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精彩了,不少获奖作品都很有新意。”10月22日,即将落幕的2013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一位来自上海的陶瓷艺术爱好者驻足在“中国收藏2013十大艺术陶瓷名品”展区,边看边赞许道。
不少参观者纳闷:陈列于此的陶瓷艺术品与其他展区的作品不太一样?原来这59件作品都是10月16日揭晓的“中国收藏2013十大艺术陶瓷名品”的获奖作品,这些有新意、有创新、综合艺术效果佳、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特色鲜明的作品不仅赢得了参观者的赞许,也让评委们为它们投上了一票。
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收藏杂志社、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办共同主办的“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5届。而每届获奖作品不仅是景德镇“瓷博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也被诸多人士认为是引领当代艺术陶瓷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各大奖项花落有主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自2009年创办开始,便成为了瓷博会的重要专项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始终以构筑一流平台、推介当代优秀艺术陶瓷为宗旨,并积极鼓励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创作。今年,这项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参选作品数百件,竞争较往年更加激烈,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各展风姿。
参与此次评选工作的评委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原副理事长王振,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肖燕翼,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曹静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教授章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均为业内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陶瓷艺术鉴评家。
最终,经过评委们反复遴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敏祺的高温颜色釉瓷板《鄱阳湿地》、中青年艺术家赵坤的瓷塑《国宝·熊猫》、杜建新的粉彩瓷瓶《红楼梦系列一》等作品获得了本次评选活动的金奖——“中国收藏2013十大艺术陶瓷名品”。同时,每项各10个名额的最佳艺术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继承奖以及提名奖也纷纷觅得归宿。
景德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秀明出席了“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颁奖典礼并讲话。于秀明充分肯定了这一活动对推动陶瓷艺术发展及对提高瓷博会影响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认为,五年的时间里,这一活动为景德镇带来了不少新气象,并推动着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这种独树一帜,潜心为历史、为文化、为艺术呐喊的眼光和气度令人赞赏。可以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是推动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舞台,而“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无疑已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一颗耀眼之星。
获奖作品受热捧
为期5天的瓷博会上,时尚而典雅的“中国收藏2013十大艺术陶瓷名品”展区始终都是最具人气的区域。展场内每天观者如云,闪光灯不断,偌大的展场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咨询提问者更是让在场多名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几乎每件作品都拥有了自己的“粉丝”。
“哇!这件瓷塑的熊猫真是太可爱了,快给我拍张照”;“这件瓷板的高温颜色釉用得真棒,毫不逊于印象派大师之作啊”;“这件瓷瓶的构图空灵雅致,真是很有创意”……到场的参观者面对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总不忘大呼过瘾,交流探讨之声不绝于耳。
59件获奖作品同样吸引了不少从事陶瓷创作和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收藏爱好者,他们对每一件获奖作品都看得很认真,并用更为专业的眼光解读着这些名品佳作。很多人表示,这些获奖作品多是技法精、创意新的佳作,值得陶瓷创作者借鉴。
记者也在现场捕捉到了一些获奖者的身影,他们或是站在一边听观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或是与一些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最佳设计奖”获奖者占国胜表示,这样的评选与展览无疑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契机,自己的作品不仅要经历权威专业评委的考验,更希望被广大陶瓷爱好者认可,中肯的反馈也能够为日后拓展创作空间提供有力参考。
在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很多参观者都对前四届的评展活动记忆犹新,此次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也不少。他们认为,这些获奖作品整体水平较往年又有所提高,创意创新之作较往届更多,较好地反映出了时代特色,从中不难把握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脉动。
只以作品论英雄
与往届一样,此次评选仍然秉持了“只以作品论英雄”的原则,不排资历、不论名气、不看年龄,只看作品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准。整个评审过程层层筛选、严格把关,评委们不仅仔细推敲每件作品的工艺、造型、美术及整体艺术效果,更注重作品的创新性、思想性和时代性。最终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品类丰富、技艺精湛、风格多样,集中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思想与技法、艺术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特色,较好体现了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面貌。
