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紫色情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日古代紫色的分析阐明了紫色是权力的象征。根据分别对《万叶集》、《枕草子》、《源氏物语》一系列作品进行研究,认识到紫色所表现出来的美丽、神秘、高贵、优雅以及权力。最后对江户紫和现代日本中存在的紫色进行分析,证实了紫色经久不息的高贵,以此探索出日本人的紫色情结。
  关键词:紫色;万叶集;紫式部;枕草子;江户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在古代中国紫色是只有皇帝能够穿戴的御用色。日本派遣隋唐使出使中国,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并进行模效仿。紫色在中日各个时代都是一种高贵的颜色,在历史上更是权力的象征。从上古的歌集《万叶集》中所记载的紫草、《源氏物语》中的理想女性被命名为“紫”、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中的记载也深刻地影响了平安时代后期以及中世贵族的审美意识。
  在日本近现代,战国武将丰臣秀吉也因此以紫色为尊,德川时代更是出现了“江户紫”。现如今众多的名校、传统学校的校章和校歌中都有紫草一词,这也很好的证明了日本人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到现在也保持着对紫色的喜爱。本文围绕对“紫”的各种记载和运用,来探讨日本人的紫色情结。
  一、紫色与地位
  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中虽然紫色非正色,但《论语》中有“恶紫之夺朱也”之说,可见古人对紫色的喜爱。汉武帝喜紫色,将紫色作为帝王之色,禁止其他人使用。并将自己居住的宫殿命名为“紫宸殿”、“紫极殿”,从此在中国紫色成为了地位最高的颜色,紫色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诗人们常用来表达自己想做官的心意,汉代元稹的“紫绶朱衣梦里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古代日本,圣德太子于603年制定了日本最早的冠位制度“冠位十二阶”,以冠帽的颜色来区分官位的高低,打破了历来政治制度以姓氏来世袭的制度,根据个人能力来授予职位、选拔人才,最高级人才授予深紫色冠帽,由此可以看出紫色在当时的日本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二、日本古典文学中的紫色
  (一)万叶集与紫
  古时候紫色染料因为稀少难以抽取,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高级染料,仅极少数的权贵能够使用。《万叶集》中就记录了作为紫色燃料的紫草,其中额田王和大海人皇子的和歌中所咏唱的紫草最为有名,成为了万叶集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紫茜围猎场,君马正徜徉。岂不虞人睹,君袖乃尔扬”(额田王)。这首歌是额田王在天智天皇的领地里采药时写给前夫大海人皇子的代表作。大海人皇子也作歌一首回赠给额田王。“紫茜同妹艳,往来围猎场。何至他人妇,思慕断我肠”(大海人皇子)
  紫草作为重要的染料,在上面引用的和歌中,紫草种植在天皇用绳子围起来的禁地中,一般人不得闯入,赋予了紫色一种神秘色彩,既让人敬畏也让人憧憬。
  (二)紫式部与紫
  紫式部的称呼中就有一个紫,关于这个紫字的来历众说纷纭,据说是来源于《源氏物语》中的人物“紫上”。因为紫式部这个称呼与《源氏物语》这部“紫物语”相得映彰,所以在她死后广为流传。
  《源氏物语》描写了平安时代贵族的理想生活,将贵族的风雅表达到了极致。文中虽人物众多,但描写却细致入微,特别是在人物名称上十分地考究。主人公光源氏的众多女人中,有一位十分特殊的女性,初见之时的名为“若紫”,在光源氏的抚养下成长为他最宠爱的女人“紫上”。光源氏的生母桐壶、继母藤壶都是以紫色的花而命名的。可以看出在整篇著作中,紫色代表了女性的美、神秘、高贵、优雅以及地位。著作以紫色为主旋律,展现出了平安贵族将最高的地位与极致的自然美完美结合的理想世界。
  (三)枕草子与紫
  枕草子的开篇就写到“紫云”。在中国,自古就有“紫气东来”之说,这里的紫气也就是紫云,是吉兆之意。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这部作品中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主子皇后定子一家衰败之后的凄凉,以吉兆开篇,追忆定子的辉煌时代,用轻快的笔致宽慰定子的灵魂。清少纳言在《枕草子》的第九十二段中记载到“凡是紫色的东西,都很漂亮,无论是花,是丝,是纸。紫色的花当中,只有杜若这种花的形状稍微有点讨厌,可是颜色是漂亮的。六位藏人值夜的样子也很漂亮,大概也因为是紫色的缘故吧”,这深刻地影响了平安时代后期以及中世贵族的审美意识。
  三、日本近现代的紫
  平安时代紫草繁盛了整个武藏野,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战国时代武将也甚爱紫色,上杉谦信、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衣服大量的使用紫色。因此江户时代,武藏野再次大片栽培紫草以作为染料。江户时代歌舞伎盛行,有名的歌舞伎演员“助六”在舞台上使用的紫色被称为“江户紫”,“江户紫”也因为他而闻名于世。
  东京都立保谷高等学校的校章就是紫草之花,此花外表清纯可爱,却在看不到的地下有坚韧强大的紫根。寓意为鼓励莘莘学子也要在人后踏實努力、培养根基,最后才能在人生路上开出美丽的花朵。
  终章: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紫色是“王位”“高贵”的联想色。《万叶集》记述了紫色的珍贵;《枕草子》和《源氏物语》展现了紫色的美、地位、神秘性和优雅。“江户紫”和现代紫体现了紫的继承。紫色之美穿越时代,几千年的传承让它的丝毫不减当年,现代日本人依旧怀着紫色情结,深爱着紫色。
  参考文献:
  [1]魏同贤(1999年) 《古代官阶与官服的颜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木下正俊(1983年) 《万葉集》 小学馆·刊
  [3]下中直人(2001年) 《日本史事典》 平凡社
  [4]山岸德平(1969年) 《源氏物語》 岩波書店
  [5]堀内秀晃 阿部秋生編(1970年)《紫式部諸説一覧10藤式部が紫式部と呼ばれた理由》明治書院
  [6]永井和子(1983年) 《枕草子》 小学馆
其他文献
