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楼塔细十番始于明洪武年间,是流行于江南地区的丝竹乐。2008年,楼塔细十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细十番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而小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是楼塔细十番传承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此文在了深入解细十番在楼塔镇中心小学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给出楼塔细十番进入小学校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小学生;传承
一、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的背景
2008年,楼塔细十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名录。同年,楼塔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然而作为器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十番的表演常常依附于某几个艺人,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如果没有新一代继承者,一旦艺人故去,这一民间艺术就会随之消亡。因此,保护和传承楼塔细十番刻不容缓。青少年儿童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适应现代生活快,能为保护和传承楼塔细十番注入新的活力。将细十番教学融入当地学校的教学,将更加高效地为傳承队伍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后备力量,加以科学的培养,新一代生力军定能超越老一辈艺人,使楼塔细十番焕发新生。同时,让细十番走进楼塔的校园能突破原有传统模式,以更丰富、灵活的形式进行继承和发扬,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普及细十番。
二、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的现状
目前,楼塔镇建立了以楼塔细十番协会为平台,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楼塔镇村民群体和楼塔镇中小学音乐课堂为支撑的双向保护与传承基地,在楼塔镇中心小学、楼塔中学、楼塔成校设立了三个传承教学基地,其中在政府和协会的支持下,楼塔镇中心小学选拔的民乐小队已能演奏原汁原味的细十番乐曲。
楼塔镇中心小学在2010年被认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并建立领导小组为基地建设提供机构保障。购置了十余万元的器材,基本满足学生民乐学习的需要,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还将楼塔细十番编入校本教材《我爱篮球,我爱细十番》中。同时,学校坚持梯度培养的宗旨,定期选拔新队员加入。多年来,在老艺人的辅导下,学校已成功培养了5批共计200余名细十番小成员,其中第一批队员已经常随协会老艺人各处巡演。
三、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面临的问题
(1)低龄学员的持续性学习能力不足
首先是学习积极性问题,低龄学生注意力时间短且分散,学习乐器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积累,在老师或家长给予压力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态度极易由主动接触转为被动学习,从而大大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其次当小学生向初中生、高中生转变,学习压力逐步增加,学生家长持着“孩子一切以学习为重”的固有观念使小学生在升人初中后便将学习楼塔细十番的计划搁浅,往往到大学之后才有机会重拾乐器,缺乏持续性学习的态度导致楼塔细十番的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2)教学人才及资源不足
目前楼塔镇中心小学每周仅有一次楼塔细十番课程,尚不能满足其传承需求,且教学老师并非楼塔细十番内的专业成员。楼塔细十番协会内的专业成员大都年纪偏大,一般都是自学成才,很难将自己所学用专业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有些工作繁忙,小学生能够学会乐器却难以学会演奏过程中的团结与配合精神。非遗传承需要大量的经费保障,小学生外出比赛、表演,乐器的更新与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政府、学校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但并没有为小学生传承所设的专项基金,其可持续性发展仍面临很大的压力。
四、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相关对策
(1)为“小传承人”提供更好的环境
从家长角度讲,应在校外生活中积极引导小学生主动了解楼塔细十番文化,与小学生共同培养对楼塔细十番的热爱,鼓励孩子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长期、稳定地为自己预留练习乐器的时间;从教师角度讲,在小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以趣激学,做到“多鼓励、勤要求、多示范、勤指导”;从学校角度讲,可以通过APP、公众号等途径建立打卡及奖励制度,或者直接将楼塔细十番作为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并给予具有相关特长的学生适当加分或鼓励。
(2)多方人才、资源通力协助
在人才方面,学校可以联系校外组织,邀请艺术院校的学生或楼塔细十番协会的老艺人参与楼塔细十番的教学,适当增加每周楼塔细十番的教学课程。老艺人可以用更为直接的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小学生接班人,亲自指导小学生学习乐器,例如指法、气息等方面。在资源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协助学校联系艺术院校人才,并定期补贴部分教学所需费用;社会大众亦可以在乐器、资金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教学过程注重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小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从对楼塔细十番发“旁观”和“体验”状态向“深入”和“投入”状态转变,使小学生了解学习楼塔细十番发真正目的,从而由“被动体验”转向“主动介入”,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①接纳阶段——在小学低端年级中,通过认知迁移引导达成学习楼塔细十番乐器的准备。学校应结合楼塔细十番的传承要求,在理论上协助小学生夯实基础,并给予足够多的观赏楼塔细十番表演的机会。
②认同过程——在小学中端年级中,通过发散思维的引导完成深入性学习的酝酿。针对小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及时疏导解决。有别于将其安排在实践活动中单一接受过程的方式,用楼塔细十番音乐的美感增强小学生对其文化的认同,达成其深入意识的孕育。
③深入阶段——在小学高端年级中,通过系统的、长期的表演实现其对楼塔细十番文化传承的“顿悟”,鼓励小学生对楼塔细十番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与创新。
五、结语
让更多青少年儿童自觉承担起传承的重任是确保楼塔细十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楼塔文化骄傲的细十番已在楼塔镇中心小学设立基地,让学生们感受细十番的魅力。但同时其中也存在低龄学员缺乏持续性学习能力、教学人才及资源不足、对楼塔细十番文化理解不深人等问题,需要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改进,从而使楼塔细十番后继有人,焕发新生。
