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留守青少年安全感与家庭关系的相关因素,为正确引导、维护与修正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镇665例留守中小学青少年学生及350例非留守中小学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及安全感量表调查。结果:农村留守青少年安全感维度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中女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男生;父母不经常与孩子信息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常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得分低;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中小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和谐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得分低;重新组合的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原配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各组对应参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显得异常脆弱,应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关注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创造留守青少年学生生活的和谐空间。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理解父母艰辛付出,树立远大的志向,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学校卫生;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务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监管和关爱,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特别是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留守青少年更是教育的难点。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1]。农村留守青少年因脱离父母的视线,缺少一种依靠或庇护,与隔代长辈、他人都存在不同程度亲情流畅、自然的某种感觉。所以,不少留守青少年出现明显的焦虑、缺乏自信、对周围的人事不够信任,总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甚至会出现暴躁、严重叛逆等。为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的情况,探索影响安全感的家庭关系,本研究以我镇665例留守中小学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镇青少年中小学生共1015人,其中665人为留守青少年学生,350人为非留守青少年学生,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16岁。留守青少年学生中,男生364例,女生301例。665例中、小学学生均排除精神障碍、智能障碍等疾病,发放问卷1015份,回收101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15份,有效率为100%。
1.2 方法 问卷调查采取当场填写、当场核对的方式,并在调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调查内容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安全感量表。一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父母职业、父母外出务工每年多长时间(分短期为3月内;中期大于3个月小于6个月;长期大于6个月。)、父母与自己进行电话、信件每月沟通、交流次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安全感量表由丛中、安莉娟2004年编写,分为人际安全感(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和确定控制感(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2个因子。量表选项非常符合、基本符合、中性或不确定、基本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分别计分1-5分。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79和0.74。该量表与人际信度、自我接纳、个人评价及马斯洛的安全---不安全量表(S-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68,具有较好的校表效度。人际安全感因子与确定控制感因子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和0.87,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学生,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 父母不经常与孩子信息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常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得分低;家庭关系不和或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中小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和谐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得分低;重新组合的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原配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各对应参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
3讨论
农村中小学留守青少年学生是学校、家庭教育的难点,特别是有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更是让老师、家长心力疲惫。所以,对农村青少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感优化培养、家庭关系和谐维系等教育知识应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我们分管学校卫生监管医师,应积极配合学校保健教师做好孩子的不良情绪的疏导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2,3]。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顺利成人成才,这跟家庭环境是否和谐、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气氛、安全感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到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对我镇部分青少年学生及留守学生进行安全感及家庭关系调研。本研究的调研对象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16岁,其原因是小于10岁的孩子对调研的表格很难完成,或不能正确反映调研的现状。安全感是由于现实冲突的无法解决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种行为中,以期得到某种安慰、平衡的一种行为。儿童早期与母亲或其他重要照顾者的经历影响安全感的产生,青春期因两性关系的需求,需要再度建立密切关系,所以,在青春期测量安全感的准确性可能更高。
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是中国长期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或“半孤儿”,父母为了生存,为了孩子能有一种更好的生长环境,不得不进城拼命打工挣钱,但进城后他们又自身难保、收入捉襟见肘,无法在城里拥有立锥之地[3-4]。所以,不得不与孩子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把孩子长期委托给祖辈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学校里。在管理上、与孩子亲情沟通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80.69%的孩子认为幸福的家就是有父母与孩子住在一起,与父母在一起生活是幸福感、安全感的前提。从本组表1的参数也不难看出,留守青少年学生的心声。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学生,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部分留守青少年因失落、孤立无助,在遭受外来歧视,得不到援助,心理安抚。也不能有效的发泄,或逃避或采取以暴制暴,拉帮结派,甚至打架斗殴。以这种消极、暴力的情绪来寻求安全感[5,6]。 父母与留守青少年沟通情况对留守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感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我们对现场询问并结合安全感量表的结果看,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安全感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许多留守青少年学生能感知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初衷,在每次与父母信息交流时,除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嘱咐,孩子也同样希望父母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能采取冷静处理,客观公正的对待周围的人事,这就是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教育的本质就是增长主体的能力,留守青少年学生因没有父母的呵护,他们如果能正确的看到家庭的状况,采取自力更生,体谅父母,感恩父母,这些孩子将必有美好未来。人是感情动物,许多留守青少年十分注重感情,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一个14岁的留守小女孩攀谈,她的父母常年在苏南打工,家里还有爷爷奶奶都是70多岁的老人,可小女孩从交谈的开始到最后都没有埋汰父母,而说的最多的就是父母在外面打工不容易,吃辛受苦。在家里她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当我们查看小女孩手时,大家震惊了,手上有老茧、有裂口。但她仅仅是浅浅一笑,说最大的愿望是父母能平安,其他的,她能克服一切困难。多么善良、达理的孩子。但也有些留守青少年,因父母与之沟通少、给钱多,所以,助长了孩子的任性,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无情、无知、无礼。
