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诠和尚考略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诠,曾任成都文殊院知客,生卒年不详,四川安岳人,一代高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说:“成都佛家书法印诠和尚为第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成都容易见到他所书市招匾对,颇为知名。1938年,高僧太虚法师至成都文殊院讲法,印诠主持接待。太虚为文殊院题留墨宝时,印诠为其磨墨铺纸。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徐寿鹏先生于1973年因洪志存先生引荐而与印诠和尚结缘相识。当时两位先生均在成都暑袜街旗帜社工作,专门负责书写锦标和锦旗。当年成都市区各单位企业的锦标、锦旗的文字大多出自两位先生之手。印诠和尚系因“文化大革命”,成都各大寺院僧团被解散而为了谋生才到旗帜社的。他住在旗帜社的一间十分简陋的小房中,生计窘迫,用瓦灶绳床来形容亦不为过。徐寿鹏因与其有交往,故先后得到印诠和尚为其书写横批“寿鹏画室”和对联“勇挑革命重担,乐为神州新人”各一副。成都文殊院中存有印诠作品。从其作品的用笔、结字和气象布局看,印诠和尚的书法有米芾、徐渭的风骨,荒野率真,飘逸高古,脱俗清雅,确实是难得的书法好作品。
  据徐寿鹏先生讲,当年仁清上师(蒙文登)亲口对其说过“现在成都写家中,印诠的字写得最好”。至于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已故馆员洪志存先生,其书法早年从学苏东坡入手,后又从学于文史学家、书法家林山腴,名儒刘咸荣,书画家高少安先生。他家人曾对我说,新中国成立前,洪先生在成都市政府当秘书,给市长余中英先生代过笔。总的说来,洪先生的书风属于帖学一路。后来先生的书风有了一些变化,更为朴茂敦厚、险峻劲拔。根据洪先生当年与印诠的交往情况来看,其后来书风似乎受到印诠和尚北碑风格的影响。
其他文献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创建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塞利格曼提出关于幸福的全新定义与衡量标准,他认为幸福就是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
目的:为了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E合用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0年11月-2005年4月收住于我科的59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A(16)、B(18)、C(25)3组,分别采用综合治疗;
本丈简要分析了东北地区的近期生猪疾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我认为,诗是一切艺术创作之灵魂,是文学中之文学,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己也读过一些诗,也模仿写过一些,但现在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姑且不说平仄、对仗、押韵等写作技巧问题,最根本的就是缺少诗味,大有无病呻吟和喊口号的意味。  诗的语言需要简练而不是简单文字的堆积。那些故意选择一些艰涩难懂或嫁接生造词句故作深奥,都不是诗歌语言的特点。诗的语言需要凝练、朴实,能为诗的意境做出最大的服务,能给欣赏者
中小学武术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在该环节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让学生树立“武德”意识,通过武术学习,锻炼自身的武德修养,使中小学武术教学的价值意义得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