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55-01
【摘要】目的 探讨围心搏骤停期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 方法 对2010-2012年期间的内一科156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现场急救措施进行 回顾总结。
结果 156例实施CPR的患者,复苏成功率达47.5%。
结论 提高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管理,使用推广规范的CPR技术,有效的 提高了CPR的成功率。
【关键词】 围心搏骤停期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时采取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果在临床上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搏骤停的早期信号,做到早期的CPR,并根据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和病因选择适当的复苏顺序,将有助于提高CPR的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2012年间内一科实施CPR的患者156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70岁,原发疾病有心衰,肺源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达47.5%.
2 具体实施情况
2.1 快速判断 判断有无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再选择CPR的顺序。具体为:心律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者首选电除颤,如果有明确的心脏疾患引起的呼吸、心搏骤停首选电除颤,同时根据心脏电击除颤后CPR情况,及时确定紧急气管插管。如果没有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但有明确的病因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者,首先气管插管,然后根据情况是否进行电除颤.
2.2 及早复苏 心脏骤停后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而本组资料中在6分钟内实施CPR的成功率为64.84%,超过6分钟实施CPR的,成功率仅为35.16%.
2.3 保持气道通畅并进行有效地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畅通气道应采取仰头提颏法,怀疑有颈椎损伤时采取托颌法。我们在抢救中不常规进行呼吸道异物清除,而是发现有异物时随时清除,以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所有的人工呼吸均应给予1秒以上的人工通气。
2.4 选择合适的电击除颤时机 临床实践表明,在心搏骤停的1min内行除颤可以将成功率提高70%-90%,每延迟2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通常单向波首选除颤能量为360J,双向波通常首选能量为150-200J,连续除颤3次,对于除颤不成功者配以胺碘酮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并给予持续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后心电变为交界性、房性、窦性心律或心电变为直线均为除颤成功的标志。
2.5 正确进行气管内插管 在心搏骤停期患者中,心律表现为无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但有明确的病因,如溺水、脑卒中、COPD、烟雾吸入、药物过量、窒息等,(患者可尚存临终心跳)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者,首选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频率为成人10-20次/分,婴儿或儿童为12-20次/分,同时根据插管后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电除颤。
2.6 选择有效的静脉血管及有效的应用复苏药物。优先选择右侧上肢肘前静脉,复苏药物首选肾上腺素,并做好心电监护。
2.7 尽早进行脑复苏护理。心脏骤停后行CPR后有17%-49%的患者可恢复自主循环,但复苏能否存活取决于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在不影响CPR的前提下,及早在复苏开始后5min内开始对病人进行脑部降温,对脑复苏有较大的帮组。
3 讨论
3.1 以上资料中的患者大都处于围心搏骤停期或进行CPR的时间比较早,因此成功的几率比较的大,进一步的说如果能将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见,加强危重患者的监控和救治,就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2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对正确运用CPR术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开展规范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尤为重要。
3.3 大力普及公众的心肺复苏知识 有研究证实,在普及了心肺复苏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亡,因此普及此项急救技能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季一娟.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971-972.
[2] 沈洪,赵世峰,度炎﹙编译﹚.《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系列讲座(2)-自动体外除颤与除颤方法.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254
[3] 沈洪,何忠杰 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療-早期电除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7):501-502.
[4] 许荣廷 中毒性心搏骤停急救论谈[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4):817-821
[5] 周秀华,牛德群.急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69
[6] 桂月玲,陈艳,贺喜元.警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8).
【摘要】目的 探讨围心搏骤停期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 方法 对2010-2012年期间的内一科156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现场急救措施进行 回顾总结。
结果 156例实施CPR的患者,复苏成功率达47.5%。
结论 提高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管理,使用推广规范的CPR技术,有效的 提高了CPR的成功率。
【关键词】 围心搏骤停期 心肺复苏 成功率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时采取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措施。如果在临床上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搏骤停的早期信号,做到早期的CPR,并根据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和病因选择适当的复苏顺序,将有助于提高CPR的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2012年间内一科实施CPR的患者156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70岁,原发疾病有心衰,肺源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达47.5%.
2 具体实施情况
2.1 快速判断 判断有无围心搏骤停期的表现及病因,再选择CPR的顺序。具体为:心律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者首选电除颤,如果有明确的心脏疾患引起的呼吸、心搏骤停首选电除颤,同时根据心脏电击除颤后CPR情况,及时确定紧急气管插管。如果没有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但有明确的病因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者,首先气管插管,然后根据情况是否进行电除颤.
2.2 及早复苏 心脏骤停后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而本组资料中在6分钟内实施CPR的成功率为64.84%,超过6分钟实施CPR的,成功率仅为35.16%.
2.3 保持气道通畅并进行有效地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畅通气道应采取仰头提颏法,怀疑有颈椎损伤时采取托颌法。我们在抢救中不常规进行呼吸道异物清除,而是发现有异物时随时清除,以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所有的人工呼吸均应给予1秒以上的人工通气。
2.4 选择合适的电击除颤时机 临床实践表明,在心搏骤停的1min内行除颤可以将成功率提高70%-90%,每延迟2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通常单向波首选除颤能量为360J,双向波通常首选能量为150-200J,连续除颤3次,对于除颤不成功者配以胺碘酮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并给予持续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除颤后心电变为交界性、房性、窦性心律或心电变为直线均为除颤成功的标志。
2.5 正确进行气管内插管 在心搏骤停期患者中,心律表现为无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但有明确的病因,如溺水、脑卒中、COPD、烟雾吸入、药物过量、窒息等,(患者可尚存临终心跳)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者,首选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频率为成人10-20次/分,婴儿或儿童为12-20次/分,同时根据插管后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电除颤。
2.6 选择有效的静脉血管及有效的应用复苏药物。优先选择右侧上肢肘前静脉,复苏药物首选肾上腺素,并做好心电监护。
2.7 尽早进行脑复苏护理。心脏骤停后行CPR后有17%-49%的患者可恢复自主循环,但复苏能否存活取决于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在不影响CPR的前提下,及早在复苏开始后5min内开始对病人进行脑部降温,对脑复苏有较大的帮组。
3 讨论
3.1 以上资料中的患者大都处于围心搏骤停期或进行CPR的时间比较早,因此成功的几率比较的大,进一步的说如果能将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见,加强危重患者的监控和救治,就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2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对正确运用CPR术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开展规范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尤为重要。
3.3 大力普及公众的心肺复苏知识 有研究证实,在普及了心肺复苏的欧美国家,每天有100多人幸免于死亡,因此普及此项急救技能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季一娟.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1﹚:971-972.
[2] 沈洪,赵世峰,度炎﹙编译﹚.《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系列讲座(2)-自动体外除颤与除颤方法.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254
[3] 沈洪,何忠杰 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療-早期电除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7):501-502.
[4] 许荣廷 中毒性心搏骤停急救论谈[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2(4):817-821
[5] 周秀华,牛德群.急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69
[6] 桂月玲,陈艳,贺喜元.警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