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他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出身寒微,但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而博取功名。他在《上李侍郎书》中所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他虽命运多羁,仕途坎坷,但在诗坛上,却有“诗家夫子”之称,尤以七言绝句最为擅长,故有“七绝圣手”之誉。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的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幽雅,边塞诗、送别诗以及山水诗都有佳作,其诗具有独创性又富于鲜明的时代性,将边塞哀愁和闺中幽怨有机地加以融合,体现出独特的风格美。
一、艺术手法上,表现的是委婉曲折的含蓄美
王昌龄的诗,运用艺术手法,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力求尽善尽美地表现含蓄之美。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写离家万里戍守边塞的士卒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却没有直接刻画戍卒们在黄昏秋风中吹笛和对亲人的思念,而是笔锋一转,写万里之外的“金闺”中妻子对出征丈夫无尽的思念以及幽幽的愁绪。从“万里愁”可知其思念和哀愁之深远。其实,这是用深层反衬的手法,如同诗坛巨匠杜甫的《月夜》以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反衬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一样,对面落笔手法更见戍卒思念之情的深沉急切。另一方面,用反衬法表现了出征的丈夫和闺中妻子彼此的思念,将边塞哀愁与闺中幽怨融为一体,因而这种思念具有了广阔的社会内容而更富有现实意义,即对边塞战事带来的夫妻分离、夫愁妻怨的弊端予以揭露。此诗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之美尽在其中。
王昌龄诗作风格的含蓄美还蕴含于抒情色彩极浓厚的景物刻画和环境描写之中,如《长信秋词五首》之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这首诗选取了“长信宫”、“昭阳殿”、“白露堂”、“红罗帐”等几处生活环境,又通过“秋月明”、“捣衣声”、“细草迹”来衬托“不胜情”——诉不完的苦楚无奈,道不尽的幽怨凄凉。
吴乔的《围炉诗话》卷一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但作为读者,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学、史学知识,理解诗中的典故,掌握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挖掘“不尽之意”而领略、享受诗歌的含蓄美。
二、在情感表达上,体现的是幽远深沉的情感美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有两种,即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王昌龄的诗作,无论是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还是作者流露出的情感都具有幽远深沉之美,并且往往通过诗歌所表达的表层情感即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来表现诗歌的深层情感即作者抒发的情感。因此可以说,诗歌的幽远深沉的情感美是通过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表现出来的。
王昌龄诗中抒情形象的情感,具有愁和怨之特征,这一特征是王诗幽远深沉的情感美的感情基础。王昌龄创作的大量闺怨诗,就是首先抒发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表现抒情形象的愁和怨。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诗通过“春日凝妆上翠楼”的少妇思夫表现“闺怨”。闺中少妇果然不知愁吗?无疑答案是否定的。用否定的手法来写是表现愁之深沉。从“不知”到“悔教”,中间用了相思意味极浓的“杨柳”意象,勾起了少妇思夫之情,一个“悔”字蕴含了多少的怨和愁啊!这就表露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哀怨和思夫之情。但是,我们如果停留在诗歌的这种浅层感情上,便不能理解王昌龄诗作的感情美的幽远、深沉和含蓄。诗作抒写的是“一个少妇”,而我们应更深地思考到当时在唐王朝劳民伤财,滥用武力之下,这样的思夫少妇何止千万!因而,这一“思妇”的形象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通过这一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现实,流露出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体现出诗歌的情感美。
王昌龄的边塞诗首先表露的是投身边塞而功业难成的苦闷哀怨。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期,昂扬奋进的时代大精神召唤人们积极争取功名,加之当时朝廷对边事主张武战用兵,所以,诸多出身中下层的文人便把目光投向边庭,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便成了一条登上仕途的捷径。但并非每一个出塞者都能获得功名而封侯,王昌龄也没有成为众多出塞者队伍中的幸运儿,他两次出塞的结果只是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诗篇,把功业难成的郁闷形诸诗作而已。如《从军行二首》之一: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诗作表现了边庭的荒凉凄苦以及征战而无功的哀怨之情,抒发了诗人希望和理想破灭之后的悔恨。
王昌龄的边塞诗,还表现士卒的愁和怨。边塞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出征的士卒,他们离家万里,抛却了亲情,而且时刻都有丧身的危险。一方面他们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受命出征,另一方面心中又无法驱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王昌龄深刻了解边塞士卒的忧愁并寄予同情,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其一即如此(因前面已论述,就不再重复了)。
