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在社会分层中的角色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分流与筛选的功能,研究语文的社会角色,了解语文在社会各阶层的角色和功能,捍卫各阶层文化资本,激励下层人民流动,在不平等的社会阶层中,贡献着缓和向上的力量。
  【关键词】语文;社会角色;社会阶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
  从19世纪—20世纪,研究社会分层的学者很多,影响最大的是在当今社会分层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麦克斯·韦伯的“三重标准论”,承认教育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指标。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筛选、分流功能,使其成为社会成员分流层的调控器,而社会分层的客观性和人们力图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原因,导致要根据学生的特长与潜能,施以不同的教育,为社会输送不同层次类型的适用人才,这样有助于个体缩小或消除角色差距,促进个体实现角色转移。
  二、语文的社会角色分析
  (一)语文的社会角色历史演进
  语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阶层中担负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文明程度低,人们传播信息主要靠口耳相传,语文最大的社会功能集中在口语交际上。在阶级社会,财富分配与占有不均,出现了阶级,语文的社会角色随各阶层分化,并且各为其主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上层统治阶级,此阶层占有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语文方面的修养也不见一般。他们不仅饱读诗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他们利用自身的权威,充分掌握甚至是创造语文(言论)来控制下层人民思想、言论。而处于中层的人们肩负着自上而下的传承重任,他们一方面要接受上层统治者的控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要将晦涩难懂的上层指令消化为自身阶层,以及下阶层可以明白易懂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层控制下层,才能促进中层向上流动。
  (二)“文化屏障”
  在中国当代,社会分层还处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文化屏障”现象也随着社会分层的不断发展而变化。长期以来,普通话被认为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的人的语言标志,国家也致力于在社会推广普通话。事实上,使用普通话较好的人主要来自教育界,其次是服务行业和机关干部,然后才是工人阶层。
  三、有中国特色的语文的社会角色
  (一)语文的社会角色之“中国特色”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之魂的语文,也必然要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呈现自身的特色。
  1.中国人口之下的语文教育。
  我国拥有将近14亿人口,人口的城乡区域分布不平衡,农村人口比重相当大,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老龄化程度偏低。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且重点学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日常生活中,读书、看报、查询资料、口语书面交际、思想交流等的语文能力都是在这一阶段养成。更重要的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肩负着德育的功能,语文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樹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情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奠定了人的灵魂的底色,影响了人的性格与今后的发展。
  2.就业压力下的语文关怀。
  当代学生心目中,他们经历了太多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与考验:教育市场化、高校扩招、父母下岗……目前又迎来了新的挑战——人口竞争下的就业压力。如何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寻求一立足之地?语文是否可以发挥其专长助其一臂之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这大概是任何一家企业或公司招聘人才最起码的要求。试想,从事服务业的人操着各地方言,没办法和顾客沟通;办公室文员,字迹潦草,拟个文件错字病句连篇,业绩体现在哪?喜欢与人沟通,幽默风趣的人就是一个高情商、有潜力、可发展的对象,自然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份有文采的简历可吸引招聘单位的眼球,和上级周旋、博弈的口才与智慧同样可使你出众。
  3.教育改革中的语文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性回归的呼唤,成为了这个时代人文精神的主旋律。教育要实现人的总体生成,需要借助数理化、文史哲等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而语文教育又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多年来,经过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实践研究,给语文进行全方位革新并提出“听、说、读、写”培养目标,使人文精神贯穿于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主性。
  (二)语文的社会角色之“传承”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充当着“传承”的角色,笔者将从人与物两方面因素进行论述。
  在人的因素方面,包括语文教育家、教师、校长、家长等从事语文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掌握语文教育的指挥棒,他们对语文的理解与把握以及所具有的语文功底及语文水平,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程度,甚至可以影响语文的社会地位。语文教育家通过多年的实践与观察,产生语文教育思想,影响语文教育工作者。每一种语文教育思想的论证,都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思想碰撞,并且经受实践与考验最终得以完善,为语文教育事业增添鲜活力量。另一方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也并非是被动受制于语文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选择学习方法,参与学习活动的权利,一定程度上还可参与语文教育的决策。
  在物的因素方面,语文的传承更为广泛,随着高科技消息时代的到来,语文学习的媒介泛化了,打破了传统以书本为主的课堂垄断地位。多媒体、电影、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的引用,使语文的教与学呈现多元化、信息化的特点。另外,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思潮等外环境也对语文的传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研究语文的社会角色,并非仅仅了解语文在社会各阶层中的角色和功能。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分流与筛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邓和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2).
  [2]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拉斯干酪添加有超滤牛乳制得,该牛乳中乳固形物质量分数分别为对照样(纯牛乳)的1.4、1.6和2.0倍,成熟3个月.拉斯干酪显示了比对照样更高的干酪得率,其水分、脂肪质量分数和pH
黑曲霉(A.niger) 496-1菌株所产胞外植酸酶,经透析浓缩、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75,Sephacryl 100凝胶过滤,获得了2个植酸酶,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4 200及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中的修辞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修辞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于修辞的教与学重视度都不够。笔者针对高
当今,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需要,亟须扩大资金投入来源;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资金又存在着投入分散难以发挥出最佳的扶贫效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我国信访制度已有了全新的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在实践过程中,我国要深层次分析信访制度运行困境,深化已构建的信访制度,科学指导日常开展的各项信访
现如今造型艺术的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就各类美术院校看来,基础教学方面都在进行改革,大多是在缩短基础教学时间,或者是废除一部分不必要的专业课程。但我发现有很多院校的做
【摘要】针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也不高的状况,提出从确定三维目标、交换有效信息、激发思维潜能、拓展语文空间四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效率;三维目标;有效信息;思维潜能;拓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从字词一直讲到造句、主题和写作特色甚至应试方法,实际上学生在实际学习效率上
<正>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应用于脑心双死亡供体(DBCD)器官捐献流程和方法。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完成39例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