比如获得“十大名品”奖项的范敏祺的瓷板《鄱阳湿地》,高温颜色釉点染的画面,令写实的场景充满了写意与抽象的味道,并展现出西方油画的肌理,堪称中西结合的典范,极具现代审美意蕴。同样获得“十大名品”奖项的王树辉陶艺雕塑作品《水饺·纳》,中国传统美食水饺包裹着山水人物画卷,寓意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体现了思想与技法的有机结合。再比如,获得“最佳艺术奖”的卢震峰的瓷板《妙莲》,避开了传统佛像类题材的全景造像表达方式,而是截取妙手握莲这样一个局部作为画面主体,给人以丰富想像空间的同时,营造出宁静素雅的艺术气氛,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艺术与装饰两全兼顾,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此外,本次参评的数件龙泉窑作品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比如获奖作品叶伟的《岁寒三友》香熏、叶明弟的哥弟双耳瓶、郑峰《瓷魂》瓷瓶,不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都营造出了一种大气、简洁、沉稳、现代的艺术效果。
需要一说的是,此次只有9件作品荣获金奖,“十大名品”首次空缺一名。在评委们看来,本次参评作品整体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尽管不少作品都能脱颖而出,但与“十大名品”的称谓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评委们一致认为“宁缺毋滥”,于是金奖首次空缺一名。 “所有获奖作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此次获奖作品最为抢眼之处。”本次评委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章星教授认为,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思想与技法,注重个性表达和时代审美,是目前所有创作者都在积极探索的方向,这是当代艺术陶瓷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势所趋。
开拓创新最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评选中,除了久已成名的艺术家外,从参选作品中也看到了更多新生代陶瓷创作者所展示出的非凡创造力。在获奖者中,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创作者占据了大半江山,与那些从艺时间长、积累了一定名气的成熟创作者同台竞技,他们丝毫不逊色,称得上是后生可畏。这其中,不少获奖者都来自“学院派”,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创作者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有较强、较系统的创作理论功底,他们的视野、思想、理念也更为开阔、前卫,在陶瓷创作中具有创新方面的优势。
“大师是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旗帜、标杆,他们固然会受到追捧,但中青年创作者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本次评委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认为,与大师相比,这些中青年创作者的名气还不高,但他们的作品更具有时代气息,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理念。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参与其中的历届评委和长期以来关注当代艺术陶瓷的业内人士普遍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些获奖作品都展示出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在这样一个“只以作品论英雄”的平台上,相信今年这些刚刚出炉的获奖佳作一定能赢得广泛的认可。
链接:高端对话引路陶瓷艺术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连续开展的五年,也是当代艺术陶瓷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与此次评选颁奖典礼同场举办的“中国收藏艺术陶瓷高峰论坛”上,来自工艺美术界、文博界以及专业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纷纷登台对话。这样一场以当代艺术陶瓷为主题的深入交流探讨,给业内人士带来了更多思考。
“每年一次的评选,通过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得艺术陶瓷界的创作形式、技法以及实力都获得了明显提升。”连续五年担当“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评委的唐克美表示,在评选活动理念的引导之下,参评作品已越来越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情感,同时,在创作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装饰、造型以及技法的形式上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青花、粉彩、斗彩、高温颜色釉之间的交叉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不少参与论坛的专家、评委都有这样的感受,年轻陶瓷创作者参评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离不开中青年艺术家的不断攀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主任唐国建认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传承有绪。中青年艺术家应当多向那些成熟的艺术家、艺术大师拜师、学习,吸取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只有传承有绪,才能使行业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除了肯定和鼓励外,不少专家学者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艺术陶瓷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肖燕翼谈道:“陶瓷创作与书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创作者应该更多提高对书画艺术的鉴赏力,将传统书画的精髓提炼出来,再结合陶瓷艺术的优势突出表现,简单的模仿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书法水平的高低、落款印章的考究与否,往往也会决定一件作品的成败,而目前很多创作者对这些还重视不够。”
此外,创作题材相对单一、瓶器造型和表现形式多有雷同等问题,也是论坛上多位嘉宾反复强调的问题。
