语文教师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现结合课堂实践,谈几点意见。
一、寻找课文中的美育切入点
美的形象性是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培智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是它形象性,我们应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抓住这一契合点,进行活生生地、形象丰富的审美教育。
事物的形象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的形式美,往往又是通过“色、形、声”来表现,我们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要借助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创造一种艺术的课堂氛围,披文入情,把隐藏的情感显露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如学《四季的花》,与学生一起徜徉花海中,激发起大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前一课相联系体验四季的变化。一般培智语文书中的课文都很简单,课时其中蕴含的美有时不是单靠情感,就能全面掌握的,还要经过感性、理性反复推移深化、分析和推理,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美,用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美让人产生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美感愉悦,还有很多的诗词文章,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去分辨是非,体验道德之美。
二、用联想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一方面要诉诸形象,另一方面则必须诉诸感情。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认为文章必须借助艺术形象,才能感染读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情感与审美的愉悦,并同时获得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为此,在讲解分析中,必须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并有意识地将自身的审美经验与之相互联系,积淀审美财富,成为他们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藏。如教《荷花》一文,文中有一段描写:“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鼓励学生,根据平时观察积累,观看图片和视频,再发挥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画面,从色、香、味的角度,全面体会其美感特质。
三、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审美创造力
写作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教师通过课程教学,会给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许多写作范本,而学生的作文创作,是范本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生能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社会、人生之美。这一全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社会和人生、如何审视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就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以防学生跨入审美误区。对于培智生而言,由于智力上的缺陷,造成他们的语言素材缺乏,词汇不丰富,所以他们的写作教学从写句开始,对一幅图用一句话描述,直到慢慢的增加内容,可以说是循序渐进的进行写作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步的丰富词匯量,积累语言素材,体验语文美感的存在,从而提高审美的创造力。
四、丰富课外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渠道。教师平时都应注意学生的猎奇心态,适时地开展多种课外娱乐活动,这也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条好途径。如开展读课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培智生的审美领域、陶冶情操,激发爱美情感,调动追求美的热情,自然也就能提高审美创造力。
总之,对于培智生而言,一切具有美的表现形式对于他们都是新奇的,是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的,正是因为这份新奇,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保有新鲜的动力,让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审美的教育活动。
语文美育,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语文作为美学载体,其中既有文学形态的优美呈现,也有教学形态的审美表现。纵观语文课本,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大千世界。每一篇散文、每一段杂文、每一句诗歌,都是美的极端表现。这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美的各种丰姿。在美育的高度下,重新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融入审美情感,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之中也揉入动情的美感体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积极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的美育功能对于培智生的重要性更是明显,因为智力障碍,让他们对于美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培智文课堂的审美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展培智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活动,是我们培智语文教师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现结合课堂实践,谈几点意见。
一、寻找课文中的美育切入点
美的形象性是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培智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也是它形象性,我们应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抓住这一契合点,进行活生生地、形象丰富的审美教育。
事物的形象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的形式美,往往又是通过“色、形、声”来表现,我们在培智语文教学中,要借助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创造一种艺术的课堂氛围,披文入情,把隐藏的情感显露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如学《四季的花》,与学生一起徜徉花海中,激发起大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前一课相联系体验四季的变化。一般培智语文书中的课文都很简单,课时其中蕴含的美有时不是单靠情感,就能全面掌握的,还要经过感性、理性反复推移深化、分析和推理,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美,用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美让人产生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美感愉悦,还有很多的诗词文章,反映了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去分辨是非,体验道德之美。
二、用联想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美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一方面要诉诸形象,另一方面则必须诉诸感情。刘勰曾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认为文章必须借助艺术形象,才能感染读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情感与审美的愉悦,并同时获得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为此,在讲解分析中,必须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并有意识地将自身的审美经验与之相互联系,积淀审美财富,成为他们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藏。如教《荷花》一文,文中有一段描写:“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鼓励学生,根据平时观察积累,观看图片和视频,再发挥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画面,从色、香、味的角度,全面体会其美感特质。
三、强化写作训练,提高审美创造力
写作教学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教师通过课程教学,会给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许多写作范本,而学生的作文创作,是范本实践的重要基地。学生能学会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然、社会、人生之美。这一全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辨别社会和人生、如何审视真善美和假恶丑,也就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以防学生跨入审美误区。对于培智生而言,由于智力上的缺陷,造成他们的语言素材缺乏,词汇不丰富,所以他们的写作教学从写句开始,对一幅图用一句话描述,直到慢慢的增加内容,可以说是循序渐进的进行写作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步的丰富词匯量,积累语言素材,体验语文美感的存在,从而提高审美的创造力。
四、丰富课外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渠道。教师平时都应注意学生的猎奇心态,适时地开展多种课外娱乐活动,这也是实施语文美育的一条好途径。如开展读课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培智生的审美领域、陶冶情操,激发爱美情感,调动追求美的热情,自然也就能提高审美创造力。
总之,对于培智生而言,一切具有美的表现形式对于他们都是新奇的,是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的,正是因为这份新奇,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保有新鲜的动力,让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审美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