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哀愁与闺中幽怨融合的典范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heng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他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出身寒微,但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而博取功名。他在《上李侍郎书》中所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他虽命运多羁,仕途坎坷,但在诗坛上,却有“诗家夫子”之称,尤以七言绝句最为擅长,故有“七绝圣手”之誉。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的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幽雅,边塞诗、送别诗以及山水诗都有佳作,其诗具有独创性又富于鲜明的时代性,将边塞哀愁和闺中幽怨有机地加以融合,体现出独特的风格美。
  
  一、艺术手法上,表现的是委婉曲折的含蓄美
  
  王昌龄的诗,运用艺术手法,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力求尽善尽美地表现含蓄之美。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写离家万里戍守边塞的士卒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却没有直接刻画戍卒们在黄昏秋风中吹笛和对亲人的思念,而是笔锋一转,写万里之外的“金闺”中妻子对出征丈夫无尽的思念以及幽幽的愁绪。从“万里愁”可知其思念和哀愁之深远。其实,这是用深层反衬的手法,如同诗坛巨匠杜甫的《月夜》以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反衬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一样,对面落笔手法更见戍卒思念之情的深沉急切。另一方面,用反衬法表现了出征的丈夫和闺中妻子彼此的思念,将边塞哀愁与闺中幽怨融为一体,因而这种思念具有了广阔的社会内容而更富有现实意义,即对边塞战事带来的夫妻分离、夫愁妻怨的弊端予以揭露。此诗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之美尽在其中。
  王昌龄诗作风格的含蓄美还蕴含于抒情色彩极浓厚的景物刻画和环境描写之中,如《长信秋词五首》之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这首诗选取了“长信宫”、“昭阳殿”、“白露堂”、“红罗帐”等几处生活环境,又通过“秋月明”、“捣衣声”、“细草迹”来衬托“不胜情”——诉不完的苦楚无奈,道不尽的幽怨凄凉。
  吴乔的《围炉诗话》卷一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但作为读者,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学、史学知识,理解诗中的典故,掌握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挖掘“不尽之意”而领略、享受诗歌的含蓄美。
  
