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鲜明地写到了我党的旗帜上,是我党对马列主义宝库的一个独创性贡献。不仅给我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而且给处于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复兴注入了新的动力。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充分凸现。
“三个代表”每句话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定语,就是“中国的”!代表的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这个“中国标准”的由来却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是付出了不菲的学费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这个“中国标准”,着眼于中国的国情、民情,真正代表本国人民的利益,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反之,就要遭受挫折。
“三个代表”中体现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标准,必须坚持下去,即使我们今后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我们也决不能放弃。实践证明,老想当世界警察,老想代表别国老百姓的利益,老想当世界的“头”,结果总是削弱自己,被世界人民所唾弃。“中国永远不称霸”,正是“三个代表”的中国标准的又一注脚!
具体到自己从事的政治工作,我觉得“三个代表”是党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是德才兼备人才标准的高度概括,是一种全新的人才观。用“三个代表”的标准选人用人,是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军队建设蓬勃向上的组织保证。
事实也充分证明,只有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干部,才是合格的、过硬的干部,才能真正肩负起领导部队建设的重任。
坚持用“三个代表”的标准选人用人,就要紧密结合我们武警部队建设的实际,结合各职务类干部的职责特点,将“三个代表”的标准具体化,以便于操作和把握。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战斗力根本标准,做“打得赢”的表率。具体地讲,就是要有很强的职能意识,能够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熟悉担负的任务和行动方案,掌握现代条件下“处突”、维稳的战略战术;通晓高科技知识,能熟悉掌握本单位各种装备特别是现代化装备;能够灵活运用现代作战指挥手段,熟悉地组织指挥部队执勤、“处突”和进行防卫作战。对基层干部而言,就是军事素质强,特别是在高科技装备的使用和管理上,能熟练操作,会讲解示范;精通现代条件下的战法练法,能够带领部队完成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思想品质,又要有很强的宣传教育群众能力。应具备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在各种不良诱惑面前保持廉洁自律。对高中级领导干部来讲,关键是善于从政治上掌握部队,始终保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善于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官兵、凝聚部队,为“打得赢”、“不变质”作保证。作为基层干部,重点要具备“四会”能力,即会分析思想,会安排教育内容,会运用教育的基本手段,会依靠党团骨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地把进步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所属官兵,充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并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官兵做好样子。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求各级干部有很强的基层观念和士兵观念,能够急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困难之际能够出现在群众面前;尊重基层官兵,关心体贴部属,能够和战士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官兵关系;工作务实,能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善于倾听群众呼声,采纳基层意见,主动为基层官兵解难题、办实事,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
尊重地方政府,体谅群众困难,主动为民造福,不与民争利,能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助民劳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所属单位警民共建成效明显。
“三个代表”是一个整体,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也是不能分割的。只有全面践行“三个代表”的人,在三个方面都符合标准的干部,才是党和军队所需要的领导人才。否则,就是缺腿的、蹩脚的,是不全面的。
“三个代表”作为人才建设的标准,不仅运用于个体人才的选拔,同样运用于领导班子的考核。实践证明,只有在三个方面过硬的班子,才是一个强班子。
林沛沛当兵以前有一份让人挺心动的工作:民航机场的安检员,上两天班可以休息两天,一个月拿1000多块钱的工资。从一参军就不断有人问他,这么好的差事都找上了,还来当兵干嘛?
“我那时太贪玩,只要不上班,一天到晚都在外面跟朋友混,吃烧烤、逛街、上网,大手大脚花钱,父母看我不懂事,就把我送部队来了。”他腼腆地笑笑说。
原来部队是个让人“懂事”的地方。这是大多数家长的看法。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林沛沛刚起床,就看见父母正襟危坐在客厅里,脸上满是肃穆的表情,看样子是专候着他起床的。他们已经商量好了,等了好久了,在这个冬天的早上,有一个改变林沛沛生活的决定就要宣布了。
当新兵的感觉是一种畏怯。虽然自已也穿上了军装,可穿着只像一件舞台上的戏服,不是自己的;而那些老兵,神气十足的,他们身上的军装像是生下来就带着似的,那么合身,那么有“味儿”,那么让人——敬畏。
有一天打扫卫生时,沛沛把一个强化玻璃材质的洗漱架给摔碎了。晚上副连长来查铺,发现少了一个洗漱架,追问起来,沛沛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差点翻下床去。这时他听到班长李争光回答说,是我摔碎的。
事情到此为止。林沛沛在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脆弱的时候,一点微不足道的关怀竟然是那么重要。这件事他一直记着,记了两年了,还会这么记下去。他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人在军营中的成长与变化就是从这样一点一滴的细节开始的。
新训结束以后沛沛分到了连队,是个特苦的连,训练很“魔鬼”。要是从前,那个爱吃烧烤爱逛大街的林沛沛肯定是待不住的,但现在不同了,是当兵的林沛沛了。他慢慢习惯了连队的生活,学习认真,训练积极,领导和战友对他的印象都不错。2002年夏天部队搞伞训,有的人怕去,有的人却争着去——沛沛很骄傲,他是后者。伞训的地面训练非常严格,大热的天,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练习,一练就半天。为增强体能,跑步训练也加重了分量,有个和他要好的战友跑着跑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当然去不成了。看着战友懊丧的样子,沛沛庆幸自己顺利过了训练这关,终于可以正式跳伞了。
“跳伞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天地之间空荡荡地悬着,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渺小很无助;但越是渺小无助,就越是要自我把握,敢于挑战。”
他后来打电话给妈妈,得意地说:“看,是不是很了不起?这一跳还跳出哲理来了!”
