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去丽江,泸沽湖我未去成甚感遗憾,因要去,人说那还有上千公里环路,便只好作罢了。这样常看着画报上的图片,想象着云雾缭绕的山水,品味着它的万象森罗,似乎总有个心结未打开。这样,当机遇终于挨近时,遂路选终南捷径,二月春风而去。春风似剪刀,春树暮云,安车蒲轮奔行,终见到了这个传说中少年乘神马上天,少女泪流成湖的仙境了。泪水充溢成湖,婆娑中,山影映壁,树雾遮天。在春寒料峭中绿色尚在孕育中,但枝桠的茧子已抽丝而出。尼赛庄园前有一对称的情侣树,面对着泸沽湖的湾口,举目可见里色岛的轮廓,晨昏剪灯,它的色泽也在叠替变幻着,墨绿色、翠绿色、黛天色。日出日落时,山的曲线也渐显起伏,层次亦远大近小、错落有致。虽是南国,年景从湖面吹来的风依然是冷炙入骨的,但我多感到清爽。清爽的风落在湖面上,吹皱着层层春水,春水上游弋着野鸭,呼应着上来的海鸥白鹤。方圆七八十公里的泸沽湖,乘车半天可绕湖一圈,但尼赛庄园美丽的沧州姑娘杨超竟徒步沿湖边走了一天一夜,玉足磨出了泡。
进入山明水秀之地,我常想若不投入其里或融入其中,只是在边缘走马观花,总有一种涉渡末深之感。这样,湖上泛舟是心驰神往的事了。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此一吴越同舟,竟巡山涉水,浴风游天了四次。一次是从洼夸码头临时起兴上船的,那天风很大,原本是划到可望见的后龙山去的,这后龙山当地人只是约定俗成的叫它为大鸟岛。因逆水行舟,身为摩梭人的船老大称无论如何靠不上去,只好回船转舵在波涌浪旋的湖面上兜了个圈子返回码头。同其他涧水湖泊不同的是,此处没有马力足的机帆船逆流而上,因当地江民的反对,只保留了简陋的舢舨,此也就拓印了它古朴的舟摇摇以轻扬的韵致。这便是我第一次零距离触摸到泸沽湖的面庞。泸沽湖的水是青蓝色的,水深处达 70米,它的清澈程度是其他内陆湖难以见到的,阳光从云中旋出泻入,水的纹理在波光粼粼中呈弧线起伏,在船的颠簸中,碎金光闪,鱼翔潜底。船上风荡云飞中的海鸥穿梭往返,有单飞、有双飞、有群飞,还有贴着水面,掠着船弦的。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此景里再贴切不过了。当然,这不是海,尽管另有名称左所海,勒得海,属长江理塘河的支流,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成的湖泊。但其色蓝、景深景幽都有海港海湾的对照。湖中摇弋的芦苇随风扶摇,船行其间,让草木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泸沽湖周边,无论是在水面还是在沿岸,仕么角度都可见的是海拔 3754.7米的格姆女神山,尼赛庄园就坐落在它的山脚下。俯视整泓泸沽湖似也就如侧卧倒映在水中的女神山形状。这女神仰睡在川滇交界处,体态丰满、眉眼依稀,它的延伸处是另一个真实的作家女神杨二车娜姆之家。杨二车娜姆自传体小说《离开母亲湖》一书坦言:女人和男人不必结婚,因为爱就像自然界的季节——它有来有去。在摩梭族的文化里,男人和女人不必生活在一起,他们奉行的是“走婚”。她自己与瑞典外交官石丹悟也上演一场国际“走婚”。她 1997年开始写作出版,著有《走出女儿国》《中国红遇见挪威蓝》《你也可以》等 13本书,翻译超过 27种文字,在全世界热销。她用自己的歌喉,用自己独特的野性美丽和天质的聪明告知了泸沽湖以外的世界,让世界对那片神奇的山水睁大了眼睛。2005年她又出版了《七年之痒》《暗香》。据说因她的“国际贡献”,包括将瑞典女王引来,当地政府专门划给了她这么一块临湖的风水宝地,建了这么一处如庙宇的亭台楼阁,让她栖身之地也成了当地地图上的一景。慕名来到她这上下三层的宫殿,一眼便望见具有摩梭人特有风格的墙壁上,挂满了她酥胸玉腿优雅展露的美照,眼神妩媚地看着你,另一面则琳琅满目地镶着她大大小小成长经历的招贴画。等了好久,说是闭门写作的她终于露面了,她穿着彩衣戴着白獭毛帽,衬着她那张杏脸桃腮,踮着轻盈的舞步讲解着她自己。当知她曾参加过乌兰牧骑的演出,我这从内蒙出生的人,自然有了亲切感。
