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2》在全国热映后,改编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十诫诗》的片尾曲《最好不相见》由此也响彻在大街小巷。喃喃自语、如泣如诉的歌声中传出淡淡的惆怅和一种难以割舍的留恋之情。联想到最近所读《故乡》一文,心中似有戚戚之感。
《故乡》是鲁迅以1919年回故乡绍兴搬家到北京的经历和感受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生活,按时间顺序,写回故乡所见的景物,在故乡感受的人事变化和离开故乡时的内心情怀。真切展现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城镇经济凋敝,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状,突出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也蕴含作者对未来之路的探求。
鲁迅早年离家时,曾在给亲人的信中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抑。”(《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故乡的亲友及山水诸物,根植于他的心田,因此以“故乡”命名小说,突出地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沉眷恋之情。
小说开篇即强烈地表达出“我”对故乡深切的牵挂。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眼前现实故乡的萧瑟、颓败的景物极大触发“我”内心的震颤,不由自主呼喊出: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当回到老家,母亲提起儿时的朋友“闰土”时,“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回忆中,“我”似乎看到了美丽的故乡了,其中的少年闰土是那么勇敢无畏。不仅如此,想起他说起海边的事情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还是海滩上捕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那时的闰土是多么富有生气,与“我”之间是那么的亲密和友爱。
二十年来时时记着的“故乡”原来正是以天真烂漫、纯洁无瑕,充满勃勃生机的闰土为代表构筑的美好景象。然而当“我”再次见到闰土时,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重要的是闰土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更为剧烈的变化。“我”兴奋地招呼他“阿!闰土哥,你来了”。
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母亲提示他还是照过去的“迅哥儿”称呼时,他却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现在“懂事”了。原来两小无猜的好朋友却被“规矩”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作品对于闰土精神变化的过程着墨不多,但是二十年间,闰土从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变成木偶蜡像却是令人心惊胆颤、触目伤怀的。在“我”送他东西时,他特意拣去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说只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到来世与神佛身上了。闰土该是经历了多么大的苦,却又不能解脱啊!如果说闰土是作为勤劳质朴的传统农民而被封建专制及其礼教扭曲了心灵的形象,那么《故乡》中的另一个突出人物杨二嫂的变化则同时展示了城镇小市民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的破产与沦落。
相对于闰土的沉默寡言来说,杨二嫂却是极其能言善辩的。当杨二嫂出现时,首先传出“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的尖利的怪叫。接着才是她“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面对这种怪叫和模样,“我”惊吓而愕然。在母亲的提醒下,终于记起她就是当年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迎来的却是“很不平”、“鄙夷”和“冷笑”,并报以“真是贵人眼高”的尖刻嗤笑,随即又是“你阔了”、“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等莫须有的奉承。而当她多拿些东西的目的没有达到时,则以“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来嘲讽,同时不忘“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当年她在豆腐店里终日坐着以色相招徕顾客是为了更好地做生意,还不让人生厌;但现在的尖酸刻薄、贪财好利、不择手段、不知廉耻的人性堕落则令人可悲可叹与可憎。
反观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另一篇同样是写故乡的作品《社戏》(写于1922年10月,最初发表于12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却是充分展示了让人留恋的儿时“乐土”。
“我”外婆家平桥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在那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我”和伙伴们一起掘蚯蚓,钓虾,放牛,“我”想去赵庄看社戏,大人们很忙,伙伴们就自己摇船带“我”去赵庄看戏。归航途中,饿了想摘一点罗汉豆来煮着吃时,阿发主动选择了自家的豆,只是因为豆大。小朋友之间关系真诚、友爱,无比的快乐。
即使看到的景物,也令人陶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江南初夏的景致极尽诗意之美,理想的故乡也正是在这样美好之中的。农家孩子,既不愚钝蒙昧,也没有市侩式的顽劣狡猾。辛亥革命的胜利曾让鲁迅充满希望,但随之军阀混战,封建礼教仍然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心灵,孩童身心更是备受压制,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我”记忆中的儿时故乡曾经是那么的美好,儿童是那样的快乐。这在当时黑暗的旧中国,就像沙漠里忽现的绿洲、黑夜中闪烁的星光一样,寄寓着鲁迅的一种热烈期望与渴求。
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小引》中曾这样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可见记忆中“旧来的意味”,能“蛊惑”人去“反顾”曾经获得的自由、快乐、有趣的生活和那真诚无私的友爱。可是,冷酷的社会现实却毫不留情地摧毁渴望中故乡的美好。故乡成为萧索的荒村,闰土如此的苍老麻木,一声“老爷”令人心底发凉。儿时的一切再也回不来了。
情系故土是人类社会普遍而永恒的情结。故乡不仅是曾经养育自己的家园,也是精神栖息的归宿。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恋恋不忘自己儿时的乐园——百草园,在小说《社戏》中依依不舍“我”的乐土——平桥村,而在《故乡》里记忆中故乡美好的一切却消失殆尽。直面破败的故乡,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奈啊!可鲁迅没有就此绝望,仍旧对故乡充满深深的眷恋和期待,从父辈转到孩子,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水生与宏儿的身上,期望能找到出路。
景物是故乡的外在形象,人是故乡的内在精神依托,故乡的一切变化都鲜明地体现在物与人身上。美丽的故乡之景早已颓败,闰土也是如此颓丧!故乡其他那些淳朴善良的孩子们长大后如何呢?都如闰土或杨二嫂,还是像阿Q、祥林嫂……?透过对故乡的人、物变化的探求,文中传达出一种悠长而凄凉的惆怅之情,这是鲁迅所要表达的情感。
真的不敢再去细想!真的想对鲁迅大声地说:儿时的故乡啊,心中可留恋,最好不相见!
