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虚拟教学共同体借助“两大支持体系”,通过“两种学习方式”,实行课堂与“空间”教学协同运行,再造了传统的教学组织。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时空制约,重塑了师生关系,注入了“想象的共同体”理念。这一模式的运用,意味着教学共同体的重建和教学资源的扩展与优化。
关键词:虚拟教学共同体;大学教学模式
湖南省从2009年初开始,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搭台”,职业院校“唱戏”,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模式——虚拟教学共同体。
一、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架构
“教学共同体”(也可称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构成的团体。他们借助教学媒介或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教学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教学共同体通过教学载体形成比较稳定的师生关系与活动模式,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教学中发挥情智联结和群体动力作用。
教学共同体是大学教学组织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从经院式到多样开放合作式的演变过程。中世纪大学教学方式以读课和辩论为主,加上游历和师徒制,重视思考、崇尚学术交流。从19世纪开始,西方大学教学逐步摆脱中世纪的经院式格局,诞生了研讨班、讲座、实验教学等研究启发式教学方式。20世纪以来,出现了模拟训练、“头脑风暴”、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走向合作式是19世纪后半期,开始只有零星和自发的合作教学活动,1906年首先在美国确立了“合作式教学”,随后,大学教学组织由教师讲授模式转向师生合作模式、导学模式与探究模式,成为一种变革趋向[1]。教学组织的最近一次重大突破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世界各国大学引起了一场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模式在内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传统的教学共同体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虚拟教学共同体应运而生。
虚拟教学共同体是教学共同体的一种,其基本构架可概括为:借助“两大支持体系”,通过“两种学习方式”,实行课堂与“空间”教学协同运行。“两种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和“空间学习”——前者是教学双方交互式的即时学习;后者是教学双方成为“网络居民”后,利用自己的个人空间进行信息互换,包括微博、短信,也包括传播和评价,重构大学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两大支持体系”是指“云资源库”和“数字化校园”——前者通过海量存储、高速通讯和开放课程,提供了一个教学资源的宝库;后者通过随时随地上网、校园文化展示和教学管理,提供一个教学活动的平台。“两种学习方式”和“两大支持体系”,在教学载体中产生一种特殊的“自媒体”——自主学习、自由学习,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真实的课堂)与学生利用网络空间学习(虚拟的空间)没有绝对的边界。教师可以原创教学资源,也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共享世界一流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和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也可以打破班级或学校的界限选择同学和教师。与此同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把监控、评审、评估等管理手段迁到网上,逐步建立起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
二、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虚拟教学共同体的出现,催化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生成。教学模式一般可简化为“一个前提,两大要素”:一个“前提”是理论基础,两大要素是“结构”(空间关系)和“程序”(时间关系)。教学模式的纵向是一个递进式的时间序列,通常包括理论依据、主题、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2]。理论基础是教学模式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和依据;空间结构(或实现条件)是教学模式中各教学要素间的稳定关系;操作程序是教学模式实施的环节和步骤。教学模式的横向是一个平行式的空间结构,是教学的组织方式或实现条件,教学活动在“教师—教学载体—学生”之间进行,师生关系是其核心元素,教师与学生通过教学载体组成教学共同体,教师是在教学世界里引导学生发展同时发展自己的人,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学世界里自主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的人,教学载体则是贮存、携带教学信息的、教与学的媒介,是教师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在相应的教学策略指导下为传递教学内容而设计编制的教学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3]。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质上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对其构成要素的重新“打捆”,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即可能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因此,目前到底有多少种教学模式还是一个“谜”。而教学模式的结构性特点,必然使其可以解构,可以拷贝、再现,解构后的要件还可以重新“结合”,衍生出更多的教学模式。
“虚拟教学共同体”改变了一般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1)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制约。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作为教师或学生特征的那个类型的人,师生完全基于学习任务而不是其他目标。虚拟教学共同体的学习载体是泛化的,师生使用的教学资源没有具体的边界,可以利用大量的免费共享资源和交流互换资源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教与学都具有多主体性,自由、自主的教学行为使教学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在教和学具体操作程序上往往是相机选择,因材施教、灵活多变。(2)重塑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具有“超越性”和“简约性”特征,他们借助教师的引导,习得超越直接经验阶段的、干练的间接知识,教师将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组合,利用传播载体帮助受教育者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能将教学内容直接投射到学生的感觉系统,这就使得“真实课堂”派生出“虚拟课堂”具有了必然性,师生“在场”转化为“在线”或“在空间”,具体的教学载体变成模拟的教学载体,真实的环境置换成虚拟与真实无缝对接的环境。