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与广大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决定着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属于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必须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其中滑模技术作为水利施工中一项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滑模技术;应用
一、滑模技术的概述
滑模技术的设备动力来源于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是在液压千斤顶的相互作用下,在刚成型的模板上开始滑动,使混凝土灌注在磨口上部的分侧,从而使模板内的混凝土的强度就会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在已经成型的混凝土外,让模板槽进行滑动,这样进行循环操作,以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与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工程中所使用的滑模技术相比,水利工程所使用的滑模技术施工要求的精度更加高,且混凝土的需求量更加大。滑模施工技术同时结合了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这两项施工技术,汲取了两项施工技术的优点,改良了两项技术的不足与缺陷事实上,滑模施工技术是一项和有前景的水利施工技术,已被许多施工单位应用。
二、滑模技术的优越性
滑模技术主要有综合效益高、节约时间、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节省了维修费用等优点。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遇到某些隧洞与大坝迎水面的操作,这种状况的作业坡度比较大,混凝土操作十分苦难,根本达不到设计工程的成效,并且在应用的时候还会出现各种质量状况,无法实现设计的预期作用。然而,滑模技术不仅能够针对此种特殊状况实行操作,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速度。在模具板框应用方面,可以使模具板框的转换频率减小,减少其消耗,节减了项目费用。滑移模板技术在操作中采用千斤顶作业,能够使用在迎水面等不易作业地点,经过传递输送达到很高效率的操作,灌筑进度很快,缩减了混凝土同空气碰触间隔,注浆之后能够快速封浆,能够达到预想成果。此类方法作业后的混凝土外表漂亮,无明显裂缝,节俭了物料。因此,滑移模具技术在水利项目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三、滑模技术的施工方法
1、安装和调试
滑模模体的构件的长度和重量以方便装运为宜,闸墩混凝土浇筑至相应高程时,加工好的模体构件运送到现场吊车吊装范围内的合适位置。下料系统安装闸井滑模的混凝土垂直入仓,如果采用混凝土拖泵,在滑模模体组装完成后还要在相应位置搭设混凝土泵管架子,架子的搭设必须符合脚手架相应规范要求,并且与模体直接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滑模正常滑升,同时,随着模体滑升,在相应位置放置预埋件对脚手架进行加固处理。滑模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底板的凿毛、冲洗,滑模组装调试,测量放线工作,为滑模定位组装做好准备。滑模调试滑模组装检查合格后,安装千斤顶,液压系统,插入爬杆并进行加固,然后进行试滑升3~5个行程,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现场需敷设一趟3×25+1电缆,提供380伏电源,为确保滑模施工顺利进行,不发生粘模事故,应做好备用电源准备工作。钢筋绑扎滑模施工的特点是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滑模滑升平行作业,连续进行互相适应,模体就位后,按设计进行钢筋绑扎,为保证滑升速度,立筋采用套筒联接,横筋采用绑扎连接。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根据滑模的工艺特点,滑模用爬杆(Ф48×3.5mm)需代替部分立筋,且立筋布置于混凝土保护层一侧,以保证滑升过程中横筋的顺利绑扎。
2、混凝土浇筑
浇筑应该要使用门机或是塔机连续进行,首先浇筑一层混凝土到滑模模板中间,然后进行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振捣的频率,避免爆模。在符合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将滑模提高20cm,底部的组合钢模板也可以拆除,检查浇筑的质量和偏移的情况,各项数据符合要求以后,再进行后续的浇筑工作。钢筋和钢管的长度可以不断接长,滑模每个小时都可以提高20cm,在滑模提高到2~3m的时候,就要在滑模外部挂上安全网。夏季滑模施工工作需要增加一个洒水的过程,避免高温对闸墩的伤害。而且需要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排除问题部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高温对机器造成的伤害。及时将组合钢板或是其他的一些材料,放入到滑模的空隙处,以避免出现爆模的现象。
3、滑模拆除
滑模的拆除有以下六个步骤:其一,切除多余钢筋钢管,在闸墩修建完成后,为了能够在提升度较低的情况下拆除滑模中的钢管,必须要将闸墩顶部多余的钢筋切除,同时也要将千斤顶的多余钢管拆除。其二,相关设备的拆除,在拆除滑模的过程中为了减轻滑模的重量,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将安装在滑模上的电焊机、照明灯等设备全部拆除。其三,螺栓是用来滑模各个部分的,在拆除滑模时要将固定滑模的螺栓拆除,同时还要拆除滑模底部的吊篮。其四,为了方便撤走千斤顶,要用吊机将闸墩的墩尾部分吊起,然后再将千斤顶拆除。其五,在滑模被吊起之后,吊机要旋转到合适的位置,缓慢的将滑模下降到地面,固定好吊臂后,工作人员应该要马上将吊篮拆除。其六,最后拆除的滑模的中间部分和墩尾部分。
四、滑模技术的施工要点