摘 要: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呼啸山庄》的斯芬克斯之谜,通过人物比较、情节对比、资料分析、内容解析等方法,发现《呼啸山庄》的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闯入者身份、希斯克里夫本身、梦境与鬼魂的交织以及哈里顿与凯西即另一对希斯克里夫与凯瑟琳。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爱与恨既是两个极端的对立面,又是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爱与恨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恨到极致仍是爱。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斯克里夫;凯瑟琳;爱
再好吃的东西,也有让人吃腻的时候,可我知道,有一样算不上正宗食品的食品——母亲下的大酱,是一家人不会吃烦的。打小时,一天甭管吃啥,这大酱碟子不放在桌上,一顿不撮咕几口,大人孩子的食欲就旺盛不起来,不是你挑咸了就是他挑淡了,众口十分难调起来。如正赶上家里拌了凉菜、打个饭包、抄个水粉或吃个白豆腐什么的,大酱如断了顿,这顿饭干脆就没法下咽了,人人皱了眉头,手举着筷子,心却不在吃饭上。到现今,母亲自然不会
摘 要:汉维问候语的语用功能基本相同,它们在人与人进行交际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汉维问候语为例对人们习焉不察的言语交际观进行了探析,以此致力于各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交融、交往。  关键词:言语交际;问候语;维吾尔语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1  一、言语交际中的问候语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摘 要:沈从文的《边城》中的描写的爱情淳朴、真挚、朦胧而又美好并且颇具地方民族特色。但是文章中的翠翠、天保、傩送等人的爱情无不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这让原本就朦胧的爱情故事更添一种无以言说的凄凉之感。这种影响他们爱情的宿命色彩来源于他们生长的地方、身边的人,当然也包括创作者。本文将从《边城》的宿命论色彩出发,结合翠翠、天保、傩送的爱情来分析《边城》中的沈从文的宿命观。  关键词 :《边城》;爱情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美国建国初期,用小说评论家伊恩*乌斯理的话说,当时的美国作家总体上“借用欧洲的文化,阅读和模仿当时英国的时髦小说。”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也不出其外。因为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具有美国本土意义的职业作家,尽管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把这个头衔已经灌给了诸如夏洛特*莱诺克斯、托马斯*阿特伍德*狄格思、威廉
摘 要:从屈原曲折坎坷的一生看,屈原的作品,大抵是发愤之作。屈原一生经历了少年得志,正欲大展宏图之际,小人进谗,遭楚怀王疏远,再谏流放汉中。继顷襄王即位后,境遇依旧没有得到改变,流放江南,永不召回,最终国破之际自沉汨罗。屈原的悲剧人生对于其创作起了决定性作用,内心愤懑却无法纾解,只能通过创作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橘颂》、《离骚》、《渔父》等作品是屈原人格精神、美政理想、生命意识的生动体现,对中华民
摘 要:现今全球化时代,文艺美学的延伸和发展受到了新兴媒体无处不在的影响,与此同时,“媒介”亦代表着一种特殊文化,象征着某个时代文化价值的符号。文艺美学是文艺与美学的融合,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中,新兴媒介文化给予了文艺美学新的研究观点和探索方向,因此,文艺美学和媒介文化之间拥有许多的关联与共通之处,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对当前文艺美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文艺美学;新媒体;信息时
摘 要:诗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体裁,意在用最充沛的情感以及最丰富的意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感情世界,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无论是在传统含蓄的东方,还是在情感热切的西方,爱情始终是人类热切歌颂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爱情诗;中西方;比较;差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自古以来,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爱
摘 要:中古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演进阶段,在从汉末到唐代的这几百年间,中国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术研究著作《地狱观念与中古文学》以一个独特而有趣的视角,展现了在中古时期宗教、文学和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通过详实的文学和宗教材料,提供了一个关于“地狱”这一重要主题的文学作品和与之相关的文献材料的考证。  关键词:地狱观念;中古文学;书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德國,一个以军工制造领衔世界的国家,以认真严谨的民族性格给世界留下刚毅父性形象的国家,它的文学却是细腻、深邃的,德国文学以其精致的写作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由格林兄弟收集出版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简称为《格林童话》)最为世界读者熟知。《格林童话》继承了德国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