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融理念下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的互促研究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疲劳、压抑、烦躁、虚弱等亚健康状况的人数剧增。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配合传统中医理论,依托旅游活动来调养身心,养颜健体,融合养生养老,为公众打造高品质森林环境养生模式。四川省地处中国大西南,更是长江生态屏障主体,各类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资源丰富,为森林康养与旅游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质条件。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未来林业发展新趋势,将养生、旅游、养老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既能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又能创造生态经济价值,还能化解就业难题,促进区域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四川省要着力发挥森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与旅游经济融合路径,依托更多的森林康养基地,构筑森林文化旅游产业,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一、森林康养与旅游融合研究文献回顾


  德国是最早提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模式的国家。我国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起步较晚,但潜力巨大。森林康养是将休闲旅游与养生、养老产业相结合,依托森林资源独特的功效,为人体提供有益的负氧离子、芳香物质,提供森林优质健康食材、中药材,开展森林文化教育等活动,满足人的身心健康需要。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更能带动城乡融合发展,还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理念,提出要加快推进森林游憩、疗养、教育等多功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为推进林区精准扶贫拓展新路。森林本身具有多种功能,如发展林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构建美好生态环境。通过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还可发挥促进休闲、游憩、养生等功效。
  丛丽等人对世界多个国家的森林康养实践进行探讨,如德国构建第一个森林康养基地,法国利用森林空气负离子养生,日韩等构建“修养林”项目,积极发展森林与健康产业。Park BJ等人从森林医疗保健功效入手,分析了森林气候、森林体验等活动对人的益处,以及对相关疾病的改善情况,得出森林环境具有良好的促进人类养生的作用。Zirewagen D等人从森林康养建设与认证视角,对国际主要森林康养基地进行梳理,发现德国拥有执业资格医生、理疗师的森林康养基地350多处,日本有48处。在森林康养法规领域,日本制定了《关于增进森林保健功能的特别措施法》、韩国制定了《森林文化休养法》《森林福利促进法》等。在森林康养模式应用中,美国提出“森林保健”模式,拓深森林服务体验途径;日本提出“森林沐浴”模式,积极倡导森林康养基地医疗、保健等认证服务;德国提出“森林医疗保健”模式,注重森林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广阔应用。
  在国内,对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践,四川、湖南是最早试点,也逐步建立了森林康养基地与认证标准。邓三龙等人着重对森林康养内涵进行辨析,提出森林康养涵盖森林旅游、森林养生、森林休闲等综合性产业;高丹丹等人从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层面,提出森林康养生态化建设;潘洋刘等人从场地选择、设施建设、产业规划等方面,提出森林康养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李济任等人从影响森林康养与旅游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森林康养的旅游价值;李梓雯等人探讨了国家森林公园与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如森林散步、森林旅游、森林休养等;叶智等人提出要将森林城市建设与健身、养老、旅游等产业进行融合;姜俊等人提出要将森林疗养与生态、教育、经济等产业进行融合,促进康养旅游多元化发展。

二、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目标与原则


  产业融合理念的内涵在于多个不同产业的互促互融,突破原有产业边界,通过技术、制度、模式创新来实现多产业并进协同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新颖性、多产业融合特性,借助于森林资源与环境,可以将林业经济、林业生态与医疗健康、旅游等产业展开互融,打造森林康养旅游综合性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森林功能与优势。从国内外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实践来看,其市场潜力广阔,各地也在逐步拓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以推进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总体而言,在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目标定位上,要统筹做好产业方向、生态宜居、医疗保健、森林文化等学科融合,充分依托森林资源来构建多样化康养环境,全面满足人们对优质绿色产品的服务需求。
  围绕森林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进融合,在打造森林康养旅游基地中需要把握五项原则。第一,基础性原则。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森林资源是基础,更是构建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要充分认识到森林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保护好森林物种、生物多样性,将森林的完整性、生态性作为康养与旅游之基。第二,科学性原则。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要做好科学规划,统筹协同多方主体,以保护森林、营造良好的森林环境为依托,构筑适宜人居的森林气候条件。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具有多学科共促特点,如社会学、林业学、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医疗服务等,可促进不同学科衔接与互补,打造健康养生环境。第三,平衡性原则。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要盘活森林资源,用好森林资源,特别是在森林资源开发、整合上,要避免盲目性,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方面达到平衡。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要在保护森林资源前提下,确保良好的生态循环,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第四,规范化原则。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要立足森林资源旅游,对休闲农业、林业经济、健康养生、医疗服务等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依托技术手段、法律法规来规范多产业互融运行,提升融合质量。第五,融合性原则。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关键在于有效融合,实现多产业共促发展目标。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要实现多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三、四川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共融发展的优势


