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士们、先生们:
作为广播特写作者的彼得·莱昂哈特·布朗,他的成功不仅仅在德国。欧洲太小了,柏林墙也不是障碍。他希望,同时也成功地超越了界线,这点你会在下面的颁奖词里感受到。阿尔弗雷德·安德施把广播特写定义为“出类拔萃的声音蒙太奇艺术”。今天,我试着把来自全球四大洲的25名广播特写人写的文章,按广播特写的方式编辑成一篇颁奖词。当我在几分钟之后说到“我”的时候,这个“我”代表的是一个集体,包括女士、男士,年轻的或年长的国际广播特写人。
他的名字是彼得·莱昂哈特·布朗,我们都叫他里欧。
我第一次见到里欧是在1979年,在柏林。我们只是简单地打了声招呼。一年以后,我邀请他去看看我在湖边的夏日住所……没有路,没有自来水。可是里欧来了。他总是那么好奇! (芬兰 哈里·胡赫塔马基)
没有里欧,就没有国际特写会议。整个广播特写的大家庭就不会存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那会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情景啊!我们会变得多么贫穷!(芬兰 巴波罗·霍姆贝尔格)
里欧为什么会这样……不可抗拒?如果你想起音响,你就无法避开他。(克罗地亚 帕弗里卡·巴基西奇)
布朗以其立体声的广播特写《鸡》(1967年)一举成功。在他的另外其他四部广播特写中,我们从收听广播的听众变成了“亲眼看见”的证人。我们能够“惊讶地用耳朵看见”。这不仅是纯粹的3D效果。
布朗成为质量的保证!(德国 德库柏兹·哈默斯)
在1976年多伦多的国际特写会议上,里欧播放了他的作品《欧洲的钟》,展现了他像卡拉扬那样指挥着一营坦克冲向“敌人”。他对广播的带传染性的热情迷住了全世界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很快也迷住了他们的听众。(加拿大 唐·诺瓦克)
大约在1973年,电台的原制作部经理约斯告诉我有一个奇怪的人来访,很像一个销售员。他想让我们听他做的一个广播节目。约斯给了我录音带。我把它往办公室的角落里一塞。几个月以后,我的同事参加国际会议回来给了我一盘带子,说里面有些动物的叫声录得很好,以后我们制作广播剧的时候有用。我又把带子往角落里一塞,忘掉了这件事。几个月以后,我想清理一下办公室,听一下录音带,把动物的叫声部分剪下来。我开始听,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听的是里欧的《鬣狗》,他就是那个销售员。眼泪涌上了我的眼眶。我去找安德烈,告诉他我的新发现。安德烈看着我,说:“我知道那个人。”
后来我听说了一些稀奇的故事,讲的是广播特写人在湖边一家叫“斯堪德贝克”酒馆的一次相聚和在冰冷水域的一次划船旅行。发起人就是那个销售员,他的名字就叫彼得·莱昂哈特·布朗。(比利时 斯坦因·福洛尔)
当我们沉醉于讨论这样一些问题:广播特写中结构问题的重要,音响的拼贴、组合和解说,有地方色彩的音响和音乐,等等。我们常常会忽略我们坐的这艘小船的方向,差点掉到湖里去。里欧第一个转过身来,抓住我的领子,说:“我的朋友,现在你知道广播特写这种形式有多狡猾、多危险了吧?” (英国 约翰·泰奥卡里斯)
他对广播特写的忠诚是惊人的,目光坚定、清晰、始终如一。(爱尔兰 罗洛莱·哈里斯)
自然的力量不会悄悄地自行消失,它会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里欧是广播特写的教父或者教皇,这是一个正面的形容。作为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创始人,他的重要性不同一般。他把全世界的广播特写人聚集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国际网络,对许多国家的广播产生了深刻影响。(芬兰 哈怒·卡里斯托)
里欧是斗士之王。他知道怎么进行战斗,怎么建立战略联盟,怎么贴近他的战友甚至贴近他的敌人。他向几个世纪以来束缚着德国和欧洲广播的传统挑战,为他的理想,为他准备献给听众的广播而战斗。(爱尔兰 罗洛莱·哈里斯)
志同道合的三人—布朗和比利时的安德里斯·普派、瑞典的阿克·布罗姆施罗姆。1974年决定在一年后于柏林召开第一届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这是一个无视企业集团内部所有等级制度规则的纯业务论坛。无论他们的地位如何,从事广播特写创作的作家、导演、制片人、自由撰稿人,都受到了邀请。1975年,来自14个国家的16位广播特写人首次进行了专业讨论。为了强调人工创造的成分,成立者总喜欢称它为鞋匠的聚会。