(3)注入了“想象的共同体”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为教学共同体媒介的现实教学载体,把教学人员(教师)的意图与要求传达到教学对象(学生),使教师的工作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或变化得以实现。虚拟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共同体,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共同体,而是一种想象的教学共同体,这一理念来源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4]。在传统的各种教学组织中,师生是面对面处于同一个教学共同体,借助同一个具体载体和真实环境来传授知识,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直接的交流,而想象的共同体成员虽然具有共同条件但并非相互了解,也不一定有共同的生活。这样,教师存在于学生的想象中,学生也存在于教师的想象中。一旦经过有意识的设计,虚拟教学共同体与真实的教学共同体紧密结合,人们的肢体和语言、情智和想象力得到延伸,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与各个身处异地的教学合作者进行的沟通交流,且不会降低教师、学习者对共同体的认同和投入程度。 三、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教育价值
利用现代化手段来教学,可以在头脑里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教学叙述体,但不能构建面对面交往所产生的“活生生”的意义,只能利用比较“书面化”的手段,如故事、图片、图表及生动的例子,将这些有意义的载体联系起来,推动和支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5]。在虚拟教学共同体模式下,网络空间里拥有大量“常住人口”,植入了“情智”和“想象力”,师生情感、网络文化成为师生联结的重要纽带,技术不只是学习中的效能工具、信息获取工具、认知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更是学习者思维发展与知识建构的参与者、帮助者或智能伙伴,从而形成“虚拟生活社区”和新的“教学生态”,改变着教学的文化理念和组织结构,促进了教学共同体的重建,也催化了教学资源的创生与优化。
1. 理论价值——教学共同体的重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人本位的确立、自由与民主意识的强化、反传统思潮的涌动、公共产品的制度性短缺和全球一体化,许多传统的社会共同体开始解体[6]。在这一背景下,经济主义与消费主义、官僚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入侵大学,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大学教学共同体面临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的“导火索”往往就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环境的变化。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学校“批量生产”成为常态,大班教学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只能保持“沉默”,无法进行个性化的知识与情感交流。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学生的学习选择权和教师的工作选择权更大,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更强,学生摆脱了附属地位,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教学双方由“单主体”转化为“双主体”,教学活动呈现“离心”倾向。最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过度的利益刺激消减了教师的崇高理想和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学生、教师与大学的关系都被消费主义所侵蚀。20世纪前25年,美国学校中出现的一系列教育效率化改革闹剧(比如将金钱作为衡量教育的标准,依据成本核算进行教学,教育管理者成为学校经理,等等),就是以牺牲教育目标和公益性原则来满足工商业需求的历史教训[7]。这些因素使高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师生关系的重塑,成为教学共同体重建的关键所在。
虚拟教学共同体打破现实世界中师生互动与交流的僵局,重建了教学共同体。它利用互联网、各种软件和学习资源建立一个个“学习社区”,师生都“住”到这个虚拟社区成为“网上邻居”,在一起娱乐、学习、工作、生活、购物,获取世界各地的资讯,学校也把空间教学与常规教学带到这里,形成“虚拟教学区”(下图中虚线内的区域),虚拟教学并非“虚构”,因为真实的人(教师与学生)就是隐藏着的主体,它与真实教学区(下图中黑色区域)形成交叉互补(下图中斜线区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场域,建立起多条师生联系的“纽带”,教学行为按照需要在课堂和“空间”交织进行,可以重建大学的教学生活,唤醒当代教学世界里学生中“沉默的大多数”。
2. 实践价值——教学资源的扩展与优化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往往难以界分,教师只能借助教学资源的传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他们自己单独无法构建的意义。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时空资源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94定义对教学资源界定为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虚拟教学共同体使大学教学从“物理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教学的时空资源更加丰富,且与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因特网连在一起,具有了更好利用全球教学资源和深度参与教学资源生产的可能性。
虚拟教学共同体是基于个人空间的数字化、穿越式与“云端”教学,它推倒了实体大学的“围墙”,彻底改变了“校园”与“教室”的内涵,传统教师的职能和角色也在数字世界和网络空间中重新定位[8]。当人们把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库纷纷建到网上并相互开放时,不仅能在全球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能扩大实体教学空间,促使学习内容异质和教学资源配置均等化,有利于提高大学教学水平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率。这种教学模式能使所有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和成才机会,并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充满自信,因为他们也有机会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王超. 论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趋向[J]. 煤炭高等教育,2011(5).
[2] 李朝辉. 教学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曹清洪. 论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0(5).
