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这样描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思想素质教育,联系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潜移默化地将思想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全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从日常的问候、家庭、购物、时间、气候、餐饮文化等的教学中,努力挖掘出德育的内涵,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习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在行动上得到有效的掌控,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鼓励、接纳和尊重,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培养。德育能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我们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中,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延伸到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比如:当学生了解了文化Mother’s Day,我结合 Let’s make 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张卡片送给自己的妈妈,并对自己的妈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还要发自内心、真诚地对自己的妈妈说“ I love you ,Mom. Happy Mother’s Day.”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心,爱母之情。如此,对于父亲节,也做了同样的要求。
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材中的德育目标。
德育教育的目标因内容而异,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内容中捕捉德育教育的内涵,在备课时设计好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七年级第一单元Unit1 What’s your name?,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操练中要教会学生发挥合作精神,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明白集体主义的重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热爱集体的情感是最崇高的情感,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
其次,我们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初中英语课程的设置也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如七年级上册在预备单元从问候到一些简单的指令,从一般的语气到客气、委婉地请求,无不体现了学生的一些礼貌品德。如“Thank you”这一句话,英美人常挂在嘴边,对自己的父母、孩子都在说;而一部分中国人,他们的观点则是:孩子帮自己做事是应该的,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物质帮助也是天经地义的,其实他们在很多场合下也想说“谢谢”,就是开不了口。在学习should do sth.,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th.,be supposed to do sth., must, mustn’t时,许多学生总是容易混淆,教师若是经常用口语表达“You should do your homework by yourself.(你应该自己做作业。)You shouldn’t copy others.(不能抄别人的。)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年轻人应该选择自己的衣服。)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when you meet someone.(初次遇到别人时你应该握手。)You are not supposed to quarrel with others.(不要和别人吵架。)You mustn’t play football in the classroom.(不准在教室里踢足球。)”通过这些句子,学生就容易对这些易混知识也就理解了。从七年级起,让学生注意搜集文明礼貌用语,养成使用良好的文明礼貌用语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让学生查阅、了解在异国他乡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或意想不到的经历,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
所谓“度”,也就是要适可而止,能放又能收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影响教学,能“屈”能“伸”,灵活处理;同时,也要保留一定的空间制造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其次,要注意渗透的梯度,由初一到初三逐渐深入,由具体到抽象。如初一年级学习简单的句子时,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事情做比较,诱导其思考;到了初三,则要注意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勤奋学习,不断奋进的精神。比如说:我们在学习问路的对话时,书上要求的内容较浅,但考试时要求的内容则较深入。因此,教师要注意灵活处理,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既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学有余力。
第四,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注意“伸”的把握。
所谓“伸”,也就是40分钟之外的德育渗透。在初中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部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德育的亲身体验,使其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渗透德育教育,如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歌曲、英语录像等,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境下接受教育与熏陶。如初三Unit8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利用自己的特长为他人、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建议学校团组织带领学生去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参加一些义务劳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二下Unit7 A man who never give up,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学会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鼓励他们发奋学习,把问题看得远,想得全,将来才能走得远。
总之,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从而真正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携起手来,全面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
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品德。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思想素质教育,联系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潜移默化地将思想素质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全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从日常的问候、家庭、购物、时间、气候、餐饮文化等的教学中,努力挖掘出德育的内涵,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习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在行动上得到有效的掌控,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鼓励、接纳和尊重,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语言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从多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培养。德育能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我们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中,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延伸到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德育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比如:当学生了解了文化Mother’s Day,我结合 Let’s make 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张卡片送给自己的妈妈,并对自己的妈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还要发自内心、真诚地对自己的妈妈说“ I love you ,Mom. Happy Mother’s Day.”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心,爱母之情。如此,对于父亲节,也做了同样的要求。
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材中的德育目标。
德育教育的目标因内容而异,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内容中捕捉德育教育的内涵,在备课时设计好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七年级第一单元Unit1 What’s your name?,内容十分贴近生活,操练中要教会学生发挥合作精神,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让学生明白集体主义的重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热爱集体的情感是最崇高的情感,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支持配合。
其次,我们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初中英语课程的设置也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如七年级上册在预备单元从问候到一些简单的指令,从一般的语气到客气、委婉地请求,无不体现了学生的一些礼貌品德。如“Thank you”这一句话,英美人常挂在嘴边,对自己的父母、孩子都在说;而一部分中国人,他们的观点则是:孩子帮自己做事是应该的,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物质帮助也是天经地义的,其实他们在很多场合下也想说“谢谢”,就是开不了口。在学习should do sth.,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th.,be supposed to do sth., must, mustn’t时,许多学生总是容易混淆,教师若是经常用口语表达“You should do your homework by yourself.(你应该自己做作业。)You shouldn’t copy others.(不能抄别人的。)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年轻人应该选择自己的衣服。)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when you meet someone.(初次遇到别人时你应该握手。)You are not supposed to quarrel with others.(不要和别人吵架。)You mustn’t play football in the classroom.(不准在教室里踢足球。)”通过这些句子,学生就容易对这些易混知识也就理解了。从七年级起,让学生注意搜集文明礼貌用语,养成使用良好的文明礼貌用语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让学生查阅、了解在异国他乡因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或意想不到的经历,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
所谓“度”,也就是要适可而止,能放又能收地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影响教学,能“屈”能“伸”,灵活处理;同时,也要保留一定的空间制造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其次,要注意渗透的梯度,由初一到初三逐渐深入,由具体到抽象。如初一年级学习简单的句子时,引导学生用身边的事情做比较,诱导其思考;到了初三,则要注意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勤奋学习,不断奋进的精神。比如说:我们在学习问路的对话时,书上要求的内容较浅,但考试时要求的内容则较深入。因此,教师要注意灵活处理,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既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学有余力。
第四,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注意“伸”的把握。
所谓“伸”,也就是40分钟之外的德育渗透。在初中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部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德育的亲身体验,使其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渗透德育教育,如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歌曲、英语录像等,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境下接受教育与熏陶。如初三Unit8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利用自己的特长为他人、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建议学校团组织带领学生去做一些志愿者工作,参加一些义务劳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二下Unit7 A man who never give up,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学会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鼓励他们发奋学习,把问题看得远,想得全,将来才能走得远。
总之,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中,从而真正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携起手来,全面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
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