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地震已经过去了8个多月,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正在各方的援助下展开重建。港人对灾区的关注也未减退。新年来临之前,又有一批香港社工和志愿者来到北川县擂鼓镇,给灾区捎去一缕冬日的阳光。
在地震后即发起“心灵天使——灾难紧急支持计划”的香港慈善团体“无国界社工”,除了在灾区长期定点服务以外,更在一年内定期招募社工及志愿者,“接力”投身到灾区的心灵重建中——关爱探访、哀伤辅导、再就业培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使命。
“我们不是来帮助谁,只是一个同行者的角色,和他们共度一段难忘的岁月。”这种平视的视角,是香港社工们的共识。
“如果他们不把内心世界说出来,会隐藏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情绪”。曹秋雯清楚地记得,8月19日,是地震后的“百日祭奠”,在北川中学,燃烧过的纸钱四处飘飞,空气在呜咽,灾民在这里祭奠自己遇难的亲人。曹秋雯正在安抚灾民,一个孩子走过来,扑到了她的怀里,放声大哭了起来。曹秋雯拥抱着这个小女孩,认出了她是曾经跟随自己为老人做义工的8岁的琴琴。琴琴的家人在地震中离世,但这个懂事的孩子表现特别坚强冷静,见到了亲人一般的曹秋雯,终于把情绪释放了出来。
这时,琴琴的妈妈也走过来了。“不许哭,要坚强,”她对孩子说。
曹秋雯轻轻拍了拍这位妈妈的肩膀,说:“你也需要哭。”
话音刚落,妈妈再也抑制不住,一起哭了起来。
单亲妇女合作社
随着灾民内心的创伤渐渐修复,心灵天使关注的重点渐渐转移到社区的发展中,协助灾民自力更生,重建对生活的信心。“让生还者真正平复心灵创伤,是长期自助和互助的过程。”
地震给北川无数家庭带来了毁灭性一击:失去亲人的悲伤,再加上前路的迷茫,让农村的单亲妇女要想走出心灵的阴霾,显得举步维艰。这些妇女地震之后,失去了经济支柱,又要独立抚养子女。
在救灾帐篷区,曹秋雯无意中发现了一双羌绣的鞋垫,这触发了她的灵感。做设计师出身的她,一边做哀伤辅导,一边为妇女们筹划日后的生计。她认为,羌族文化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传统手工艺十分宝贵。这是一个联系妇女们的纽带。可以慢慢引导她们走出来,并且走到一起,互相扶持。
一根针,一卷线,一块布,就可以绣了。“绣花的时候可以聊聊天,凝聚力量。让不愿意出门的妇女互相支撑,生活有所盼望。”
评估服务对象、邀请民族工艺师、筹款、招募学员……酝酿了几个月,“金盏花美好人生自强计划”应需而生。新创立的北川民族手工艺合作社,将针对经济有困难的妇女及女孩,并培养单亲妇女学习一技之长,用传统手艺做一些实用的作品,并把较出色的作品进行义卖,甚至带到香港。
“这样,她们无需远走他乡,只要留社区里,既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又能照顾孩子,并为自己的民族传统做出一份传承。”曹秋雯说。
让流水带走思念
陈月贵是随第四队心灵天使来到灾区的。她在服务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失去丈夫的年轻妻子林秀。丈夫生前,二人十分恩爱,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人过着平安而简单的日子。痛失至爱的她,极度悲伤。两个相依为命的女儿,当时由国家安排到山东读书。家人一直禁忌提到死亡,对丈夫的一切绝口不提。林秀终日抑郁寡欢,以泪洗脸。
“我坐在旁边,能感觉得出来她的状态。”陈月贵每天都到安置点跟她聊天,进行哀伤辅导。但林秀有个心结,一直没法解开。“她没法接受丈夫离去的事实。只有接受了事实、经历过悲伤,放手了,才有可能步入新的生活。”
后来,心灵天使举行了一场祭奠仪式,让伤痛不已的幸存者聚在一起默哀,悼念逝去的亲人。陈月贵陪林秀来到河边,让她把花放入流水中,并写下想对丈夫说的话。目不识丁的林秀,请陈月贵为她写下这样话:
“老公,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活着,我会照顾两个女儿。抚养她们长大成人,将来贡献社会。”当潺潺流水带着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渐渐漂向远方,林秀最终得到释怀。
“我想多做一些事情,陪伴着他们。”就是这个简单的信念,让陈月贵又一次重返这片土地,并作为无国界社工的一员长期驻川,跟灾民同哭同笑。
寻找散落的拼图
擂鼓镇中心小学,一批住校的孩子引起了心灵天使的关注。他们有的因地震或泥石流失去了父母,有的因家住得太远,有的因回家后缺乏照顾。
