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爱说陶渊明是隐士,这自然是不错的。自从钟嵘送给他“隐逸诗人”的冠冕,奉他为“隐逸诗人之宗”以后,历代响慕推崇不绝。流风渐染之下,造成了一种条件反射,陶渊明三个字几乎成了隐逸的同义语。连带他当年赖以避世全身、躬耕自给的田园,也具有了别样的意义,洋溢着纯粹、安适、从容、闲雅的意味。这真正是距离产生的美。当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困苦在有意无意中模糊了,印象鲜明的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般自在舒展的人生姿态。
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这样的印象成全了他大隐士的鼎鼎声名。可是恰如俗语所谓“甘蔗难有两头甜”,大隐士的名声太响亮了,响亮得妨碍了我们的听力,使我们很难再听得到他的追问和叹息。我更愿意说,陶渊明是用世俗人生追寻生命意义的问道者,他走向田园、返归自然的步履并不轻松,一直带着些思虑迟疑。
一个年轻人,曾祖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出任过太守,生长在官宦家庭,自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他如果没有一点儿胸襟抱负反倒会令人意外。陶渊明“总角闻道,白首无成”,那一份激烈壮怀后来是渐行渐远了,去得却并不甘心。“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少年壮志,多少年后想起来,仍然不免澎湃汹涌。一面叹息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一面还要勉励自己“先师遗训,余岂云坠”,甚至立下了“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誓言。好读书,读到精卫刑天,便感慨“猛志故常在”;读到屈原贾谊,更直言“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不解音,却“畜素琴一张”,偏又“弦徽不具”。谁若是“解识无声弦指妙”,来听一听这酒后无弦琴上的心曲吧。直到晚年病重之际给儿子们留遗言,还借子夏口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这洒脱通达的话里,是不是隐藏着几丝遗憾呢?对,就是遗憾!陶渊明的现实人生是贯穿着失意无闻的遗憾的,它构成了一种若有若无、时近时远的背景,或者如地心吸力拉着这位大隐士,使他的飘飘凌云增加了宝贵的重量,不至于真的脱离了人间。
你也许受命运眷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人生得意,富贵闻达,不用像陶渊明当年背着显赫家世的包袱去受门阀世族的白眼,甚至还有温峤那一声“溪狗”的嘲骂。要知道,这家世可惜并非世家,等传到他手里,早已经成了一张过期的支票。对于“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的人来说,这倒恰好帮他更多地看清了世事真相。应该不用等到成年,这年轻人跃跃欲试,指望着到社会上放手一搏,续写乃祖辉煌的热血就已经在渐渐变冷了吧?世胄子弟充斥要津,天下纷扰又日甚一日,不要说建功立业,就是全身远祸也还得费周章呢!既不肯与世推移但求宦达,又似乎心有不甘,他迟至二十九岁才出为江州祭酒,三十五岁始作参军,四十一岁求为彭泽县令,每次都是不得已而来,不得意而去,一律地匆匆复匆匆。
时世已然看清,诸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的先师遗训又念念在心,出入进退之间,他本该是坚定的。然而生活不肯轻易放过他,在他弃掷了士大夫的颜面躬耕陇亩后,仍然叫他“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生生乏术,也罢,且为稻粱谋一场,任从口腹自役吧。这样想着,陶渊明摇摇头步入官场。仿佛还只过去了一个夜晚,内心的痛苦就泛滥开去,眼看要将他淹没,窒息。于是逃,于是回,再逃,再回,几番挣扎到底助他淘尽了尘滓,那个自然浑朴的真我站立起来,一开口便已穿越千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原来无中真能生有。当所有的矛盾都化解了,所有的苦难都消融了,冲淡、平和、宁静和纯洁也就产生了。从此心之灵性犹如泉眼汩汩流淌,源源不绝全是乐生的情怀。
世俗人生需要光宗耀祖、封妻荫子、闻达天下、留名青史,一个人如果汲汲于此,再成功其实仍只是小我。儒家圣贤热心救世,要人行仁义,济苍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至于富贵闻达,只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君子不以此萦怀。一个人如果遵循圣贤教诲,就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有望造就大我。道家圣哲冷眼观世,教人“无已”“无功”“无名”,远离俗世作“逍遥游”。一个人践之行之,走到最后便是无我。小我混世、大我济世、无我遗世。多少前人走过去了,也只是这三条道路。没有别的可能吗?陶渊明在官场和田园中来来回回,心头纠缠不已的,也许正是这一声追问。而他最终给出的回答,足以令当代的行为艺术汗颜,是真正艺术的行为。他用世俗生活开拓出了第四条道路,活出了自由意志,活出了诗意人生。世人多不能理解,只是视之为大隐士,岂不惜哉!