本文系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基金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R403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小学生;传承
一、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的背景
2008年,楼塔细十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名录。同年,楼塔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然而作为器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细十番的表演常常依附于某几个艺人,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如果没有新一代继承者,一旦艺人故去,这一民间艺术就会随之消亡。因此,保护和传承楼塔细十番刻不容缓。青少年儿童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适应现代生活快,能为保护和传承楼塔细十番注入新的活力。将细十番教学融入当地学校的教学,将更加高效地为傳承队伍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后备力量,加以科学的培养,新一代生力军定能超越老一辈艺人,使楼塔细十番焕发新生。同时,让细十番走进楼塔的校园能突破原有传统模式,以更丰富、灵活的形式进行继承和发扬,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和普及细十番。
二、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的现状
目前,楼塔镇建立了以楼塔细十番协会为平台,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楼塔镇村民群体和楼塔镇中小学音乐课堂为支撑的双向保护与传承基地,在楼塔镇中心小学、楼塔中学、楼塔成校设立了三个传承教学基地,其中在政府和协会的支持下,楼塔镇中心小学选拔的民乐小队已能演奏原汁原味的细十番乐曲。
楼塔镇中心小学在2010年被认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并建立领导小组为基地建设提供机构保障。购置了十余万元的器材,基本满足学生民乐学习的需要,为基地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还将楼塔细十番编入校本教材《我爱篮球,我爱细十番》中。同时,学校坚持梯度培养的宗旨,定期选拔新队员加入。多年来,在老艺人的辅导下,学校已成功培养了5批共计200余名细十番小成员,其中第一批队员已经常随协会老艺人各处巡演。
三、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面临的问题
(1)低龄学员的持续性学习能力不足
首先是学习积极性问题,低龄学生注意力时间短且分散,学习乐器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与积累,在老师或家长给予压力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态度极易由主动接触转为被动学习,从而大大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其次当小学生向初中生、高中生转变,学习压力逐步增加,学生家长持着“孩子一切以学习为重”的固有观念使小学生在升人初中后便将学习楼塔细十番的计划搁浅,往往到大学之后才有机会重拾乐器,缺乏持续性学习的态度导致楼塔细十番的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2)教学人才及资源不足
目前楼塔镇中心小学每周仅有一次楼塔细十番课程,尚不能满足其传承需求,且教学老师并非楼塔细十番内的专业成员。楼塔细十番协会内的专业成员大都年纪偏大,一般都是自学成才,很难将自己所学用专业的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有些工作繁忙,小学生能够学会乐器却难以学会演奏过程中的团结与配合精神。非遗传承需要大量的经费保障,小学生外出比赛、表演,乐器的更新与维护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政府、学校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但并没有为小学生传承所设的专项基金,其可持续性发展仍面临很大的压力。
四、小学生传承楼塔细十番相关对策
(1)为“小传承人”提供更好的环境
从家长角度讲,应在校外生活中积极引导小学生主动了解楼塔细十番文化,与小学生共同培养对楼塔细十番的热爱,鼓励孩子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长期、稳定地为自己预留练习乐器的时间;从教师角度讲,在小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以趣激学,做到“多鼓励、勤要求、多示范、勤指导”;从学校角度讲,可以通过APP、公众号等途径建立打卡及奖励制度,或者直接将楼塔细十番作为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并给予具有相关特长的学生适当加分或鼓励。
(2)多方人才、资源通力协助
在人才方面,学校可以联系校外组织,邀请艺术院校的学生或楼塔细十番协会的老艺人参与楼塔细十番的教学,适当增加每周楼塔细十番的教学课程。老艺人可以用更为直接的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小学生接班人,亲自指导小学生学习乐器,例如指法、气息等方面。在资源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协助学校联系艺术院校人才,并定期补贴部分教学所需费用;社会大众亦可以在乐器、资金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教学过程注重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小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从对楼塔细十番发“旁观”和“体验”状态向“深入”和“投入”状态转变,使小学生了解学习楼塔细十番发真正目的,从而由“被动体验”转向“主动介入”,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①接纳阶段——在小学低端年级中,通过认知迁移引导达成学习楼塔细十番乐器的准备。学校应结合楼塔细十番的传承要求,在理论上协助小学生夯实基础,并给予足够多的观赏楼塔细十番表演的机会。
②认同过程——在小学中端年级中,通过发散思维的引导完成深入性学习的酝酿。针对小学生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及时疏导解决。有别于将其安排在实践活动中单一接受过程的方式,用楼塔细十番音乐的美感增强小学生对其文化的认同,达成其深入意识的孕育。
③深入阶段——在小学高端年级中,通过系统的、长期的表演实现其对楼塔细十番文化传承的“顿悟”,鼓励小学生对楼塔细十番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与创新。
五、结语
让更多青少年儿童自觉承担起传承的重任是确保楼塔细十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楼塔文化骄傲的细十番已在楼塔镇中心小学设立基地,让学生们感受细十番的魅力。但同时其中也存在低龄学员缺乏持续性学习能力、教学人才及资源不足、对楼塔细十番文化理解不深人等问题,需要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改进,从而使楼塔细十番后继有人,焕发新生。
本文系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基金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楼塔细十番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R403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