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思想精粹解读系列之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
  —— 习近平
  近来,“知行合一”和“经世致用”成为了社会上的热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两个词的解释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内涵却无太大差别,都是指将学到的东西用在生活和工作中,也就是今天所强调的“躬行实践”。那么,这种实践思想究竟发端于何时,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其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呢?
  实践思想的历史源流
  据《宋史·理宗纪》记载,宋理宗曾下诏说:“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其大意是说:孔子所秉承的“道”,从孟子之后就没有传人了,北宋大儒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既有真知灼见,又能实际践行,他们深入探索孔子的学说,为断绝已久的儒学正宗重立宗旨。宋理宗的观点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他称赞周、张、二程“真见实践”,确是“实践”一词在现存文献中的最早出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一词虽然晚在宋代才出现,但中国人重视实践的思想和传统却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发端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经说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一个人,虽然熟读《诗经》三百篇,但主持政务不能治理好国家,负责外交不能赋诗以表意,那他即使读了再多的诗篇,又有什么用呢?春秋时期,政治家和学者们经常引用《诗经》的句子,或作为政策依据,或作为外交辞令。孔子以《诗经》授学,不止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情操,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在遇到以《诗经》对答的正式场合时,不至陷入“无以言”的窘境。这是孔子时代的“实践思想”。
  孔子之后,学者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多学派。各派学者虽然主张不同,但都希望将自己的学说用于治世安民、富国强兵,西汉史家司马迁说他们“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战国时期,这些奔走于列国之间,游说诸侯与权臣的学者,都是关注世道治乱,愿以其所学改造国家与社会的入世者,由于他们力求将自己的学说应用于现实,所以非常重视实践精神。像墨子就主张“口言之,身必行之”,要求做到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将学习与实践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荀子更是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进一步强调了实践的意义。
  先秦诸子之后的人们同样也非常重视实践精神。汉代重视经学,汉儒就“以《春秋》决狱,以《禹贡》治河,以三百篇(指《诗经》)当谏书”,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在今天看来,我们当然会觉得汉代的学者们迂腐甚至可笑,但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经学应该是那个时代我国最先进的知识体系了。汉代的儒者能将学术思想用于政治生活,以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确实是学以致用的体现。
  自宋代开始,儒学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宋代学者在精研孔孟之学的同时,也普遍能将自己理解的儒家宗旨施展于治民理政、教书育人之中。宋儒中的佼佼者,如周敦颐、张载、程颢、朱熹、陆九渊等,在担任官职时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治民理政能力,为同时代的人所称赞。对他们来说,“知”当然是很重要的,但“知”后的“行”尤为
  要紧。
  到了明代,继承陆九渊思想体系的学者阳明先生—— 王守仁,更是极其强调“知”和“行”的统一,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在他看来,“知”和“行”是一体两面的,没有先后高下之分,与“行”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这就是著名的“知行合一”学说。这种理论针对的是当时能知不能行、不知而妄为的坏风气,推动了知识分子将自身的理念、知识付诸实践。
  明朝晚期,很多学者和从政者又陷入空谈理论的误区,面对现实中的弊病,他们往往手足无措。明亡清兴后,有一批学者总结教训,认为明朝之亡与欠缺实践能力有很大关系。为矫正其弊,他们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口号,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就是这些学者中的代表人物。顾炎武曾痛斥那些只会空谈的学者:“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有鉴于此,顾氏自己的著作如《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日知录》等,都力戒空谈,力图为当时社会提供鉴戒与帮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经世致用”的精神,与先秦以来学者主张学以致用、重视实践的优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可见,注重实践、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珍贵思想财富。具备这种思想的人具有“坐而言,起而行”的作风,他们既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又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投诸济世安民的践行活动之中,为国家与社会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期,这种思想的拥有者都是值得尊重的。
  实践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如前所述,我国古代实践思想包含了“强调践行、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在内涵上有互相重合之处,也有各自的特性,如果就每一项单独解释,前后难免会有重复。为求理解的透彻与简明,我们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来探讨实践思想的内涵:   首先,实践思想的意义在于“经世致用”。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的学者所掌握的知识,无论修身养性,还是富国强兵,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借助知识“致君行道”,力求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构建一个完美的理想世界,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达则兼善天下”,也即清初学者提出的“经世致用”主张。儒家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各家的竞争中最终取得决定性优势,也是因为儒家在广泛吸收各家之长以后,形成了一个在当时涵盖范围最广、可行性最强的思想体系与知识体系,依从其理念,利用其知识,能够有效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即使是看似虚之又虚的宋明理学,其目的也在于指导学者淬炼心性,使其人能够体会孔孟之道,最终以实现“内圣外王”的完美人格为期许,归根结底仍是以知识指导实践的学术,其他学派更不例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让知识服务于社会”。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来自推论、冥思与典籍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现实价值,知识体系也就不会变成空中楼阁。
  其次,实践思想的关键在于“知行合一”。我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虽然整体上是倾向务实的,但毋庸讳言,其中“形而上”的部分也很容易引导学者陷入空谈。这就导致了很多学者虽然知识丰富,说起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头头是道,谈论心性天理口若悬河,但却严重欠缺实践经验,更不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否适用于当前社会。清初思想家颜元也批评明末儒者,说他们“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些明儒正是能“知”不能“行”的典型。只有把“知”和“行”联系起来看待,而非视为孤立的存在,才能正确地发挥知识的力量,也才能做到以实践检验知识的真理性,并反过来改造自己已具有的
  知识。