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中女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男生。因女孩天性胆小,心理发育水平又比男孩更快,所以,心理成熟也相对更成熟。多愁善感,与事畏首畏尾。但也有作者认为男孩的安全感低于女生。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中小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和谐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得分低;重新组合的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原配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这两个比较项目的研究结果与既往相关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我们认为留守青少年对复杂的家庭关系特别敏感,如果引导或关心不够,很容易造成心理亚健康状态,对孩子的良好的人性塑造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学校卫生管理医师及健康教育、心理指导老师对这一群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要积极洞察留守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习性、学习习惯、待人处事的方法方式,对存在细微不良苗头应进行旁敲侧击的提醒,并加以追踪。同时,我们应加强与其父母、法律监护人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渠道,与之采取及时沟通,要求他们能够在工作之余,多与孩子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关注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创造留守青少年学生生活的和谐空间。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理解父母艰辛付出,树立远大的志向,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师保国,徐玲,许晶晶。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社会排斥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8(6):1452-1454+1458。
[2]李翠英。亲子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9):234-235。
[3]刘琴,孙敏红,赵勇,等。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0(12):23-24。
[4]姜圣秋,谭千保,黎芳。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3):385-386。
[5]肖雨,金宇,郭丽。青春期流动儿童安全感与家庭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37-1638。
[6]杨建忠。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思考——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7):15-17。
[7]李凤玲,陈艳。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与自我和谐的相关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37(5):344-346。
【摘要】目的:探讨农村留守青少年安全感与家庭关系的相关因素,为正确引导、维护与修正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镇665例留守中小学青少年学生及350例非留守中小学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及安全感量表调查。结果:农村留守青少年安全感维度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中女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男生;父母不经常与孩子信息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常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得分低;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中小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和谐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得分低;重新组合的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原配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各组对应参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显得异常脆弱,应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关注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创造留守青少年学生生活的和谐空间。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理解父母艰辛付出,树立远大的志向,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学校卫生;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务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监管和关爱,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特别是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留守青少年更是教育的难点。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1]。农村留守青少年因脱离父母的视线,缺少一种依靠或庇护,与隔代长辈、他人都存在不同程度亲情流畅、自然的某种感觉。所以,不少留守青少年出现明显的焦虑、缺乏自信、对周围的人事不够信任,总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甚至会出现暴躁、严重叛逆等。为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的情况,探索影响安全感的家庭关系,本研究以我镇665例留守中小学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镇青少年中小学生共1015人,其中665人为留守青少年学生,350人为非留守青少年学生,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16岁。留守青少年学生中,男生364例,女生301例。665例中、小学学生均排除精神障碍、智能障碍等疾病,发放问卷1015份,回收101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15份,有效率为100%。
1.2 方法 问卷调查采取当场填写、当场核对的方式,并在调查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调查内容包括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安全感量表。一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父母职业、父母外出务工每年多长时间(分短期为3月内;中期大于3个月小于6个月;长期大于6个月。)、父母与自己进行电话、信件每月沟通、交流次数、家庭经济状况等。安全感量表由丛中、安莉娟2004年编写,分为人际安全感(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和确定控制感(共8个项目,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2个因子。量表选项非常符合、基本符合、中性或不确定、基本不符合、非常不符合分别计分1-5分。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79和0.74。该量表与人际信度、自我接纳、个人评价及马斯洛的安全---不安全量表(S-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68,具有较好的校表效度。人际安全感因子与确定控制感因子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5和0.87,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学生,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2.3 父母不经常与孩子信息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常沟通的留守青少年得分低;家庭关系不和或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中小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和谐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得分低;重新组合的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原配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各对应参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
