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潜在经济水平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j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贡献分析


  中长期内,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决定的,并在需求因素的影响下围绕潜在增长率波动。潜在经济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在实际测算中,一般把由资本、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以外的部分统称为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反映生产要素的质量,也反映了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是经济增长质量最主要的度量指标。
  1978-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贡献5.3、0.7和3.2个百分点。在全要素生产率年均3.2%的增长中,人力资本提高影响0.6个百分点,“干中学”和科技进步影响1.4个百分点,包括劳动力流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等影响1.2个百分点。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三分之一左右,远低于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平均贡献70%的水平。与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尼、泰国等东亚经济体水平接近。过去4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积累和劳动力驱动,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高。

二、近年来我国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下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发生百年未有之变局。一是世界经济出现了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杠杆、高泡沫、高收入差距现象,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强化,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形成的“中国生产—美国消费”模式已不可持续,外部经济循环受阻。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守成大国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常态化,美国持续在人员、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安全等多个领域加快采取措施,以全方位围堵遏制我国发展和快速追赶。三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结构发生变化,我国劳动人口开始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快,储蓄率降低。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引进技术难度不断加大。四是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而通过增加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应对经济回落,导致政府债务扩张、房地产价格上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国内经济循环不畅。这些变化凸显了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存在行政干预过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矛盾和问题。2008-2020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减慢到2%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至四分之一左右,包括劳动力流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降至0.8个百分点。


三、提升我國潜在经济增长关键靠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如果我国经济继续沿着目前的趋势运行,“十四五”时期,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5.7%左右。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5.4%左右。提升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维持经济平稳运行,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资本、劳动、科技、土地、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并通过要素市场的配置功能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实现供给需求的良性循环。
  第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般农民工50岁左右开始回乡,农民工市民化后,每个农民工可多工作10年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约400万劳动力,提高我国潜在经济能力0.2个百分点左右。同时,每个农民工市民化后每年可多增加收入约1万元。
  第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增值。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可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有4200万亩,如果每亩按30万-50万元流转至城市,总量可达12万亿-20万亿元。每年按200万亩跨省、跨城乡流转计算,每年可增加土地收入8000亿,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第三,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加快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引入“源头活水”。
  第四,完善技术市场。完善知识产权相关制度,通过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等方式,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
  第五,培育和发展数据市场。目前,数据市场的主要问题是数据产权尚未清晰界定,数据归属不明确,无法形成规范的数据交易市场,导致数据非法交易泛滥。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进行规范。在数据确权基础上,形成市场定价机制、交易机制和监管制度及规则,并与国际数据市场对接。
其他文献
建党百年,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面向新阶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做出了全面部署,将“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坚持不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定推进全面深化改
一、“双碳”目标促使中国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就应对气候变化面向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態文明整体迈进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国经过20年的绿色发展探索与实践,绿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的成效已经显现。未来“30·60”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确,必然将绿色转型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一)强大
2020年是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加速发展的一年。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显示,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计划。其中尤为引入注目的是美元、欧元、日元等主流国际货币先后发布数字化计划。它们的加入意味着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 美欧日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  (一)数字美元的特征  美国2万亿经济刺激法案初稿中提出的数字美元方案设计了两种数字美元。一种像银行存款,普通公
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山区(含高原和丘陵)县域面积、人口、GDP等项指标在全国占比分别约为70%、60%和50%。山区不仅要养活几亿人口,而且要为全国生态涵养、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生态文明新时代,更加彰显“经略山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两山”理念是谋划中国山区长远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  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于浙江山区转型发展实践,但“两山”理念的发展和
期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财政需要在新发展阶段基于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支持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着手。供给侧改革立足于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而需求侧改革则着力于扩大最终需求的规模,提升消费需求的质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基本逻辑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的理论指南。新发展格局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思路或基本路径。  新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2
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跨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即2020-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能否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关系到“碳中和”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同时,作为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碳中和”约束又对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的质量带来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实现“双碳”目标为中国告别依靠高资源投入、高环境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要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首先,国有企业要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更多地集中在大型、特大型企业,业务链较长,体系较完整,在我国国民经济全部行業20个门类、96个行业大类中,国有经济涉及94个行业,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经营的业务涉及19个门类90个行业大类。促进新发展阶段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健康
一、未来5到30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方向、阶段性重点任务及其实施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也一样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
一、深化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  (一)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一是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严格股东资质和准入管理,规范股东行为,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约束机制,优化管理层考评,规范高管人员行为,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制衡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鼓励金融企业实施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