陶渊明的第四条道路,概要言之,就是自然随性、任真自得,做“真我”。
我一直以为说陶渊明隐居包含某种误解。沈约编著《宋书》,将之归入《隐逸传》,后人多不假深思,不能明辨,遂致一误千年。中国古代隐士窥破红尘,鄙弃名利,如许由之洗耳颍川、庄子之曳尾泥涂、渔父之鼓枻江泽;陶渊明则少壮“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后来眼见世家塞路,天下多故,仍再三尝试,很有些犹豫徘徊,即便最终选择了远离官场,还不免时或流露失意的遗憾。中国古代隐士远遁山林,僻处岩穴,逃避世俗生活,疏离人伦常情,如夷齐之采薇、介推之抱树、庄周之鼓盆;陶渊明则“结庐在人境”,和亲朋邻里多有往还,对子女家人常存温情,虽然自言“而无车马喧”,其实一直没有断绝和官场中人的酬酢。这个人因为晋宋易祚而更名为“潜”,作《述酒》《拟古九首》诸诗影射时事,忧念儿子们无所成立,悲祭弟妹而复自祭。你可以看到他的眼光并没有全部离开现实社会、此在人生而投向彼岸,他的所谓隐居,怎么看都只是和官场保持距离的世俗生活。
陶渊明的隐居,确切点说其实是“园居”。他没有选择山林岩穴避世,而是独具慧眼,返归田园,只因他发现了世俗人生的真乐趣。入官场则违已交病,返田园则载欣载奔。官场与田园之间的几番往返促使他认清了人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利欲的满足,而在于天性的保全。物质生活贫乏一点儿没什么可怕的,简单平凡的生活反而有助于天性的自在舒展。所以种豆南山沾衣不惜,采菊东篱得意忘言,南窗常可倚,容膝自易安,涉园日成趣,矫首时遐观。陶渊明既已发现真我,将之植入田园,真我便扎下根去,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这真我日渐充盈,日渐开敞,田园不足以继续滋养,也不再能够容纳,他势必要寻找一个永恒的居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大自然,只有大自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可资印证,有如此灵动的源头活水不停流淌。植根田园,取给自然,这就是陶渊明的诗意人生,这样的人生形式里,又怎么会缺少真正的快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
这哪里是诗,这分明是陶渊明的生活。这生活里洋溢着真爱好、真欢欣,便从这真心真性里滋长出真诗意。这真诗意是什么?是意志的自在自由,是心灵的自得自足。耕我田,摘我蔬,酌我酒,读我书,我亦爱我庐,草木扶疏起我欣欣生意,微雨好风与我自足。
然而自足中犹有不足。投入大自然,看到了永恒,便也照出了个体生命的短暂,痛切地体悟了人生虚无的本质。这实在是难以承受的无奈和悲哀。陶渊明对此从不掩饰,他叹“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叹“人生若寄,憔悴有时”,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叹“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随手翻检陶集,我们便听到了这许多声叹息。有意思的是,这许多声叹息并不妨碍陶渊明发现和享受人生的快乐。他有他的办法:“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和心灵的二分法让他摆脱死亡的恐惧而得其自在;“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生命短暂的清醒意识又反过来促成了对人生快乐的迫切追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认识到个体生命的过程也是自然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乐天安命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必然选择。这最后的选择我以为并不消极,它是存在向虚无投去的淡淡一笑,恰恰显示出对此生的积极态度。他知道,正因为现实人生无法带领我们到达彼岸,此生的快乐满足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陶渊明真正活出了“我”,活出了一个真正的“我”。他曾经在人生的困境里挣扎,为世路艰险叹息过,为生活艰难苦恼过,为仕进还是退处矛盾过,压根不愿做混世的小我,又实在无法做行当道义的大我,眼看要遗世逍遥归于无我,幸而他质性自然,本爱丘山,才能在转身田园后将物质生活中的缕缕蛛丝轻轻拂去,擦亮了精神生活中的这个真我。这个真我以世俗人生的苦难、忧念、悲戚、无奈、遗憾等一切灰色和沉重做基础,却焕发出超越现实的洒脱、轻松、安然和快乐。走在终南捷径上的假隐士们固不足论,就是避于山林逃处岩穴的真隐士们亦无可比。真隐士们无非成就了个人道德的崇高,我辈世俗中人徒然仰望而不能追蹑。陶渊明的真我却很亲切,他没有高标远引,他只是你的邻里亲朋,他能陪你长夜对饮,伴你中宵长谈。只要你肯静下心来倾听他,他会告诉你,不以物欲累心,尽可能让心灵获得自由,在平常的世俗生活中放纵性灵,不拒绝歌哭,却更愿意发现快乐,任真自得,自然随性,就可以不失真我,在世俗人生里找到意义。