在早年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上,我们围坐在长桌旁。随着代表人数的增加,桌子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大。后来被长椅替代。我们先是在录音室里开会,后来挪到了音乐厅……(澳大利亚 凯·莫特莱)
我清楚地记得里欧如何鼓励来自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和罗马尼亚的代表出席特写会议,让专业的兴趣越过国家和政治的不同而得到交流。他在和不同的国家、个人打交道的时候,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就是要把他们带到广播特写的联合国来。(澳大利亚 罗宾·拉弗里区)
伟大的艺术将从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这样的机构中诞生,但前提是它的内部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而几十年来,里欧一直在提供充沛的力量,那就是对节目制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高得迷人,也高得吓人。(美国 格雷戈里·威特海德)
如果别人对你的作品提出批评,你很难接受,那你最好躲开里欧。
如果你躲不开他,听到他在那里高声批评你心爱的作品,有时候像狮子一样咆哮,你要尽量保持平静。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一段美好的友谊开始了。他只是想……激励你!(克罗地亚 帕弗里卡·巴基西奇)
某些多才多艺的人为各不相同的天分而分心。他能够协调这些天赋:对他的听觉、感官、远见卓识和干劲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思想不会停滞不前。因此,他看起来总是那么充满活力。(瑞士 高迪尼·奥尔多)
里欧知道得很清楚,怎么去启发自由讨论,鼓励在“是的,可是……”的架构下表达相反的意见。首先是:要掌握“倾听的艺术”。(法国 雷乃·法拉贝特)
里欧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像磁铁一样,把同行、朋友吸引到他的身边。你会不由自主地倾听,被他的主张打动,按照他的要求、愿望去为广播做点什么,成为他的助力。他的说服力和他的吸引力一样大。这种感染力是不可抗拒的。
他是一个播种者,把广播特写的种子撒向四面八方。(中国 黄炳琦)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秘书长)
(栏目编辑:莫玉玲)
作为广播特写作者的彼得·莱昂哈特·布朗,他的成功不仅仅在德国。欧洲太小了,柏林墙也不是障碍。他希望,同时也成功地超越了界线,这点你会在下面的颁奖词里感受到。阿尔弗雷德·安德施把广播特写定义为“出类拔萃的声音蒙太奇艺术”。今天,我试着把来自全球四大洲的25名广播特写人写的文章,按广播特写的方式编辑成一篇颁奖词。当我在几分钟之后说到“我”的时候,这个“我”代表的是一个集体,包括女士、男士,年轻的或年长的国际广播特写人。
他的名字是彼得·莱昂哈特·布朗,我们都叫他里欧。
我第一次见到里欧是在1979年,在柏林。我们只是简单地打了声招呼。一年以后,我邀请他去看看我在湖边的夏日住所……没有路,没有自来水。可是里欧来了。他总是那么好奇! (芬兰 哈里·胡赫塔马基)
没有里欧,就没有国际特写会议。整个广播特写的大家庭就不会存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那会是一个多么可悲的情景啊!我们会变得多么贫穷!(芬兰 巴波罗·霍姆贝尔格)
里欧为什么会这样……不可抗拒?如果你想起音响,你就无法避开他。(克罗地亚 帕弗里卡·巴基西奇)
布朗以其立体声的广播特写《鸡》(1967年)一举成功。在他的另外其他四部广播特写中,我们从收听广播的听众变成了“亲眼看见”的证人。我们能够“惊讶地用耳朵看见”。这不仅是纯粹的3D效果。
布朗成为质量的保证!(德国 德库柏兹·哈默斯)
在1976年多伦多的国际特写会议上,里欧播放了他的作品《欧洲的钟》,展现了他像卡拉扬那样指挥着一营坦克冲向“敌人”。他对广播的带传染性的热情迷住了全世界的广播特写制作人,很快也迷住了他们的听众。(加拿大 唐·诺瓦克)
大约在1973年,电台的原制作部经理约斯告诉我有一个奇怪的人来访,很像一个销售员。他想让我们听他做的一个广播节目。约斯给了我录音带。我把它往办公室的角落里一塞。几个月以后,我的同事参加国际会议回来给了我一盘带子,说里面有些动物的叫声录得很好,以后我们制作广播剧的时候有用。我又把带子往角落里一塞,忘掉了这件事。几个月以后,我想清理一下办公室,听一下录音带,把动物的叫声部分剪下来。我开始听,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听的是里欧的《鬣狗》,他就是那个销售员。眼泪涌上了我的眼眶。我去找安德烈,告诉他我的新发现。安德烈看着我,说:“我知道那个人。”
