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推进,音乐教育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节奏、音准、旋律是歌唱艺术的基石,也是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探讨歌唱教学中,以节奏、音准、旋律为切入路径,如何提高音乐歌唱教学的客厅效果,以供同行参考使用。
【关键词】歌唱教学;教学路径;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歌唱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和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目前,各级学校的音乐教育依旧延续传统的主课教育模式,偏重于音乐知识和乐理等教学,对于歌唱教学,只有在专业音乐学院的歌唱专业课程中才会着重授课。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而言,歌唱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挖掘歌唱教学的内涵。随着一般院校的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歌唱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在教学中仍然难以将节奏、音准和旋律引入到歌唱教学中。因此,通过对于歌唱教学路径的精准切入,让学生在节奏、音准、旋律的能力上全面提升,通过歌唱的形式进行音乐学习和鉴赏。
一、目前我国歌唱教学的现状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通过歌唱、声音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于其他国家处于落后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过于追求乐理知识,忽略了歌唱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乐理知识相对枯燥,间接地打击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难以适应当代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需求。
(一)教师歌唱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本身对歌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音乐教师很少是歌唱专业的,大多数是某类乐器演奏专业,教师从专业角度上不重视歌唱教学;第二,音乐课大多数作为副科,音乐教师更多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没有歌唱教学的动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对于音乐的学习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传统主课,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停留在了解层面,没有真正对音乐产生兴趣;第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停留在歌唱和乐器上,对于枯燥的乐理和音乐史等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以歌唱为主教学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需要用声音来刺激听觉,感受音乐之美,而音乐中的声音主要来自人声和乐器演奏的声音,利用歌唱进行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主要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教学法,其主要核心理念是将人声作为最天然的乐器和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因为人声是可以自由发挥的,没有乐器演奏的限制,能够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接触的音乐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成为乐器的枷锁,歌唱时孩子最为纯真的声音,歌唱教学是可以很好地陶冶孩子的心灵,感受音乐的美好,从而爱上音乐、享受音乐。它将乐理的知识和识谱等训练以及音乐上的听唱读写能力完全融入歌唱教学活动中。根据音乐教育理论家的观点,人声对于初学音乐的人来说是最佳的教育工具。歌唱教学推崇的是无音乐伴奏的形式,充分利用人声的变化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实施、音乐教学是不受器材和场地限制的,只需要良好的师资和教材即可。无论是哪个阶段的音乐初学者,其实都应该以无伴奏清唱的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歌唱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其实,我们儿童时期最早接触的音乐教育就是听老师唱歌,在我们还不懂乐理、曲谱、节奏、旋律时,就已经开始掌握一部分音乐的能力。
三、利用节奏、音准、旋律在歌唱教学中进行切入的策略
(一)在歌唱教学中加入节奏训练
在进行歌唱教学时,首要进行的训练不是乐理等知识,而是对于节奏感的训练。根据文献和教学经验得知,对学生先进行节奏感的训练,对今后乐理、识谱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节奏训练的方法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的教学工具也不只局限于乐器,生活中有好多物品都能成为节奏感训练的工具。将日常使用的工具加入节奏教学,趣味感更强,让学生在模仿与感受中学习节奏。例如,我们日常的杯子、钟表、小木棒等都可以作为教具,甚至手、脚、嘴也可作为教具使用。网络上的视频中有很多,如常见B-BOX、踢踏舞、纸杯打节奏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节奏的魅力。将节奏训练与富有趣味的现实情境相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节奏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在歌唱教学中加入音准训练