对于这些天真的孩子来说,地震后看到的大人物、明星、志愿者之多,以及世相种种,是他们过去无法想象的。视察、慰问、捐助总是纷至沓来。心灵天使认为在探访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地考虑是否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不能平白无故给孩子塞礼物,如果派发物资要做到公平。还有看起来很自然的问题,譬如“你周末回家吗”,也可能诱发孩子的悲伤,也许他的父母也许已经遇难,没有家可以回了。
那个下午,难得有了阳光。孩子们在游戏时纷纷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
“想要米饭”、“希望能吃白米饭”……这简单的愿望让心灵天使有些忧虑。经了解发现,原来素菜米饭套餐每顿2元人民币,荤菜是4.5元,而面包只需1元,有的孩子全天以面包作为主食。
在擂鼓镇板房胜利一区的小路上,武婉娴和另一名社工吴新健发现了一个行走困难的孩子,并迈进了他的家。这个6岁的孩子叫陈心茗,因脑瘫导致下肢痉挛,一家4口原本住在山上,因地震摧毁了家园被安置在板房区。母亲要负责照顾残疾的他及一岁多的弟弟。由于家境贫困,且不能正常走路,心茗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到学校去度过童年,当地也没有配套的特殊学校能让他就读。
在没有遇到这两位香港义工前,心茗的妈妈几乎放弃了孩子的未来,因医生曾定论:“孩子没得救了。最多只能活到十几岁。”
从事复康工作逾十年的武婉娴劝导心茗的妈妈,孩子的寿命根本不会受到残障的影响。“只要有正确的康复训练,他会越走越好的。”武婉娴鼓励陈妈妈不要放弃他、要坚信孩子可以由未来,并建议她每天为心茗做伸展运动,以强化肌肉,改善行走。
两位心灵天使发现,心茗不仅是个快乐的孩子,而且聪明活泼,求知欲很强,只是缺乏引导和智力开发,6岁了仍不怎么会说话,他的母亲缺乏照顾的信心。一连几天的探访中,两位心灵天使不仅给孩子买来衣服,挑选了书本、图画卡等简单教材,鼓励这位无助的母亲在日常多教孩子学习。
“在平静的日子背后,他们还需要些什么?”义工区嘉颖在服务过程中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或许每批义工来到这里,每人都出一份绵力,把一些散落在不同角落的图块拾回来,久而久之就拼成一个完整的家园了。”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心灵天使们在这曾经破碎的土地上,感受到顽强的蜀人悄然展示出的修复生命的力量及尊严。“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生命力!看到灾民的斗志及感恩的心。”从事儿童服务的香港义工钟蔼玲感叹道。
在地震后即发起“心灵天使——灾难紧急支持计划”的香港慈善团体“无国界社工”,除了在灾区长期定点服务以外,更在一年内定期招募社工及志愿者,“接力”投身到灾区的心灵重建中——关爱探访、哀伤辅导、再就业培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使命。
“我们不是来帮助谁,只是一个同行者的角色,和他们共度一段难忘的岁月。”这种平视的视角,是香港社工们的共识。
“如果他们不把内心世界说出来,会隐藏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情绪”。曹秋雯清楚地记得,8月19日,是地震后的“百日祭奠”,在北川中学,燃烧过的纸钱四处飘飞,空气在呜咽,灾民在这里祭奠自己遇难的亲人。曹秋雯正在安抚灾民,一个孩子走过来,扑到了她的怀里,放声大哭了起来。曹秋雯拥抱着这个小女孩,认出了她是曾经跟随自己为老人做义工的8岁的琴琴。琴琴的家人在地震中离世,但这个懂事的孩子表现特别坚强冷静,见到了亲人一般的曹秋雯,终于把情绪释放了出来。
这时,琴琴的妈妈也走过来了。“不许哭,要坚强,”她对孩子说。
曹秋雯轻轻拍了拍这位妈妈的肩膀,说:“你也需要哭。”
话音刚落,妈妈再也抑制不住,一起哭了起来。
单亲妇女合作社
随着灾民内心的创伤渐渐修复,心灵天使关注的重点渐渐转移到社区的发展中,协助灾民自力更生,重建对生活的信心。“让生还者真正平复心灵创伤,是长期自助和互助的过程。”
地震给北川无数家庭带来了毁灭性一击:失去亲人的悲伤,再加上前路的迷茫,让农村的单亲妇女要想走出心灵的阴霾,显得举步维艰。这些妇女地震之后,失去了经济支柱,又要独立抚养子女。
在救灾帐篷区,曹秋雯无意中发现了一双羌绣的鞋垫,这触发了她的灵感。做设计师出身的她,一边做哀伤辅导,一边为妇女们筹划日后的生计。她认为,羌族文化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传统手工艺十分宝贵。这是一个联系妇女们的纽带。可以慢慢引导她们走出来,并且走到一起,互相扶持。
一根针,一卷线,一块布,就可以绣了。“绣花的时候可以聊聊天,凝聚力量。让不愿意出门的妇女互相支撑,生活有所盼望。”