“陶瓷制作的工艺是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的,而艺术家的技艺则是需要自己的修养和积累才能进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教授章星认为,原创意识、题材意识、艺术的图示意识、工艺和技艺意识,如果将这些融会贯通,创作者才能达到用心创作的境界,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
不少参观者纳闷:陈列于此的陶瓷艺术品与其他展区的作品不太一样?原来这59件作品都是10月16日揭晓的“中国收藏2013十大艺术陶瓷名品”的获奖作品,这些有新意、有创新、综合艺术效果佳、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特色鲜明的作品不仅赢得了参观者的赞许,也让评委们为它们投上了一票。
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收藏杂志社、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办共同主办的“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5届。而每届获奖作品不仅是景德镇“瓷博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也被诸多人士认为是引领当代艺术陶瓷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各大奖项花落有主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自2009年创办开始,便成为了瓷博会的重要专项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始终以构筑一流平台、推介当代优秀艺术陶瓷为宗旨,并积极鼓励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创作。今年,这项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参选作品数百件,竞争较往年更加激烈,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各展风姿。
参与此次评选工作的评委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原副理事长王振,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肖燕翼,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曹静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教授章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陆如,均为业内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陶瓷艺术鉴评家。
最终,经过评委们反复遴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敏祺的高温颜色釉瓷板《鄱阳湿地》、中青年艺术家赵坤的瓷塑《国宝·熊猫》、杜建新的粉彩瓷瓶《红楼梦系列一》等作品获得了本次评选活动的金奖——“中国收藏2013十大艺术陶瓷名品”。同时,每项各10个名额的最佳艺术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继承奖以及提名奖也纷纷觅得归宿。
景德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秀明出席了“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颁奖典礼并讲话。于秀明充分肯定了这一活动对推动陶瓷艺术发展及对提高瓷博会影响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他认为,五年的时间里,这一活动为景德镇带来了不少新气象,并推动着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这种独树一帜,潜心为历史、为文化、为艺术呐喊的眼光和气度令人赞赏。可以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是推动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舞台,而“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无疑已成为这个舞台上的一颗耀眼之星。
获奖作品受热捧
为期5天的瓷博会上,时尚而典雅的“中国收藏2013十大艺术陶瓷名品”展区始终都是最具人气的区域。展场内每天观者如云,闪光灯不断,偌大的展场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咨询提问者更是让在场多名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几乎每件作品都拥有了自己的“粉丝”。
“哇!这件瓷塑的熊猫真是太可爱了,快给我拍张照”;“这件瓷板的高温颜色釉用得真棒,毫不逊于印象派大师之作啊”;“这件瓷瓶的构图空灵雅致,真是很有创意”……到场的参观者面对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总不忘大呼过瘾,交流探讨之声不绝于耳。
59件获奖作品同样吸引了不少从事陶瓷创作和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收藏爱好者,他们对每一件获奖作品都看得很认真,并用更为专业的眼光解读着这些名品佳作。很多人表示,这些获奖作品多是技法精、创意新的佳作,值得陶瓷创作者借鉴。
记者也在现场捕捉到了一些获奖者的身影,他们或是站在一边听观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或是与一些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最佳设计奖”获奖者占国胜表示,这样的评选与展览无疑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契机,自己的作品不仅要经历权威专业评委的考验,更希望被广大陶瓷爱好者认可,中肯的反馈也能够为日后拓展创作空间提供有力参考。
在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很多参观者都对前四届的评展活动记忆犹新,此次慕名前来的参观者也不少。他们认为,这些获奖作品整体水平较往年又有所提高,创意创新之作较往届更多,较好地反映出了时代特色,从中不难把握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脉动。
只以作品论英雄
与往届一样,此次评选仍然秉持了“只以作品论英雄”的原则,不排资历、不论名气、不看年龄,只看作品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准。整个评审过程层层筛选、严格把关,评委们不仅仔细推敲每件作品的工艺、造型、美术及整体艺术效果,更注重作品的创新性、思想性和时代性。最终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品类丰富、技艺精湛、风格多样,集中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创新、思想与技法、艺术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特色,较好体现了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面貌。
