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方式可以为社会塑造实践型的会计人才。本文阐述了模块化教学的概念、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现状以及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经济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是一种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培训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该教学方式在会计专业技能训练中应用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一、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模块化教学强调教学内容应该合理划分成若干个模块且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围绕着这些模块。目前,在社会各种劳动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模块化教学是比较常用的培训方式。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课堂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担任着教学引导的职责,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二、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现状
(一)教学中岗位定位不清
中职学校在进行具体的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实践环节中,通常是给学生提供成套的资料,学生想要完成整个会计核算工作,需要经过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这一过程,既做了会计的工作又做了出纳的工作。教学中难以准确定位会计岗位,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充分掌握会计岗位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中培训配置不高
目前,中职学校一般会建设自己的专业实训区并对企业会计工作流程进行科学模拟,以此来给中职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并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然而,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建设的实训区仅仅是简单的报表处理,设备软件更新换代停滞,难以有针对性的对税务以及银行等工作进行有效模拟,便难以发挥实训区的功能,降低了实践教学效果。
(三)教學实践创新度不高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且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更新。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性,那么会计教学将会变成被动的模仿和知识输入,并且难以满足会计专业发展的需求。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成员大多是是本科学历,相对欠缺专业骨干带头人,队伍结构完善性不足。目前很多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教学能力充足,但是欠缺专业的实践学习经验,无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1]。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的模块化教学措施
(一)构建技能训练模块体系
中职学校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并围绕会计专业职业岗位的素养与能力要求来构建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体系,将技能训练模块分成基本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以及岗位技能模块,并利用具体的训练课题细化职业能力模块。
首先,基本技能模块需要重视点钞、珠算、计算机操作以及小键盘数字录入等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其次,职业技能模块的课程形态应该以项目课程为主,并以综合实践课和技能训练课为辅助,包括财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实训、基础会计实训等,学生需要在完成职业技能模块包含的相关课程并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性考试。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中职学校需要根据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开展岗位技能模块的构建工作[2]。
(二)制定统一的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学校需要综合考虑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来制定一体化的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例如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思路和目标等等,形成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以会计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以及课程设置和职业岗位的对接,做到实习实训和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三)完善校内实训设施
中职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会计模拟实验软件,提升实验实训的条件,扩建会计模拟实训室,不断健全实验室的教学功能。与此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ERP实训中心,构建纳税虚拟仿真实训室、会计金融基本技能实训室等,完善手工账务处理实训室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提升实训设施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特征,构建切实有效、职业能力本位的综合实训教学体系。
(四)开发模块化校本教材
中职学校应该围绕教学计划和岗位需求来开发模块化校本教材,严格按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原则来编写《会计岗位实训》《会计基本技能》等一体化教材,提升教材内容中实践技能和实践知识的占比。具体做法是:先确定教学模块再开展项目设计工作最后将任务安排给学生,每个任务需要针对某一特定知识或技能,并明确工作步骤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在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积极融入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充分体现技能训练和知识应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的效果,需要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中职学校需要完善企业实践制度,安排教师到会计事务所或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其次,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新的行业知识和职教新理论。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两课评比”、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等活动,以及课题研究和建设等教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从构建技能训练模块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开发模块化教学校本教材、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并不断完善校内实训设施等方面着手,打造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兴云.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探讨[J].纳税,2019,13(23):100+102.
[2] 李金炜.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纳税,2019,13(13):88-89.
[3] 刘祥瑞.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1):126-128.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经济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是一种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培训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该教学方式在会计专业技能训练中应用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一、模块化教学的概念
模块化教学强调教学内容应该合理划分成若干个模块且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围绕着这些模块。目前,在社会各种劳动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模块化教学是比较常用的培训方式。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课堂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担任着教学引导的职责,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正确运用到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二、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现状
(一)教学中岗位定位不清
中职学校在进行具体的会计专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实践环节中,通常是给学生提供成套的资料,学生想要完成整个会计核算工作,需要经过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这一过程,既做了会计的工作又做了出纳的工作。教学中难以准确定位会计岗位,进而导致学生难以充分掌握会计岗位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中培训配置不高
目前,中职学校一般会建设自己的专业实训区并对企业会计工作流程进行科学模拟,以此来给中职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并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然而,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建设的实训区仅仅是简单的报表处理,设备软件更新换代停滞,难以有针对性的对税务以及银行等工作进行有效模拟,便难以发挥实训区的功能,降低了实践教学效果。
(三)教學实践创新度不高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且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更新。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性,那么会计教学将会变成被动的模仿和知识输入,并且难以满足会计专业发展的需求。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成员大多是是本科学历,相对欠缺专业骨干带头人,队伍结构完善性不足。目前很多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教学能力充足,但是欠缺专业的实践学习经验,无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1]。
三、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的模块化教学措施
(一)构建技能训练模块体系
中职学校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并围绕会计专业职业岗位的素养与能力要求来构建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体系,将技能训练模块分成基本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以及岗位技能模块,并利用具体的训练课题细化职业能力模块。
首先,基本技能模块需要重视点钞、珠算、计算机操作以及小键盘数字录入等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其次,职业技能模块的课程形态应该以项目课程为主,并以综合实践课和技能训练课为辅助,包括财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实训、基础会计实训等,学生需要在完成职业技能模块包含的相关课程并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性考试。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企业的需求,中职学校需要根据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开展岗位技能模块的构建工作[2]。
(二)制定统一的会计专业课程标准
中职学校需要综合考虑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来制定一体化的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例如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思路和目标等等,形成以职业综合能力为核心,以会计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以及课程设置和职业岗位的对接,做到实习实训和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三)完善校内实训设施
中职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更新会计模拟实验软件,提升实验实训的条件,扩建会计模拟实训室,不断健全实验室的教学功能。与此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ERP实训中心,构建纳税虚拟仿真实训室、会计金融基本技能实训室等,完善手工账务处理实训室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提升实训设施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特征,构建切实有效、职业能力本位的综合实训教学体系。
(四)开发模块化校本教材
中职学校应该围绕教学计划和岗位需求来开发模块化校本教材,严格按照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原则来编写《会计岗位实训》《会计基本技能》等一体化教材,提升教材内容中实践技能和实践知识的占比。具体做法是:先确定教学模块再开展项目设计工作最后将任务安排给学生,每个任务需要针对某一特定知识或技能,并明确工作步骤和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在任务设计时需要考虑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积极融入企业生产实际中的新知识,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充分体现技能训练和知识应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的效果,需要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能力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中职学校需要完善企业实践制度,安排教师到会计事务所或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其次,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新的行业知识和职教新理论。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两课评比”、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等活动,以及课题研究和建设等教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化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从构建技能训练模块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开发模块化教学校本教材、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并不断完善校内实训设施等方面着手,打造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兴云.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探讨[J].纳税,2019,13(23):100+102.
[2] 李金炜.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纳税,2019,13(13):88-89.
[3] 刘祥瑞.中职会计专业技能模块化教学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