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通过两个环节对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一是货币政策到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二是股票市场到实体经济的传导环节。通过运用Eviews软件对这两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得出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的相关结论,进而给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不甚完善,股票市场也起步较晚,许多制度和法律法规还相对不成熟,所以我国学者大都把目光聚焦在实证分析上,对于理论研究和创新还比较少。最新的研究发现,根据钱婉昕(2013)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存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但这种效应还比较微弱且不稳定。
一、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所以大多数学者偏向于选取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标。但M0、M1和M2对股市价格到底是有无影响、影响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各位学者所用的分析模型都不尽相同,所以也导致结论分歧较大。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利率越来越成为一个我国货币政策中一个重要因素,在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中也要把利率考虑在内。
二、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与前文所述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相同,国内外对于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也有很大出入。国外大部分研究成果表明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是亦步亦趋的,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较为完善,所以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但是国内学者基于我国的数据研究发现双方关系不显著甚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政策传导渠道的缺失。但也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股改之后,我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滞后N期或者单项因果关系,说明了在总的宏观走势中二者还是存在联系的。
三、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对于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有以下几点经典理论:
(一)托宾的q理论
托宾的q 理论描述了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的关系。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公众发现其持有的货币比其需要的多,在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公众会增加对股票的购买,从而抬高股票价格。而股票价格越高,则q 越高,投资支出越高。
(二)财富效应渠道
决定消费者消费支出的是其当前收入流和拥有的财富量,而其拥有的财富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股票,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财富增加会增加,其消费支出也會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流动性效益渠道
消费者的支出不仅受其财富量的影响,还受其资产流动的影响。在消费者的资产安排中,住房和汽车等耐用品的变现能力差,而股票、国债等有价证券的变现能力强。如果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或出现通货膨胀,消费者就会增加这部分资产的持有量,从而使得消费者资产流动性增强,进而增加其消费支出, 促进产出增加。
四、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1(狭义货币供给量)地增加,A股的流通市值呈增加态势。当银行间七天同业拆借利率上升时,A股流通市值下降。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会加大对市场上的货币量的投入,进而使人们手中的现金增多,除了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会流入到股票市场中去,使得自己的财产结构更为合理。
2.银行间七天同业拆借利率是我国目前市场化度较高的利率,它能较为合理的反映市场上资金的松紧程度。当七天同业拆借利率升高时,说明市场上资金紧缺,进而存款利率也应该同时上升,这样人们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也会上升,使得资金更多地存入银行,股票市场的流通资金就会相应减少。
五、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不断扩大股票市场规模,加快金融创新速度。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还很短,开放程度还不够高,各项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实际,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我国的银行和证券业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尤其是商业银行要改变以存贷利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局面,在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下,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方面,要尽快填补我国市场中存在的空白,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大力发展企业债券,促进债券的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协调发展。
2.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首先要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更新理念并赋予监管机构对不法行为主体做出惩罚的权利,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在政策的具体实施阶段中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开透明,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股票市场外围设置严格的准入程序与监管制度;其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持市场的透明度,严厉打击伪造财务报表行为,对于失信的企业要坚决将其清退出股票市场,维护市场的良好的运行秩序,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
3.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往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逐渐加快,要把利率作为重要的传导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金融抑制也是利率未完全市场化带来的弊病之一,这会造成央行规定的利率无法及时反应市场资金的真实供需情况,利率信号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实体经济,资金也就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也会因利率信号的失真而产生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而且我国的利率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坚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逐步放开管制的同时,也要时刻避免因为市场的开放带来的大量资金流入而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祁绍斌,胡莹,仲伟周.我国股票市场涨跌分段特性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钱婉昕.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J].证券投资.2013.
[3]杨昀.股票市场有效性及其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机制;实证分析
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不甚完善,股票市场也起步较晚,许多制度和法律法规还相对不成熟,所以我国学者大都把目光聚焦在实证分析上,对于理论研究和创新还比较少。最新的研究发现,根据钱婉昕(2013)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存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但这种效应还比较微弱且不稳定。
一、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所以大多数学者偏向于选取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标。但M0、M1和M2对股市价格到底是有无影响、影响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各位学者所用的分析模型都不尽相同,所以也导致结论分歧较大。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利率越来越成为一个我国货币政策中一个重要因素,在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中也要把利率考虑在内。
二、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与前文所述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相同,国内外对于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也有很大出入。国外大部分研究成果表明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是亦步亦趋的,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较为完善,所以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但是国内学者基于我国的数据研究发现双方关系不显著甚至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政策传导渠道的缺失。但也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股改之后,我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滞后N期或者单项因果关系,说明了在总的宏观走势中二者还是存在联系的。
三、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对于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有以下几点经典理论:
(一)托宾的q理论
托宾的q 理论描述了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的关系。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公众发现其持有的货币比其需要的多,在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公众会增加对股票的购买,从而抬高股票价格。而股票价格越高,则q 越高,投资支出越高。
(二)财富效应渠道
决定消费者消费支出的是其当前收入流和拥有的财富量,而其拥有的财富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股票,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财富增加会增加,其消费支出也會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流动性效益渠道
消费者的支出不仅受其财富量的影响,还受其资产流动的影响。在消费者的资产安排中,住房和汽车等耐用品的变现能力差,而股票、国债等有价证券的变现能力强。如果预期未来收入减少或出现通货膨胀,消费者就会增加这部分资产的持有量,从而使得消费者资产流动性增强,进而增加其消费支出, 促进产出增加。
四、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M1(狭义货币供给量)地增加,A股的流通市值呈增加态势。当银行间七天同业拆借利率上升时,A股流通市值下降。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会加大对市场上的货币量的投入,进而使人们手中的现金增多,除了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会流入到股票市场中去,使得自己的财产结构更为合理。
2.银行间七天同业拆借利率是我国目前市场化度较高的利率,它能较为合理的反映市场上资金的松紧程度。当七天同业拆借利率升高时,说明市场上资金紧缺,进而存款利率也应该同时上升,这样人们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也会上升,使得资金更多地存入银行,股票市场的流通资金就会相应减少。
五、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不断扩大股票市场规模,加快金融创新速度。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还很短,开放程度还不够高,各项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实际,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我国的银行和证券业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尤其是商业银行要改变以存贷利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局面,在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条件下,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方面,要尽快填补我国市场中存在的空白,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大力发展企业债券,促进债券的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协调发展。
2.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首先要提高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更新理念并赋予监管机构对不法行为主体做出惩罚的权利,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在政策的具体实施阶段中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开透明,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股票市场外围设置严格的准入程序与监管制度;其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持市场的透明度,严厉打击伪造财务报表行为,对于失信的企业要坚决将其清退出股票市场,维护市场的良好的运行秩序,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
3.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往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逐渐加快,要把利率作为重要的传导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金融抑制也是利率未完全市场化带来的弊病之一,这会造成央行规定的利率无法及时反应市场资金的真实供需情况,利率信号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实体经济,资金也就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也会因利率信号的失真而产生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力,而且我国的利率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坚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逐步放开管制的同时,也要时刻避免因为市场的开放带来的大量资金流入而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冲击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祁绍斌,胡莹,仲伟周.我国股票市场涨跌分段特性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钱婉昕.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机制研究[J].证券投资.2013.
[3]杨昀.股票市场有效性及其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