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并列式作文 常见问题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o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列式论点是高考议论文书写的常见模式,然而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导致扣分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发现,学生在训练时虽能基本把握并列式作文整体框架,但对其细节掌握不够准确,容易忽略得分点,这些被忽略的细节就是其作文得分较低的主要因素。
  问题一:开头段论点模糊。开头段在全文中起着引领和统摄的作用,应明确提出论点,可是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导致论点模糊。例如一学生在写题目为《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作文时,开篇写道:“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没有不努力就能成功的例子。”通过这段话可以得出,本文的论点应该是“不努力就不能成功”或“若要成功就要努力”,可是论文的题目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强调的是“基础”,而非“努力”。如上所述,如果在开头段没有旗帜鲜明地提出相应论点,就容易偏题,降低作文分数。
  问题二:并列分论点不明确。并列分论点构成并列式作文的主体框架,如果分论点不明确或者不规范,则会导致作文质量下降。并列分论点首先应与总论点相吻合,结构上形成并列,使之一脈相承,上下贯通。有一学生在写题目为《各尽其力,各尽其责》的作文时,分论点分别是个人责任与个人义务;个人源于家庭;社会由各个家庭组成,家庭由个人组成。首先,该学生的分论点与总论点不完全吻合,且有重复之嫌;其次是分论点不能构成独立的议论对象;再次,分论点在结构上不一致,所以此文被判定为三等以下。
  问题三:举例论证不规范。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很多,诸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较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等,其中举例论证是同学们最常运用,也是最易得分的论证方法,却也是最容易丢分的地方。运用举例论证出现的最多的问题是学生容易将事例铺开陈述,不能很好地概括,不能将事例与议论结合,最终导致事例和议论两张皮。一学生在《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文中的其中一个分论点是“高楼由汗水与砖块筑成”,他是这样论述的:“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的。’一座高楼千年屹立不倒,是因为千百年前曾有人为它打下了这深达百米的地基,建立了它屹立不倒的资本。出生于‘科学家之家’的钱永健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当他的兄弟姐妹出去玩耍时,他在地下室做实验,年少时期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启蒙教育的成功,为他成为科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造就了一位成功的科学家。”这段论述就十分符合要求,首先,其采用了引用,以爱迪生的名言切入,增强文章说服力;其次,以钱永键的事例进行例证,在举例时并没有铺开陈述,而是用概括的方式进行,边举例边议论,二者相辅相成,这样的议论模式最容易得高分。
  问题四:语言不符合议论文要求。我们一定要将议论文的语言和其他文体的语言区分开来。议论文重在论,特点是准确、精炼、概括、朴实。首尾段尤其要简短、凝练,体现出论点和主旨即可,多采用引用、修辞等写作手法,句式应以排比为主,这样不仅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而且能清晰表达出作文的要旨,从而取得高分。一学生在写题目为《成功必要积累》的作文时,第一段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在于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础,注重积累,万丈高楼才能拔地而起。”结尾段写道:“欲要成功,必承其重。积累是我们迈向巅峰必要承受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们要注重积累,厚积而薄发,终能进入成功的殿堂,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学生的引用为作文增色不少,另外,语言也很简练、准确,容易得分。
  总之,并列式作文是高考的常规写作模式,也是较容易掌握的作文结构,只要师生一起解决了以上问题,高考作文就有希望得二等以上。
其他文献
2020年这个春天,隔屏相约,点亮星空,定会终生难忘,成为心中的永恒。接到县教育科技局关于开展“离校不停课,老师伴成长”优秀文稿征集活动的通知时,自己思绪万千,回想起两个月前,因“疫”学校延迟开学,而又因“疫”老师要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在线授课,那一幕幕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的碎片式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从起先的恐惧、紧张、焦虑到如今的自如、自信,从起先因网络信号中断无法直播授课时的心急到现在的无线、流量
期刊
如何让孩子爱做家务活,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话题。孩子是未来的接班人,要想让他们懂得劳动的价值,从做家务中获取劳动的快乐,就应该在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时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家庭成员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能收获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  我的孩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喜欢帮大人取这个,拿那个。当我第一次让孩子做家务时,孩子的奶奶并不赞同:“有我在呢,不能让孩子太劳累了,孩子正在长身体!”我耐心地做老人的工作,并
期刊
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不得不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六年级毕业班的老师和学生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怎样才能在二分之一的课时中创造出更高的课堂效率?怎样把新授课和习题课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整理,让孩子们通过录播课、直播课轻松灵动地掌握知识呢?之前我曾经在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有效归纳,让学生通过绘制和完善思维导图来自行梳理教学中的知识点,大大提升了学生解
期刊
节选自《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虽然仅有三百多字,但仔细揣摩思辨,能从中悟出很多东西。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是否真的尽心呢?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说明梁惠王并没有真的尽心,又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证明梁惠王没有真的尽心,不顾百姓死活,推脱救民职责道义。  自鸣得意的君王常常觉得自己为百姓做得很多,对子民很“尽心”
期刊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生活的宁静。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国务院的指挥下,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了阻断疫情的蔓延,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不能按时开学,而且开学时间不定。所以我县教科局,当机立断,积极引导,提出“离校不停课”,并借助“钉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老师们由学校转战家中,以网络教学代替传统教学,继续守护“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期刊
这场疫情突如其来,让开学按下了“暂停键”,在“离校不停课,停课不停教”思想的领导下,从2月10日开始,我们学校的线上授课活动也紧跟脚步,如火如荼展开。老师们纷纷克服了各种困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小组集体备课,力争为学生提供效果更好、质量更高的一堂课。  随着网上教学时间的延长,网络教学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很多同学出现了积极性不高,甚至懈怠消极的状况,进入网络直播课的人数在减少,而老师只能打电话、发信
期刊
2020年,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扰了神州大地,在习总书记亲自部署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我们教育工作者化身“网络主播”,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中的点滴感受,总结如下。  一、利用线上优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掌握者、传递者。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主要是看其讲课的科学性、清晰度、流畅性和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最基础的部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即注重独立个性化阅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注重审美体验,让阅读者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等。  关键词:阅读教学;高中语文;赏析品味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帮助高中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在以新课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及其社会实践的课程,是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习作教学整合,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写好习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习作教学;自主性;选择性;丰富性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有明确的要求:“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认为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难攻克的难关。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困难有三:一是不愿写作,对写作没有兴趣;二是没有足够的素材做支撑;三是学生不会写,没有掌握写作技能和方法。要想解决写作难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围绕兴趣、内容、技能及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作文方面的学习。  一、设计微型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