后来我听说了一些稀奇的故事,讲的是广播特写人在湖边一家叫“斯堪德贝克”酒馆的一次相聚和在冰冷水域的一次划船旅行。发起人就是那个销售员,他的名字就叫彼得·莱昂哈特·布朗。(比利时 斯坦因·福洛尔)
当我们沉醉于讨论这样一些问题:广播特写中结构问题的重要,音响的拼贴、组合和解说,有地方色彩的音响和音乐,等等。我们常常会忽略我们坐的这艘小船的方向,差点掉到湖里去。里欧第一个转过身来,抓住我的领子,说:“我的朋友,现在你知道广播特写这种形式有多狡猾、多危险了吧?” (英国 约翰·泰奥卡里斯)
他对广播特写的忠诚是惊人的,目光坚定、清晰、始终如一。(爱尔兰 罗洛莱·哈里斯)
自然的力量不会悄悄地自行消失,它会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里欧是广播特写的教父或者教皇,这是一个正面的形容。作为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创始人,他的重要性不同一般。他把全世界的广播特写人聚集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国际网络,对许多国家的广播产生了深刻影响。(芬兰 哈怒·卡里斯托)
里欧是斗士之王。他知道怎么进行战斗,怎么建立战略联盟,怎么贴近他的战友甚至贴近他的敌人。他向几个世纪以来束缚着德国和欧洲广播的传统挑战,为他的理想,为他准备献给听众的广播而战斗。(爱尔兰 罗洛莱·哈里斯)
志同道合的三人—布朗和比利时的安德里斯·普派、瑞典的阿克·布罗姆施罗姆。1974年决定在一年后于柏林召开第一届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这是一个无视企业集团内部所有等级制度规则的纯业务论坛。无论他们的地位如何,从事广播特写创作的作家、导演、制片人、自由撰稿人,都受到了邀请。1975年,来自14个国家的16位广播特写人首次进行了专业讨论。为了强调人工创造的成分,成立者总喜欢称它为鞋匠的聚会。
在早年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上,我们围坐在长桌旁。随着代表人数的增加,桌子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大。后来被长椅替代。我们先是在录音室里开会,后来挪到了音乐厅……(澳大利亚 凯·莫特莱)
我清楚地记得里欧如何鼓励来自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和罗马尼亚的代表出席特写会议,让专业的兴趣越过国家和政治的不同而得到交流。他在和不同的国家、个人打交道的时候,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就是要把他们带到广播特写的联合国来。(澳大利亚 罗宾·拉弗里区)
伟大的艺术将从国际广播特写会议这样的机构中诞生,但前提是它的内部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而几十年来,里欧一直在提供充沛的力量,那就是对节目制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高得迷人,也高得吓人。(美国 格雷戈里·威特海德)
如果别人对你的作品提出批评,你很难接受,那你最好躲开里欧。
如果你躲不开他,听到他在那里高声批评你心爱的作品,有时候像狮子一样咆哮,你要尽量保持平静。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一段美好的友谊开始了。他只是想……激励你!(克罗地亚 帕弗里卡·巴基西奇)
某些多才多艺的人为各不相同的天分而分心。他能够协调这些天赋:对他的听觉、感官、远见卓识和干劲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思想不会停滞不前。因此,他看起来总是那么充满活力。(瑞士 高迪尼·奥尔多)
里欧知道得很清楚,怎么去启发自由讨论,鼓励在“是的,可是……”的架构下表达相反的意见。首先是:要掌握“倾听的艺术”。(法国 雷乃·法拉贝特)
里欧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像磁铁一样,把同行、朋友吸引到他的身边。你会不由自主地倾听,被他的主张打动,按照他的要求、愿望去为广播做点什么,成为他的助力。他的说服力和他的吸引力一样大。这种感染力是不可抗拒的。
他是一个播种者,把广播特写的种子撒向四面八方。(中国 黄炳琦)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秘书长)
(栏目编辑: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