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原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还是已经推行十多年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轻视朗读的现象。长期忽视朗读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朗读的训练。
一、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而读是训练语感最基本的方式和最有效的途径。这里讲的“读”主要是指朗读,即用明朗、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文字语言的出声阅读。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语言本身有许许多多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涵着作者的情感意志,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和心领神会的揣摩,就能真切地、敏感地感知作者凭借语言信息所要表达的感情意旨。“读”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的能力。
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易于领会和感受,特别是一些解释不清、难以言传的语言信息,可以通过朗读转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第四节,学生通过朗读,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百花争艳、蜂闹蝶舞的春花图。对一时难以解释的“赶趟儿”、“闹”等词语也就易于理解。
朗读,还可以使学生渐入作者创造的意境。如《听潮》一文,学生边吟边读边想象,自能融入作者听潮时的那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之中。除此之外,借助于读还能表达感受。学生依靠读时的语音语调、节奏强弱,把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表达出来,而这种借助朗读表达出来情感的做法,还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读有利于语言积累。学生要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足够的语言材料是前提,而读是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做到熟读、深思,那么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学生的语言库中,日子长了读得多了,语言库储存的材料也就多了。如教学鲁彦的《听潮》一文,指导学生读第8段“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芳醇……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思考,就会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海的“沉吟”的体会,理解拟人化词语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声音之低像微风拂过琴弦,那声音之轻,如落花飘零在水上”。此段中“芳醇”是新词,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咀嚼就会揣摩出与已学过的“芳香”的区别,从而把这些通过读获得的语言信息储存到自己的语言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读的课文的增多,语言库积累的语言材料也会不断增多。
读还有利于规范学生语言。精选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因为,课文中的语言素材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准,学生平时交谈常用的语言,有一部分是从日常生活中无意间学到的,由于方言的存在,必然使学生在语言使用上存在着一些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朗读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就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相融合,达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规范语言、养成良好语言习惯的目的。
读还有利于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生通过读使语感在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当然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相应地随之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增强,同样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素质的提高。
三、读可以带动学生的写作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朗读去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从而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把握文章思路、行文特点,揣摩文章蕴涵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文章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文章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学生不断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语言的素材库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容,而且还能从中学到一些表达方法。通过对文章意蕴的感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构建起写作的框架。
除了让学生朗读教材中的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或者自己出声读,看看能否读通顺;或者自己对着录音机读,然后再反复地去听,从而发现问题;或者读给他人听,别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可以敏锐地发现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更加客观。
听说读写,本是四位一体的,所以在教学中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都不能轻易地舍去。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着想,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千万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215633)
一、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而读是训练语感最基本的方式和最有效的途径。这里讲的“读”主要是指朗读,即用明朗、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文字语言的出声阅读。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语言本身有许许多多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涵着作者的情感意志,学生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和心领神会的揣摩,就能真切地、敏感地感知作者凭借语言信息所要表达的感情意旨。“读”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的能力。
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易于领会和感受,特别是一些解释不清、难以言传的语言信息,可以通过朗读转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第四节,学生通过朗读,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百花争艳、蜂闹蝶舞的春花图。对一时难以解释的“赶趟儿”、“闹”等词语也就易于理解。
朗读,还可以使学生渐入作者创造的意境。如《听潮》一文,学生边吟边读边想象,自能融入作者听潮时的那种令人心驰神往的意境之中。除此之外,借助于读还能表达感受。学生依靠读时的语音语调、节奏强弱,把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表达出来,而这种借助朗读表达出来情感的做法,还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读有利于语言积累。学生要把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足够的语言材料是前提,而读是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做到熟读、深思,那么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就会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学生的语言库中,日子长了读得多了,语言库储存的材料也就多了。如教学鲁彦的《听潮》一文,指导学生读第8段“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芳醇……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思考,就会在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海的“沉吟”的体会,理解拟人化词语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声音之低像微风拂过琴弦,那声音之轻,如落花飘零在水上”。此段中“芳醇”是新词,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咀嚼就会揣摩出与已学过的“芳香”的区别,从而把这些通过读获得的语言信息储存到自己的语言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读的课文的增多,语言库积累的语言材料也会不断增多。
读还有利于规范学生语言。精选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因为,课文中的语言素材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准,学生平时交谈常用的语言,有一部分是从日常生活中无意间学到的,由于方言的存在,必然使学生在语言使用上存在着一些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朗读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就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相融合,达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规范语言、养成良好语言习惯的目的。
读还有利于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学生通过读使语感在读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当然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相应地随之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的增强,同样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素质的提高。
三、读可以带动学生的写作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朗读去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从而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把握文章思路、行文特点,揣摩文章蕴涵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文章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文章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学生不断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语言的素材库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容,而且还能从中学到一些表达方法。通过对文章意蕴的感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构建起写作的框架。
除了让学生朗读教材中的文章,还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或者自己出声读,看看能否读通顺;或者自己对着录音机读,然后再反复地去听,从而发现问题;或者读给他人听,别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可以敏锐地发现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评价更加客观。
听说读写,本是四位一体的,所以在教学中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都不能轻易地舍去。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着想,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千万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21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