3讨论
农村中小学留守青少年学生是学校、家庭教育的难点,特别是有些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更是让老师、家长心力疲惫。所以,对农村青少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感优化培养、家庭关系和谐维系等教育知识应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我们分管学校卫生监管医师,应积极配合学校保健教师做好孩子的不良情绪的疏导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2,3]。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顺利成人成才,这跟家庭环境是否和谐、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心理气氛、安全感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到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为此,我们对我镇部分青少年学生及留守学生进行安全感及家庭关系调研。本研究的调研对象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16岁,其原因是小于10岁的孩子对调研的表格很难完成,或不能正确反映调研的现状。安全感是由于现实冲突的无法解决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种行为中,以期得到某种安慰、平衡的一种行为。儿童早期与母亲或其他重要照顾者的经历影响安全感的产生,青春期因两性关系的需求,需要再度建立密切关系,所以,在青春期测量安全感的准确性可能更高。
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是中国长期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或“半孤儿”,父母为了生存,为了孩子能有一种更好的生长环境,不得不进城拼命打工挣钱,但进城后他们又自身难保、收入捉襟见肘,无法在城里拥有立锥之地[3-4]。所以,不得不与孩子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把孩子长期委托给祖辈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学校里。在管理上、与孩子亲情沟通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80.69%的孩子认为幸福的家就是有父母与孩子住在一起,与父母在一起生活是幸福感、安全感的前提。从本组表1的参数也不难看出,留守青少年学生的心声。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学生,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部分留守青少年因失落、孤立无助,在遭受外来歧视,得不到援助,心理安抚。也不能有效的发泄,或逃避或采取以暴制暴,拉帮结派,甚至打架斗殴。以这种消极、暴力的情绪来寻求安全感[5,6]。 父母与留守青少年沟通情况对留守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感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我们对现场询问并结合安全感量表的结果看,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安全感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许多留守青少年学生能感知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初衷,在每次与父母信息交流时,除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嘱咐,孩子也同样希望父母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能采取冷静处理,客观公正的对待周围的人事,这就是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教育的本质就是增长主体的能力,留守青少年学生因没有父母的呵护,他们如果能正确的看到家庭的状况,采取自力更生,体谅父母,感恩父母,这些孩子将必有美好未来。人是感情动物,许多留守青少年十分注重感情,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一个14岁的留守小女孩攀谈,她的父母常年在苏南打工,家里还有爷爷奶奶都是70多岁的老人,可小女孩从交谈的开始到最后都没有埋汰父母,而说的最多的就是父母在外面打工不容易,吃辛受苦。在家里她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当我们查看小女孩手时,大家震惊了,手上有老茧、有裂口。但她仅仅是浅浅一笑,说最大的愿望是父母能平安,其他的,她能克服一切困难。多么善良、达理的孩子。但也有些留守青少年,因父母与之沟通少、给钱多,所以,助长了孩子的任性,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无情、无知、无礼。
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中女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男生。因女孩天性胆小,心理发育水平又比男孩更快,所以,心理成熟也相对更成熟。多愁善感,与事畏首畏尾。但也有作者认为男孩的安全感低于女生。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家庭关系不和谐或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中小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比和谐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得分低;重新组合的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安全感各维度得分低于原配家庭留守青少年学生。这两个比较项目的研究结果与既往相关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我们认为留守青少年对复杂的家庭关系特别敏感,如果引导或关心不够,很容易造成心理亚健康状态,对孩子的良好的人性塑造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学校卫生管理医师及健康教育、心理指导老师对这一群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要积极洞察留守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习性、学习习惯、待人处事的方法方式,对存在细微不良苗头应进行旁敲侧击的提醒,并加以追踪。同时,我们应加强与其父母、法律监护人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渠道,与之采取及时沟通,要求他们能够在工作之余,多与孩子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关注留守青少年安全感,关注心理健康,积极创造留守青少年学生生活的和谐空间。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理解父母艰辛付出,树立远大的志向,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师保国,徐玲,许晶晶。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社会排斥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8(6):1452-1454+1458。
[2]李翠英。亲子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9):234-235。
[3]刘琴,孙敏红,赵勇,等。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0(12):23-24。
[4]姜圣秋,谭千保,黎芳。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3):385-386。
[5]肖雨,金宇,郭丽。青春期流动儿童安全感与家庭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37-1638。
[6]杨建忠。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现状及对策思考——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7):15-17。
[7]李凤玲,陈艳。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与自我和谐的相关性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37(5):3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