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洛大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河洛大鼓在广场中的传播渠道以口耳相传为主,辅以电视、报纸、网络和微信等大众媒体。传播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部分是在广场中听书长达数年的河洛大鼓书迷,他们对河洛大鼓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极高的欣赏能力。在广场中通过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承,成为老一辈河洛大鼓书迷“集体追忆”的固定场所,更多的普通民众通过广场中河洛大鼓的演出接触和了解河洛大鼓,传播效果良好。
【关键词】广场;河洛大鼓;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J617.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河洛大鼓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豫西地区的洛阳、偃师,豫中地区的开封、巩义等地广泛流传和发展。城市中专门的曲艺表演主要集中于庙会、剧院和旅游景点等地,对于当地普通百姓来说接触机会较少。在河南省各个城市广场中最能体现地方音乐文化特色的当数曲艺表演,在洛阳市周王城广场①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这种传统地方曲艺得到广泛的传播与传承。目前,关注城市广场中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且整体学术水平有待提高,除了笔者发表的两篇相关论文,学术价值较高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裴培的硕士学位论文《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社区音乐文化》和吉首大学杨川的硕士学位论文《当代城市广场文艺活动的文化研究》。音乐传播学作为研究音乐传播现象的专门性学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盛,在国内曾遂今、冯光珏等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传播学应用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相关研究,如冯光钰《传播学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曲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杨奇光的论文《地方曲艺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传承:基于对华阴老腔戏班的田野调查》。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国著名学者拉斯维尔曾提出著名的理论——拉斯维尔模式[1]9页,即传播行为主要涉及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的内容。笔者于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对河南省洛阳市周王城广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对广场中河洛大鼓表演中的传播对象、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总体观察与定量分析。
一、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对象的调研与分析
河洛大鼓在周王城广场中的表演,一部分是政府组织的,如每年四月份在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月”活动,期间有“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场演出”;另一部分是河洛大鼓艺人和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露天书场,每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在周王城广场上由表演者自愿轮流为大家说书,此活动由牛翠兰等人自1995年发起,后由另一位河洛大鼓爱好者王三龙老师和杨兆民继续维持。广场中,河洛大鼓观众群体人员众多。笔者在四年的调研中重点跟踪调查了35人,调查结果如下。
(一)传播对象的年龄及职业
在河洛大鼓观众中,年龄分布多集中在60-80岁(见表1),大多数人退休后有了更多闲暇时间,来广场以听河洛大鼓作为一种休闲方式;20-40岁年龄阶段的中青年极少,个别是在广场活动的时候听到河洛大鼓表演,驻足观看的时间很短,对河洛大鼓表现出一种好奇但兴趣不持久;2-1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河洛大鼓观众中较为常见,这些由爷爷奶奶看护的孩子被带到广场中欣赏河洛大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着河洛大鼓艺术的熏陶,部分孩子还会进行模仿,尽管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游戏,但对河洛大鼓的传承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广场中观看河洛大鼓的人职业分布较为广泛,以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因时间较为充裕,每天固定性的会到广场观看河洛大鼓表演。如上文介绍的退休教师王三龙老师,跟随他学习的刘嫩香、王灵巧等人,刘嫩香是洛阳六建的退休职工,王灵巧是158厂的退休工人,他们都从河洛大鼓的欣赏者变成了河洛大鼓的传承者。无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时间相对自由,如52岁的张女士是食品类从业者,在空闲时间来广场观看河洛大鼓表演,已经坚持了五六年时间。
(二)传播对象的动机
广场中观看河洛大鼓的动机,占据较高比例的是娱乐身心和消遣时间。广场中的河洛大鼓演出不收取任何费用,且经常有专业艺人参与,无论从演出质量和表演形式多样性上均能得到保障,且在广场这种空旷、开放、人群聚集的场所,对于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还有一部分是对河洛大鼓发自内心的喜爱,调研中的李先生63岁,住所离周王城广场较远,退休后每周末准时到广场来听书,对河洛大鼓各个唱段评价头头是道。笔者在调研的时候还发现,大部分老书迷对河洛大鼓演出的审美品位极高,对于表演水平较高的唱段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且有良好的反馈,对于表演者咬字不清或者音色不优美的唱段,观众会自行退场。
