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1964年的法国人吉勒斯·萨布瑞(Gilles Sabrie),是一位生活在亚洲的独立摄影师,主要以北京为根据地。在成为摄影师之前,他在电视行业打拼多年,最后终于转投自己真正热衷的行业——报道摄影。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摄影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他们或旅行或常住,持续地关注这片土地。当问及这些西方摄影师为什么会对中国有兴趣时,答案几乎大同小异:中国过去30年间的高速发展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好比是一部正在书写的历史,这个快速转型的社会似乎也有着拍不完的题材。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谁的影像如果缺了中国这一重要的环节,那么无疑将是不完整的。
吉勒斯同样也不例外,从第一次来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旅行,到长期居住在这里,他开始慢慢专注于中国的社会变化,他的摄影作品也开始出现在《纽约时报》、《新闻周刊》、《时代杂志》、《焦点》、《快讯》等世界各地的主流新闻媒介上,而他的客户也慢慢在积累,包括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法国第五频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早在为法国电视五台拍摄系列纪录片《新世界的肖像》时,吉勒斯就开始关注中国的一些热点问题,《新世界的肖像》中第四集“张的夏日乐园”就是聚焦农民工生活状态的,这种热点的关注也延续到他的纪实摄影中,浏览他的个人摄影主页,你可以发现,吉勒斯的题材涉猎很广:乡间流动剧场、天安门的长椅、三峡工程、北影前的北漂演员、儿童收养问题、与艾滋病的抗争、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群体、北京奥运、地震过后等等,这些其实绝大多数也是西方媒体关注中国的热点。
这些摄影系列,有的给人感觉印象深刻,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网页上的“温州2011”等,但是无一例外的,在网页下面的评论中,总能看到“这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之类的字眼。客观地说,这些媒体热衷的“显性”纪实题材,已经成为摄影业内的公共资源,并不具有题材的独特性。随着资讯的放开,兼之国人好学肯干,近些年中国本土摄影师对这些热点题材也多有涉及,而且不乏上乘之作,和奋起直追的中国同行相比,外国摄影师并无多少优势,拍摄上也有诸多限制,诸如艾滋病等一些敏感题材对他们而言还属拍摄禁区。
有时候,身边往往就是绝好的拍摄题材。生活在北京的吉勒斯于是将镜头对准了他每天必需的交通工具—地铁。事实上,这组首发于纽约时报的《地铁梦》是他最具个人摄影风格的一组影像。
地铁的环境总能激发摄影师的灵感,提到地铁影像,可以列出一串摄影师的名字,最特别的当属美国摄影大师沃克·伊文斯(Walker Evans)。他曾将照相机完全隐藏,在对面乘客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下快门,他的目的是探索更加“客观”的摄影方式,试图隐去自己的存在,避免自我意识在照片中的投射。
而吉勒斯·萨布瑞的北京“地铁梦”系列,显然和伊文斯的拍摄初衷大不相同,实际上,他拍摄于地铁的许多照片都是“蒙”出来的。不同时代的地铁有着不同的特征,北京的地铁近些年扩展迅速,即使伊文斯在北京再生,他的隐摄手段也完全耍不开,这里的地铁几乎没有不拥挤的时候。常住北京的吉勒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选择了一种近乎盲拍的方式,而且常常要到事后他才能知道自己的镜头里捕捉到了什么。在北京地铁的高峰时段,吉勒斯带着相机巡游在地铁里,他认为那个时刻,镜头前的人们才真正放松了下来,不再掩饰。人们好像被关掉了开关,进入某种半梦半醒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许是拥挤环境下的自我保护,也可能是一天忙碌之后的疲惫。这既是一种非常脆弱、私密的状态,但同时又被置于非常公共的空间里。
这种特殊的状态如何在自己的摄影中表现,是吉勒斯所着重思考的:“我注意到了乘客们留在车窗上淡淡的身影,这些映像和各种灯光混合在一起。我试着拍了几张,没抱任何的指望。回到家里打开照片我才意识到,当我大幅提高这些影像的对比度时,乘客的面孔清晰地浮现出来,就好像浸泡在暗房显影盆照片上的潜影一样。这就像是一种魔法。不同的光线—还有些来自车窗外—混合在一起,增强了照片梦境般的效果。加上车身的振动、双层玻璃的反光,让画面变得更加柔和。”于是他决定继续尝试下去。一开始吉勒斯更多地试着记录成群的人们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后来他决定索性靠得更近一些,着重记录这种冥想状态下的人物面部表情:“如此靠近被摄对象让我感觉到有些不自在。甚至有时候我会肩并肩挨在我拍摄的对象边上。我能注意到有些人会好奇我在做些什么,拿着相机对着窗外什么也看不到的地方。我只能祈祷着他们在两站路之间三四分钟的路程里忘掉我的存在,因为在这之后很可能他们就会换个地方站着。”吉勒斯说他喜欢让人们意识到他和相机的存在,这让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拍摄的默许。达成这样的状态之后,他再去试着让人们忘掉我的存在。
这种近距离有些尴尬的拍摄方式,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这些照片中的人们更像是置身一个透明的巨大灯箱中,人与人之间的困惑与防备开始显现出诗意。“人群里,浮光掠影,一张张脸庞;枝丫上,漆黑潮湿,一片片花瓣。”吉勒斯的照片让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埃兹拉·庞德这首著名的意象诗“在地铁站”。相比于以往那些显性的中国题材,《地铁梦》让吉勒斯多少摆脱了报道摄影就事论事的宿命,也许是他最切合中国脉搏的一次影像尝试。