说到摩梭人的“走婚”,所遇到小洛水村村长的宾玛汉子便一位,他长得魁武高大,现在女方家“走婚”。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制度。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白天,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时分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然后在天未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颇为传奇的是,这个宾玛竟然同一位探奇搜奥的女游客一度“走婚”到了一起,还生了孩子,并惹出了一段婚姻官司。但宾玛本人又是个善心义举的人,常向他人伸出援手。摩梭人实际上是蒙古军当年攻打大理国遗下的一族,因而至今他们没有文字的语言仍带着尾音拖长的蒙腔。他们的魅力便是他们会唱歌,而这常能俘虏女人的芳心。
从尼赛庄园去近在咫尺的里色岛,船也屡遇风阻浪挡而难成行。如此,撑船的戴蓝色缠头的摩梭族女人,对着水面摇着经纶念念有词一番,又将经纶支在船弦逆风划桨前行,望着越来越近的岛,终有登临的感觉了。如此,去岛体浸入水中的里格,乘船绕行一周,湖水从远山的轮廓间曲波流转,船桨击起的星点水珠溅在脸上,回头望去,岛上挂着的彩色经幡随风起舞,恰迎来船头触岸。
泸沽湖平躺在四川盐源县和云南宁蒗县交界处,两地的边民就常穿梭往返,敢闯的四川人沿湖开餐馆建旅舍,明显比云南人多,他们快节奏的川渝口音也此起彼伏在各个景区中。过婚姻桥入草海,就进入了川境内。在草海中行船别有一番烟雨。水草有潜在湖中,有扑倒在桥畔山边,舟从草间探头划过,云影草色盘虬在一处,时而聚拢,时而铺散开,日落蚰出,草房隐树下,光着脚在草甸子上蹦跳两下,一切就融为了一体。孤船,横云,女人的雪胫、藕肢,水色天光令人想起韦应物“春潮晚来意,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
离开泸沽湖也就如同从行船上下来一样。诗人、诗意,水、曲径的山路及异域风情的感染。而泸沽湖又称女儿国,尺树寸泓都附着她的似水柔情。风过雨散时,星空璀璨,女人的温暖撒手而去,而泸沽湖映化的女神山则会凝结到一起,慢慢在记忆的长河中流淌。
责任编辑 张庆国
进入山明水秀之地,我常想若不投入其里或融入其中,只是在边缘走马观花,总有一种涉渡末深之感。这样,湖上泛舟是心驰神往的事了。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此一吴越同舟,竟巡山涉水,浴风游天了四次。一次是从洼夸码头临时起兴上船的,那天风很大,原本是划到可望见的后龙山去的,这后龙山当地人只是约定俗成的叫它为大鸟岛。因逆水行舟,身为摩梭人的船老大称无论如何靠不上去,只好回船转舵在波涌浪旋的湖面上兜了个圈子返回码头。同其他涧水湖泊不同的是,此处没有马力足的机帆船逆流而上,因当地江民的反对,只保留了简陋的舢舨,此也就拓印了它古朴的舟摇摇以轻扬的韵致。这便是我第一次零距离触摸到泸沽湖的面庞。泸沽湖的水是青蓝色的,水深处达 70米,它的清澈程度是其他内陆湖难以见到的,阳光从云中旋出泻入,水的纹理在波光粼粼中呈弧线起伏,在船的颠簸中,碎金光闪,鱼翔潜底。船上风荡云飞中的海鸥穿梭往返,有单飞、有双飞、有群飞,还有贴着水面,掠着船弦的。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此景里再贴切不过了。当然,这不是海,尽管另有名称左所海,勒得海,属长江理塘河的支流,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成的湖泊。但其色蓝、景深景幽都有海港海湾的对照。