1、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关系着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和质量,也是确保滑模技术质量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要保障科学合理的配比,首先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验收,再保证利用正确的灌浆设备。混凝土是水和水泥的混合物,水的用量要大于水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传输和保温,以及初次凝结等是滑模技术成功的关键。滑模过程是通过顺沿模板灌浆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要对混凝土浆液的稀释度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人员要频繁检查和易性,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滑模的控制
滑模水平的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千斤顶的同步器显示控制水平;另一种是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调节水平。滑模中线的控制方法是,滑模结构中心出现偏移现象会严重影响滑模施工质量,工程中通常使用激光照准仪调整中心位置,若是有特殊施工情况导致不能使用激光照准仪,也可以使用吊线进行滑模中线控制。为了减小或避免误差,提高测量的数据准确性,吊线应尽量选择弹性不强的钢丝线,吊线锤则是选择重量较大的钢锤,保证在钢丝的承受范围内即可。具体方法是:a.在滑模底部选取固定点,用吊线测出这个点距离墙角和墙面的长度;b.于竖井底部量出吊线中心距离墙角和墙面的长度,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滑模的偏差数值。与此同时,还可以特别设置四条吊线用于控制电梯井的旋转偏差。
3、滑模施工的偏差掌握
滑移模板操作是一类比较精确的任务,且在具体项目中很易产生误差,万一产生误差,作业的成效也就到达不了预期的目标,结果干扰项目的质量。所以,在操作经过中,操作人员需要注重滑移模板作业的偏差产生,需要快速采用多种办法更改。在检测中,采用钢制垫板来增高千斤顶的下面,运用千斤顶来压住支柱轴产生位置偏移,把全部平台引入到模板框中,往提前计划的位置滑动。用这种方法来更正误差,能够避免混凝土注浆操作中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滑移模板操作误差的更正是一种重要的任务,快速的更正能够避免作业部产生偏差,唯有掌控偏差的产生才可以实现混凝土注浆的预期成果。
4、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滑模施工时控制好脱模强度,尽量实现软脱模,这样就能利用模体下悬挂的辅助盘利用砼表面原浆进行修复,如果缺陷较大则采用局部立模,补上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膨胀细骨料混凝土并用抹子抹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使用,缩减了工期,节约了成本,美化了工程外观,提高了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姚宇.浅谈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J].河南水利于南水北調,2014,(2):7-8.
[2]杨翔.浅谈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5):182-183.
[3]刘德艳.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125.
[4]高海涛.浅谈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4:88.
[5]齐桂花.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0(02)
[6]赵国军.论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19.
【关键词】水利工程;滑模技术;应用
一、滑模技术的概述
滑模技术的设备动力来源于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是在液压千斤顶的相互作用下,在刚成型的模板上开始滑动,使混凝土灌注在磨口上部的分侧,从而使模板内的混凝土的强度就会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在已经成型的混凝土外,让模板槽进行滑动,这样进行循环操作,以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与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工程中所使用的滑模技术相比,水利工程所使用的滑模技术施工要求的精度更加高,且混凝土的需求量更加大。滑模施工技术同时结合了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这两项施工技术,汲取了两项施工技术的优点,改良了两项技术的不足与缺陷事实上,滑模施工技术是一项和有前景的水利施工技术,已被许多施工单位应用。
二、滑模技术的优越性
滑模技术主要有综合效益高、节约时间、工作效率高、节约成本、节省了维修费用等优点。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遇到某些隧洞与大坝迎水面的操作,这种状况的作业坡度比较大,混凝土操作十分苦难,根本达不到设计工程的成效,并且在应用的时候还会出现各种质量状况,无法实现设计的预期作用。然而,滑模技术不仅能够针对此种特殊状况实行操作,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速度。在模具板框应用方面,可以使模具板框的转换频率减小,减少其消耗,节减了项目费用。滑移模板技术在操作中采用千斤顶作业,能够使用在迎水面等不易作业地点,经过传递输送达到很高效率的操作,灌筑进度很快,缩减了混凝土同空气碰触间隔,注浆之后能够快速封浆,能够达到预想成果。此类方法作业后的混凝土外表漂亮,无明显裂缝,节俭了物料。因此,滑移模具技术在水利项目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三、滑模技术的施工方法
1、安装和调试
滑模模体的构件的长度和重量以方便装运为宜,闸墩混凝土浇筑至相应高程时,加工好的模体构件运送到现场吊车吊装范围内的合适位置。下料系统安装闸井滑模的混凝土垂直入仓,如果采用混凝土拖泵,在滑模模体组装完成后还要在相应位置搭设混凝土泵管架子,架子的搭设必须符合脚手架相应规范要求,并且与模体直接要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滑模正常滑升,同时,随着模体滑升,在相应位置放置预埋件对脚手架进行加固处理。滑模施工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底板的凿毛、冲洗,滑模组装调试,测量放线工作,为滑模定位组装做好准备。滑模调试滑模组装检查合格后,安装千斤顶,液压系统,插入爬杆并进行加固,然后进行试滑升3~5个行程,对提升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盘面及模板变形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现场需敷设一趟3×25+1电缆,提供380伏电源,为确保滑模施工顺利进行,不发生粘模事故,应做好备用电源准备工作。钢筋绑扎滑模施工的特点是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滑模滑升平行作业,连续进行互相适应,模体就位后,按设计进行钢筋绑扎,为保证滑升速度,立筋采用套筒联接,横筋采用绑扎连接。搭接长度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根据滑模的工艺特点,滑模用爬杆(Ф48×3.5mm)需代替部分立筋,且立筋布置于混凝土保护层一侧,以保证滑升过程中横筋的顺利绑扎。
