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辆装备作为最“通用”的平、战保障装备,无论什么兵种都离不开;培养新型汽车技工人才既是适应日常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沈阳军区某汽车技工训练大队,作为战区培养“铁马良医”的基地,大队有着培养3万多名人才的荣耀。
加快素质“升级”与战场“接轨”
培养新型人才的“程序”一定要实事求是,不搞揠苗助长,但要以战场为标准“逼着”人才加快素质“升级”。
大队根据部队车辆装备的变化更新,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设置了汽油车、柴油车、专工和电工等动态实物教室,研制安装了数字点播教学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近百台大彩电、投影仪分布各个教室.理论教学全部实现电化教学和资料信息查询。授课可通过电视录像片、多媒体和三维动画等实现,使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实现教学评估,直播“一条龙”……组织出版的10本专著和“发动机翻转架”等10余个获奖科研项目,以及取得的2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成为学兵“个体强”和素质技能“升级”的“铺路石”和“基础工程”。
真金要经得起“火炼”。培养新型打赢型人才还要多探索、多设置未来战场。大队还请来军区和总部机关的同志当场抽点参考人员、请他们设险加难。这种突发和野战条件下的训练考核,是大队培养新型人才与现代战场“接轨”的直接体现。为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果来,他们对原有教学大纲中不适应装备发展和部队需要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充实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那种教室——车间——教室四平八稳的教学模式,并根据未来战争中师、团汽车技工主要负责换件修理,打“短、平、快”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增加了30多个故障内容。
硬措施逼出高水平。这几年,学兵及格率高达100%,优秀率达到40%以上,一批适应野战保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难怪总部重点推广了这一经验。
精心打造“新型教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新型车辆装备人才的需要,大队党委充分地认识到,没有新型的“名师”,就没有现代“高徒”。他们把干部教员和士官助教的培养作为加速人才成长的“关键工程”。
对教员实行岗前试讲考核.注重锻造新型“教头”。2万多册图书、20多部电脑与几所军校图书馆联网,为他们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在为他们“充电”的同时,还注意给他们“加压”。在学新知识、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大队领导走在前面,在原有的评教评学、训练分析、干部跟班等制度外,还制定了《专业技术干部晋升中高级职称评选条例》、《专业技术干部奖优罚劣条例》和《竞争上岗制度》。在强化责任管理上,实行教研室包学兵队、教员承包教学班的“教学责任制度”。学兵上课前,对教员一个个地考核,不过关的推迟上岗,或者淘汰出局。
加强对“助教”的新技能培训。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士官助教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两年,大队选送了30多名士官到院校和修理机构,进行新技能“充电”。改善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近几年来,大队从地方院校招收了10余名与汽车相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改善教员的学历和化,学历升级的速度正在加快,大队涌现出了张守敏、吴波和王晓峰等正在向专家型、指技合一型和一专多能型发展的新型教员,一批现代新型“名师”为培养出新型“高徒”上了道厚实的“保险”。
与时俱进深化和构筑人才生长“平台”
“培养现代新型保障人才,与时俱进地深化构筑人才生长的平台,先要用改革创新的观念搞好谋篇布局,搭建好砥砺人才生长的思想观念‘平台’”。长得并不十分壮实的大队政委沈中学,话一出口,就有一种钢铁般厚重的质感。
踩石留痕。他们的改革“矛头”直指招生制度。对此,有刻骨铭心的“伤痛”他们深入一线部队发现,培训的技工,仅改行的就有三分之一,加上学习后马上退伍又占了三分之一。为何花费财力物力精力,培养的人才随便就改行了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兵文化程度太低。他们得出警示:“育苗”必须选取“壮苗”,培养新型装备人才,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作“底蕴”。他们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从源头上把关。从2000年起,采取集团军选送和到部队去现场考试招生的方法招收学兵。对学兵实行分级培训,基层部队对当年兵先进行初级培训即岗前培训,第二年兵再参加大队的系统培训,并作为改造士官人选,以适应兵役制度的改革,确保“苗子”的文化质量。
抓铁有印。他们发现随着车辆装备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柴油牵引车逐年大批量地装备部队,我军的车辆维修保障将由“汽油车维修为主”变为“柴油车维修为主”。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必将造成训练滞后于装备,人才滞后于需求,就不能培养出现代新型装备人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他们挥起了改革的“金板斧”:一次性补充了7种新型车辆装备,淘汰了部分老旧车型,实现汽油车向柴油车的转变,低档车向高档车的跨越。为做细做实改革工作,他们增大了新型柴油车修理工的比例。根据新技术、新工艺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和基层部队需要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科目和工程的设置上再狠砍“一刀”,教学车辆装备与“训练场、战场”相适应的改革思路,与部队编制体制相匹配,与复合型新型人才需求相匹配。上级有关人士称,此项改革走在了全军的前列。