  二、在情感表达上,体现的是幽远深沉的情感美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有两种,即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王昌龄的诗作,无论是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还是作者流露出的情感都具有幽远深沉之美,并且往往通过诗歌所表达的表层情感即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来表现诗歌的深层情感即作者抒发的情感。因此可以说,诗歌的幽远深沉的情感美是通过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表现出来的。
  王昌龄诗中抒情形象的情感,具有愁和怨之特征,这一特征是王诗幽远深沉的情感美的感情基础。王昌龄创作的大量闺怨诗,就是首先抒发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表现抒情形象的愁和怨。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诗通过“春日凝妆上翠楼”的少妇思夫表现“闺怨”。闺中少妇果然不知愁吗?无疑答案是否定的。用否定的手法来写是表现愁之深沉。从“不知”到“悔教”,中间用了相思意味极浓的“杨柳”意象,勾起了少妇思夫之情,一个“悔”字蕴含了多少的怨和愁啊!这就表露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哀怨和思夫之情。但是,我们如果停留在诗歌的这种浅层感情上,便不能理解王昌龄诗作的感情美的幽远、深沉和含蓄。诗作抒写的是“一个少妇”,而我们应更深地思考到当时在唐王朝劳民伤财,滥用武力之下,这样的思夫少妇何止千万!因而,这一“思妇”的形象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通过这一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现实,流露出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体现出诗歌的情感美。
  王昌龄的边塞诗首先表露的是投身边塞而功业难成的苦闷哀怨。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期,昂扬奋进的时代大精神召唤人们积极争取功名,加之当时朝廷对边事主张武战用兵,所以,诸多出身中下层的文人便把目光投向边庭,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便成了一条登上仕途的捷径。但并非每一个出塞者都能获得功名而封侯,王昌龄也没有成为众多出塞者队伍中的幸运儿,他两次出塞的结果只是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诗篇,把功业难成的郁闷形诸诗作而已。如《从军行二首》之一: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诗作表现了边庭的荒凉凄苦以及征战而无功的哀怨之情,抒发了诗人希望和理想破灭之后的悔恨。
  王昌龄的边塞诗,还表现士卒的愁和怨。边塞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出征的士卒,他们离家万里,抛却了亲情,而且时刻都有丧身的危险。一方面他们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受命出征,另一方面心中又无法驱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王昌龄深刻了解边塞士卒的忧愁并寄予同情,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其一即如此(因前面已论述,就不再重复了)。
  王昌龄的诗作,把边塞哀愁和闺中幽怨很好地融合,做到了怨而不怒,愁而不糜,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关心和思考。其诗歌体现出了委婉曲折的含蓄美和幽远深沉的情感美,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两千年前的汉朝,是历史上群星璀璨,群峰并峙的光辉岁月,因而才有那么多千秋万载后,依然存留青史卷册的不朽名字。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和人才,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才成就了汉武帝的光辉盛世。他们是大汉王朝的功臣,但是,这些功臣并非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和结局。其中,魏其侯窦婴就是一个令人扼腕的英雄人物。  作为汉景帝之母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有着令世人艳羡的出身,他尽可以依傍姑母这棵参天大树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但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却走着一条“高耗低效”之路,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苏教版大容量的课文压力之下,老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浮躁的情绪,对原本应该是美的体验式的阅读失去了应有的耐心。于是几乎是在学生对阅读对象完全陌生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结论便像珍宝一样
期刊
中考作文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写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这不仅符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切合考试时间安排的实际,同时也保证一篇文章以较为充实的内容表情达意。因此看来,掌握六百字左右记叙文的写法实在是广大初中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笔者从实践中认识到,要写好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线索要单一一点    记叙文都应该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在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记叙文里,有限
期刊
宋人谢枋得说:“凡议论,好事须要一段歹说,不好事须要一段好说。如此则文势亦圆活,义理亦精微,意味亦悠长。”《过秦论》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开启了单篇议论散文对比论证的先河,使这篇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秦兴秦亡的原因。下面笔者试从本文的对比手法入手进行简要说明。    一、秦国与六国之师的对比    秦自孝公崛起,到惠文、武、昭襄王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让其他诸侯国感受到了秦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当作文,学生往往抓耳挠腮,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手。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充盈素材。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写作源泉,但是课堂才是学生的主阵地。为了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外延,作文教学更应该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景中,让他们去看,去想,去
期刊
语言的表现力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张力,它通过灵活地组合方式将个性化十足,极具吸引力的外形展现在你的面前。一篇语言极具表现力的作文是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的。它像夏日的一缕清风,给阅卷老师带去一丝凉爽和惬意,给沉闷的阅卷气氛带来一丝轻松愉悦。下面,笔者就如何让作文语言更具表现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句式灵活生机盎然    句式往往是随感而变,因情所生,灵活自由的。行文中的句式要在文气的驱使下,
期刊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故乡》这篇短篇小说。  《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①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个性风格的展示。高中作文教学中的议论文写作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阵地。同一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只有一个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形式把这些想法表达出来,要达到短时间内完成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自然离不开方法的指导。“阐述法”就是一个实用、有效的思维方法,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上的潜力和优势,让学生的考场作文更规范、出色。    一、“阐
期刊
低年级学生朗读中往往存在发音不准、唱读、顿读等不良现象,我们应该着眼于读准和读好两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感。下面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低年级朗读训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方言影响,吐字不清    受方言影响,学生朗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方言中声母j、q、x与z、c、s分不清,加之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些说话嗲声嗲气,家长不注意帮助纠正,所以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把“气球”读成“刺球”……(2)
期刊
摘要:“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认为,从文学创作看,作者是先有情思才发为文辞,成诸文章;而从文学接受看,读者则是先看文辞,通读文意,才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思。篇章的深奥只因接受者识鉴浅薄。一旦鉴识微妙隐幽,定会感到灵魂的悸动。阅读者只有具备了较为丰厚的知识积累,才能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艺术才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与作者的情感遇合,成就古今知音。以《荷塘月色》与《前赤壁赋》为例,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