  言至于此,我们可以对实践思想的内涵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总结了。这种思想的要点,其实在“躬行”二字,也即人们通过实践获取、检验、改造自己对外界的认识,亦即知识,再以这些知识为指导,推动实践活动的进步。所谓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其意义皆在于此。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我国古代的实践思想,其实也是一种朴素的实践论。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实践思想的内涵所在,其价值自然就显而易见了。简而言之,实践思想能够有效推动人们将知识与行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知识,并借助知识指引新的实践,由此推动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在我国历史上,一代代知识分子投身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实践,尤其是在济世安民、富国强兵的问题上呕心沥血,而不崇尚许由洗耳、接舆狂歌式的避世情怀,是与实践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实践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实践思想不仅对古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于当代仍有其正面意义。
  首先,实践是检验知识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最好方式。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新的知识、概念和理论,许多看起来很有道理,也有实用性,但是否真的有助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呢?对其进行检验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知”和“行”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明白哪些知识、概念和理论是真理,具有现实意义,可以推广和普及,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助力;而那些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甚至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的,则证明“知”并不适合“行”的要求。南宋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实践精神有助于反腐倡廉、诚信施政的实行。孔子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德,修道以仁”。意谓政治的要义在于以人为本,衡量人的标准在于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根本原则在于实践仁道。《周礼·天官·冢宰》提出从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个方面考核官吏的廉德,称为六计。《管子·牧民》又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然而,当今有些从政者知行分裂,说一套,做一套,一面高喊廉政建设,一面大搞贪污腐化,败坏了党风政风,也失信于民,为人民所厌恶唾弃。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这对启迪官员的道德良知,遏制贪腐之风,推行廉洁政治是有正面作用的。也只有遏制了贪腐之风,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才能取信于民,实现长治久安。
  第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遥想魏晋时期,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斥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遂有顾炎武“清谈误国”之说。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不仅要反对从政人员陷入清谈文化之中,防止他们只会“空谈大义”,更须强调从政人员应务实、实干,用所学知识和实际行动解决具体问题,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3年3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习近平同志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这是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上下功夫,就是要求我们在躬行实践方面继续深入,避免“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毛病,为国家、民族的强盛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躬行实践的思想必将继续放射出自己的光辉。
其他文献
敬称您和你  敬称有很多,但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最常用的是第二人  称:您。  老北京人“您”字不离口,过去挂嘴边儿上的一个词儿就是“您呐”。平时见了面:“来了您呐!”告别:“慢走您呐!”请人让道:“劳您驾了您,边儿上走,蹭油了您呐!”  跟老北京人聊天儿,听去吧,三句话不离“您呐”。可见“您”字,在北京人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其实,“您”字在古代并不是第二人称的敬辞,它最早是“你们”的意思。据语
期刊
《资治通鉴》讲座  东汉三国:士大夫与豪门政治(六)  张国刚  曹操(155—220)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很奸诈,《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就比较正面了。至少在唐玄宗时代,李隆基少年时“以阿瞒自许”。不是正面形象,谁会以他自许呢?  一、曹操的心结  青少年时代的曹操,最大的心结是家庭出身问题。他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而父亲究竟本姓什么?最权威的史料《三国志》只是说“莫
期刊
范文正公a,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b,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米一升,岁衣人一缣c。嫁女者钱五十千,娶妇者二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者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粳稻八百  斛d,以其所入给其所聚,霈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
期刊
法国的路易十四国王甚是自大,自称是“太阳王”。“朕即国家”就是他说的,够狂妄吧。但从古到今,“朕即国家”在国内外还颇有市场。英国哲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在其名著《神权》中说:“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诗经·小雅·北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也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既然“朕即国家”是“王道”
期刊
造纸术如何传入西方?  在向西方传播的中国文明中,造纸术无疑是最有影响的。据考证,中国发明造纸术至迟在公元初,到东汉和帝永元十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此后纸的生产和使用日渐普及。然而,谈到造纸术的西传,则要从六百多年后唐朝的一场战争说起。  唐天宝十载(751),唐朝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率领由汉人和西域胡人组成的三万大军离开碎叶(今哈萨克斯坦托克马克)迎击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事情的起
期刊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化。”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
期刊
在《论语》中,孔子以片言只语、微言大义的形式,多次谈论了理想中的君子人格。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等等等等。尽管强调点各有不同,但所有这些理想人格,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 救世济民,确切地说,就是入仕为官。正如孔子自言:“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从而,不论
期刊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b。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c。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  於乎d,
期刊
以仁为本  《论语》中有多处记载孔子讲到“仁”。譬如,“里仁为美”“泛爱众而亲仁”“当仁不让于师”“克己复礼为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等等。可以说,“仁”是孔子核心思想的全部精义所在。换言之,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应该提出“以仁为本”者。然而,孔子没有成为首创者。  《诗》云:“赳赳武夫,国之干城。”自古言兵法者,必推司马穰苴与孙武。《孙子兵法》现仍保存完好,故孙武被
期刊
所谓“官箴书”,翻译成现代汉语,大体上就相当于“干部读本”或“宦海指南”,主要用以向新任或候补的地方官员传授为官之道和治理经验。宋代官僚制度发达,官箴书也不断出现,时至今日,尚可见到五种,即李元弼的《作邑自箴》、吕本中的《官箴》、胡太初的《昼帘绪论》、许月卿的《百官箴》及佚名的《州县提纲》。  在传统儒家社会的观念中,为官首要之事,便是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行。因此吕本中《官箴》开篇即说道:“当官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