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027-01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是以人和社会作为实践对象的科学”的观点得到肯定,语用学也就被认为是继承和推动这种观点的重要力量而获得发展[1]。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许多错误都属语用错误。“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在外语教学中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2]。因此有必要研究语用学,特别要研究英汉语用差异,把语用学理论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之一,以使英语教学工作更为有效。
一、语言教学中语用学的应用
在语言教学方面,语用学可应用来解决语言结构功能的问题,即对语言进行语用分析,解决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使用原则。这种研究称为“语用-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及其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对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结构在语境不同的情况下所具有的不同语用功能的研究。从语言本身研究语用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的本质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规律的理解,如: a. You won’t get more money. b. More money you won’t get. 从句子的表层结构来看,这两句话的命题意义大致相同,只是语序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具有不同的暗含意义而且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前一句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你不会得到更多的钱”这样一个事实,而后一句除了这一字面意义以外可能还暗含了“你得到的不是更多的钱,而是付出更多的劳动”等意义。从语用功能角度来讲,前者表达了“陈述”这样的言语行为,而后者可能表达了“警告”或“谴责”等言语行为。
此外,语用学还可应用来解决外语教学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一系列语用失误问题,探讨语用的社会因素,这种研究称为“社交—语用学”。比如:Have you got a watch? 这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如表示“请求”,则表示请求对方告诉自己时间,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此外,这句话也可以表示真正的“询问”,表示询问对方是否有手表,这种情况则多发生在熟人之间。一句话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询问、邀请、感谢等),而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这些都需要依靠语境作出选择。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例如,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使用第二语言交际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干扰,这些干扰是怎样在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应对它们作出什么样的解释等等。
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重点是受文化影响的社交语用现象。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文化总是在语言的使用上打下深深的烙印,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正是社交——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对象。而对比语用学的研究是就两种语言交际功能的不同方面,两种语言不同的语用技巧和策略以及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方面的研究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促进译学的发展等都有积极意义。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语用原则,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懂得这些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语用原则系统化的问题正是我们今后要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目前说来,我们只能通过语言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总结[3]。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学
过去,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定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我国主要用于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很自然教学大纲对交际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的要求不高。目前这种现象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努力, 以上情况有所改变, 但离社会的要求还差甚远。要改变这种现象,很重要的是外语教师必须对学生目的语使用的特征、使用时出现的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教材、教学方法、母语及其文化对学生交际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等有所了解。只有这样, 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才会有的放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我们教学比较密切、较有实用意义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1)中国学生使用(包括听、说、读和写) 所学目的语的语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本族语使用者语用特征间的异同;2)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以及这些特征对交际的影响;3)汉语和汉语言文化对中国学生语用能力获得的影响(包括正负迁移) ;4)教材、教法对中国学生语用能力获得的影响;5)中国学生语用失误研究以及语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等。
在外语教学界人们常常认为目的语的语用规则与语法规则都比较容易教,因为它不会对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特性构成威胁。语用能力是否能培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培养,这是教师所关心的问题。语用学的研究使我们意识到不同语言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及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即有意识地分析语言使用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语言形式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运用语用知识对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以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分析判断语用意义的能力。同时,也可减少或避免由于教学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语用失误。要
使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话语的交际性,可以采用在课堂里对剧本里的对话中人物话语的含义进行讨论的方法。当然,以上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语用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还须通过使用语言来实现。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适当的环境,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4]。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跨文化的差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采用讨论、对比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只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用差异,在使用语言时对这些差异的敏感性才会真正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学生通过书面阅读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最终达到理解,并在理解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大学英语教学同一般的语用交际相比,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其特殊的一面。特殊之处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规范化的活动,它不仅有量化的指标,一定的程序和内在的规律,而且还有确定的教材和专职的教师,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常常不是自己直接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达到的,在教材的作者和学生之间,要由教师作为桥梁来衔接和沟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外语教师把语用学理论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可以使英语教学工作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略[J].外语研究,2001(4):10-16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10
[3]李吉全.语用语篇与外语教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86-88