  四川生态区位独特,其森林资源为推进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共融发展创造了条件。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能够满足多样而珍稀动物的生存需要,优质的森林生态系统更是构建森林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发融合的关键要素。据统计,四川省森林面积达240 000km2,全省森林覆盖率超65%,林业、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三、第四位。四川省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近年来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如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为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四川森林体系中,海拔2800m的自然化森林面积分布广泛,其植物杀菌素、负氧离子浓度、郁闭度、林木透光率、通视度等指标均适宜开展森林康养与旅游业。各类林业生态食品众多,有银耳、黑木耳、竹笋、松茸等,以及各类养生的中药材。在气候特点上,四川省各地气候区域差异性大,部分气候区域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合保健养生。四川各类自然保护区123个,其中国家级的有27个;森林公园有123个,其中国家级的有31个;湿地公园有36个,其中国家级有20个。另外,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大熊猫栖息地、黄龙风景名胜区等游览胜地。四川省在生物资源多样性上居全国第二位,高等植物约1万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63种,如珙桐、银杏、红豆杉等珍稀物种。国家级重点野生动物约145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多样的生物资源、数量巨大的珍稀动植物资源,让四川省被冠以“活的博物馆”称号。   近年来,四川省在旅游业创新发展中,逐步将森林康养产业作为重点项目,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旅游市场。据重庆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20年,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800万人,占总人口的24%。以四川省为样本,全省亚健康人群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加之青少年对自然体验、生态研学、亲子健身等旅游项目的热衷,四川省内森林康养旅游需求旺盛。对比外地游客,四川旅游热度稳居全国前列,外地客源持续攀升,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潜力巨大。四川省适宜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山水风貌与森林资源,加之周边宜居养生的天然地貌、先进的医疗服务与旅游基础产业,成为吸引省外游客的重要条件。同时,在政策环境领域,四川省积极响应国家林业局提出的“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发展战略,依托四川省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为推进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森林康养旅游品牌创造有利契机。

四、四川省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体系的构建


  (一)确立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共融体系
  总体来说,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共融体系包括森林游憩休闲项目圈、森林健康运动项目圈、森林科教文化项目圈、森林调理疗养项目圈4个部分。游憩休闲项目圈,主要以森林资源基地建设为基础,将森林自然景观、森林保护区与游憩休闲旅游项目相结合,共同推进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森林健康运动项目圈,主要将健康运动项目融入森林生态系统,如森林徒步、森林瑜伽、森林太极、森林户外拓展等运动形式,以增进健康运动与森林、旅游产业互融。科教文化项目圈,着重围绕森林知识展开科教文化宣传,如认识森林,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森林文化项目,让更多的游客参与森林科教文化活动,提升森林康养旅游竞争力。森林调理疗养项目圈,主要凭借森林资源与医疗手段,开展促进身心健康的医疗服务,改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状态。同样,立足森林环境,开发独具特色的林木、中药材等资源,发挥森林康养优势。四川省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要实现融合,就要充分发挥不同项目圈的独特功能,提高森林康养旅游层次,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康养旅游诉求。
  (二)依托产业共融理念,搭建森林康养旅游平台
  要参照产业融合理念,围绕四川森林康养旅游项目的开发实际,重点推进森林康养与森林旅游的有效对接,拓深建设森林康养旅游基地,将养老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医疗服务产业等整合起来,作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第一,大力发展森林养老旅游产业。以老年人为营销对象,对森林健康饮食、森林康养运动、森林健康理念等进行融合,打造森林康养旅游项目。同时,依托森林资源,以城市人群为目标,开发满足亚健康人群需求的康養休闲释压旅游项目。第二,对于青少年,要以森林文化、森林教育为创新点,拓展森林旅游项目,将森林与康养、旅游相融合,充分兼顾森林与农业、牧业、中药文化、观光采摘实践项目的整合,丰富森林康养旅游体验。第三,在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共融中,政府要发挥其导向功能,立足地方森林资源与特点,做好顶层设计,细化森林康养旅游项目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对森林康养旅游产业进行科学定位,合理筹划,引入公众参与监督,发挥网络大数据优势,促进森林康养绿色旅游平台建设。
  (三)注重产业链整合,积极探索森林康养旅游精品项目
  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共融模式的实施,要树立绿色理念、科学生态观,要从项目审批、监督、评价等方面,抓好各产业间的互融与整合工作。森林康养旅游项目形式具有多样性,要积极挖掘康养旅游项目,学习和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从森林保健、养肺养生、休憩旅游、科教实践等方面,因地制宜开展康养旅游活动。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互融,要抓住信息技术这一关键要素。比如,搭建森林康养旅游智慧公共平台,从森林康养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出行、信息发布、资源保护、共享机制等方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构筑快速、高效、智慧运营体系,全面提升森林康养旅游信息化水平。另外,倡导旅游、健康理念,打造幸福森林康养基地。不同地区要注重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化、差异化定位,避免单一地复制,要将森林资源与旅游经济、社会养老等产业进行综合,促进森林康养旅游业态的融合发展。