评估服务对象、邀请民族工艺师、筹款、招募学员……酝酿了几个月,“金盏花美好人生自强计划”应需而生。新创立的北川民族手工艺合作社,将针对经济有困难的妇女及女孩,并培养单亲妇女学习一技之长,用传统手艺做一些实用的作品,并把较出色的作品进行义卖,甚至带到香港。
“这样,她们无需远走他乡,只要留社区里,既能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又能照顾孩子,并为自己的民族传统做出一份传承。”曹秋雯说。
让流水带走思念
陈月贵是随第四队心灵天使来到灾区的。她在服务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失去丈夫的年轻妻子林秀。丈夫生前,二人十分恩爱,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人过着平安而简单的日子。痛失至爱的她,极度悲伤。两个相依为命的女儿,当时由国家安排到山东读书。家人一直禁忌提到死亡,对丈夫的一切绝口不提。林秀终日抑郁寡欢,以泪洗脸。
“我坐在旁边,能感觉得出来她的状态。”陈月贵每天都到安置点跟她聊天,进行哀伤辅导。但林秀有个心结,一直没法解开。“她没法接受丈夫离去的事实。只有接受了事实、经历过悲伤,放手了,才有可能步入新的生活。”
后来,心灵天使举行了一场祭奠仪式,让伤痛不已的幸存者聚在一起默哀,悼念逝去的亲人。陈月贵陪林秀来到河边,让她把花放入流水中,并写下想对丈夫说的话。目不识丁的林秀,请陈月贵为她写下这样话:
“老公,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活着,我会照顾两个女儿。抚养她们长大成人,将来贡献社会。”当潺潺流水带着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渐渐漂向远方,林秀最终得到释怀。
“我想多做一些事情,陪伴着他们。”就是这个简单的信念,让陈月贵又一次重返这片土地,并作为无国界社工的一员长期驻川,跟灾民同哭同笑。
寻找散落的拼图
擂鼓镇中心小学,一批住校的孩子引起了心灵天使的关注。他们有的因地震或泥石流失去了父母,有的因家住得太远,有的因回家后缺乏照顾。
对于这些天真的孩子来说,地震后看到的大人物、明星、志愿者之多,以及世相种种,是他们过去无法想象的。视察、慰问、捐助总是纷至沓来。心灵天使认为在探访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地考虑是否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不能平白无故给孩子塞礼物,如果派发物资要做到公平。还有看起来很自然的问题,譬如“你周末回家吗”,也可能诱发孩子的悲伤,也许他的父母也许已经遇难,没有家可以回了。
那个下午,难得有了阳光。孩子们在游戏时纷纷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
“想要米饭”、“希望能吃白米饭”……这简单的愿望让心灵天使有些忧虑。经了解发现,原来素菜米饭套餐每顿2元人民币,荤菜是4.5元,而面包只需1元,有的孩子全天以面包作为主食。
在擂鼓镇板房胜利一区的小路上,武婉娴和另一名社工吴新健发现了一个行走困难的孩子,并迈进了他的家。这个6岁的孩子叫陈心茗,因脑瘫导致下肢痉挛,一家4口原本住在山上,因地震摧毁了家园被安置在板房区。母亲要负责照顾残疾的他及一岁多的弟弟。由于家境贫困,且不能正常走路,心茗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到学校去度过童年,当地也没有配套的特殊学校能让他就读。
在没有遇到这两位香港义工前,心茗的妈妈几乎放弃了孩子的未来,因医生曾定论:“孩子没得救了。最多只能活到十几岁。”
从事复康工作逾十年的武婉娴劝导心茗的妈妈,孩子的寿命根本不会受到残障的影响。“只要有正确的康复训练,他会越走越好的。”武婉娴鼓励陈妈妈不要放弃他、要坚信孩子可以由未来,并建议她每天为心茗做伸展运动,以强化肌肉,改善行走。
两位心灵天使发现,心茗不仅是个快乐的孩子,而且聪明活泼,求知欲很强,只是缺乏引导和智力开发,6岁了仍不怎么会说话,他的母亲缺乏照顾的信心。一连几天的探访中,两位心灵天使不仅给孩子买来衣服,挑选了书本、图画卡等简单教材,鼓励这位无助的母亲在日常多教孩子学习。
“在平静的日子背后,他们还需要些什么?”义工区嘉颖在服务过程中一直想着这个问题,“或许每批义工来到这里,每人都出一份绵力,把一些散落在不同角落的图块拾回来,久而久之就拼成一个完整的家园了。”
更重要的是,香港的心灵天使们在这曾经破碎的土地上,感受到顽强的蜀人悄然展示出的修复生命的力量及尊严。“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生命力!看到灾民的斗志及感恩的心。”从事儿童服务的香港义工钟蔼玲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