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木版画印刷方式中的基本方法——手印,存在的偶然性因素时常给画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特性也被众多版画艺术家重视。本文将对手印木版画的偶然性的加以论述。
【关键词】:手印;木版画;偶然性
据史料记载,汉代画像砖已使用木质模件进行加工,当时运用的木质模件与木版画已非常接近。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它是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逐渐发展而来,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在明代得到极大的兴盛,明末清初人士胡正言編著《十竹斋书画谱》使用水印套色技术,已成为我国木版画史的巨作。
《易经》中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手印木版画的制作过程期间,古典哲学与版画实践的结合,思考带来实践方面无穷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我在木材的选材、打磨、加工,打墨、印制的技法等方面的不同的尝试,对不同的结果的进行总结。
木版画创作必须要面对的作品产生的偶然性,这种画面中偶然性不断与艺术家头脑中的艺术样式进行碰撞,激发出新的灵感与思考,从而不断引发艺术构成形式的重组,木版画因其生动的偶然性,在表现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手印是木版画印制的基本方式,应用于水印和油印木版画。基本流程是将选好的板材进行抛光清洁,对刻好的木板要仔细清洁后均匀的上墨,把选好的纸张平整的放在木板上,用木蘑菇、滚珠马莲等在纸面上进行压磨。
艺术创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体验,木版画的创作亦复如是,在画面语言的观看上,大多数人倾向从中看到一些他生活中喜爱的东西,对亲身经历的事情会产生共鸣,这是内心非常自然的渴望。我们观看某一实体,看到的物体可能并不纯粹(不是事物的本来样子),哲学三段论提到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也说明了事物的“真实”更贴近于心理而不是眼睛,正如真正完美的三角形只存在于思想中。“真实”的形象是生活提炼与再加工而成的,拉斐尔1514年致卡斯蒂廖内伯爵的信中所说:“为了创造一个美丽的女性形象,我要观察许多的妇女,但由于美人难遇,我要按照头脑中的理念去创造” [1]。把现实中的实体进行提取,事物在头脑中经过解构与建构,以某种被观看的方式进行表达,以求更贴近、更形象、更生动的诠释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真正构建出形象生动有趣的视觉体验的版画家,正如耶稣说的:“被召唤者众多,被选中者寥寥”。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 形象不是形式, 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中的每一点、线、色、形、意韵, 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感情、价值。”如何使内容与形式在木版画层面上具体化,从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错误”的一刀、材质处理的一个变化、印制过程中的用力不均……,都可能造成新的新的肌理新的构成形式,因此要重视偶然性因素在画面中进行的破坏与重构。
弗洛伊德说:“对梦的解释,是通往心理无意识活动的知识的大道”,荣格说:“梦是灵魂最深处和最隐秘处的一扇小小的暗门”,玛莎·诺曼说:“梦……演示着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你的灵魂描写着你”,黑泽明说:“人类在做梦的时候是天才”。[2]现代科学研究后表明,梦是对现实生活中知识的重组。无疑,梦是一种独特而具有偶然性的体验,那时思维的活跃仿佛梦中的世界才是真实,这种奇妙的感受无疑是创作的灵药。我于2014年夏创作的木版画《噩梦》,一个男孩在两棵树与地面形成压抑的氛围中哭泣,繁茂的枝叶映衬人物内心世界的慌乱。在对树干的印染时更注重木质纹理的表现,从而寻求 结构上统一与变化的和谐。
我的作品《彷徨》描述了青年人所特有的对未来的观望—恐惧迷茫犹豫—放手去闯,左边的青年双手扶腰仿佛在观望自己的未来,中间的青年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作斗争,在阳光铺成的金色大道也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恐惧,仿佛在诉说自己真正要战胜的只有自己,右边的青年双手扶颈,已经坚定的内心去决定自己今后的道路。
结语:对新语言新形式的探寻,不断引导者我们对偶然性的研究,思考方式的变革必然引发新的创造,在创作的过程中追求无需修饰而直指本源,去表现去反映自己内心的语言。
参考文献:
[1] 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笺注[M].广西的美术出版社.2011(7)
