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责任:企业组织文化分析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员工绩效产生作用,并最终影响企业的效益。因《纸牌屋》而名噪天下的美国Netflix公司,形成了以“自由与责任”为核心的、独特的组织文化。探究Netflix公司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提高组织的吸引力、促进企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Netflix公司的组织文化
  自由与责任是Netflix公司组织文化的核心,其含义是公司成长的同时增进员工的自由,而非限制;持续吸引和培育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使得公司更有发展后劲。“责任”指的是员工要有责任感,自励、自知、自律、自我提升,如同领导者一般行事,不会等着被叫去做事。“自由”指的是公司不限制员工的自由,包括不设立烦琐的流程、硬性的规则和固定的休假时间等。但是自由不意味着无所顾忌,自由强调的是不破坏流程的控制,是在简单的流程的帮助下,尽可能去除繁文缛节,以强化工作重点。
  自由与责任在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矛盾的。为什么大多数公司的成长伴随着员工自由的缩减和公司的日益官僚化?因为对于做大的渴望压缩了创造的增长,成长增加了公司的复杂度,造成人才密度稀释,最后出现混乱。此时有的公司会选择设定程序和流程来缓解混乱,成为流程驱动型公司(类似于“流水线”),其依赖当下在市场上占据的领先份额,不需要员工进行思考和创新,所以员工只需要完成设定好的工作,很少犯错。但是这类公司往往由于新技术、新对手或者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Netflix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当面对上述困难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由与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当成长增加了公司的复杂度时,用少数大产品取代数量众多的小产品,消除让人分散精力的复杂度,警惕效率优化所带来的复杂度和僵化度增长。另一方面,当成长经常造成人才密度稀释时,用人力市场最高价格雇佣,用自由吸引高价值人才,并且强化高效能的企业文化。公司选择最大程度上凭借自律使得非范式运行的业务得以进行,同时避免混乱。
  总而言之,Netflix公司的企业文化自由与责任是一个循环系统,在员工完成一阶段的责任后,公司会给予员工最大程度的自由,使员工主动去完成下一阶段的责任。在此循环过程中,带来的是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的成长。
  二、Netflix公司组织文化的作用
  施奈德在《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中曾论述组织文化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影响组织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对组织的奉献精神,并最终影响组织的生产效益。Netflix公司组织文化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符合员工的需要和利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是给予员工最大程度的自由。公司不追踪员工每天、每周、每年做了多长时间,而是关注员工为公司作了什么贡献。如果员工感觉疲憊倦怠,可以直接去休息度假。二是支付市场最高工资。一方面没有奖金、免费的期权和慈善比赛,而是把所有费用尽可能地打入高薪酬包。另一方面是应时薪酬,有些员工因为技能的增长或者特定领域的人力需求旺盛,导致他们的身价在人力市场上的增长非常快,公司会及时根据员工身价给予报酬。三是支持员工的提升和发展。员工的成长是“公司尽力提供工作机会+周围卓越的同事共同努力+自身技能水平和人品名声的提升”。
  (二)营造安心舒适的组织气氛
  组织气氛指组织可见的日常生活面,是组织成员所能知觉到的组织环境。组织气氛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表现和其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Netflix公司着力营造的组织氛围:一是提供融洽且彼此欣赏尊重的同事关系。“你能为员工提供的最佳福利,不是请客吃饭和团队活动,而是招募优秀的员工,让他们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二是专业运动队似的工作氛围。与“打亲情牌”的公司相反,该公司的定位是个团队,而非家庭。当团队能力越大时,所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所以公司员工始终彼此帮助,相互之间的倾轧行为非常少见。
  (三)提升组织的高效能
  任何一个企业的终极追求目标都是效益的提高,而组织文化的确立会对企业效益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Netflix公司通过组织文化实现高效能体现在:一是让员工明确知道企业的效能标准。二是取消固化的流程。如Netflix公司设立的非正式360 度考评制度中有这样的问题:你觉得你的同事“应该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简单、诚恳并定期地以探讨的方式进行评估。三是极力地避免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避免管理许可、委员会和计划流程的价值高于结果的掌控管理,取而代之的是设定合适的情景。情景管理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充分相信员工,给予员工需要的策略、指标、假定、目标、关于风险的知识和决策所需的透明信息等,让员工自己去决策和创造。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其他文献
编者按:  8月31日,河南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部分省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全省推进经验,强调要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不断把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亲自推动,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自河南省“两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高度,就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其中,有关党建扶贫的思想构成了扶贫开发思想的特色部分,体现了统筹推进“新的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战略考量,是制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扶贫的重要思想,推动扶贫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把党的力量挺立在脱贫攻坚前沿,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
期刊
2016年汛期,对于河南省新乡市来说是个非同寻常的汛期,先后在7月9日和7月19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两场特大暴雨,造成664857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89154.04万元。  两次极端事件发生前,新乡市气象局均及时开展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针对这两次极端暴雨的特点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思考,以期能对今后重大灾害性天气的决策气象服务有所借鉴。  
期刊
当前主要大城市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现代化进程中的要素计划和市场机制作用致使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成都市站在高标准减少城市相对贫困人口的起点上,肩负着高标准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在缩减相对贫困上走出一条契合实际、行之有效、具有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本文以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中心城区锦江区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发达城区探索消除相对贫困的实践经验,提出可以总结和拓展的脱贫方法和建议。  一、破解城市
期刊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在校人数不断攀升,200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而2016年已经达到了765万。高校的扩招使整个社会的科学素质和文明素养得到较大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因素、学校原因,也有大学生就业观不科学、不正确等个人原因。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就业观的调查研究,可以改进大学生就业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对社会稳定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源质量的考察背景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学校集中进行培养教育和管理人才的一种专业学位,学制一般为两年,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关系着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成败,乃至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高低又和
期刊
金风送爽,硕果累累。  2016年10月19日上午,为期两天的中英“一带一路”战略合作论坛在郑州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区域研究协会、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主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是中英合作“黄金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共商“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共赢的一件盛事,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一件大事。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瑞典、国际经合组织和中国
期刊
为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山东省莘县在建设鲁西抗日爱国党性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打造莘县十八里铺镇苏堂村“三同”党性教育基地,让党员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接受党性锻炼和实践教育,走出了一条新常态下加强干部教育的新路子。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切身体验,坚定了理想信念,心灵受到了冲击,增强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向基层干部学习
期刊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以九江学院为例分析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以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具有国际通用性、外向性和运用操作性极强的特点。该课程主要是处理外贸业务流转及缮制结汇过程中的各种单证,包括阅读、理解、审核、修改信用证和制作发票、提单、保险单等结算单据,这
期刊
深秋时节,叠翠流金,层林尽染。这个季节,中原大地不仅有秋之盛景、秋之硕果,更迎来了一场精英荟萃、专家云集的高峰会议。10月24日—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盟就业总司国际研讨会(2016)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就业升级与技能提升。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欧盟委员会就业、社会事务和包容总司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郑州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