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城镇化进程背景下寒地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北欧景的特点,总结出寒地乡村景观的适应性设计原则。
【关键词】寒地乡村景观;人性化;地域性;适应性
1、寒地乡村景观概念
目前对严寒地区定义繁多,从季节温度、降雪到霜冻时间等不同角度,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并且不同国家对这类城市的概念和叫法也有所不同,如欧美国家称为“冬季城市”,在日本称为“寒地城市”,而我国也习惯称为“寒地城市”。从气候特征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这类城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冰岛、瑞士、日本、俄罗斯联盟、中國以及中亚的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其中多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我国严寒地区是根据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指那些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以内蒙古及东北三省为主的北纬40度以北地区称为寒冷地区,这个区域范围内的区域都称为寒地区域,比如哈尔滨、呼和浩特、吉林都属于寒地区域,其周边的乡村则称之为寒地乡村。寒地气候有以下基本特征:冬季气温一般在O℃以下;通常以雪的形式降水;日照或白昼时间短暂;冬季持续时间长,季节变化明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乡村一年中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与严寒、黑暗、降雪、和寒风相伴。因此寒地乡村冬季恶劣气候条件对城市居住环境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是需要我们去研究与探索的。
2、北欧景观设计
北欧由挪威、丹麦、瑞典、冰岛、芬兰以及法罗群岛组成,北欧国家处于北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每年五月到九月,气候最佳,气候适宜,白昼长,春秋两季短促,冬季从每年的十一月到来年的三月,寒冷漫长。可见北欧在地理位置及气候表现上与我国寒地地区较为一致,北欧在长期的景观设计实践中逐步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为我国寒地地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空间。
北欧国家的景观设计发展经历了对后来的北欧风格形成至关重要的一次运动——“民族浪漫主义”运动,这一运动在北欧近代史上极具震撼力,这一运动以在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世界潮流的新设计为主旨,使民族传统文化深入设计师的骨髓,以至于在面临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仍能理性而又自信的对待。先后经历了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1920年代末德国包豪斯的功能主义、1950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1990年代的极简主义的传入与影响,并最终促使北欧景观设计形成了功能与艺术相统一,对朴实、美观、实用的设计哲学,具体特点如下:
2.1为大众而设计的民主设计思想
为大众而设计的民主思想体现在景观、建筑、家具、工业产品等的方方面面。北欧的民主思想自古有之,是社会体制的产物,在君主制建立之前,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实行民主议会制,权利属于人民,人民的意愿普遍能得到重视,并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延续着。北欧国家属于高税收、高福利待遇国家,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不是很大,普通人民的社会地位比较起来没有太大差别,艺术相关行业的发展依赖于所有人民大众的参与,相关产品物美价廉,为大众提供实惠又精良的设计师北欧国家设计行业的标杆。
2.2大自然是设计灵感的来源
寒冷又漫长的冬季气候促使北欧人更加的珍爱大自然。大自然丰富的表情带给北欧设计师无限的创作灵感,建筑史上著名的建筑大师阿尔托设计的有机曲线形态的建筑就是受芬兰本地自然的湖泊岸线的启发;瑞典景观设计师海幺林把花园看做自然的花园,尽可能弱化人工塑造的痕迹,力求还原本真的景观设计作品;
著名的Savoy玻璃花瓶、玛利亚别墅庭院中的曲线形态的游泳池等均能看出自然风景给设计界的重要影响。
2.3对光的关注
位于寒冷地区的人们对光的渴望与敬畏是热带、亚热带人们所体会不到的,无论是建筑及室内空间还是室外公共空间,对光的需求和运用体现在与人们活动相关的各种角落。建筑的洞口、外立面及屋檐不是以遮蔽阳光为目的,而是巧妙地引入阳光;室外广场的休息座椅也可以完全暴露于阳光下,以供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享受阳光片刻的温暖,甚至在夏天也不会觉得太晒......