[2] 杰克·鲍温.织梦人:一个男孩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1
[3]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关键词】:手印;木版画;偶然性
据史料记载,汉代画像砖已使用木质模件进行加工,当时运用的木质模件与木版画已非常接近。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它是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逐渐发展而来,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在明代得到极大的兴盛,明末清初人士胡正言編著《十竹斋书画谱》使用水印套色技术,已成为我国木版画史的巨作。
《易经》中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手印木版画的制作过程期间,古典哲学与版画实践的结合,思考带来实践方面无穷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我在木材的选材、打磨、加工,打墨、印制的技法等方面的不同的尝试,对不同的结果的进行总结。
木版画创作必须要面对的作品产生的偶然性,这种画面中偶然性不断与艺术家头脑中的艺术样式进行碰撞,激发出新的灵感与思考,从而不断引发艺术构成形式的重组,木版画因其生动的偶然性,在表现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手印是木版画印制的基本方式,应用于水印和油印木版画。基本流程是将选好的板材进行抛光清洁,对刻好的木板要仔细清洁后均匀的上墨,把选好的纸张平整的放在木板上,用木蘑菇、滚珠马莲等在纸面上进行压磨。
艺术创作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体验,木版画的创作亦复如是,在画面语言的观看上,大多数人倾向从中看到一些他生活中喜爱的东西,对亲身经历的事情会产生共鸣,这是内心非常自然的渴望。我们观看某一实体,看到的物体可能并不纯粹(不是事物的本来样子),哲学三段论提到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是山,也说明了事物的“真实”更贴近于心理而不是眼睛,正如真正完美的三角形只存在于思想中。“真实”的形象是生活提炼与再加工而成的,拉斐尔1514年致卡斯蒂廖内伯爵的信中所说:“为了创造一个美丽的女性形象,我要观察许多的妇女,但由于美人难遇,我要按照头脑中的理念去创造” [1]。把现实中的实体进行提取,事物在头脑中经过解构与建构,以某种被观看的方式进行表达,以求更贴近、更形象、更生动的诠释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真正构建出形象生动有趣的视觉体验的版画家,正如耶稣说的:“被召唤者众多,被选中者寥寥”。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 形象不是形式, 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中的每一点、线、色、形、意韵, 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感情、价值。”如何使内容与形式在木版画层面上具体化,从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错误”的一刀、材质处理的一个变化、印制过程中的用力不均……,都可能造成新的新的肌理新的构成形式,因此要重视偶然性因素在画面中进行的破坏与重构。
弗洛伊德说:“对梦的解释,是通往心理无意识活动的知识的大道”,荣格说:“梦是灵魂最深处和最隐秘处的一扇小小的暗门”,玛莎·诺曼说:“梦……演示着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你的灵魂描写着你”,黑泽明说:“人类在做梦的时候是天才”。[2]现代科学研究后表明,梦是对现实生活中知识的重组。无疑,梦是一种独特而具有偶然性的体验,那时思维的活跃仿佛梦中的世界才是真实,这种奇妙的感受无疑是创作的灵药。我于2014年夏创作的木版画《噩梦》,一个男孩在两棵树与地面形成压抑的氛围中哭泣,繁茂的枝叶映衬人物内心世界的慌乱。在对树干的印染时更注重木质纹理的表现,从而寻求 结构上统一与变化的和谐。
我的作品《彷徨》描述了青年人所特有的对未来的观望—恐惧迷茫犹豫—放手去闯,左边的青年双手扶腰仿佛在观望自己的未来,中间的青年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作斗争,在阳光铺成的金色大道也掩盖不了他内心的恐惧,仿佛在诉说自己真正要战胜的只有自己,右边的青年双手扶颈,已经坚定的内心去决定自己今后的道路。
结语:对新语言新形式的探寻,不断引导者我们对偶然性的研究,思考方式的变革必然引发新的创造,在创作的过程中追求无需修饰而直指本源,去表现去反映自己内心的语言。
参考文献:
[1] 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笺注[M].广西的美术出版社.2011(7)
[2] 杰克·鲍温.织梦人:一个男孩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1
[3]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