音准是歌唱和演奏中所发出的音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音调准确是一个人学习音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和要求。大部分乐器在制作或者调音时对音准有很高的要求,也是为乐器的演奏奠定一定的音准基础。在乐器演奏或者演唱时,演唱者和演奏者通过不断地控制音准达到最佳的演奏或演唱效果。评价一个人对音准的掌握能力,对人的听觉敏锐性、乐器的质量,甚至演奏环境的干湿度等都有明确的要求。音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行独唱、合唱、轮唱时,往往偏离原来的音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对音乐学习者的音准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歌唱教学的音准训练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有利于学生提升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种练习音准的方法:(1)音阶练习。利用各种不同的音高进行训练,训练音调感觉的稳定性,培养稳定的音调感觉,对于视唱、视谱以及乐感的培养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2)和弦连接练习。通过多人合作进行训练,每个人一个声部,找到自己适合的音高和音程,再搭配和弦的训练,对乐感培养有良好的辅助作用。(3)二声部的视唱练习:二声部视唱练习可调正和平衡声部相互间的音响关系,理解和体会和声的和谐性,通过不同声部的和声听觉训练,起到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作用。
(三)在歌唱教学中加入旋律训练
旋律是音乐的首要要素,也是歌唱训练与学习的重要内容,它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旋律指的是曲调,它是旋律的组成部分。旋律是构成声部的先决条件,旋律决定声部。旋律的表达上还具有一种特性,就是音乐的表达形式与方法,这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在歌唱训练中加入旋律训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更能让学生在歌唱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更有利于建立音乐与情感的联系。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进行旋律训练,不论今后是否从事音乐的专业工作,音乐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生活。
四、结束语
在目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枯燥的理论教学,让学生通过节奏、音准、旋律的训练,达到基本的音乐能力,利用人声这一最接近自然的乐器,并通过歌唱欣赏和表达音乐,起到陶冶情操、感受美好生活的目的,最终达到音乐人口,实现全民音乐教育,提升公民美学和艺术鉴赏能力,全面提升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D].刘满华.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陈曦,沈晓煜.音乐教学中的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J]. 大江周刊:论坛,2011(8):187-187.
[3]盛丽.小学音乐课应从把握音准、节奏和气息入手[J]. 现代教学,2013(3):58-59.
[4]贾洪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解决音准和节奏问题[J].北方音乐,2017(37):224.
[5]张博.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J].学周刊, 2015(15):142.
作者簡介:吴春燕(1978—),女,汉族,浙江省丽水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庆元县音乐家协会理事,现任教于庆元县实验小学,大专。
【关键词】歌唱教学;教学路径;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歌唱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和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目前,各级学校的音乐教育依旧延续传统的主课教育模式,偏重于音乐知识和乐理等教学,对于歌唱教学,只有在专业音乐学院的歌唱专业课程中才会着重授课。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而言,歌唱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挖掘歌唱教学的内涵。随着一般院校的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歌唱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但在教学中仍然难以将节奏、音准和旋律引入到歌唱教学中。因此,通过对于歌唱教学路径的精准切入,让学生在节奏、音准、旋律的能力上全面提升,通过歌唱的形式进行音乐学习和鉴赏。
一、目前我国歌唱教学的现状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通过歌唱、声音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于其他国家处于落后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过于追求乐理知识,忽略了歌唱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乐理知识相对枯燥,间接地打击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难以适应当代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需求。
(一)教师歌唱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本身对歌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音乐教师很少是歌唱专业的,大多数是某类乐器演奏专业,教师从专业角度上不重视歌唱教学;第二,音乐课大多数作为副科,音乐教师更多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没有歌唱教学的动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对于音乐的学习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传统主课,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停留在了解层面,没有真正对音乐产生兴趣;第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停留在歌唱和乐器上,对于枯燥的乐理和音乐史等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以歌唱为主教学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需要用声音来刺激听觉,感受音乐之美,而音乐中的声音主要来自人声和乐器演奏的声音,利用歌唱进行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主要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教学法,其主要核心理念是将人声作为最天然的乐器和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因为人声是可以自由发挥的,没有乐器演奏的限制,能够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接触的音乐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成为乐器的枷锁,歌唱时孩子最为纯真的声音,歌唱教学是可以很好地陶冶孩子的心灵,感受音乐的美好,从而爱上音乐、享受音乐。