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导入新课、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复习等环节的教学艺术,但对结尾却很少讲究。其实,小学数学教学结尾运用得当,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因此,精心设计结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结尾艺术。结课方法运用得当,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表现形式,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硬加上去的。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其结尾大多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面面俱到
例如,某教师教学《认识小数》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谁来说说生活中你还在哪看到过小数?
生:超市的货架上有小数。视力表上也有小数。股票交易所的屏幕上有小数等等。
师: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右边的数是?
生: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
师:写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小数点要写成圆点,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不能写在数学的中间。
师:读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生:小数部分有几个零就要读几个零。
师:说说0.6元表示的意义?
生:0.6元表示把一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6份就是十分之六,也就是0.6元。
师:说说0.9米表示的意义?
生:0.9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9份就是十分之九,也就是0.9米。
……
这位老师滴水不漏地照顾到每一个教学内容,表面上一点时间也没浪费,实际上这种没有重点的归纳,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不得要领。我们老师在结尾设计上,要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盲目地求细求全。
2、轻描淡写走过场
下面是另一位教师教学《量一量》的片段
学生经历了“认识各种尺”、“用学生尺量”、“用各种尺量”后。
师:老师有一个建议——下课后我们到篮球场上去量一量,看看篮球场上哪些线段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一个漂亮的“结”
为避免小学数学课课堂教学结尾草草收场,虎头蛇尾的现象,使结尾能收到“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效果。就要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一个漂亮的“结”,方法如下:
1、建构结尾
建构结尾法是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点拨,在课堂结尾时,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去小结,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如课堂教学结尾时,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与疑问?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个评价?你想提醒大家做些什么?”等等。如课堂教学结尾时,还可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结尾时,师:“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样的设计,既帮助学生清理思路、固执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设疑结尾
设疑结尾法是指创设悬念产生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结尾时,师:“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师:“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又会是多少度呢?”这样的悬念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总结预习结尾
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3)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4、延伸拓展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中心,更需要注重结尾艺术。结课方法运用得当,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表现形式,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硬加上去的。当前的一些数学课,其结尾大多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面面俱到
例如,某教师教学《认识小数》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谁来说说生活中你还在哪看到过小数?
生:超市的货架上有小数。视力表上也有小数。股票交易所的屏幕上有小数等等。
师: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右边的数是?
生: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
师:写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小数点要写成圆点,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不能写在数学的中间。
师:读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生:小数部分有几个零就要读几个零。
师:说说0.6元表示的意义?
生:0.6元表示把一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6份就是十分之六,也就是0.6元。
师:说说0.9米表示的意义?
生:0.9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9份就是十分之九,也就是0.9米。
……
这位老师滴水不漏地照顾到每一个教学内容,表面上一点时间也没浪费,实际上这种没有重点的归纳,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如坠云雾之中,不得要领。我们老师在结尾设计上,要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盲目地求细求全。
2、轻描淡写走过场
下面是另一位教师教学《量一量》的片段
学生经历了“认识各种尺”、“用学生尺量”、“用各种尺量”后。
师:老师有一个建议——下课后我们到篮球场上去量一量,看看篮球场上哪些线段用哪种尺量比较好?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一个漂亮的“结”
为避免小学数学课课堂教学结尾草草收场,虎头蛇尾的现象,使结尾能收到“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效果。就要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打一个漂亮的“结”,方法如下:
1、建构结尾
建构结尾法是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点拨,在课堂结尾时,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去小结,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如课堂教学结尾时,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与疑问?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个评价?你想提醒大家做些什么?”等等。如课堂教学结尾时,还可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结尾时,师:“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样的设计,既帮助学生清理思路、固执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设疑结尾
设疑结尾法是指创设悬念产生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结尾时,师:“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师:“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又会是多少度呢?”这样的悬念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总结预习结尾
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这样可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在帮助学生思维、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以后,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和帮助预习:
(1)什么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几条边?有几个角?
(3)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我们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呢?如果能,又应该怎样计算呢?
4、延伸拓展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我们要尽量做到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