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结构中,农村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教育覆盖性大、人口多。农村教育教学是国家教委始终关注的重点。尽管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带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教学与城市的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农村教育教学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如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教育者们必须研究的问题。农村教学关系到农民自身的素质提高,关系到农村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研究农村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强调农村教育教学应该以什么状态存在,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教学;现状;实效性;方法
1 引言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重点。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不容忽视的,农村的稳定发展决定了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的基础。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农村问题中突出的重点。农村教育教学不同于城市教育教学。农村教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是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滞后的局面形成的。但是,我国正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教育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学提高实效性就要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布局调整、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要充分结合农村产业的特点,把教学作为发展农村社会的知识引导。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将农村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法不断提升。
2 现阶段农村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2.1农村教学的辅助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长期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农村教育基础的现状。教学设施简陋是农村教学基础主要的缺点。很多山村学校教室简陋,缺少体育器械和音乐器材,必要的电教设施几近于没有。教学条件落后,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实施,更不要提教学发展。
2.2教学管理手段落后。在农村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统一严格的管理机制。教学节奏、教学方式按照教师的习惯进行,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监督和考核较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建立起一种积极主动的授课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投入的也相对较少,不能够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
2.3教学科目设置不均衡。在农村教学中,学校对主要学科给予了教学支持,比如数学、语文,教师会投入必要的经历,但是,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的有趣味的学科反而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教学科目的不平衡,严重阻碍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发生教育理念的偏差。
2.4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存在差异。农村教师队伍是决定教学水平的关键,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决定了整体教学层次的差别。在当前的农村教师中,教师个人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教师学历和文化层次高,有的则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机制也偏松懈,造成教師不够重视自己工作的意义。
3 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3.1农村教学必须结合农村实际、结合农民实际。农村教学是教育改革者们心中的一块隐痛。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前所未有。但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效果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我国教育模式仍然与发达国家有重大的差距。农村教学作为教育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教学实效时,必须要以中国农村的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教学要符合农村地域性特点,要遵循农民生产的习惯,要符合农民生活的习俗。农村教学要注意调整和改进农村生产关系中的历史规律,把农村教学从粗放型引入到集约型,从分散型引入到集中型,把传统教学引入到现代教学。
3.2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教学的投入。任何改革要想收到实效都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扶植。农村教育教学也一样。农村处于社会组成中的基础一级,地方政府对农村具有管辖权。因此,农村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要依靠的根本力量就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要充分重视农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难题。地方政府不能把教育当成一句口号,应该在经济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教育进行首要的投入。
3.3在研究教学改革的同时,增强师资力量。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城市教育教学收效明显。农村教学中,对于改革的认知相对较低。学校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手法。在这样的局面下,教师就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引导者和实践者。教学改革要紧随时代变化,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法中,都要严格执行新课改标准。重视师资力量就是重视农村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农村教师与劳动对应的工资和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爱岗敬业额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把农村教师当成教师队伍的边缘,不能让农村教学成为教育体制的末端。
3.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有一支重要的建设队伍。他们就是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促进了城市的美好。但是,农民工子弟“留守儿童”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农村教育教学中,应该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高到教学重点管理中,对他们实施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从意识层面和知识层面给予倾斜,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文化、培养身心,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4 结论
教育要从小抓起,农村教学要从基础抓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教育是其中重要一项。做好农村教学工作可以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实现农民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就是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的基础性过程。
参考文献:
[1] 龚瑞琴,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成才之路》,2012年01期。
[2] 边玉伟,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之我见,《学周刊》,2011年33期。
[3] 肖小华,农村教学点:一个呗遗忘的角落,《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07期。
[4] 向中华,农村教学点现状亟待改善,《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4年09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现状;实效性;方法
1 引言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重点。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不容忽视的,农村的稳定发展决定了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的基础。因此,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农村问题中突出的重点。农村教育教学不同于城市教育教学。农村教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是由于农村教育长期滞后的局面形成的。但是,我国正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教育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学提高实效性就要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布局调整、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要充分结合农村产业的特点,把教学作为发展农村社会的知识引导。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将农村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法不断提升。
2 现阶段农村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2.1农村教学的辅助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长期的经济模式决定了农村教育基础的现状。教学设施简陋是农村教学基础主要的缺点。很多山村学校教室简陋,缺少体育器械和音乐器材,必要的电教设施几近于没有。教学条件落后,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实施,更不要提教学发展。
2.2教学管理手段落后。在农村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统一严格的管理机制。教学节奏、教学方式按照教师的习惯进行,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监督和考核较少。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建立起一种积极主动的授课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投入的也相对较少,不能够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
2.3教学科目设置不均衡。在农村教学中,学校对主要学科给予了教学支持,比如数学、语文,教师会投入必要的经历,但是,对于音乐、体育、美术的有趣味的学科反而不够重视。造成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教学科目的不平衡,严重阻碍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发生教育理念的偏差。
2.4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存在差异。农村教师队伍是决定教学水平的关键,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决定了整体教学层次的差别。在当前的农村教师中,教师个人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教师学历和文化层次高,有的则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机制也偏松懈,造成教師不够重视自己工作的意义。
3 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3.1农村教学必须结合农村实际、结合农民实际。农村教学是教育改革者们心中的一块隐痛。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前所未有。但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效果没有给大家带来惊喜。我国教育模式仍然与发达国家有重大的差距。农村教学作为教育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教学实效时,必须要以中国农村的实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教学要符合农村地域性特点,要遵循农民生产的习惯,要符合农民生活的习俗。农村教学要注意调整和改进农村生产关系中的历史规律,把农村教学从粗放型引入到集约型,从分散型引入到集中型,把传统教学引入到现代教学。
3.2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教学的投入。任何改革要想收到实效都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扶植。农村教育教学也一样。农村处于社会组成中的基础一级,地方政府对农村具有管辖权。因此,农村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要依靠的根本力量就是地方政府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要充分重视农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难题。地方政府不能把教育当成一句口号,应该在经济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教育进行首要的投入。
3.3在研究教学改革的同时,增强师资力量。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城市教育教学收效明显。农村教学中,对于改革的认知相对较低。学校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手法。在这样的局面下,教师就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引导者和实践者。教学改革要紧随时代变化,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手法中,都要严格执行新课改标准。重视师资力量就是重视农村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农村教师与劳动对应的工资和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爱岗敬业额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把农村教师当成教师队伍的边缘,不能让农村教学成为教育体制的末端。
3.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有一支重要的建设队伍。他们就是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促进了城市的美好。但是,农民工子弟“留守儿童”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农村教育教学中,应该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高到教学重点管理中,对他们实施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从意识层面和知识层面给予倾斜,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文化、培养身心,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4 结论
教育要从小抓起,农村教学要从基础抓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教育是其中重要一项。做好农村教学工作可以为农村的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可以实现农民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提高农村教学实效性就是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的基础性过程。
参考文献:
[1] 龚瑞琴,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成才之路》,2012年01期。
[2] 边玉伟,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之我见,《学周刊》,2011年33期。
[3] 肖小华,农村教学点:一个呗遗忘的角落,《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07期。
[4] 向中华,农村教学点现状亟待改善,《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0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