[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 [美]威尔伯特·J. 麦肯齐. 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 [英]霍普.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 [美]雷蒙德E. 卡拉汉. 教育与效率崇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8] 张忠华. 论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因素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虚拟教学共同体;大学教学模式
湖南省从2009年初开始,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搭台”,职业院校“唱戏”,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模式——虚拟教学共同体。
一、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架构
“教学共同体”(也可称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构成的团体。他们借助教学媒介或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教学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教学共同体通过教学载体形成比较稳定的师生关系与活动模式,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教学中发挥情智联结和群体动力作用。
教学共同体是大学教学组织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从经院式到多样开放合作式的演变过程。中世纪大学教学方式以读课和辩论为主,加上游历和师徒制,重视思考、崇尚学术交流。从19世纪开始,西方大学教学逐步摆脱中世纪的经院式格局,诞生了研讨班、讲座、实验教学等研究启发式教学方式。20世纪以来,出现了模拟训练、“头脑风暴”、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学组织走向合作式是19世纪后半期,开始只有零星和自发的合作教学活动,1906年首先在美国确立了“合作式教学”,随后,大学教学组织由教师讲授模式转向师生合作模式、导学模式与探究模式,成为一种变革趋向[1]。教学组织的最近一次重大突破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在世界各国大学引起了一场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模式在内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传统的教学共同体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虚拟教学共同体应运而生。
虚拟教学共同体是教学共同体的一种,其基本构架可概括为:借助“两大支持体系”,通过“两种学习方式”,实行课堂与“空间”教学协同运行。“两种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和“空间学习”——前者是教学双方交互式的即时学习;后者是教学双方成为“网络居民”后,利用自己的个人空间进行信息互换,包括微博、短信,也包括传播和评价,重构大学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两大支持体系”是指“云资源库”和“数字化校园”——前者通过海量存储、高速通讯和开放课程,提供了一个教学资源的宝库;后者通过随时随地上网、校园文化展示和教学管理,提供一个教学活动的平台。“两种学习方式”和“两大支持体系”,在教学载体中产生一种特殊的“自媒体”——自主学习、自由学习,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真实的课堂)与学生利用网络空间学习(虚拟的空间)没有绝对的边界。教师可以原创教学资源,也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共享世界一流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和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也可以打破班级或学校的界限选择同学和教师。与此同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把监控、评审、评估等管理手段迁到网上,逐步建立起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
二、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虚拟教学共同体的出现,催化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生成。教学模式一般可简化为“一个前提,两大要素”:一个“前提”是理论基础,两大要素是“结构”(空间关系)和“程序”(时间关系)。教学模式的纵向是一个递进式的时间序列,通常包括理论依据、主题、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2]。理论基础是教学模式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和依据;空间结构(或实现条件)是教学模式中各教学要素间的稳定关系;操作程序是教学模式实施的环节和步骤。教学模式的横向是一个平行式的空间结构,是教学的组织方式或实现条件,教学活动在“教师—教学载体—学生”之间进行,师生关系是其核心元素,教师与学生通过教学载体组成教学共同体,教师是在教学世界里引导学生发展同时发展自己的人,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学世界里自主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的人,教学载体则是贮存、携带教学信息的、教与学的媒介,是教师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在相应的教学策略指导下为传递教学内容而设计编制的教学内容的组合形式和形态[3]。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质上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对其构成要素的重新“打捆”,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即可能产生新的教学模式。因此,目前到底有多少种教学模式还是一个“谜”。而教学模式的结构性特点,必然使其可以解构,可以拷贝、再现,解构后的要件还可以重新“结合”,衍生出更多的教学模式。
“虚拟教学共同体”改变了一般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1)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制约。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作为教师或学生特征的那个类型的人,师生完全基于学习任务而不是其他目标。虚拟教学共同体的学习载体是泛化的,师生使用的教学资源没有具体的边界,可以利用大量的免费共享资源和交流互换资源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教与学都具有多主体性,自由、自主的教学行为使教学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在教和学具体操作程序上往往是相机选择,因材施教、灵活多变。(2)重塑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具有“超越性”和“简约性”特征,他们借助教师的引导,习得超越直接经验阶段的、干练的间接知识,教师将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组合,利用传播载体帮助受教育者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能将教学内容直接投射到学生的感觉系统,这就使得“真实课堂”派生出“虚拟课堂”具有了必然性,师生“在场”转化为“在线”或“在空间”,具体的教学载体变成模拟的教学载体,真实的环境置换成虚拟与真实无缝对接的环境。(3)注入了“想象的共同体”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为教学共同体媒介的现实教学载体,把教学人员(教师)的意图与要求传达到教学对象(学生),使教师的工作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或变化得以实现。虚拟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共同体,不是传统意义的教学共同体,而是一种想象的教学共同体,这一理念来源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4]。在传统的各种教学组织中,师生是面对面处于同一个教学共同体,借助同一个具体载体和真实环境来传授知识,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直接的交流,而想象的共同体成员虽然具有共同条件但并非相互了解,也不一定有共同的生活。这样,教师存在于学生的想象中,学生也存在于教师的想象中。一旦经过有意识的设计,虚拟教学共同体与真实的教学共同体紧密结合,人们的肢体和语言、情智和想象力得到延伸,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与各个身处异地的教学合作者进行的沟通交流,且不会降低教师、学习者对共同体的认同和投入程度。 三、虚拟教学共同体的教育价值