2.4人情味与地域特色
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气候带给北欧国家人民的是“家庭氛围”的重视,从建筑、室内到所有的生活用品,无不体现出设计师对人的关怀,舒适、好用、美观,这从风靡全球的宜家家具均可窥见一斑。并且在设计中,设计师都表现出对材料的关注,温暖的木材在室内、建筑及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
北欧各国的设计从各自传统中汲取营养和进行设计语言提炼的做法可以说已经深入骨髓,导致了北欧设计在用材、设计语言和工艺上都深深盖上了民族的烙印。
3、北欧的景观特点对我国寒地乡村景观发展的启示:
我国寒地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一个借鉴北欧景观的诸多优良传统,结合当地具体地域特征。考虑气候条件,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人对阳光的渴望,室外活动完全暴露在阳光里,接受阳光的沐浴,室内空间尽可能地向阳设计,人对寒冷的抵触或享受,暖色的运用、触感温暖的材质的运用,比如木头等;光注细部、工艺精细。
项目编号
本论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A014】
【关键词】寒地乡村景观;人性化;地域性;适应性
1、寒地乡村景观概念
目前对严寒地区定义繁多,从季节温度、降雪到霜冻时间等不同角度,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并且不同国家对这类城市的概念和叫法也有所不同,如欧美国家称为“冬季城市”,在日本称为“寒地城市”,而我国也习惯称为“寒地城市”。从气候特征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这类城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国、冰岛、瑞士、日本、俄罗斯联盟、中國以及中亚的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其中多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我国严寒地区是根据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指那些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以内蒙古及东北三省为主的北纬40度以北地区称为寒冷地区,这个区域范围内的区域都称为寒地区域,比如哈尔滨、呼和浩特、吉林都属于寒地区域,其周边的乡村则称之为寒地乡村。寒地气候有以下基本特征:冬季气温一般在O℃以下;通常以雪的形式降水;日照或白昼时间短暂;冬季持续时间长,季节变化明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乡村一年中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与严寒、黑暗、降雪、和寒风相伴。因此寒地乡村冬季恶劣气候条件对城市居住环境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是需要我们去研究与探索的。
2、北欧景观设计
北欧由挪威、丹麦、瑞典、冰岛、芬兰以及法罗群岛组成,北欧国家处于北极圈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每年五月到九月,气候最佳,气候适宜,白昼长,春秋两季短促,冬季从每年的十一月到来年的三月,寒冷漫长。可见北欧在地理位置及气候表现上与我国寒地地区较为一致,北欧在长期的景观设计实践中逐步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为我国寒地地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空间。
北欧国家的景观设计发展经历了对后来的北欧风格形成至关重要的一次运动——“民族浪漫主义”运动,这一运动在北欧近代史上极具震撼力,这一运动以在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世界潮流的新设计为主旨,使民族传统文化深入设计师的骨髓,以至于在面临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仍能理性而又自信的对待。先后经历了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1920年代末德国包豪斯的功能主义、1950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1990年代的极简主义的传入与影响,并最终促使北欧景观设计形成了功能与艺术相统一,对朴实、美观、实用的设计哲学,具体特点如下:
2.1为大众而设计的民主设计思想
为大众而设计的民主思想体现在景观、建筑、家具、工业产品等的方方面面。北欧的民主思想自古有之,是社会体制的产物,在君主制建立之前,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实行民主议会制,权利属于人民,人民的意愿普遍能得到重视,并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延续着。北欧国家属于高税收、高福利待遇国家,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不是很大,普通人民的社会地位比较起来没有太大差别,艺术相关行业的发展依赖于所有人民大众的参与,相关产品物美价廉,为大众提供实惠又精良的设计师北欧国家设计行业的标杆。
2.2大自然是设计灵感的来源
寒冷又漫长的冬季气候促使北欧人更加的珍爱大自然。大自然丰富的表情带给北欧设计师无限的创作灵感,建筑史上著名的建筑大师阿尔托设计的有机曲线形态的建筑就是受芬兰本地自然的湖泊岸线的启发;瑞典景观设计师海幺林把花园看做自然的花园,尽可能弱化人工塑造的痕迹,力求还原本真的景观设计作品;
著名的Savoy玻璃花瓶、玛利亚别墅庭院中的曲线形态的游泳池等均能看出自然风景给设计界的重要影响。
2.3对光的关注
位于寒冷地区的人们对光的渴望与敬畏是热带、亚热带人们所体会不到的,无论是建筑及室内空间还是室外公共空间,对光的需求和运用体现在与人们活动相关的各种角落。建筑的洞口、外立面及屋檐不是以遮蔽阳光为目的,而是巧妙地引入阳光;室外广场的休息座椅也可以完全暴露于阳光下,以供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享受阳光片刻的温暖,甚至在夏天也不会觉得太晒......
2.4人情味与地域特色
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气候带给北欧国家人民的是“家庭氛围”的重视,从建筑、室内到所有的生活用品,无不体现出设计师对人的关怀,舒适、好用、美观,这从风靡全球的宜家家具均可窥见一斑。并且在设计中,设计师都表现出对材料的关注,温暖的木材在室内、建筑及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
北欧各国的设计从各自传统中汲取营养和进行设计语言提炼的做法可以说已经深入骨髓,导致了北欧设计在用材、设计语言和工艺上都深深盖上了民族的烙印。
3、北欧的景观特点对我国寒地乡村景观发展的启示:
我国寒地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一个借鉴北欧景观的诸多优良传统,结合当地具体地域特征。考虑气候条件,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人对阳光的渴望,室外活动完全暴露在阳光里,接受阳光的沐浴,室内空间尽可能地向阳设计,人对寒冷的抵触或享受,暖色的运用、触感温暖的材质的运用,比如木头等;光注细部、工艺精细。
项目编号
本论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A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