它将乐理的知识和识谱等训练以及音乐上的听唱读写能力完全融入歌唱教学活动中。根据音乐教育理论家的观点,人声对于初学音乐的人来说是最佳的教育工具。歌唱教学推崇的是无音乐伴奏的形式,充分利用人声的变化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实施、音乐教学是不受器材和场地限制的,只需要良好的师资和教材即可。无论是哪个阶段的音乐初学者,其实都应该以无伴奏清唱的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歌唱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其实,我们儿童时期最早接触的音乐教育就是听老师唱歌,在我们还不懂乐理、曲谱、节奏、旋律时,就已经开始掌握一部分音乐的能力。
三、利用节奏、音准、旋律在歌唱教学中进行切入的策略
(一)在歌唱教学中加入节奏训练
在进行歌唱教学时,首要进行的训练不是乐理等知识,而是对于节奏感的训练。根据文献和教学经验得知,对学生先进行节奏感的训练,对今后乐理、识谱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节奏训练的方法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的教学工具也不只局限于乐器,生活中有好多物品都能成为节奏感训练的工具。将日常使用的工具加入节奏教学,趣味感更强,让学生在模仿与感受中学习节奏。例如,我们日常的杯子、钟表、小木棒等都可以作为教具,甚至手、脚、嘴也可作为教具使用。网络上的视频中有很多,如常见B-BOX、踢踏舞、纸杯打节奏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节奏的魅力。将节奏训练与富有趣味的现实情境相结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节奏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在歌唱教学中加入音准训练
音准是歌唱和演奏中所发出的音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音调准确是一个人学习音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和要求。大部分乐器在制作或者调音时对音准有很高的要求,也是为乐器的演奏奠定一定的音准基础。在乐器演奏或者演唱时,演唱者和演奏者通过不断地控制音准达到最佳的演奏或演唱效果。评价一个人对音准的掌握能力,对人的听觉敏锐性、乐器的质量,甚至演奏环境的干湿度等都有明确的要求。音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进行独唱、合唱、轮唱时,往往偏离原来的音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对音乐学习者的音准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歌唱教学的音准训练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有利于学生提升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种练习音准的方法:(1)音阶练习。利用各种不同的音高进行训练,训练音调感觉的稳定性,培养稳定的音调感觉,对于视唱、视谱以及乐感的培养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2)和弦连接练习。通过多人合作进行训练,每个人一个声部,找到自己适合的音高和音程,再搭配和弦的训练,对乐感培养有良好的辅助作用。(3)二声部的视唱练习:二声部视唱练习可调正和平衡声部相互间的音响关系,理解和体会和声的和谐性,通过不同声部的和声听觉训练,起到提高音乐表现力的作用。
(三)在歌唱教学中加入旋律训练
旋律是音乐的首要要素,也是歌唱训练与学习的重要内容,它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旋律指的是曲调,它是旋律的组成部分。旋律是构成声部的先决条件,旋律决定声部。旋律的表达上还具有一种特性,就是音乐的表达形式与方法,这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在歌唱训练中加入旋律训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更能让学生在歌唱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更有利于建立音乐与情感的联系。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进行旋律训练,不论今后是否从事音乐的专业工作,音乐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生活。
四、结束语
在目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枯燥的理论教学,让学生通过节奏、音准、旋律的训练,达到基本的音乐能力,利用人声这一最接近自然的乐器,并通过歌唱欣赏和表达音乐,起到陶冶情操、感受美好生活的目的,最终达到音乐人口,实现全民音乐教育,提升公民美学和艺术鉴赏能力,全面提升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D].刘满华.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陈曦,沈晓煜.音乐教学中的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J]. 大江周刊:论坛,2011(8):187-187.
[3]盛丽.小学音乐课应从把握音准、节奏和气息入手[J]. 现代教学,2013(3):58-59.
[4]贾洪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解决音准和节奏问题[J].北方音乐,2017(37):224.
[5]张博.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J].学周刊, 2015(15):142.
作者簡介:吴春燕(1978—),女,汉族,浙江省丽水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庆元县音乐家协会理事,现任教于庆元县实验小学,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