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师资队伍;人才评价
一、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校升格而成,或从高等专科学校、职工大学转制而来,专业设置大多沿袭了传统的专业体系,主要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根据本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做形式上的修改而成,缺乏对区域产业背景、行业布局、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的科学论证,导致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比例失衡。另外,低成本的专业、通用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重过大,不同学校相同专业雷同比例大,缺少特色专业。
1.2校企合作缺乏实效性
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多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但由于校企合作在建设理念、管理机制、训练模式、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利益目标、文化氛围和行为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双方难以量化衡量,利益机制难以驱动。造成当前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整体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长效机制,随意性强、人为因素大,校企合作缺乏实效性。
1.3师资队伍企业实践性不足
目前,全国高等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已达46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51%,近40%的专任教师为“双师型”教师,就师资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师资是从原中专转聘,或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从校门到校门的年轻教师,导致教师要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要么缺乏实践能力和职业训练的指导能力。尽管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但仍满足不了高职教育所承担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战略任务之需。反映在队伍结构上,学科型理论教师偏多,实训指导教师不足,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比重偏低,再加上受经费、编制以及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等影响,现有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必定会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1.4人才评价体系单一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人才评价体系大多还是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上,没有与技能评定、职业资格评定、社会评价等形成有效联动。虽然部分高职院校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站,采用与劳动部门一样的鉴定方式,但这种社会化鉴定对职业能力衡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考不能干,能干不会考”的尴尬现象。而且高职院校的资格鉴定限于初、中级,只有极少数高职院校试行了高级工鉴定,且现有国家职业评定标准并没有覆盖所有的专业领域和工种。此外,高职教育的学历提升缺乏延续性,高职大专成为学生学历的终点,虽有部分学生可以走专升本或者其他教育途径,但其所接受的教育却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轨道,回归了以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学历教育的旧路。再加上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分属教育和劳动保障两个系统管辖,“双证书直通车”并没有实质性地形成,导致高职教育人才评价模式背离职业教育的初衷,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2.1 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科学的调查研究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为此,院系领导要深入社会调研,了解市场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供需情况,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模型和监测机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主动与区域支柱产业相对接,使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同步,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与适度超前性相结合。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就同一专业侧重不同专业方向发展,形成特色专业。
2.2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其技术应用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强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必须积极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度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要素,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体系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块化转变,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创新,形成从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发展技能的多层次、系统性的教育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2.3大力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建立在职教师技能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制度,将教师下企业锻炼、岗位培训与个人自身考核相挂钩,加强教师知识、素质、技能、业绩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提高他们的“双教”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面向行业、企业选聘实践经验足、技术技能强、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人才或技术能手来校任职或兼职,要创新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模式。
2.4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完善评价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各专业的人才定位,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制定适应于职业教育的“知识加技能”的考试制度,建立适应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发展要求的个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科学确立评价指标,正确运用评价方法,定期测评学生实际达到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指导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国家的职业标准出发,创造条件,让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参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使国家职业标准涵盖各专业领域,技能鉴定题库体现地方特色,适应企业现实岗位要求。积极探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学校或示范性院校进行“升本”试点,逐步扩大高职学生的学历晋升渠道,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双证直通书”制度,增加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使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深入融合,做到职业技能鉴定机制与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机整合,从而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质量和速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在数量规模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 高岩.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与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
[3] 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03).
[4] 何应林,宋兴川.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坛,2006(01).
(作者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校企合作;师资队伍;人才评价
一、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科学的专业设置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校升格而成,或从高等专科学校、职工大学转制而来,专业设置大多沿袭了传统的专业体系,主要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根据本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做形式上的修改而成,缺乏对区域产业背景、行业布局、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的科学论证,导致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比例失衡。另外,低成本的专业、通用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重过大,不同学校相同专业雷同比例大,缺少特色专业。
1.2校企合作缺乏实效性
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多提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但由于校企合作在建设理念、管理机制、训练模式、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实训基地的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利益目标、文化氛围和行为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双方难以量化衡量,利益机制难以驱动。造成当前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整体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长效机制,随意性强、人为因素大,校企合作缺乏实效性。
1.3师资队伍企业实践性不足
目前,全国高等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已达46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51%,近40%的专任教师为“双师型”教师,就师资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师资是从原中专转聘,或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从校门到校门的年轻教师,导致教师要么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要么缺乏实践能力和职业训练的指导能力。尽管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但仍满足不了高职教育所承担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战略任务之需。反映在队伍结构上,学科型理论教师偏多,实训指导教师不足,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比重偏低,再加上受经费、编制以及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等影响,现有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必定会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1.4人才评价体系单一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人才评价体系大多还是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上,没有与技能评定、职业资格评定、社会评价等形成有效联动。虽然部分高职院校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站,采用与劳动部门一样的鉴定方式,但这种社会化鉴定对职业能力衡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考不能干,能干不会考”的尴尬现象。而且高职院校的资格鉴定限于初、中级,只有极少数高职院校试行了高级工鉴定,且现有国家职业评定标准并没有覆盖所有的专业领域和工种。此外,高职教育的学历提升缺乏延续性,高职大专成为学生学历的终点,虽有部分学生可以走专升本或者其他教育途径,但其所接受的教育却偏离了职业教育的轨道,回归了以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学历教育的旧路。再加上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分属教育和劳动保障两个系统管辖,“双证书直通车”并没有实质性地形成,导致高职教育人才评价模式背离职业教育的初衷,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
2.1 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科学的调查研究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础。为此,院系领导要深入社会调研,了解市场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供需情况,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模型和监测机制,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主动与区域支柱产业相对接,使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同步,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性与适度超前性相结合。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就同一专业侧重不同专业方向发展,形成特色专业。
2.2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本位,强化技能培养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其技术应用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强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必须积极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度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等要素,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互动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体系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模块化转变,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创新,形成从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发展技能的多层次、系统性的教育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2.3大力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建立在职教师技能培训和下企业锻炼制度,将教师下企业锻炼、岗位培训与个人自身考核相挂钩,加强教师知识、素质、技能、业绩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提高他们的“双教”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面向行业、企业选聘实践经验足、技术技能强、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人才或技术能手来校任职或兼职,要创新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模式。
2.4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完善评价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各专业的人才定位,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制定适应于职业教育的“知识加技能”的考试制度,建立适应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发展要求的个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科学确立评价指标,正确运用评价方法,定期测评学生实际达到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指导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国家的职业标准出发,创造条件,让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参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开发,使国家职业标准涵盖各专业领域,技能鉴定题库体现地方特色,适应企业现实岗位要求。积极探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学校或示范性院校进行“升本”试点,逐步扩大高职学生的学历晋升渠道,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双证直通书”制度,增加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使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深入融合,做到职业技能鉴定机制与学校教学评价体系的有机整合,从而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质量和速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在数量规模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2] 高岩.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与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
[3] 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03).
[4] 何应林,宋兴川.高技能人才概念研究[J]职教论坛,2006(01).
(作者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