二、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渠道的调研与分析
(一)口耳相传
在广场河洛大鼓演出中,传播渠道主要是以口耳相传为主。无论是广场狂欢月专门搭建的舞台,还是河洛大鼓爱好者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都以现场演出的方式呈现。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共同感受河洛大鼓的艺术魅力。
(二)媒体传播
除口耳相传之外,媒体传播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渠道,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和微信进行传播。电视和报纸作为传统的媒体,对河洛大鼓广场演出活动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视传播主要针对在广场的重大演出,如每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 广场文化月”活动,洛阳电视台和洛阳市群众艺术馆联合进行节目的录制与传播,观众可以在电视上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其中有郑州市、洛阳市、巩义市等不同地区文化馆选送的地方性河洛大鼓传承人所演唱的选段,加大河洛大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和传播。报纸传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洛阳日报》和《洛阳晚报》的报道中,有很多关于河洛大鼓广场活动的内容,涉及面较广。如2016年4月15日《洛陽日报》报道“河洛大鼓学生当起‘传承人’”,介绍广场狂欢月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中学生演出河洛大鼓的情况; 2016年9月10日报道“唱响河洛大鼓 传承河洛文化”,介绍旅游文化节期间的河洛大鼓争霸赛组织和参赛情况等。 现代社会,互联网和移动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媒体和交流手段,网络对广场中河洛大鼓演出的传播主要以网页宣传和视频为主,如洛阳网在2013年5月21日发表文章“河洛大鼓后继乏人 老艺人‘摆摊’招弟子”,介绍了河洛大鼓艺人在周王城广场演出和免费招收河洛大鼓学习者的事情。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在2017年5月8日报道河洛大鼓艺人郝总善参加第35届洛阳牡丹文化節“河洛欢歌 广场文化月”非遗专场演出,广场中的观演者会将部分河洛大鼓表演视频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比如在百度视频中以“广场、河洛大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出现十余条相关视频。可见,网络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微信作为现代交流的工具,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宣传力度是空前的。在洛阳群众艺术馆的公众号中,会实时推送“河洛欢歌 广场文化月”的相关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是其重中之重,报道中会特别介绍河洛大鼓的相关演出。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广场中无论是艺人专场演出还是河洛大鼓爱好者的演出小视频,都对河洛大鼓的传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效果的调研与分析
(一)宣传河洛大鼓
对于广场中的年轻人而言,欣赏这样古老的曲艺作品是十分陌生且新鲜的事情,通过此种表演宣传了河洛大鼓,使其不至于消亡。部分年轻人是在广场中偶尔看到河洛大鼓表演,才知道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在调研过程中,一位20余岁的李姓青年说:“偶尔路过广场看到河洛大鼓表演,觉得很新鲜,也很好玩,没想到河洛大鼓感觉很老的东西,还挺有趣味性的。”由此可以看出,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的效果。
(二)“集体追忆”
在广场中,很多老一辈的河洛大鼓书迷通过欣赏河洛大鼓的表演回想年轻时光。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河洛大鼓是一个群体的回忆。在调研过程中,65岁的李女士和70岁的王先生提到: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农村听过很多河洛大鼓演出,80、90年代河洛大鼓在农村的演出十分兴盛,逢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河洛大鼓艺人进行连续数天的演出,是河洛大鼓的全盛时代。后来到城里之后就很难听到河洛大鼓的表演,偶然在广场中听到,感觉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所以会经常来此观看河洛大鼓的表演,感到很亲切,这些年就坚持到现在,已经成为自已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可见,河洛大鼓在广场中的传播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河洛大鼓,更让河洛大鼓更好地得到了传承。
四、结语
河洛大鼓在洛阳周王城广场这个普通民众活动的城市闲暇场域中,被不断地表演和欣赏,表演内容不仅有《拳打镇关西》《杨八姐游春》《拉荆巴》这样的书帽和小书,甚至会有《回龙传》《破镜记》等大书,二十多年来,已有固定的观众群,来广场看说书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广场中自发组织的河洛大鼓的演出虽然表演者的说书水平参差不齐,但涉及商业利益的演出极少;政府组织的河洛大鼓专场演出,能够让观众在广场中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表演,丰富了观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注释:
①周王城广场曾在《广场音乐文化参与群体调研与分析》一文中有所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自马娟.地下音乐的传播方式研究——以兰州“地下音乐”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3.