加快素质“升级”与战场“接轨”
培养新型人才的“程序”一定要实事求是,不搞揠苗助长,但要以战场为标准“逼着”人才加快素质“升级”。
大队根据部队车辆装备的变化更新,不等不靠,想方设法设置了汽油车、柴油车、专工和电工等动态实物教室,研制安装了数字点播教学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近百台大彩电、投影仪分布各个教室.理论教学全部实现电化教学和资料信息查询。授课可通过电视录像片、多媒体和三维动画等实现,使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实现教学评估,直播“一条龙”……组织出版的10本专著和“发动机翻转架”等10余个获奖科研项目,以及取得的20余项技术革新成果,成为学兵“个体强”和素质技能“升级”的“铺路石”和“基础工程”。
真金要经得起“火炼”。培养新型打赢型人才还要多探索、多设置未来战场。大队还请来军区和总部机关的同志当场抽点参考人员、请他们设险加难。这种突发和野战条件下的训练考核,是大队培养新型人才与现代战场“接轨”的直接体现。为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果来,他们对原有教学大纲中不适应装备发展和部队需要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充实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那种教室——车间——教室四平八稳的教学模式,并根据未来战争中师、团汽车技工主要负责换件修理,打“短、平、快”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增加了30多个故障内容。
硬措施逼出高水平。这几年,学兵及格率高达100%,优秀率达到40%以上,一批适应野战保障的新型“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难怪总部重点推广了这一经验。
精心打造“新型教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新型车辆装备人才的需要,大队党委充分地认识到,没有新型的“名师”,就没有现代“高徒”。他们把干部教员和士官助教的培养作为加速人才成长的“关键工程”。
对教员实行岗前试讲考核.注重锻造新型“教头”。2万多册图书、20多部电脑与几所军校图书馆联网,为他们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在为他们“充电”的同时,还注意给他们“加压”。在学新知识、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大队领导走在前面,在原有的评教评学、训练分析、干部跟班等制度外,还制定了《专业技术干部晋升中高级职称评选条例》、《专业技术干部奖优罚劣条例》和《竞争上岗制度》。在强化责任管理上,实行教研室包学兵队、教员承包教学班的“教学责任制度”。学兵上课前,对教员一个个地考核,不过关的推迟上岗,或者淘汰出局。
加强对“助教”的新技能培训。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士官助教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两年,大队选送了30多名士官到院校和修理机构,进行新技能“充电”。改善教员队伍的知识结构。近几年来,大队从地方院校招收了10余名与汽车相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改善教员的学历和化,学历升级的速度正在加快,大队涌现出了张守敏、吴波和王晓峰等正在向专家型、指技合一型和一专多能型发展的新型教员,一批现代新型“名师”为培养出新型“高徒”上了道厚实的“保险”。
与时俱进深化和构筑人才生长“平台”
“培养现代新型保障人才,与时俱进地深化构筑人才生长的平台,先要用改革创新的观念搞好谋篇布局,搭建好砥砺人才生长的思想观念‘平台’”。长得并不十分壮实的大队政委沈中学,话一出口,就有一种钢铁般厚重的质感。
踩石留痕。他们的改革“矛头”直指招生制度。对此,有刻骨铭心的“伤痛”他们深入一线部队发现,培训的技工,仅改行的就有三分之一,加上学习后马上退伍又占了三分之一。为何花费财力物力精力,培养的人才随便就改行了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兵文化程度太低。他们得出警示:“育苗”必须选取“壮苗”,培养新型装备人才,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作“底蕴”。他们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从源头上把关。从2000年起,采取集团军选送和到部队去现场考试招生的方法招收学兵。对学兵实行分级培训,基层部队对当年兵先进行初级培训即岗前培训,第二年兵再参加大队的系统培训,并作为改造士官人选,以适应兵役制度的改革,确保“苗子”的文化质量。
抓铁有印。他们发现随着车辆装备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新型柴油牵引车逐年大批量地装备部队,我军的车辆维修保障将由“汽油车维修为主”变为“柴油车维修为主”。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必将造成训练滞后于装备,人才滞后于需求,就不能培养出现代新型装备人才。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下,他们挥起了改革的“金板斧”:一次性补充了7种新型车辆装备,淘汰了部分老旧车型,实现汽油车向柴油车的转变,低档车向高档车的跨越。为做细做实改革工作,他们增大了新型柴油车修理工的比例。根据新技术、新工艺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和基层部队需要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科目和工程的设置上再狠砍“一刀”,教学车辆装备与“训练场、战场”相适应的改革思路,与部队编制体制相匹配,与复合型新型人才需求相匹配。上级有关人士称,此项改革走在了全军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