2、混凝土浇筑
浇筑应该要使用门机或是塔机连续进行,首先浇筑一层混凝土到滑模模板中间,然后进行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振捣的频率,避免爆模。在符合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将滑模提高20cm,底部的组合钢模板也可以拆除,检查浇筑的质量和偏移的情况,各项数据符合要求以后,再进行后续的浇筑工作。钢筋和钢管的长度可以不断接长,滑模每个小时都可以提高20cm,在滑模提高到2~3m的时候,就要在滑模外部挂上安全网。夏季滑模施工工作需要增加一个洒水的过程,避免高温对闸墩的伤害。而且需要及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排除问题部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高温对机器造成的伤害。及时将组合钢板或是其他的一些材料,放入到滑模的空隙处,以避免出现爆模的现象。
3、滑模拆除
滑模的拆除有以下六个步骤:其一,切除多余钢筋钢管,在闸墩修建完成后,为了能够在提升度较低的情况下拆除滑模中的钢管,必须要将闸墩顶部多余的钢筋切除,同时也要将千斤顶的多余钢管拆除。其二,相关设备的拆除,在拆除滑模的过程中为了减轻滑模的重量,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将安装在滑模上的电焊机、照明灯等设备全部拆除。其三,螺栓是用来滑模各个部分的,在拆除滑模时要将固定滑模的螺栓拆除,同时还要拆除滑模底部的吊篮。其四,为了方便撤走千斤顶,要用吊机将闸墩的墩尾部分吊起,然后再将千斤顶拆除。其五,在滑模被吊起之后,吊机要旋转到合适的位置,缓慢的将滑模下降到地面,固定好吊臂后,工作人员应该要马上将吊篮拆除。其六,最后拆除的滑模的中间部分和墩尾部分。
四、滑模技术的施工要点
1、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关系着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和质量,也是确保滑模技术质量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要保障科学合理的配比,首先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验收,再保证利用正确的灌浆设备。混凝土是水和水泥的混合物,水的用量要大于水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传输和保温,以及初次凝结等是滑模技术成功的关键。滑模过程是通过顺沿模板灌浆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要对混凝土浆液的稀释度进行严格控制,施工人员要频繁检查和易性,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滑模的控制
滑模水平的控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千斤顶的同步器显示控制水平;另一种是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调节水平。滑模中线的控制方法是,滑模结构中心出现偏移现象会严重影响滑模施工质量,工程中通常使用激光照准仪调整中心位置,若是有特殊施工情况导致不能使用激光照准仪,也可以使用吊线进行滑模中线控制。为了减小或避免误差,提高测量的数据准确性,吊线应尽量选择弹性不强的钢丝线,吊线锤则是选择重量较大的钢锤,保证在钢丝的承受范围内即可。具体方法是:a.在滑模底部选取固定点,用吊线测出这个点距离墙角和墙面的长度;b.于竖井底部量出吊线中心距离墙角和墙面的长度,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滑模的偏差数值。与此同时,还可以特别设置四条吊线用于控制电梯井的旋转偏差。
3、滑模施工的偏差掌握
滑移模板操作是一类比较精确的任务,且在具体项目中很易产生误差,万一产生误差,作业的成效也就到达不了预期的目标,结果干扰项目的质量。所以,在操作经过中,操作人员需要注重滑移模板作业的偏差产生,需要快速采用多种办法更改。在检测中,采用钢制垫板来增高千斤顶的下面,运用千斤顶来压住支柱轴产生位置偏移,把全部平台引入到模板框中,往提前计划的位置滑动。用这种方法来更正误差,能够避免混凝土注浆操作中出现质量问题。因此,滑移模板操作误差的更正是一种重要的任务,快速的更正能够避免作业部产生偏差,唯有掌控偏差的产生才可以实现混凝土注浆的预期成果。
4、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
滑模施工时控制好脱模强度,尽量实现软脱模,这样就能利用模体下悬挂的辅助盘利用砼表面原浆进行修复,如果缺陷较大则采用局部立模,补上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膨胀细骨料混凝土并用抹子抹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使用,缩减了工期,节约了成本,美化了工程外观,提高了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利工程的质量,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姚宇.浅谈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J].河南水利于南水北調,2014,(2):7-8.
[2]杨翔.浅谈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5):182-183.
[3]刘德艳.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125.
[4]高海涛.浅谈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4:88.
[5]齐桂花.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0(02)
[6]赵国军.论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