更多作品请见:http://www.gsabrie.com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摄影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他们或旅行或常住,持续地关注这片土地。当问及这些西方摄影师为什么会对中国有兴趣时,答案几乎大同小异:中国过去30年间的高速发展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好比是一部正在书写的历史,这个快速转型的社会似乎也有着拍不完的题材。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谁的影像如果缺了中国这一重要的环节,那么无疑将是不完整的。
吉勒斯同样也不例外,从第一次来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旅行,到长期居住在这里,他开始慢慢专注于中国的社会变化,他的摄影作品也开始出现在《纽约时报》、《新闻周刊》、《时代杂志》、《焦点》、《快讯》等世界各地的主流新闻媒介上,而他的客户也慢慢在积累,包括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法国第五频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早在为法国电视五台拍摄系列纪录片《新世界的肖像》时,吉勒斯就开始关注中国的一些热点问题,《新世界的肖像》中第四集“张的夏日乐园”就是聚焦农民工生活状态的,这种热点的关注也延续到他的纪实摄影中,浏览他的个人摄影主页,你可以发现,吉勒斯的题材涉猎很广:乡间流动剧场、天安门的长椅、三峡工程、北影前的北漂演员、儿童收养问题、与艾滋病的抗争、城市化进程、农民工群体、北京奥运、地震过后等等,这些其实绝大多数也是西方媒体关注中国的热点。
这些摄影系列,有的给人感觉印象深刻,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网页上的“温州2011”等,但是无一例外的,在网页下面的评论中,总能看到“这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之类的字眼。客观地说,这些媒体热衷的“显性”纪实题材,已经成为摄影业内的公共资源,并不具有题材的独特性。随着资讯的放开,兼之国人好学肯干,近些年中国本土摄影师对这些热点题材也多有涉及,而且不乏上乘之作,和奋起直追的中国同行相比,外国摄影师并无多少优势,拍摄上也有诸多限制,诸如艾滋病等一些敏感题材对他们而言还属拍摄禁区。
有时候,身边往往就是绝好的拍摄题材。生活在北京的吉勒斯于是将镜头对准了他每天必需的交通工具—地铁。事实上,这组首发于纽约时报的《地铁梦》是他最具个人摄影风格的一组影像。
地铁的环境总能激发摄影师的灵感,提到地铁影像,可以列出一串摄影师的名字,最特别的当属美国摄影大师沃克·伊文斯(Walker Evans)。他曾将照相机完全隐藏,在对面乘客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下快门,他的目的是探索更加“客观”的摄影方式,试图隐去自己的存在,避免自我意识在照片中的投射。
而吉勒斯·萨布瑞的北京“地铁梦”系列,显然和伊文斯的拍摄初衷大不相同,实际上,他拍摄于地铁的许多照片都是“蒙”出来的。不同时代的地铁有着不同的特征,北京的地铁近些年扩展迅速,即使伊文斯在北京再生,他的隐摄手段也完全耍不开,这里的地铁几乎没有不拥挤的时候。常住北京的吉勒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选择了一种近乎盲拍的方式,而且常常要到事后他才能知道自己的镜头里捕捉到了什么。在北京地铁的高峰时段,吉勒斯带着相机巡游在地铁里,他认为那个时刻,镜头前的人们才真正放松了下来,不再掩饰。人们好像被关掉了开关,进入某种半梦半醒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许是拥挤环境下的自我保护,也可能是一天忙碌之后的疲惫。这既是一种非常脆弱、私密的状态,但同时又被置于非常公共的空间里。
这种特殊的状态如何在自己的摄影中表现,是吉勒斯所着重思考的:“我注意到了乘客们留在车窗上淡淡的身影,这些映像和各种灯光混合在一起。我试着拍了几张,没抱任何的指望。回到家里打开照片我才意识到,当我大幅提高这些影像的对比度时,乘客的面孔清晰地浮现出来,就好像浸泡在暗房显影盆照片上的潜影一样。这就像是一种魔法。不同的光线—还有些来自车窗外—混合在一起,增强了照片梦境般的效果。加上车身的振动、双层玻璃的反光,让画面变得更加柔和。”于是他决定继续尝试下去。一开始吉勒斯更多地试着记录成群的人们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后来他决定索性靠得更近一些,着重记录这种冥想状态下的人物面部表情:“如此靠近被摄对象让我感觉到有些不自在。甚至有时候我会肩并肩挨在我拍摄的对象边上。我能注意到有些人会好奇我在做些什么,拿着相机对着窗外什么也看不到的地方。我只能祈祷着他们在两站路之间三四分钟的路程里忘掉我的存在,因为在这之后很可能他们就会换个地方站着。”吉勒斯说他喜欢让人们意识到他和相机的存在,这让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拍摄的默许。达成这样的状态之后,他再去试着让人们忘掉我的存在。
这种近距离有些尴尬的拍摄方式,却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这些照片中的人们更像是置身一个透明的巨大灯箱中,人与人之间的困惑与防备开始显现出诗意。“人群里,浮光掠影,一张张脸庞;枝丫上,漆黑潮湿,一片片花瓣。”吉勒斯的照片让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埃兹拉·庞德这首著名的意象诗“在地铁站”。相比于以往那些显性的中国题材,《地铁梦》让吉勒斯多少摆脱了报道摄影就事论事的宿命,也许是他最切合中国脉搏的一次影像尝试。
更多作品请见:http://www.gsabr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