湖中摇弋的芦苇随风扶摇,船行其间,让草木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泸沽湖周边,无论是在水面还是在沿岸,仕么角度都可见的是海拔 3754.7米的格姆女神山,尼赛庄园就坐落在它的山脚下。俯视整泓泸沽湖似也就如侧卧倒映在水中的女神山形状。这女神仰睡在川滇交界处,体态丰满、眉眼依稀,它的延伸处是另一个真实的作家女神杨二车娜姆之家。杨二车娜姆自传体小说《离开母亲湖》一书坦言:女人和男人不必结婚,因为爱就像自然界的季节——它有来有去。在摩梭族的文化里,男人和女人不必生活在一起,他们奉行的是“走婚”。她自己与瑞典外交官石丹悟也上演一场国际“走婚”。她 1997年开始写作出版,著有《走出女儿国》《中国红遇见挪威蓝》《你也可以》等 13本书,翻译超过 27种文字,在全世界热销。她用自己的歌喉,用自己独特的野性美丽和天质的聪明告知了泸沽湖以外的世界,让世界对那片神奇的山水睁大了眼睛。2005年她又出版了《七年之痒》《暗香》。据说因她的“国际贡献”,包括将瑞典女王引来,当地政府专门划给了她这么一块临湖的风水宝地,建了这么一处如庙宇的亭台楼阁,让她栖身之地也成了当地地图上的一景。慕名来到她这上下三层的宫殿,一眼便望见具有摩梭人特有风格的墙壁上,挂满了她酥胸玉腿优雅展露的美照,眼神妩媚地看着你,另一面则琳琅满目地镶着她大大小小成长经历的招贴画。等了好久,说是闭门写作的她终于露面了,她穿着彩衣戴着白獭毛帽,衬着她那张杏脸桃腮,踮着轻盈的舞步讲解着她自己。当知她曾参加过乌兰牧骑的演出,我这从内蒙出生的人,自然有了亲切感。
说到摩梭人的“走婚”,所遇到小洛水村村长的宾玛汉子便一位,他长得魁武高大,现在女方家“走婚”。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制度。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白天,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时分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然后在天未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颇为传奇的是,这个宾玛竟然同一位探奇搜奥的女游客一度“走婚”到了一起,还生了孩子,并惹出了一段婚姻官司。但宾玛本人又是个善心义举的人,常向他人伸出援手。摩梭人实际上是蒙古军当年攻打大理国遗下的一族,因而至今他们没有文字的语言仍带着尾音拖长的蒙腔。他们的魅力便是他们会唱歌,而这常能俘虏女人的芳心。
从尼赛庄园去近在咫尺的里色岛,船也屡遇风阻浪挡而难成行。如此,撑船的戴蓝色缠头的摩梭族女人,对着水面摇着经纶念念有词一番,又将经纶支在船弦逆风划桨前行,望着越来越近的岛,终有登临的感觉了。如此,去岛体浸入水中的里格,乘船绕行一周,湖水从远山的轮廓间曲波流转,船桨击起的星点水珠溅在脸上,回头望去,岛上挂着的彩色经幡随风起舞,恰迎来船头触岸。
泸沽湖平躺在四川盐源县和云南宁蒗县交界处,两地的边民就常穿梭往返,敢闯的四川人沿湖开餐馆建旅舍,明显比云南人多,他们快节奏的川渝口音也此起彼伏在各个景区中。过婚姻桥入草海,就进入了川境内。在草海中行船别有一番烟雨。水草有潜在湖中,有扑倒在桥畔山边,舟从草间探头划过,云影草色盘虬在一处,时而聚拢,时而铺散开,日落蚰出,草房隐树下,光着脚在草甸子上蹦跳两下,一切就融为了一体。孤船,横云,女人的雪胫、藕肢,水色天光令人想起韦应物“春潮晚来意,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
离开泸沽湖也就如同从行船上下来一样。诗人、诗意,水、曲径的山路及异域风情的感染。而泸沽湖又称女儿国,尺树寸泓都附着她的似水柔情。风过雨散时,星空璀璨,女人的温暖撒手而去,而泸沽湖映化的女神山则会凝结到一起,慢慢在记忆的长河中流淌。
责任编辑 张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