[2]包婷.性别视角下的广场音乐文化活动研究——以洛阳市广场为例[J]四川戏剧,2014(6).
作者简介:包婷(1982—),女,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
【关键词】广场;河洛大鼓;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J617.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河洛大鼓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豫西地区的洛阳、偃师,豫中地区的开封、巩义等地广泛流传和发展。城市中专门的曲艺表演主要集中于庙会、剧院和旅游景点等地,对于当地普通百姓来说接触机会较少。在河南省各个城市广场中最能体现地方音乐文化特色的当数曲艺表演,在洛阳市周王城广场①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大鼓这种传统地方曲艺得到广泛的传播与传承。目前,关注城市广场中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且整体学术水平有待提高,除了笔者发表的两篇相关论文,学术价值较高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裴培的硕士学位论文《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社区音乐文化》和吉首大学杨川的硕士学位论文《当代城市广场文艺活动的文化研究》。音乐传播学作为研究音乐传播现象的专门性学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盛,在国内曾遂今、冯光珏等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传播学应用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相关研究,如冯光钰《传播学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曲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杨奇光的论文《地方曲艺文化在当代的传播与传承:基于对华阴老腔戏班的田野调查》。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美国著名学者拉斯维尔曾提出著名的理论——拉斯维尔模式[1]9页,即传播行为主要涉及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的内容。笔者于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对河南省洛阳市周王城广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对广场中河洛大鼓表演中的传播对象、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总体观察与定量分析。
一、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对象的调研与分析
河洛大鼓在周王城广场中的表演,一部分是政府组织的,如每年四月份在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河洛欢歌.广场文化月”活动,期间有“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场演出”;另一部分是河洛大鼓艺人和业余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露天书场,每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在周王城广场上由表演者自愿轮流为大家说书,此活动由牛翠兰等人自1995年发起,后由另一位河洛大鼓爱好者王三龙老师和杨兆民继续维持。广场中,河洛大鼓观众群体人员众多。笔者在四年的调研中重点跟踪调查了35人,调查结果如下。
(一)传播对象的年龄及职业
在河洛大鼓观众中,年龄分布多集中在60-80岁(见表1),大多数人退休后有了更多闲暇时间,来广场以听河洛大鼓作为一种休闲方式;20-40岁年龄阶段的中青年极少,个别是在广场活动的时候听到河洛大鼓表演,驻足观看的时间很短,对河洛大鼓表现出一种好奇但兴趣不持久;2-1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河洛大鼓观众中较为常见,这些由爷爷奶奶看护的孩子被带到广场中欣赏河洛大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着河洛大鼓艺术的熏陶,部分孩子还会进行模仿,尽管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游戏,但对河洛大鼓的传承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广场中观看河洛大鼓的人职业分布较为广泛,以退休人员、无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因时间较为充裕,每天固定性的会到广场观看河洛大鼓表演。如上文介绍的退休教师王三龙老师,跟随他学习的刘嫩香、王灵巧等人,刘嫩香是洛阳六建的退休职工,王灵巧是158厂的退休工人,他们都从河洛大鼓的欣赏者变成了河洛大鼓的传承者。无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时间相对自由,如52岁的张女士是食品类从业者,在空闲时间来广场观看河洛大鼓表演,已经坚持了五六年时间。
(二)传播对象的动机
广场中观看河洛大鼓的动机,占据较高比例的是娱乐身心和消遣时间。广场中的河洛大鼓演出不收取任何费用,且经常有专业艺人参与,无论从演出质量和表演形式多样性上均能得到保障,且在广场这种空旷、开放、人群聚集的场所,对于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还有一部分是对河洛大鼓发自内心的喜爱,调研中的李先生63岁,住所离周王城广场较远,退休后每周末准时到广场来听书,对河洛大鼓各个唱段评价头头是道。笔者在调研的时候还发现,大部分老书迷对河洛大鼓演出的审美品位极高,对于表演水平较高的唱段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且有良好的反馈,对于表演者咬字不清或者音色不优美的唱段,观众会自行退场。
二、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渠道的调研与分析
(一)口耳相传