利用现代化手段来教学,可以在头脑里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教学叙述体,但不能构建面对面交往所产生的“活生生”的意义,只能利用比较“书面化”的手段,如故事、图片、图表及生动的例子,将这些有意义的载体联系起来,推动和支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5]。在虚拟教学共同体模式下,网络空间里拥有大量“常住人口”,植入了“情智”和“想象力”,师生情感、网络文化成为师生联结的重要纽带,技术不只是学习中的效能工具、信息获取工具、认知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更是学习者思维发展与知识建构的参与者、帮助者或智能伙伴,从而形成“虚拟生活社区”和新的“教学生态”,改变着教学的文化理念和组织结构,促进了教学共同体的重建,也催化了教学资源的创生与优化。
1. 理论价值——教学共同体的重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人本位的确立、自由与民主意识的强化、反传统思潮的涌动、公共产品的制度性短缺和全球一体化,许多传统的社会共同体开始解体[6]。在这一背景下,经济主义与消费主义、官僚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入侵大学,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大学教学共同体面临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的“导火索”往往就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环境的变化。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学校“批量生产”成为常态,大班教学活动使大多数学生只能保持“沉默”,无法进行个性化的知识与情感交流。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学生的学习选择权和教师的工作选择权更大,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更强,学生摆脱了附属地位,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教学双方由“单主体”转化为“双主体”,教学活动呈现“离心”倾向。最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过度的利益刺激消减了教师的崇高理想和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学生、教师与大学的关系都被消费主义所侵蚀。20世纪前25年,美国学校中出现的一系列教育效率化改革闹剧(比如将金钱作为衡量教育的标准,依据成本核算进行教学,教育管理者成为学校经理,等等),就是以牺牲教育目标和公益性原则来满足工商业需求的历史教训[7]。这些因素使高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师生关系的重塑,成为教学共同体重建的关键所在。
虚拟教学共同体打破现实世界中师生互动与交流的僵局,重建了教学共同体。它利用互联网、各种软件和学习资源建立一个个“学习社区”,师生都“住”到这个虚拟社区成为“网上邻居”,在一起娱乐、学习、工作、生活、购物,获取世界各地的资讯,学校也把空间教学与常规教学带到这里,形成“虚拟教学区”(下图中虚线内的区域),虚拟教学并非“虚构”,因为真实的人(教师与学生)就是隐藏着的主体,它与真实教学区(下图中黑色区域)形成交叉互补(下图中斜线区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场域,建立起多条师生联系的“纽带”,教学行为按照需要在课堂和“空间”交织进行,可以重建大学的教学生活,唤醒当代教学世界里学生中“沉默的大多数”。
2. 实践价值——教学资源的扩展与优化
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往往难以界分,教师只能借助教学资源的传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他们自己单独无法构建的意义。教学资源是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制度资源、时空资源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94定义对教学资源界定为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虚拟教学共同体使大学教学从“物理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教学的时空资源更加丰富,且与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因特网连在一起,具有了更好利用全球教学资源和深度参与教学资源生产的可能性。
虚拟教学共同体是基于个人空间的数字化、穿越式与“云端”教学,它推倒了实体大学的“围墙”,彻底改变了“校园”与“教室”的内涵,传统教师的职能和角色也在数字世界和网络空间中重新定位[8]。当人们把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库纷纷建到网上并相互开放时,不仅能在全球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能扩大实体教学空间,促使学习内容异质和教学资源配置均等化,有利于提高大学教学水平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率。这种教学模式能使所有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和成才机会,并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充满自信,因为他们也有机会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 张忠华,王超. 论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趋向[J]. 煤炭高等教育,2011(5).
[2] 李朝辉. 教学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曹清洪. 论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0(5).
[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 [美]威尔伯特·J. 麦肯齐. 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 [英]霍普.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 [美]雷蒙德E. 卡拉汉. 教育与效率崇拜[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8] 张忠华. 论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因素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8).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