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这样的印象成全了他大隐士的鼎鼎声名。可是恰如俗语所谓“甘蔗难有两头甜”,大隐士的名声太响亮了,响亮得妨碍了我们的听力,使我们很难再听得到他的追问和叹息。我更愿意说,陶渊明是用世俗人生追寻生命意义的问道者,他走向田园、返归自然的步履并不轻松,一直带着些思虑迟疑。
一个年轻人,曾祖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和父亲都出任过太守,生长在官宦家庭,自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他如果没有一点儿胸襟抱负反倒会令人意外。陶渊明“总角闻道,白首无成”,那一份激烈壮怀后来是渐行渐远了,去得却并不甘心。“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少年壮志,多少年后想起来,仍然不免澎湃汹涌。一面叹息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一面还要勉励自己“先师遗训,余岂云坠”,甚至立下了“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誓言。好读书,读到精卫刑天,便感慨“猛志故常在”;读到屈原贾谊,更直言“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不解音,却“畜素琴一张”,偏又“弦徽不具”。谁若是“解识无声弦指妙”,来听一听这酒后无弦琴上的心曲吧。直到晚年病重之际给儿子们留遗言,还借子夏口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这洒脱通达的话里,是不是隐藏着几丝遗憾呢?对,就是遗憾!陶渊明的现实人生是贯穿着失意无闻的遗憾的,它构成了一种若有若无、时近时远的背景,或者如地心吸力拉着这位大隐士,使他的飘飘凌云增加了宝贵的重量,不至于真的脱离了人间。
你也许受命运眷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人生得意,富贵闻达,不用像陶渊明当年背着显赫家世的包袱去受门阀世族的白眼,甚至还有温峤那一声“溪狗”的嘲骂。要知道,这家世可惜并非世家,等传到他手里,早已经成了一张过期的支票。对于“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的人来说,这倒恰好帮他更多地看清了世事真相。应该不用等到成年,这年轻人跃跃欲试,指望着到社会上放手一搏,续写乃祖辉煌的热血就已经在渐渐变冷了吧?世胄子弟充斥要津,天下纷扰又日甚一日,不要说建功立业,就是全身远祸也还得费周章呢!既不肯与世推移但求宦达,又似乎心有不甘,他迟至二十九岁才出为江州祭酒,三十五岁始作参军,四十一岁求为彭泽县令,每次都是不得已而来,不得意而去,一律地匆匆复匆匆。
时世已然看清,诸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的先师遗训又念念在心,出入进退之间,他本该是坚定的。然而生活不肯轻易放过他,在他弃掷了士大夫的颜面躬耕陇亩后,仍然叫他“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生生乏术,也罢,且为稻粱谋一场,任从口腹自役吧。这样想着,陶渊明摇摇头步入官场。仿佛还只过去了一个夜晚,内心的痛苦就泛滥开去,眼看要将他淹没,窒息。于是逃,于是回,再逃,再回,几番挣扎到底助他淘尽了尘滓,那个自然浑朴的真我站立起来,一开口便已穿越千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原来无中真能生有。当所有的矛盾都化解了,所有的苦难都消融了,冲淡、平和、宁静和纯洁也就产生了。从此心之灵性犹如泉眼汩汩流淌,源源不绝全是乐生的情怀。
世俗人生需要光宗耀祖、封妻荫子、闻达天下、留名青史,一个人如果汲汲于此,再成功其实仍只是小我。儒家圣贤热心救世,要人行仁义,济苍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不行”则“乘桴浮于海”。至于富贵闻达,只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君子不以此萦怀。一个人如果遵循圣贤教诲,就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有望造就大我。道家圣哲冷眼观世,教人“无已”“无功”“无名”,远离俗世作“逍遥游”。一个人践之行之,走到最后便是无我。小我混世、大我济世、无我遗世。多少前人走过去了,也只是这三条道路。没有别的可能吗?陶渊明在官场和田园中来来回回,心头纠缠不已的,也许正是这一声追问。而他最终给出的回答,足以令当代的行为艺术汗颜,是真正艺术的行为。他用世俗生活开拓出了第四条道路,活出了自由意志,活出了诗意人生。世人多不能理解,只是视之为大隐士,岂不惜哉!
