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浪漫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德國,一个以军工制造领衔世界的国家,以认真严谨的民族性格给世界留下刚毅父性形象的国家,它的文学却是细腻、深邃的,德国文学以其精致的写作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由格林兄弟收集出版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简称为《格林童话》)最为世界读者熟知。《格林童话》继承了德国文学的细腻,它天马行空,温柔浪漫,呈现出的气质与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完全不同。这样巨大的反差,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内心代代相传的浪漫。
  一、《格林童话》的诞生与团结统一的民族诉求
  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浪漫文学运动席卷欧洲。在“三十年战争”(1618年至1648年)之后,德国政治经济崩溃,公国规模庞大,社会结构松散,发展缓慢。歌德为此曾哀叹道:“没有城市,甚至没有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坚定地指出这是德国。[2]”1806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完全瓦解了神圣罗马帝国。法国的征服和统治唤醒了德国民族的民族意识,德国民族遭受了分裂和战争。在呼吁民族团结的推动下,大量知识分子投入民族解放运动,但此时德国社会支离破碎,各公国之间却在语言、文化等内部因素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成为当时统一德国的巨大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德国知识界希望利用古代日耳曼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3]。在珍惜民间文学和人文环境的驱使下,格林兄弟登上了德国文学的历史舞台上,了解、收集和出版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相关成果[1],这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为深刻的作品正是《格林童话》。可以说,是当时德国国内渴望团结统一的民族需求推动了《格林童话》的诞生。
  二、《格林童话》的叙事特征
  《格林童话》诞生于1812年的圣诞节前夕。在第一卷出版之前,作者格林兄弟经历了为期六年的收藏,并收集了在德国广为流传的民间童话故事和传说。格林童话的内容有民间的口头叙述,相当大的空间来自书面材料。口头故事的收集并非由未受过教育的农村村民主导,而且大部分口述来自良好的中产阶级家庭。格林兄弟收集并出版了这些民间童话故事,并没有试图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材料。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有记录的民间童话故事的真实性,表达他们的意义和精神。为了保持统一的童话风格,语言风格和谐魅力,格林兄弟并未做过多的文学处理[3]。最终,所有的故事都以一种简单而又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风格被记录和呈现,使作品本身更容易为读者接受,推动了格林童话的广泛传播。
  在叙事结构中,民间童话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不使用回忆,叙事和回忆等叙事技巧,这与民间童话的时间概念有直接关系。他们可以没有过去,没有背景,没有过程,但是主角的冒险却是默认存在的。在童话故事中,孩子总是孩子,老人总是老人,从小到大都没有变化,所有的情节很少有渐进的变化过程。一切都在一个简单的时间维度中被承认[4]。《格林童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能世界,将现实世界的形象、概念移植到虚拟情节中,并赋予万物不同的性格和善恶属性,使儿童在阅读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 、接受童话所传递的价值观。
  三、教育与传承
  在民间童话故事中,既有现实的日常故事,也有梦幻般的不同主题。没有严格的划界线,所以对于诸如谋杀和乱伦之类的无情主体来说并不罕见[4]。但是,童话的叙事手法简单朴素,在情节的呈现上十分清晰,读者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以一种上帝的视角一窥全局,因此,它不会让人感到沮丧和危险,而且还会产生高度的安全性。认知全局的读者能逐渐产生全局协调的意识,对故事中不同要素提出各自的认识和建议。比如,当我们读到《白雪公主》中猎人被命令杀掉白雪公主时,儿童读者总会下意识地产生对皇后的反感和保护白雪公主的意识,而这两种意识,一种属于正义感,一种出于对美好事物的保护欲。因此,对于童话的重要读者儿童而言,童话具有不可替代的心理健康功能和教育功能[5]。正如叙事策略分析中所提到的,童话故事为孩子们提供了几乎所有积极的生活价值观。出现困难并战胜困难,苦难总是通向幸福;人物的善恶观、是非观是高度稳定的。
  《格林童话》记录了当时社会价值体系的大致风貌,对于德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尽管格林兄弟确实对童话故事本身做出了修改,更多体现了格林兄弟所认可的价值取向和语言习惯、特征,但《格林童话》在诞生至今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已经对德国文学和文化,甚至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结论
  《格林童话》诞生于德国,记录了德国在分裂动荡中仍保留着的天真烂漫,《格林童话》的存在向世人证明了,在这个以严谨著称的民族内心,仍然存留有孩子般的洒脱浪漫。《格林童话》作为全世界儿童的《圣经》,它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不仅引起了教育学者对其的关注,在学科相互交融的今天,《格林童话》的历史、社会、心理内涵,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尽管《格林童话》记录的是两百多年前德国 和周边地区的社会风貌,但是,《格林童话》的诸多著名的故事相继被搬上荧幕,将传统风情和现代技术相融合,挖掘了《格林童话》新世代的影视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也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全新思考。
  参考文献:
  [1]陆霞. 说不完的格林童话——杨武能教授访谈录[J]. 德国研究, 2008, 23(2):65-69.