在广场河洛大鼓演出中,传播渠道主要是以口耳相传为主。无论是广场狂欢月专门搭建的舞台,还是河洛大鼓爱好者自己固定的演出场所,都以现场演出的方式呈现。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与观众之间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共同感受河洛大鼓的艺术魅力。
(二)媒体传播
除口耳相传之外,媒体传播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渠道,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和微信进行传播。电视和报纸作为传统的媒体,对河洛大鼓广场演出活动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视传播主要针对在广场的重大演出,如每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 广场文化月”活动,洛阳电视台和洛阳市群众艺术馆联合进行节目的录制与传播,观众可以在电视上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其中有郑州市、洛阳市、巩义市等不同地区文化馆选送的地方性河洛大鼓传承人所演唱的选段,加大河洛大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和传播。报纸传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洛阳日报》和《洛阳晚报》的报道中,有很多关于河洛大鼓广场活动的内容,涉及面较广。如2016年4月15日《洛陽日报》报道“河洛大鼓学生当起‘传承人’”,介绍广场狂欢月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中学生演出河洛大鼓的情况; 2016年9月10日报道“唱响河洛大鼓 传承河洛文化”,介绍旅游文化节期间的河洛大鼓争霸赛组织和参赛情况等。 现代社会,互联网和移动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媒体和交流手段,网络对广场中河洛大鼓演出的传播主要以网页宣传和视频为主,如洛阳网在2013年5月21日发表文章“河洛大鼓后继乏人 老艺人‘摆摊’招弟子”,介绍了河洛大鼓艺人在周王城广场演出和免费招收河洛大鼓学习者的事情。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在2017年5月8日报道河洛大鼓艺人郝总善参加第35届洛阳牡丹文化節“河洛欢歌 广场文化月”非遗专场演出,广场中的观演者会将部分河洛大鼓表演视频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比如在百度视频中以“广场、河洛大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出现十余条相关视频。可见,网络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微信作为现代交流的工具,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宣传力度是空前的。在洛阳群众艺术馆的公众号中,会实时推送“河洛欢歌 广场文化月”的相关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是其重中之重,报道中会特别介绍河洛大鼓的相关演出。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广场中无论是艺人专场演出还是河洛大鼓爱好者的演出小视频,都对河洛大鼓的传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效果的调研与分析
(一)宣传河洛大鼓
对于广场中的年轻人而言,欣赏这样古老的曲艺作品是十分陌生且新鲜的事情,通过此种表演宣传了河洛大鼓,使其不至于消亡。部分年轻人是在广场中偶尔看到河洛大鼓表演,才知道这种传统的表演形式,在调研过程中,一位20余岁的李姓青年说:“偶尔路过广场看到河洛大鼓表演,觉得很新鲜,也很好玩,没想到河洛大鼓感觉很老的东西,还挺有趣味性的。”由此可以看出,广场中河洛大鼓传播的效果。
(二)“集体追忆”
在广场中,很多老一辈的河洛大鼓书迷通过欣赏河洛大鼓的表演回想年轻时光。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河洛大鼓是一个群体的回忆。在调研过程中,65岁的李女士和70岁的王先生提到: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农村听过很多河洛大鼓演出,80、90年代河洛大鼓在农村的演出十分兴盛,逢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河洛大鼓艺人进行连续数天的演出,是河洛大鼓的全盛时代。后来到城里之后就很难听到河洛大鼓的表演,偶然在广场中听到,感觉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所以会经常来此观看河洛大鼓的表演,感到很亲切,这些年就坚持到现在,已经成为自已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可见,河洛大鼓在广场中的传播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河洛大鼓,更让河洛大鼓更好地得到了传承。
四、结语
河洛大鼓在洛阳周王城广场这个普通民众活动的城市闲暇场域中,被不断地表演和欣赏,表演内容不仅有《拳打镇关西》《杨八姐游春》《拉荆巴》这样的书帽和小书,甚至会有《回龙传》《破镜记》等大书,二十多年来,已有固定的观众群,来广场看说书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广场中自发组织的河洛大鼓的演出虽然表演者的说书水平参差不齐,但涉及商业利益的演出极少;政府组织的河洛大鼓专场演出,能够让观众在广场中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表演,丰富了观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注释:
①周王城广场曾在《广场音乐文化参与群体调研与分析》一文中有所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自马娟.地下音乐的传播方式研究——以兰州“地下音乐”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3.
[2]包婷.性别视角下的广场音乐文化活动研究——以洛阳市广场为例[J]四川戏剧,2014(6).
作者简介:包婷(1982—),女,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