五、结语


  森林康养旅游产业互融共促,要做好科学研判,因地制宜,要倡导旅游生态理念,充分挖掘森林资源优势,寻找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的契合点,提升森林康养旅游服务竞争力;加强森林经济与森林养生产业互融,推进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的共促发展。四川省森林康养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要通过展开多元化、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产业间的优势整合,将休闲旅游、疗养、教育、运动、养生等资源进行重构,打造森林康养与旅游品牌。
  (作者单位:1.重庆三峡学院;2.四川农业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十四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大力建设文化旅游强区,打响“秀甲天下、壮美广西”文化旅游品牌,更迫切需要精准对接熟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实务人才。文章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提出立足广西民族地区中职旅游实务人才“三通五加三实”培养模式,该模式适应旅游产业形态、消费需求新变化,着力培养既能传承本土民族文化、又具备全面旅游实务技能的中职旅游专业人才。为建设壮美广西,建设旅游强区提供人才支持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地域情况、院校实际进行荆楚非遗文化进高职校园的内容筛选,旨在找到适合高职文化土壤、办学实际,符合00后大学生文化品位、身心规律、专业课程思政以及劳动教育的荆楚非遗文化项目,精选“楚楚动人、知音古琴”非遗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非遗进校园为例,从建立工作坊、校企深度融合、文旅展演项目、文旅实践服务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此推动荆楚非遗文化进校园,提升学生的地域文化自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是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更是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与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的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例,对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进行探究,從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职业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本文在乡村振兴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阐述乡村人才供需矛盾,选取广东省5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典型代表,调研分析旅游类专业毕业生供需契合度,分析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的人才供需失衡状况,提出构建旅游类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共育机制,以期为乡村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人才;旅游;乡村振兴;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城市设计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历史街区要实现活化与升级,需因地制宜,从所在城市自身寻找合适“催化剂”、提供反应条件,进一步引导更大范围的区域“活化”。本文以合肥老十字街区、台儿庄古城、上海新天地与太平桥地区以及旧金山“渔人码头”片区为例,运用文献调查、对比研究、结果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究“触媒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可行性及局限性,以期能够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
期刊
摘 要:2022年,北京將要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其将会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体育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本文以张家口崇礼区滑雪小镇为例,采取2(媒介类型:VR VS宣传片)×2(年龄段:年轻人VS老年人)的组间实验法,分析旅游营销媒介类型(VR VS宣传片)和不同年龄段游客(年轻人VS老年人)对体育旅游目的地旅游意愿及推荐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冬奥会;虚拟现实技术;体育旅游目的地;营
期刊
摘 要:休闲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当前已然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元素。乡村旅游观光与休闲农业深度融合,一方面,将乡村自然景观与特色人文景观深度融合开发,建立旅游产业链及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另一方面,将传统旅游同休闲农业相融合,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深度与自然相处,体验采摘的乐趣,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乌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对红色旅游各种鼓励性政策的发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需求不断增加。政府部门、旅游经营者等逐渐认识到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的重要性。红安县作为红色文化遗产地具有典型代表性,本文以湖北红安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型对其红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进行评价,据综合性评价得出的指标体系权重,参考其中重要指标构建了研究红色文化遗产活态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背包旅行群体的发展壮大,青年旅舍作为新型住宿方式,因其价格相对低廉且青年群体聚集程度较高,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湛江青旅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面临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缺乏核心品牌文化等一系列困境。文章通过对当地青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为湛江青旅的发展与改善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青年旅舍;发展前景;发展困境;发展策略;湛江  中图分
期刊
引言  随着乡村旅游经济迅速发展,民宿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些精品民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但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乡间民宿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产品较为单一、互动性不强、服务品质不高等,相关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民宿的发展,也影响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升乡间民宿的品质、塑造乡间民宿良好的形象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升级更新乡间民宿设施,营造良好的情境,才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