  [2]陆霞. 《格林童话》缘何诞生在德国?[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 29(7):205-209.
  [3]张素玫. 格林童话的诞生[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2, 19(6):76-82.
  [4]刘文杰. 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民间童话论略[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z1):25-27.
  [5]张雨楠. 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J].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31(2):22-2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汉字中,有很多茂文字,例如“人、从、众”、“木、林、森”、“虫、 、蟲”等。这里我们分析比较特殊的一组:“虫、 、蟲”。“虫、 、蟲”从古至今在意义上及其之间的关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古今两个时期的“虫、 、蟲”的意义阐释,浅析它们之间的变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虫; ;蟲  作者简介:骆静(1993-),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字
摘 要: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呼啸山庄》的斯芬克斯之谜,通过人物比较、情节对比、资料分析、内容解析等方法,发现《呼啸山庄》的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闯入者身份、希斯克里夫本身、梦境与鬼魂的交织以及哈里顿与凯西即另一对希斯克里夫与凯瑟琳。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爱与恨既是两个极端的对立面,又是统一的,可以互相转化。爱与恨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恨到极致仍是爱。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斯克里夫;凯瑟琳;爱
再好吃的东西,也有让人吃腻的时候,可我知道,有一样算不上正宗食品的食品——母亲下的大酱,是一家人不会吃烦的。打小时,一天甭管吃啥,这大酱碟子不放在桌上,一顿不撮咕几口,大人孩子的食欲就旺盛不起来,不是你挑咸了就是他挑淡了,众口十分难调起来。如正赶上家里拌了凉菜、打个饭包、抄个水粉或吃个白豆腐什么的,大酱如断了顿,这顿饭干脆就没法下咽了,人人皱了眉头,手举着筷子,心却不在吃饭上。到现今,母亲自然不会
摘 要:汉维问候语的语用功能基本相同,它们在人与人进行交际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汉维问候语为例对人们习焉不察的言语交际观进行了探析,以此致力于各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交融、交往。  关键词:言语交际;问候语;维吾尔语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1  一、言语交际中的问候语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摘 要:沈从文的《边城》中的描写的爱情淳朴、真挚、朦胧而又美好并且颇具地方民族特色。但是文章中的翠翠、天保、傩送等人的爱情无不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这让原本就朦胧的爱情故事更添一种无以言说的凄凉之感。这种影响他们爱情的宿命色彩来源于他们生长的地方、身边的人,当然也包括创作者。本文将从《边城》的宿命论色彩出发,结合翠翠、天保、傩送的爱情来分析《边城》中的沈从文的宿命观。  关键词 :《边城》;爱情宿命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美国建国初期,用小说评论家伊恩*乌斯理的话说,当时的美国作家总体上“借用欧洲的文化,阅读和模仿当时英国的时髦小说。”查尔斯*布罗克登*布朗也不出其外。因为他被认为是第一个具有美国本土意义的职业作家,尽管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把这个头衔已经灌给了诸如夏洛特*莱诺克斯、托马斯*阿特伍德*狄格思、威廉
摘 要:从屈原曲折坎坷的一生看,屈原的作品,大抵是发愤之作。屈原一生经历了少年得志,正欲大展宏图之际,小人进谗,遭楚怀王疏远,再谏流放汉中。继顷襄王即位后,境遇依旧没有得到改变,流放江南,永不召回,最终国破之际自沉汨罗。屈原的悲剧人生对于其创作起了决定性作用,内心愤懑却无法纾解,只能通过创作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橘颂》、《离骚》、《渔父》等作品是屈原人格精神、美政理想、生命意识的生动体现,对中华民
摘 要:现今全球化时代,文艺美学的延伸和发展受到了新兴媒体无处不在的影响,与此同时,“媒介”亦代表着一种特殊文化,象征着某个时代文化价值的符号。文艺美学是文艺与美学的融合,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中,新兴媒介文化给予了文艺美学新的研究观点和探索方向,因此,文艺美学和媒介文化之间拥有许多的关联与共通之处,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对当前文艺美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文艺美学;新媒体;信息时
摘 要:诗歌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体裁,意在用最充沛的情感以及最丰富的意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感情世界,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无论是在传统含蓄的东方,还是在情感热切的西方,爱情始终是人类热切歌颂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爱情诗;中西方;比较;差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自古以来,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爱
摘 要:中古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演进阶段,在从汉末到唐代的这几百年间,中国文学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术研究著作《地狱观念与中古文学》以一个独特而有趣的视角,展现了在中古时期宗教、文学和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通过详实的文学和宗教材料,提供了一个关于“地狱”这一重要主题的文学作品和与之相关的文献材料的考证。  关键词:地狱观念;中古文学;书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