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年前的夏天,刚考完高考的我如释重负,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了大半个月。高考成绩公布后需要填志愿,当时的我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于是听从家人的建议填报了统计学专业。
就这样,爸爸妈妈拖着行李,送我来到长沙,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读高中时,老师们都说“等你们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我也是怀着这样的期许来到大学的。但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我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早上六点四十分要上自习课,照样需要早起;满课的时候需要从早上一直上到晚上九点半;课间休息的时候要从一栋教学楼赶到另一栋教学楼去占教室前排的座位,因为教室很大,只有坐在前排才能听得清老师讲课。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个人的社团活动需要花时间去参加,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高中时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那种满足感,而是感觉自己在机械地做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感觉到很迷茫,意识到不能以这样的状态度过我的大学四年。究其原因,是我的学习状态还停留在高中“任务式”的学习模式中。而在大学里,不会有老师告诉你哪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来安排决定。于是我开始选择性地参加学校安排的活动,试着让自己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
在数学分析课上,老师对我们说:“大学,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你学会了学习。”的确,尽管大家都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但有的人会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并要求自己拿到满分绩点,有的人只要求期末考试及格就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有的人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要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所以他们会认真学习,争取考研到更好的学校或者努力拿到学校的保研名额;有的人只想在大学毕业后找一份优质的工作,所以他们会在学习之余参加一些学生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以便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大学四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如果没有树立自己的目标,那就很容易虛度光阴,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大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我的大学四年带给我的经验教训就是要多多尝试、多多实践。下面有几点建议想和大家分享。
一、探索自己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只是听从父母和老师“要好好学习”的话,就这样读到了高中毕业,这类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很容易感到迷茫。我的建议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至少要知道自己不喜欢做什么,这样就不需要在这些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另外,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然后从中获得一些参考,看这些是否与你的内心相吻合。
比如我是在大一进入学生会干了一个学期的学生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些琐碎的工作,它们占据了我太多的休息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而且我不能在学生工作和学习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甚至还有些本末倒置,我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因此在一个学期之后,我果断辞去了学生会工作,把闲散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或者考证。在学习和考证的过程中我发现,通过一门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对我而言有巨大的成就感,于是我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并在这几年中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拿到了许多奖学金。
二、刻苦钻研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后,也不能空有一颗喜欢的心,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段沉浸式的学习来打基础。我所学的专业是统计学,它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和数学相关,在应用上则需要用代码编写程序。因此数学建模大赛是我们专业的学生每年的重头戏,它是数学和代码这二者的结合,需要理论知识和应用操作都非常熟练。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代码的编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十分枯燥,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和迭代才能更好地优化数据,建立起数学模型。但一想到比赛获奖那一刻的成就感,我就不会抱怨这些无聊又重复的内容学习起来有多么痛苦,反而会沉浸在其中,把它当作一个必不可少的成长经历,遇到不懂的数学问题就主动和同学讨论解决,每一次遇到代码出错的时候就当作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知识。
三、勇于实践
有了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将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专业来说,毕业后很多人会选择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因此参与项目的经验对于我们专业来说尤为重要。基于这点,在校期间我积极参与老师的项目小组,寒暑假的时候也会有针对性地投实习简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学到很多待人处世的方法,这对我们将来走向职场大有裨益。因此,实习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学习活动。
回想起我这四年,有过迷茫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也是在这四年里,我对自己的专业从完全不了解到喜欢,并且在毕业之后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中逐渐找到自己喜欢、适合的东西;学会了拒绝无用的社交,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最后,我想借用路遥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一次又一次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
希望大家都能不负韶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就这样,爸爸妈妈拖着行李,送我来到长沙,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读高中时,老师们都说“等你们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我也是怀着这样的期许来到大学的。但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我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早上六点四十分要上自习课,照样需要早起;满课的时候需要从早上一直上到晚上九点半;课间休息的时候要从一栋教学楼赶到另一栋教学楼去占教室前排的座位,因为教室很大,只有坐在前排才能听得清老师讲课。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个人的社团活动需要花时间去参加,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高中时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的那种满足感,而是感觉自己在机械地做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我感觉到很迷茫,意识到不能以这样的状态度过我的大学四年。究其原因,是我的学习状态还停留在高中“任务式”的学习模式中。而在大学里,不会有老师告诉你哪个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来安排决定。于是我开始选择性地参加学校安排的活动,试着让自己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
在数学分析课上,老师对我们说:“大学,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你学会了学习。”的确,尽管大家都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但有的人会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并要求自己拿到满分绩点,有的人只要求期末考试及格就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有的人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要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所以他们会认真学习,争取考研到更好的学校或者努力拿到学校的保研名额;有的人只想在大学毕业后找一份优质的工作,所以他们会在学习之余参加一些学生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以便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大学四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如果没有树立自己的目标,那就很容易虛度光阴,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大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我的大学四年带给我的经验教训就是要多多尝试、多多实践。下面有几点建议想和大家分享。
一、探索自己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只是听从父母和老师“要好好学习”的话,就这样读到了高中毕业,这类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很容易感到迷茫。我的建议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至少要知道自己不喜欢做什么,这样就不需要在这些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另外,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然后从中获得一些参考,看这些是否与你的内心相吻合。
比如我是在大一进入学生会干了一个学期的学生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些琐碎的工作,它们占据了我太多的休息时间,甚至是上课时间。而且我不能在学生工作和学习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甚至还有些本末倒置,我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因此在一个学期之后,我果断辞去了学生会工作,把闲散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或者考证。在学习和考证的过程中我发现,通过一门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对我而言有巨大的成就感,于是我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并在这几年中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拿到了许多奖学金。
二、刻苦钻研
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后,也不能空有一颗喜欢的心,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段沉浸式的学习来打基础。我所学的专业是统计学,它的大部分理论知识都和数学相关,在应用上则需要用代码编写程序。因此数学建模大赛是我们专业的学生每年的重头戏,它是数学和代码这二者的结合,需要理论知识和应用操作都非常熟练。数学知识的学习和代码的编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十分枯燥,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和迭代才能更好地优化数据,建立起数学模型。但一想到比赛获奖那一刻的成就感,我就不会抱怨这些无聊又重复的内容学习起来有多么痛苦,反而会沉浸在其中,把它当作一个必不可少的成长经历,遇到不懂的数学问题就主动和同学讨论解决,每一次遇到代码出错的时候就当作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知识。
三、勇于实践
有了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将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专业来说,毕业后很多人会选择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因此参与项目的经验对于我们专业来说尤为重要。基于这点,在校期间我积极参与老师的项目小组,寒暑假的时候也会有针对性地投实习简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学到很多待人处世的方法,这对我们将来走向职场大有裨益。因此,实习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学习活动。
回想起我这四年,有过迷茫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也是在这四年里,我对自己的专业从完全不了解到喜欢,并且在毕业之后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各种学生活动中逐渐找到自己喜欢、适合的东西;学会了拒绝无用的社交,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最后,我想借用路遥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一次又一次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
希望大家都能不负韶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