[4]武晓燕.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48-51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是以人和社会作为实践对象的科学”的观点得到肯定,语用学也就被认为是继承和推动这种观点的重要力量而获得发展[1]。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许多错误都属语用错误。“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在外语教学中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2]。因此有必要研究语用学,特别要研究英汉语用差异,把语用学理论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之一,以使英语教学工作更为有效。
一、语言教学中语用学的应用
在语言教学方面,语用学可应用来解决语言结构功能的问题,即对语言进行语用分析,解决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使用原则。这种研究称为“语用-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及其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对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结构在语境不同的情况下所具有的不同语用功能的研究。从语言本身研究语用有助于我们对语言的本质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规律的理解,如: a. You won’t get more money. b. More money you won’t get. 从句子的表层结构来看,这两句话的命题意义大致相同,只是语序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具有不同的暗含意义而且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前一句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你不会得到更多的钱”这样一个事实,而后一句除了这一字面意义以外可能还暗含了“你得到的不是更多的钱,而是付出更多的劳动”等意义。从语用功能角度来讲,前者表达了“陈述”这样的言语行为,而后者可能表达了“警告”或“谴责”等言语行为。
此外,语用学还可应用来解决外语教学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一系列语用失误问题,探讨语用的社会因素,这种研究称为“社交—语用学”。比如:Have you got a watch? 这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言语行为,如表示“请求”,则表示请求对方告诉自己时间,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此外,这句话也可以表示真正的“询问”,表示询问对方是否有手表,这种情况则多发生在熟人之间。一句话往往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询问、邀请、感谢等),而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这些都需要依靠语境作出选择。跨文化语用学研究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例如,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使用第二语言交际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干扰,这些干扰是怎样在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应对它们作出什么样的解释等等。
社交——文化的语用研究重点是受文化影响的社交语用现象。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文化总是在语言的使用上打下深深的烙印,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正是社交——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对象。而对比语用学的研究是就两种语言交际功能的不同方面,两种语言不同的语用技巧和策略以及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方面的研究对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促进译学的发展等都有积极意义。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语用原则,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懂得这些原则。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语用原则系统化的问题正是我们今后要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目前说来,我们只能通过语言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总结[3]。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学
过去,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定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我国主要用于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很自然教学大纲对交际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的要求不高。目前这种现象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多年的努力, 以上情况有所改变, 但离社会的要求还差甚远。要改变这种现象,很重要的是外语教师必须对学生目的语使用的特征、使用时出现的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教材、教学方法、母语及其文化对学生交际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等有所了解。只有这样, 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才会有的放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我们教学比较密切、较有实用意义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1)中国学生使用(包括听、说、读和写) 所学目的语的语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本族语使用者语用特征间的异同;2)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以及这些特征对交际的影响;3)汉语和汉语言文化对中国学生语用能力获得的影响(包括正负迁移) ;4)教材、教法对中国学生语用能力获得的影响;5)中国学生语用失误研究以及语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等。
在外语教学界人们常常认为目的语的语用规则与语法规则都比较容易教,因为它不会对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特性构成威胁。语用能力是否能培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培养,这是教师所关心的问题。语用学的研究使我们意识到不同语言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及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即有意识地分析语言使用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语言形式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运用语用知识对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以提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分析判断语用意义的能力。同时,也可减少或避免由于教学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语用失误。要
使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话语的交际性,可以采用在课堂里对剧本里的对话中人物话语的含义进行讨论的方法。当然,以上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语用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还须通过使用语言来实现。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适当的环境,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4]。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跨文化的差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采用讨论、对比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只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用差异,在使用语言时对这些差异的敏感性才会真正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学生通过书面阅读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最终达到理解,并在理解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大学英语教学同一般的语用交际相比,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其特殊的一面。特殊之处在于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规范化的活动,它不仅有量化的指标,一定的程序和内在的规律,而且还有确定的教材和专职的教师,学生的接受和理解常常不是自己直接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达到的,在教材的作者和学生之间,要由教师作为桥梁来衔接和沟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要。外语教师把语用学理论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可以使英语教学工作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略[J].外语研究,2001(4):10-16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10
[3]李吉全.语用语篇与外语教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86-88
[4]武晓燕.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学[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