陶渊明的第四条道路,概要言之,就是自然随性、任真自得,做“真我”。
我一直以为说陶渊明隐居包含某种误解。沈约编著《宋书》,将之归入《隐逸传》,后人多不假深思,不能明辨,遂致一误千年。中国古代隐士窥破红尘,鄙弃名利,如许由之洗耳颍川、庄子之曳尾泥涂、渔父之鼓枻江泽;陶渊明则少壮“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后来眼见世家塞路,天下多故,仍再三尝试,很有些犹豫徘徊,即便最终选择了远离官场,还不免时或流露失意的遗憾。中国古代隐士远遁山林,僻处岩穴,逃避世俗生活,疏离人伦常情,如夷齐之采薇、介推之抱树、庄周之鼓盆;陶渊明则“结庐在人境”,和亲朋邻里多有往还,对子女家人常存温情,虽然自言“而无车马喧”,其实一直没有断绝和官场中人的酬酢。这个人因为晋宋易祚而更名为“潜”,作《述酒》《拟古九首》诸诗影射时事,忧念儿子们无所成立,悲祭弟妹而复自祭。你可以看到他的眼光并没有全部离开现实社会、此在人生而投向彼岸,他的所谓隐居,怎么看都只是和官场保持距离的世俗生活。
陶渊明的隐居,确切点说其实是“园居”。他没有选择山林岩穴避世,而是独具慧眼,返归田园,只因他发现了世俗人生的真乐趣。入官场则违已交病,返田园则载欣载奔。官场与田园之间的几番往返促使他认清了人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利欲的满足,而在于天性的保全。物质生活贫乏一点儿没什么可怕的,简单平凡的生活反而有助于天性的自在舒展。所以种豆南山沾衣不惜,采菊东篱得意忘言,南窗常可倚,容膝自易安,涉园日成趣,矫首时遐观。陶渊明既已发现真我,将之植入田园,真我便扎下根去,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这真我日渐充盈,日渐开敞,田园不足以继续滋养,也不再能够容纳,他势必要寻找一个永恒的居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大自然,只有大自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可资印证,有如此灵动的源头活水不停流淌。植根田园,取给自然,这就是陶渊明的诗意人生,这样的人生形式里,又怎么会缺少真正的快乐!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
这哪里是诗,这分明是陶渊明的生活。这生活里洋溢着真爱好、真欢欣,便从这真心真性里滋长出真诗意。这真诗意是什么?是意志的自在自由,是心灵的自得自足。耕我田,摘我蔬,酌我酒,读我书,我亦爱我庐,草木扶疏起我欣欣生意,微雨好风与我自足。
然而自足中犹有不足。投入大自然,看到了永恒,便也照出了个体生命的短暂,痛切地体悟了人生虚无的本质。这实在是难以承受的无奈和悲哀。陶渊明对此从不掩饰,他叹“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叹“人生若寄,憔悴有时”,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叹“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随手翻检陶集,我们便听到了这许多声叹息。有意思的是,这许多声叹息并不妨碍陶渊明发现和享受人生的快乐。他有他的办法:“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和心灵的二分法让他摆脱死亡的恐惧而得其自在;“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生命短暂的清醒意识又反过来促成了对人生快乐的迫切追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认识到个体生命的过程也是自然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乐天安命就成了顺理成章的必然选择。这最后的选择我以为并不消极,它是存在向虚无投去的淡淡一笑,恰恰显示出对此生的积极态度。他知道,正因为现实人生无法带领我们到达彼岸,此生的快乐满足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价值。
陶渊明真正活出了“我”,活出了一个真正的“我”。他曾经在人生的困境里挣扎,为世路艰险叹息过,为生活艰难苦恼过,为仕进还是退处矛盾过,压根不愿做混世的小我,又实在无法做行当道义的大我,眼看要遗世逍遥归于无我,幸而他质性自然,本爱丘山,才能在转身田园后将物质生活中的缕缕蛛丝轻轻拂去,擦亮了精神生活中的这个真我。这个真我以世俗人生的苦难、忧念、悲戚、无奈、遗憾等一切灰色和沉重做基础,却焕发出超越现实的洒脱、轻松、安然和快乐。走在终南捷径上的假隐士们固不足论,就是避于山林逃处岩穴的真隐士们亦无可比。真隐士们无非成就了个人道德的崇高,我辈世俗中人徒然仰望而不能追蹑。陶渊明的真我却很亲切,他没有高标远引,他只是你的邻里亲朋,他能陪你长夜对饮,伴你中宵长谈。只要你肯静下心来倾听他,他会告诉你,不以物欲累心,尽可能让心灵获得自由,在平常的世俗生活中放纵性灵,不拒绝歌哭,却更愿意发现快乐,任真自得,自然随性,就可以不失真我,在世俗人生里找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