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学者卢梭曾指出:“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及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远也把它们拔不掉了。”对教育子女而言,最要紧的莫过于接受系统而正规的学前教育。在初涉文化知识的阶段,如何端正心思、凝聚意念、一丝不苟地识字读书,已成为不能绕过的成长门槛。
古代中国,最理想的人生模式当属“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堪称家教的重要内容。齐家,则是家教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最讲究子女家教的窗口,当属历代文人潜心撰写的信笺与家书。比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与欧阳修的《诲学说》等等。此外,还包括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乃至近代的《曾国藩家书》等。毋庸置疑,不同历史时期的家教,都面临同一大主题:如何成功地接受全面而严格的思想与文化哺育。
首先,古代中国家庭,率先摸到了“德育”的主心骨。德,恰恰提高了每位博学者的精神高度与深度,它代表着每位年轻人的本性,一般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仁爱和平等。
蜀汉名臣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小儿子,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他在给兄长诸葛瑾的信中写道:诸葛瞻今年八岁,聪慧可爱。我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他担心儿子“早慧”,更愿意他大器晚成。
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诸葛亮教育儿子的主心骨,莫过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得出,德,已经变成了哺育子女成长的传家宝。
其次,世人大多倾心于子女读书的“勤”字。
南北朝时期,学者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中明确写道:“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这触碰到子女教育的一大主题,那就是“勤于读书”。
在颜之推心目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即使到年老时再学习,也要胜过至死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或者“浪荡鬼”。假如每个人从孩童时代就勤奋好学,那么,每位求学者的生存状态确实与众不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求学时代,读书的目的很清楚:“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无非渴望开阔眼界、拓宽心胸,然后洞悉事理、行为达通。
再次,家庭教育难以剔除“博”的境界。
古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恰在“德”与“勤”之外,强调了如何突破求学的症结,那就是跨入“博学”的领域。孔子“传道、授业、解惑”力图跨越三道门槛:首先,推崇做人的德行;然后,如何涉足“言语”;第三,才囊括“政事与文学”。所谓“言语”,代表着待人接物的能力。所谓“政事”,代表着生活与工作的实践能力。所谓“文学”,代表着自身的知识、才艺与技能。孔子传授知识的最高境界,不但有高深的道德,而且能勤奋读书、学有所长,并且更注重厚积才能、造福四方。正如《颜氏家训》的告诫:“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清代诗人郑板桥有个“怪脾气”,他重视读书,却看不起“读书为做官”的世俗想法。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子由你管束,要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
郑板桥不放心儿子的成长,就把孩子带回自己身边,经常教育。“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儿子的进步变得格外迅速。
显然,每个人的好学与渊博,等于感恩家庭、报效社会的通行证。自从孩提时代起,许多中国家庭都在子女教育这个选题上,倾注了莫大的心血与殷切的期望。
(选自《河北日报》2018年12月21日)
古代中国,最理想的人生模式当属“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堪称家教的重要内容。齐家,则是家教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最讲究子女家教的窗口,当属历代文人潜心撰写的信笺与家书。比如,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与欧阳修的《诲学说》等等。此外,还包括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乃至近代的《曾国藩家书》等。毋庸置疑,不同历史时期的家教,都面临同一大主题:如何成功地接受全面而严格的思想与文化哺育。
首先,古代中国家庭,率先摸到了“德育”的主心骨。德,恰恰提高了每位博学者的精神高度与深度,它代表着每位年轻人的本性,一般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仁爱和平等。
蜀汉名臣诸葛亮,非常喜爱自己的小儿子,同时,又对他的成长充满了担忧。他在给兄长诸葛瑾的信中写道:诸葛瞻今年八岁,聪慧可爱。我担心他过于早熟,最后成不了大器。可见,诸葛亮十分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他担心儿子“早慧”,更愿意他大器晚成。
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诸葛亮教育儿子的主心骨,莫过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得出,德,已经变成了哺育子女成长的传家宝。
其次,世人大多倾心于子女读书的“勤”字。
南北朝时期,学者颜之推,曾在《颜氏家训》中明确写道:“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这触碰到子女教育的一大主题,那就是“勤于读书”。
在颜之推心目中,“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即使到年老时再学习,也要胜过至死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或者“浪荡鬼”。假如每个人从孩童时代就勤奋好学,那么,每位求学者的生存状态确实与众不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求学时代,读书的目的很清楚:“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无非渴望开阔眼界、拓宽心胸,然后洞悉事理、行为达通。
再次,家庭教育难以剔除“博”的境界。
古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恰在“德”与“勤”之外,强调了如何突破求学的症结,那就是跨入“博学”的领域。孔子“传道、授业、解惑”力图跨越三道门槛:首先,推崇做人的德行;然后,如何涉足“言语”;第三,才囊括“政事与文学”。所谓“言语”,代表着待人接物的能力。所谓“政事”,代表着生活与工作的实践能力。所谓“文学”,代表着自身的知识、才艺与技能。孔子传授知识的最高境界,不但有高深的道德,而且能勤奋读书、学有所长,并且更注重厚积才能、造福四方。正如《颜氏家训》的告诫:“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清代诗人郑板桥有个“怪脾气”,他重视读书,却看不起“读书为做官”的世俗想法。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子由你管束,要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幼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
郑板桥不放心儿子的成长,就把孩子带回自己身边,经常教育。“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儿子的进步变得格外迅速。
显然,每个人的好学与渊博,等于感恩家庭、报效社会的通行证。自从孩提时代起,许多中国家庭都在子女教育这个选题上,倾注了莫大的心血与殷切的期望。
(选自《河北日报》2018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