更难忘的是外训。遭遇了险情。演习时,林沛沛和几位战友接近了对抗部队的一个不明炸点,突然炸点爆炸,“轰”的一声巨响,大家都懵了,最前面的一位战友蹲在那里,好几秒钟都没有反应。林沛沛大叫着:“陈良宇!陈良宇!”他也没有动。沛沛的心马上就揪住了,他看见了陈良宇脸上的血,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跳起来,转身去叫救护员,一路疯跑着,密密麻麻的树木飞一般地退到后面去——那时候,也许他脑子里闪现过电影《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战争镜头,却没有伟大与壮烈,没有英雄主义,只有惟一、逼真的念头,救战友!……
陈良宇的伤不重,不久便好了,但林沛沛却感觉到自己像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战争,亲眼目睹了鲜血,亲身体验到战友负伤的紧张与难过的心情。
在部队的人,就是这么长大的。
现在的林沛沛,真的是懂事了。学会了懂事,也该走了。他是共和国2001年成千上万个新兵中的一员,现在又成为成千上万个退伍兵中的一员。来了,又去了,人生的经历不过如此,但来的是这样一个人,去的却是另一个人了。
晚上的联欢会非常热烈,谁也没想到有些腼腆的林沛沛会如此激情。有一个节目是集体舞,随着节奏鲜明的乐曲,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即兴起舞,林沛沛站到高高的椅子上,带动大家喊口号:“奔向新生活呀——”“哦!哦!哦!哦!”“不忘老战友呀——”“哦!哦!哦!哦!”……后来,战友们便在没有领花与肩章的军装上签名,你给我签,我给你签,大家眼里都有了泪,然后都哭了。
12月4日,成都火车北站,林沛沛——这个来自贵阳的小伙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7118部队服役两年的老兵,终于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在钻进车厢前的一刹那,他回过了头,透过泪水再沉沉地看了一眼。
这不再幼稚的眼光,投向过往的两年青春岁月,就像那支老歌所唱的: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三个代表”每句话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定语,就是“中国的”!代表的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这个“中国标准”的由来却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是付出了不菲的学费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这个“中国标准”,着眼于中国的国情、民情,真正代表本国人民的利益,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反之,就要遭受挫折。
“三个代表”中体现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标准,必须坚持下去,即使我们今后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我们也决不能放弃。实践证明,老想当世界警察,老想代表别国老百姓的利益,老想当世界的“头”,结果总是削弱自己,被世界人民所唾弃。“中国永远不称霸”,正是“三个代表”的中国标准的又一注脚!
具体到自己从事的政治工作,我觉得“三个代表”是党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集中体现,是德才兼备人才标准的高度概括,是一种全新的人才观。用“三个代表”的标准选人用人,是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军队建设蓬勃向上的组织保证。
事实也充分证明,只有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干部,才是合格的、过硬的干部,才能真正肩负起领导部队建设的重任。
坚持用“三个代表”的标准选人用人,就要紧密结合我们武警部队建设的实际,结合各职务类干部的职责特点,将“三个代表”的标准具体化,以便于操作和把握。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战斗力根本标准,做“打得赢”的表率。具体地讲,就是要有很强的职能意识,能够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发现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熟悉担负的任务和行动方案,掌握现代条件下“处突”、维稳的战略战术;通晓高科技知识,能熟悉掌握本单位各种装备特别是现代化装备;能够灵活运用现代作战指挥手段,熟悉地组织指挥部队执勤、“处突”和进行防卫作战。对基层干部而言,就是军事素质强,特别是在高科技装备的使用和管理上,能熟练操作,会讲解示范;精通现代条件下的战法练法,能够带领部队完成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思想品质,又要有很强的宣传教育群众能力。应具备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文化知识水平,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在各种不良诱惑面前保持廉洁自律。对高中级领导干部来讲,关键是善于从政治上掌握部队,始终保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善于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官兵、凝聚部队,为“打得赢”、“不变质”作保证。作为基层干部,重点要具备“四会”能力,即会分析思想,会安排教育内容,会运用教育的基本手段,会依靠党团骨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及时地把进步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所属官兵,充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并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官兵做好样子。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求各级干部有很强的基层观念和士兵观念,能够急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关键时刻身先士卒,困难之际能够出现在群众面前;尊重基层官兵,关心体贴部属,能够和战士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官兵关系;工作务实,能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善于倾听群众呼声,采纳基层意见,主动为基层官兵解难题、办实事,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
尊重地方政府,体谅群众困难,主动为民造福,不与民争利,能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助民劳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所属单位警民共建成效明显。
“三个代表”是一个整体,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也是不能分割的。只有全面践行“三个代表”的人,在三个方面都符合标准的干部,才是党和军队所需要的领导人才。否则,就是缺腿的、蹩脚的,是不全面的。
“三个代表”作为人才建设的标准,不仅运用于个体人才的选拔,同样运用于领导班子的考核。实践证明,只有在三个方面过硬的班子,才是一个强班子。
林沛沛当兵以前有一份让人挺心动的工作:民航机场的安检员,上两天班可以休息两天,一个月拿1000多块钱的工资。从一参军就不断有人问他,这么好的差事都找上了,还来当兵干嘛?
