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教育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引,初中数学也并不例外,迫切需要实现全面地改革与创新,以满足新的教学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导学环节、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和基本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099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调整教学的结构、策略和体系,以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应把握现代教育的形势和要求,探索并运用创新的策略与方法,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发展。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着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位置,是核心和主体,但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却忽略这一点,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造成学生兴趣的丧失和学习效率的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脱“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思想的束缚和影响,肯定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促进学生全面且深入的课堂参与,促使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
例如,在教授《相交线》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学生们主体地位的丢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所以,笔者积极转变这种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如,笔者在课堂上会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消化本节课程的知识,巩固自身知识的掌握,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的直接体现,可以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展开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据此来将学生分成由高到低的A、B、C三个层次,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确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而让整个数学教学都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和进步,达到人人进步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目前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学生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出现了分层,部分学生们学习水平超过预期,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则相对落后,对此,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法。首先,笔者对学生们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查统计,并将学生们分成A、B、C三个层次,层次划分好后,笔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如,对于A层学生,笔者会布置具有探究性的任务,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对于B层学生,笔者会布置相对简单的任务,而对于C层学生,笔者则会布置一些基础性较强的知识,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这样,笔者通过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设置问题导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问题是质疑和思考的起源,通过问题能够实现科学、巧妙的引导,让学生从被动、肤浅的学习转向主动、深入的探究。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須要转变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和提出。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对数学教材课本的内容进行深入地了解,以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出启发性、发散性的问题,进而在课堂开始时利用巧妙的方式提出,以发挥出导向性的作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直接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感知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例如,在教授《整式的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为主,但长期的计算练习对于学生们而言,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笔者设置了问题导学环节,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然后,笔者再设置具体的问题,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了起来,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思考问题,得出答案后,学生们举手示意。这样,笔者通过设置问题导学环节,引导了学生的深入学习。
四、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公正客观的课堂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并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地关注并重视课堂评价环节,重点改革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以保证学生可以从评价中受到极大的鼓舞,树立起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让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得到巩固、提升。
例如,在教授《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会在课程教学中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根据学生们学习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使学生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另外,笔者还在课程结束时,设置了课堂检测活动,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针对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和前线战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和优化是广大教师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更是直接提升教学效果的途径。所以说,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观念和认识,把握新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基于现实学情来展开全面地思考、探索,以真正实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导学环节、优化课堂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践运用,以推进数学教学的转型、升级,最终切实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明忠.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67.
[2]雷振华.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29):289-290.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7-099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调整教学的结构、策略和体系,以真正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应把握现代教育的形势和要求,探索并运用创新的策略与方法,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发展。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着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位置,是核心和主体,但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却忽略这一点,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造成学生兴趣的丧失和学习效率的低下。针对这种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摆脱“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思想的束缚和影响,肯定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习空间和探究机会,促进学生全面且深入的课堂参与,促使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地发表观点和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
例如,在教授《相交线》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学生们主体地位的丢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所以,笔者积极转变这种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如,笔者在课堂上会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消化本节课程的知识,巩固自身知识的掌握,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交流,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理念的直接体现,可以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展开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观念和认识,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据此来将学生分成由高到低的A、B、C三个层次,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确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而让整个数学教学都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和进步,达到人人进步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目前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学生们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出现了分层,部分学生们学习水平超过预期,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则相对落后,对此,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法。首先,笔者对学生们的学习水平进行调查统计,并将学生们分成A、B、C三个层次,层次划分好后,笔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如,对于A层学生,笔者会布置具有探究性的任务,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对于B层学生,笔者会布置相对简单的任务,而对于C层学生,笔者则会布置一些基础性较强的知识,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这样,笔者通过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设置问题导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问题是质疑和思考的起源,通过问题能够实现科学、巧妙的引导,让学生从被动、肤浅的学习转向主动、深入的探究。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須要转变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和提出。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对数学教材课本的内容进行深入地了解,以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出启发性、发散性的问题,进而在课堂开始时利用巧妙的方式提出,以发挥出导向性的作用,吸引学生的好奇心,直接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感知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例如,在教授《整式的乘法》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为主,但长期的计算练习对于学生们而言,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所以,笔者设置了问题导学环节,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然后,笔者再设置具体的问题,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了起来,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思考问题,得出答案后,学生们举手示意。这样,笔者通过设置问题导学环节,引导了学生的深入学习。
四、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公正客观的课堂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并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说,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地关注并重视课堂评价环节,重点改革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以保证学生可以从评价中受到极大的鼓舞,树立起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让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得到巩固、提升。
例如,在教授《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笔者会在课程教学中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根据学生们学习表现对学生们进行评价,使学生们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另外,笔者还在课程结束时,设置了课堂检测活动,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针对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学生们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笔者通过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和前线战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和优化是广大教师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更是直接提升教学效果的途径。所以说,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观念和认识,把握新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基于现实学情来展开全面地思考、探索,以真正实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导学环节、优化课堂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践运用,以推进数学教学的转型、升级,最终切实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明忠.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67.
[2]雷振华.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7,4(29):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