比如获得“十大名品”奖项的范敏祺的瓷板《鄱阳湿地》,高温颜色釉点染的画面,令写实的场景充满了写意与抽象的味道,并展现出西方油画的肌理,堪称中西结合的典范,极具现代审美意蕴。同样获得“十大名品”奖项的王树辉陶艺雕塑作品《水饺·纳》,中国传统美食水饺包裹着山水人物画卷,寓意中国文化海纳百川、包容万象,体现了思想与技法的有机结合。再比如,获得“最佳艺术奖”的卢震峰的瓷板《妙莲》,避开了传统佛像类题材的全景造像表达方式,而是截取妙手握莲这样一个局部作为画面主体,给人以丰富想像空间的同时,营造出宁静素雅的艺术气氛,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艺术与装饰两全兼顾,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此外,本次参评的数件龙泉窑作品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比如获奖作品叶伟的《岁寒三友》香熏、叶明弟的哥弟双耳瓶、郑峰《瓷魂》瓷瓶,不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都营造出了一种大气、简洁、沉稳、现代的艺术效果。
需要一说的是,此次只有9件作品荣获金奖,“十大名品”首次空缺一名。在评委们看来,本次参评作品整体水平较往年有所提高,尽管不少作品都能脱颖而出,但与“十大名品”的称谓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评委们一致认为“宁缺毋滥”,于是金奖首次空缺一名。 “所有获奖作品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此次获奖作品最为抢眼之处。”本次评委之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章星教授认为,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注重思想与技法,注重个性表达和时代审美,是目前所有创作者都在积极探索的方向,这是当代艺术陶瓷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势所趋。
开拓创新最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评选中,除了久已成名的艺术家外,从参选作品中也看到了更多新生代陶瓷创作者所展示出的非凡创造力。在获奖者中,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创作者占据了大半江山,与那些从艺时间长、积累了一定名气的成熟创作者同台竞技,他们丝毫不逊色,称得上是后生可畏。这其中,不少获奖者都来自“学院派”,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创作者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有较强、较系统的创作理论功底,他们的视野、思想、理念也更为开阔、前卫,在陶瓷创作中具有创新方面的优势。
“大师是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旗帜、标杆,他们固然会受到追捧,但中青年创作者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本次评委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认为,与大师相比,这些中青年创作者的名气还不高,但他们的作品更具有时代气息,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理念。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参与其中的历届评委和长期以来关注当代艺术陶瓷的业内人士普遍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些获奖作品都展示出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在这样一个“只以作品论英雄”的平台上,相信今年这些刚刚出炉的获奖佳作一定能赢得广泛的认可。
链接:高端对话引路陶瓷艺术
“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连续开展的五年,也是当代艺术陶瓷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与此次评选颁奖典礼同场举办的“中国收藏艺术陶瓷高峰论坛”上,来自工艺美术界、文博界以及专业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纷纷登台对话。这样一场以当代艺术陶瓷为主题的深入交流探讨,给业内人士带来了更多思考。
“每年一次的评选,通过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得艺术陶瓷界的创作形式、技法以及实力都获得了明显提升。”连续五年担当“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评委的唐克美表示,在评选活动理念的引导之下,参评作品已越来越能突出作者的创作情感,同时,在创作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装饰、造型以及技法的形式上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比如青花、粉彩、斗彩、高温颜色釉之间的交叉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不少参与论坛的专家、评委都有这样的感受,年轻陶瓷创作者参评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离不开中青年艺术家的不断攀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主任唐国建认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传承有绪。中青年艺术家应当多向那些成熟的艺术家、艺术大师拜师、学习,吸取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只有传承有绪,才能使行业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除了肯定和鼓励外,不少专家学者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艺术陶瓷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肖燕翼谈道:“陶瓷创作与书画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但创作者应该更多提高对书画艺术的鉴赏力,将传统书画的精髓提炼出来,再结合陶瓷艺术的优势突出表现,简单的模仿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书法水平的高低、落款印章的考究与否,往往也会决定一件作品的成败,而目前很多创作者对这些还重视不够。”
此外,创作题材相对单一、瓶器造型和表现形式多有雷同等问题,也是论坛上多位嘉宾反复强调的问题。
“陶瓷制作的工艺是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的,而艺术家的技艺则是需要自己的修养和积累才能进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副主任、教授章星认为,原创意识、题材意识、艺术的图示意识、工艺和技艺意识,如果将这些融会贯通,创作者才能达到用心创作的境界,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