[作者通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故乡》是鲁迅以1919年回故乡绍兴搬家到北京的经历和感受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最初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生活,按时间顺序,写回故乡所见的景物,在故乡感受的人事变化和离开故乡时的内心情怀。真切展现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城镇经济凋敝,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状,突出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也蕴含作者对未来之路的探求。
鲁迅早年离家时,曾在给亲人的信中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抑。”(《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故乡的亲友及山水诸物,根植于他的心田,因此以“故乡”命名小说,突出地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沉眷恋之情。
小说开篇即强烈地表达出“我”对故乡深切的牵挂。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眼前现实故乡的萧瑟、颓败的景物极大触发“我”内心的震颤,不由自主呼喊出: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当回到老家,母亲提起儿时的朋友“闰土”时,“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回忆中,“我”似乎看到了美丽的故乡了,其中的少年闰土是那么勇敢无畏。不仅如此,想起他说起海边的事情来,无论是田里看瓜刺猹还是海滩上捕跳鱼、拣贝壳,无不滔滔不绝、娓娓动听,那时的闰土是多么富有生气,与“我”之间是那么的亲密和友爱。
二十年来时时记着的“故乡”原来正是以天真烂漫、纯洁无瑕,充满勃勃生机的闰土为代表构筑的美好景象。然而当“我”再次见到闰土时,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重要的是闰土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更为剧烈的变化。“我”兴奋地招呼他“阿!闰土哥,你来了”。
他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这使“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母亲提示他还是照过去的“迅哥儿”称呼时,他却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现在“懂事”了。原来两小无猜的好朋友却被“规矩”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作品对于闰土精神变化的过程着墨不多,但是二十年间,闰土从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变成木偶蜡像却是令人心惊胆颤、触目伤怀的。在“我”送他东西时,他特意拣去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说只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到来世与神佛身上了。闰土该是经历了多么大的苦,却又不能解脱啊!如果说闰土是作为勤劳质朴的传统农民而被封建专制及其礼教扭曲了心灵的形象,那么《故乡》中的另一个突出人物杨二嫂的变化则同时展示了城镇小市民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双重压榨下的破产与沦落。
相对于闰土的沉默寡言来说,杨二嫂却是极其能言善辩的。当杨二嫂出现时,首先传出“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的尖利的怪叫。接着才是她“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面对这种怪叫和模样,“我”惊吓而愕然。在母亲的提醒下,终于记起她就是当年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迎来的却是“很不平”、“鄙夷”和“冷笑”,并报以“真是贵人眼高”的尖刻嗤笑,随即又是“你阔了”、“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等莫须有的奉承。而当她多拿些东西的目的没有达到时,则以“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来嘲讽,同时不忘“顺便将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当年她在豆腐店里终日坐着以色相招徕顾客是为了更好地做生意,还不让人生厌;但现在的尖酸刻薄、贪财好利、不择手段、不知廉耻的人性堕落则令人可悲可叹与可憎。
反观鲁迅小说集《呐喊》中另一篇同样是写故乡的作品《社戏》(写于1922年10月,最初发表于12月上海《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十二号),却是充分展示了让人留恋的儿时“乐土”。
“我”外婆家平桥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在那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我”和伙伴们一起掘蚯蚓,钓虾,放牛,“我”想去赵庄看社戏,大人们很忙,伙伴们就自己摇船带“我”去赵庄看戏。归航途中,饿了想摘一点罗汉豆来煮着吃时,阿发主动选择了自家的豆,只是因为豆大。小朋友之间关系真诚、友爱,无比的快乐。
即使看到的景物,也令人陶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江南初夏的景致极尽诗意之美,理想的故乡也正是在这样美好之中的。农家孩子,既不愚钝蒙昧,也没有市侩式的顽劣狡猾。辛亥革命的胜利曾让鲁迅充满希望,但随之军阀混战,封建礼教仍然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心灵,孩童身心更是备受压制,得不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我”记忆中的儿时故乡曾经是那么的美好,儿童是那样的快乐。这在当时黑暗的旧中国,就像沙漠里忽现的绿洲、黑夜中闪烁的星光一样,寄寓着鲁迅的一种热烈期望与渴求。
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小引》中曾这样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可见记忆中“旧来的意味”,能“蛊惑”人去“反顾”曾经获得的自由、快乐、有趣的生活和那真诚无私的友爱。可是,冷酷的社会现实却毫不留情地摧毁渴望中故乡的美好。故乡成为萧索的荒村,闰土如此的苍老麻木,一声“老爷”令人心底发凉。儿时的一切再也回不来了。
情系故土是人类社会普遍而永恒的情结。故乡不仅是曾经养育自己的家园,也是精神栖息的归宿。鲁迅在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恋恋不忘自己儿时的乐园——百草园,在小说《社戏》中依依不舍“我”的乐土——平桥村,而在《故乡》里记忆中故乡美好的一切却消失殆尽。直面破败的故乡,他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奈啊!可鲁迅没有就此绝望,仍旧对故乡充满深深的眷恋和期待,从父辈转到孩子,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水生与宏儿的身上,期望能找到出路。
景物是故乡的外在形象,人是故乡的内在精神依托,故乡的一切变化都鲜明地体现在物与人身上。美丽的故乡之景早已颓败,闰土也是如此颓丧!故乡其他那些淳朴善良的孩子们长大后如何呢?都如闰土或杨二嫂,还是像阿Q、祥林嫂……?透过对故乡的人、物变化的探求,文中传达出一种悠长而凄凉的惆怅之情,这是鲁迅所要表达的情感。
真的不敢再去细想!真的想对鲁迅大声地说:儿时的故乡啊,心中可留恋,最好不相见!
[作者通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