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的门槛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5755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学者卢梭曾指出:“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对教育子女而言,最要紧的莫过于接受系统而正规的学前教育。在初涉文化知识的阶段,如何端正心思、凝聚意念、一丝不苟地识字读书,已成为不能绕过的成长门槛。
  古代中国,最理想的人生模式当属“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堪称家教的重要内容。齐家,则是家教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最讲究子女家教的窗口,当属历代文人潜心撰写的信笺与家书。比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与欧阳修的《诲学说》等等。此外,还包括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乃至近代的《曾国藩家书》等。毋庸置疑,不同历史时期的家教,都面临同一大主题:如何成功地接受全面而严格的思想与文化哺育。
  首先,古代中国家庭,率先摸到了“德育”的主心骨。德,恰恰提高了每位博学者的精神高度与深度,它代表着每位年轻人的本性,一般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仁爱和平等。
  蜀汉名臣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小儿子,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他在给兄长诸葛瑾的信中写道:诸葛瞻今年八岁,聪慧可爱。我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他担心儿子“早慧”,更愿意他大器晚成。
  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诸葛亮教育儿子的主心骨,莫过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得出,德,已经变成了哺育子女成长的传家宝。
  其次,世人大多倾心于子女读书的“勤”字。
  南北朝时期,学者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中明确写道:“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这触碰到子女教育的一大主题,那就是“勤于读书”。
  在颜之推心目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即使到年老时再学习,也要胜过至死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或者“浪荡鬼”。假如每个人从孩童时代就勤奋好学,那么,每位求学者的生存状态确实与众不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求学时代,读书的目的很清楚:“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无非渴望开阔眼界、拓宽心胸,然后洞悉事理、行为达通。
  再次,家庭教育难以剔除“博”的境界。
  古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恰在“德”与“勤”之外,强调了如何突破求学的症结,那就是跨入“博学”的领域。孔子“传道、授业、解惑”力图跨越三道门槛:首先,推崇做人的德行;然后,如何涉足“言语”;第三,才囊括“政事与文学”。所谓“言语”,代表着待人接物的能力。所谓“政事”,代表着生活与工作的实践能力。所谓“文学”,代表着自身的知识、才艺与技能。孔子传授知识的最高境界,不但有高深的道德,而且能勤奋读书、学有所长,并且更注重厚积才能、造福四方。正如《颜氏家训》的告诫:“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郑板桥绘《竹石图》

  清代诗人郑板桥有个“怪脾气”,他重视读书,却看不起“读书为做官”的世俗想法。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子由你管束,要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
  郑板桥不放心儿子的成长,就把孩子带回自己身边,经常教育。“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儿子的进步变得格外迅速。
  显然,每个人的好学与渊博,等于感恩家庭、报效社会的通行证。自从孩提时代起,许多中国家庭都在子女教育这个选题上,倾注了莫大的心血与殷切的期望。
  (选自《河北日报》2018年12月21日)
其他文献
所谓“官箴书”,翻译成现代汉语,大体上就相当于“干部读本”或“宦海指南”,主要用以向新任或候补的地方官员传授为官之道和治理经验。宋代官僚制度发达,官箴书也不断出现,时至今日,尚可见到五种,即李元弼的《作邑自箴》、吕本中的《官箴》、胡太初的《昼帘绪论》、许月卿的《百官箴》及佚名的《州县提纲》。  在传统儒家社会的观念中,为官首要之事,便是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行。因此吕本中《官箴》开篇即说道:“当官之法,
期刊
中国传统思想精粹解读系列之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
期刊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话(二十三)     清代地方的监察机构有总督、巡抚、按察司和道员等衙门。总督和巡抚在明初是临时派遣的,到清代已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总督为二品大员,如果兼有尚书的职务,就是从一品了。一个总督管理一省或两三个省的事务,以军政为主,兼管民政。巡抚为从二品,负责一个省的军政、民政。在名义上,总督的地位比巡抚高,是上下级关系,但他们两个人在意见不一致时,谁也管不了谁。大家都向皇帝奏报,
期刊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诗意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大概是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牧童忽然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写法出击  儿童是夏天的精灵。读前两句,一个悠然骑着黄牛,引吭高歌的活泼儿童跃然纸上。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而到第四句急转直下,“忽然闭口立”,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
期刊
室小才容膝a,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b,又遇始裘天c。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d,随处一欣然。  (《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八)注释:  a 容膝:仅容两膝,形容居室狭小。《韩诗外传》:“所安不过容膝。”陆游《或问余近况示以长句》有“草庐容膝乐忘贫”的句子。  b 授衣月:指农历九月。《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c 始裘天:《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
期刊
中国古代服饰中善于表现人的情绪和美感的部分,除了摇曳的裙摆,还有宽大的衣袖。古代“仕女图”也总是对这两个部分浓墨重彩,着力刻画,令人印象深刻。前面我们讲过“裙”(见本刊2019年第4期),本期我们来说说“袖”。  “袖”以前写作“褎”,由“衣”和“”组成。“衣”表示字的意义跟衣服有关,“”读作suì,是“穗”的早期字形,此处表示“袖”的读音与之接近。“袖”另有一种字形为“褏”,改用“由”表示整个字
期刊
西汉建立之初,各种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而有所增益。但随着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在百废待兴的文化方面,西汉则力求有所发展。丞相萧何不仅收集档案材料和流散在民间的珍贵书籍,而且在广开献书之路中建立了“石渠”“天禄”“麒麟”等皇家藏书阁。他在替汉高祖营建未央宫时,为显示天子的威风,用“署书”(写匾额的字体)题写前殿的匾额,足足构思了三个月,观看的人多得像流水。有人说这是汉朝人讲究书法的表现。《金壶记》曰:“
期刊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宿州刺史李直臣因贪赃受贿被判处死刑。李直臣不甘伏法,以重金贿赂宫中宦官,企图通过其向御史中丞牛僧孺说情。中唐以来,宦官势力迅速膨胀,干预朝政,飞扬跋扈;面对他们,不仅朝中大臣不敢得罪,连皇帝也要忌惮三分。不料牛僧孺却不吃这一套,坚持奉公执法,“坚执不回”,坚决顶了回去。为李直臣说情的宦官既无奈又恼怒,竟直接找上了皇帝,请求唐穆宗过问此案。唐穆宗特意把牛僧孺叫来,说:“李直
期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
期刊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国家与民族之希望,首在教育;教育之重担,则首在教师。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言:“为师者,修自身方能布师道。志存高远,乐道自得,严师重道,师道尊严,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以德为主,德才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人格感染,潜移默化,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