王昌龄的诗作,把边塞哀愁和闺中幽怨很好地融合,做到了怨而不怒,愁而不糜,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关心和思考。其诗歌体现出了委婉曲折的含蓄美和幽远深沉的情感美,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一、艺术手法上,表现的是委婉曲折的含蓄美
王昌龄的诗,运用艺术手法,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力求尽善尽美地表现含蓄之美。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诗写离家万里戍守边塞的士卒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却没有直接刻画戍卒们在黄昏秋风中吹笛和对亲人的思念,而是笔锋一转,写万里之外的“金闺”中妻子对出征丈夫无尽的思念以及幽幽的愁绪。从“万里愁”可知其思念和哀愁之深远。其实,这是用深层反衬的手法,如同诗坛巨匠杜甫的《月夜》以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反衬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一样,对面落笔手法更见戍卒思念之情的深沉急切。另一方面,用反衬法表现了出征的丈夫和闺中妻子彼此的思念,将边塞哀愁与闺中幽怨融为一体,因而这种思念具有了广阔的社会内容而更富有现实意义,即对边塞战事带来的夫妻分离、夫愁妻怨的弊端予以揭露。此诗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之美尽在其中。
王昌龄诗作风格的含蓄美还蕴含于抒情色彩极浓厚的景物刻画和环境描写之中,如《长信秋词五首》之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这首诗选取了“长信宫”、“昭阳殿”、“白露堂”、“红罗帐”等几处生活环境,又通过“秋月明”、“捣衣声”、“细草迹”来衬托“不胜情”——诉不完的苦楚无奈,道不尽的幽怨凄凉。
吴乔的《围炉诗话》卷一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但作为读者,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文学、史学知识,理解诗中的典故,掌握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挖掘“不尽之意”而领略、享受诗歌的含蓄美。
二、在情感表达上,体现的是幽远深沉的情感美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有两种,即作品中主人公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王昌龄的诗作,无论是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还是作者流露出的情感都具有幽远深沉之美,并且往往通过诗歌所表达的表层情感即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来表现诗歌的深层情感即作者抒发的情感。因此可以说,诗歌的幽远深沉的情感美是通过抒情主人公的情感表现出来的。
王昌龄诗中抒情形象的情感,具有愁和怨之特征,这一特征是王诗幽远深沉的情感美的感情基础。王昌龄创作的大量闺怨诗,就是首先抒发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表现抒情形象的愁和怨。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此诗通过“春日凝妆上翠楼”的少妇思夫表现“闺怨”。闺中少妇果然不知愁吗?无疑答案是否定的。用否定的手法来写是表现愁之深沉。从“不知”到“悔教”,中间用了相思意味极浓的“杨柳”意象,勾起了少妇思夫之情,一个“悔”字蕴含了多少的怨和愁啊!这就表露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哀怨和思夫之情。但是,我们如果停留在诗歌的这种浅层感情上,便不能理解王昌龄诗作的感情美的幽远、深沉和含蓄。诗作抒写的是“一个少妇”,而我们应更深地思考到当时在唐王朝劳民伤财,滥用武力之下,这样的思夫少妇何止千万!因而,这一“思妇”的形象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通过这一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现实,流露出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体现出诗歌的情感美。
王昌龄的边塞诗首先表露的是投身边塞而功业难成的苦闷哀怨。王昌龄生活在盛唐时期,昂扬奋进的时代大精神召唤人们积极争取功名,加之当时朝廷对边事主张武战用兵,所以,诸多出身中下层的文人便把目光投向边庭,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便成了一条登上仕途的捷径。但并非每一个出塞者都能获得功名而封侯,王昌龄也没有成为众多出塞者队伍中的幸运儿,他两次出塞的结果只是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诗篇,把功业难成的郁闷形诸诗作而已。如《从军行二首》之一: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诗作表现了边庭的荒凉凄苦以及征战而无功的哀怨之情,抒发了诗人希望和理想破灭之后的悔恨。
王昌龄的边塞诗,还表现士卒的愁和怨。边塞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出征的士卒,他们离家万里,抛却了亲情,而且时刻都有丧身的危险。一方面他们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受命出征,另一方面心中又无法驱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王昌龄深刻了解边塞士卒的忧愁并寄予同情,如著名的《从军行七首》其一即如此(因前面已论述,就不再重复了)。
王昌龄的诗作,把边塞哀愁和闺中幽怨很好地融合,做到了怨而不怒,愁而不糜,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关心和思考。其诗歌体现出了委婉曲折的含蓄美和幽远深沉的情感美,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