“我那时太贪玩,只要不上班,一天到晚都在外面跟朋友混,吃烧烤、逛街、上网,大手大脚花钱,父母看我不懂事,就把我送部队来了。”他腼腆地笑笑说。
原来部队是个让人“懂事”的地方。这是大多数家长的看法。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林沛沛刚起床,就看见父母正襟危坐在客厅里,脸上满是肃穆的表情,看样子是专候着他起床的。他们已经商量好了,等了好久了,在这个冬天的早上,有一个改变林沛沛生活的决定就要宣布了。
当新兵的感觉是一种畏怯。虽然自已也穿上了军装,可穿着只像一件舞台上的戏服,不是自己的;而那些老兵,神气十足的,他们身上的军装像是生下来就带着似的,那么合身,那么有“味儿”,那么让人——敬畏。
有一天打扫卫生时,沛沛把一个强化玻璃材质的洗漱架给摔碎了。晚上副连长来查铺,发现少了一个洗漱架,追问起来,沛沛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差点翻下床去。这时他听到班长李争光回答说,是我摔碎的。
事情到此为止。林沛沛在那一刻才真正感受到,脆弱的时候,一点微不足道的关怀竟然是那么重要。这件事他一直记着,记了两年了,还会这么记下去。他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人在军营中的成长与变化就是从这样一点一滴的细节开始的。
新训结束以后沛沛分到了连队,是个特苦的连,训练很“魔鬼”。要是从前,那个爱吃烧烤爱逛大街的林沛沛肯定是待不住的,但现在不同了,是当兵的林沛沛了。他慢慢习惯了连队的生活,学习认真,训练积极,领导和战友对他的印象都不错。2002年夏天部队搞伞训,有的人怕去,有的人却争着去——沛沛很骄傲,他是后者。伞训的地面训练非常严格,大热的天,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练习,一练就半天。为增强体能,跑步训练也加重了分量,有个和他要好的战友跑着跑着,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当然去不成了。看着战友懊丧的样子,沛沛庆幸自己顺利过了训练这关,终于可以正式跳伞了。
“跳伞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天地之间空荡荡地悬着,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渺小很无助;但越是渺小无助,就越是要自我把握,敢于挑战。”
他后来打电话给妈妈,得意地说:“看,是不是很了不起?这一跳还跳出哲理来了!”
更难忘的是外训。遭遇了险情。演习时,林沛沛和几位战友接近了对抗部队的一个不明炸点,突然炸点爆炸,“轰”的一声巨响,大家都懵了,最前面的一位战友蹲在那里,好几秒钟都没有反应。林沛沛大叫着:“陈良宇!陈良宇!”他也没有动。沛沛的心马上就揪住了,他看见了陈良宇脸上的血,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跳起来,转身去叫救护员,一路疯跑着,密密麻麻的树木飞一般地退到后面去——那时候,也许他脑子里闪现过电影《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战争镜头,却没有伟大与壮烈,没有英雄主义,只有惟一、逼真的念头,救战友!……
陈良宇的伤不重,不久便好了,但林沛沛却感觉到自己像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战争,亲眼目睹了鲜血,亲身体验到战友负伤的紧张与难过的心情。
在部队的人,就是这么长大的。
现在的林沛沛,真的是懂事了。学会了懂事,也该走了。他是共和国2001年成千上万个新兵中的一员,现在又成为成千上万个退伍兵中的一员。来了,又去了,人生的经历不过如此,但来的是这样一个人,去的却是另一个人了。
晚上的联欢会非常热烈,谁也没想到有些腼腆的林沛沛会如此激情。有一个节目是集体舞,随着节奏鲜明的乐曲,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即兴起舞,林沛沛站到高高的椅子上,带动大家喊口号:“奔向新生活呀——”“哦!哦!哦!哦!”“不忘老战友呀——”“哦!哦!哦!哦!”……后来,战友们便在没有领花与肩章的军装上签名,你给我签,我给你签,大家眼里都有了泪,然后都哭了。
12月4日,成都火车北站,林沛沛——这个来自贵阳的小伙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7118部队服役两年的老兵,终于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在钻进车厢前的一刹那,他回过了头,透过泪水再沉沉地看了一眼。
这不再幼稚的眼光,投向过往的两年青春岁月,就像那支老歌所唱的: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