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分析新时代条件下对工科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了解工科院校目前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加强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对策
一、前言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4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以上4个素质中,除“专业素质”特指学生的专业技能,其余3项都属“人文素质”范畴,也组成了人文素质的定义,即“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而独立的内在品格”。
1.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从人文素质的定义中可以得知,它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和外在精神的综合体现,对个体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在稳步提升,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在新形式的要求下,工科大学生的培养不应再是单一的“工具性”,还应该具备“人格健全、勇于担当、富于创造、身心和谐”等特质,而这些特质都属于人文素质的教育范畴。
2.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
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口号:“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他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再次明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他们在校期间会经历少年到成年人的转变,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在高校不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更是逐渐要树立崇高的个人信仰,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
二、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较弱。
高校工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是理科,很多学生在高中文理分科前就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部分学生甚至很早就放松了文科领域学科的学习,造成了学生人文知识薄弱,更为严重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的缺失。在高中理科学生中曾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也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环境对人文精神也有淡化现象存在。
2.理工学校“重理轻文”的氛围。
在工科学生大量集中的理工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理轻文”传统。理工学校有鲜明的理工专业学习氛围,教学导向以科技发明创新为主,在这些学校,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往往都集中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比如,理工学校图书馆中文史哲书籍的馆藏量较少,种类也非常有限,学生借阅目的也多是课外消遣阅读。另外,在学校师资方面,專业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高于人文学科,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也高于人文学科的教师。最后,理工学校开设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较少,大多数仅限于规定学生必修“两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更多的放在专业知识方面,甚至选修课也大多数是和专业知识学习有关的。以上这些因素都会直接让理工学校呈现出“重理轻文”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在高校这个专门的环境中,有教育管理人员、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3类人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行动要全面覆盖这3类人群,尤其是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受教育对象--学生。
首先,教育管理人员对人文教育要充分的重视。教育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在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其对学生个体发展、学校自身发展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创造条件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人文学习氛围。第一,加大增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展板、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让学校师生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到学校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第二、工科学校应统筹规划,可以适当增加人文学科专业或是增设人文学科课程,灵活课程体制,出台具体的举措激励学生学习人文课程,如:同學时情况下,选修人文学科的课程获双倍学分等。
其次,教育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教学一线的教育者是和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对学生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古语有:“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水平,然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既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忘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变成所有教师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像以前仅仅是某些人文学科的专职。
最后,工科大学生要积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资讯的渠道也日益增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成为历史。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介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今社会需要的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仅仅依靠专业知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是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齐头并进。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讲,在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之前,更应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崇高理想的人。在校期间,学生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如:广泛阅读人文学科书籍,增加知识积累;积极参加有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社团,在团队成员的相互帮助下增强个人人文素养。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的发展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作为工科类大学生,既要秉承传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顺利时代要求,具有优良的人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
[2]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对策
一、前言
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4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以上4个素质中,除“专业素质”特指学生的专业技能,其余3项都属“人文素质”范畴,也组成了人文素质的定义,即“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而独立的内在品格”。
1.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从人文素质的定义中可以得知,它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和外在精神的综合体现,对个体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也在稳步提升,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在新形式的要求下,工科大学生的培养不应再是单一的“工具性”,还应该具备“人格健全、勇于担当、富于创造、身心和谐”等特质,而这些特质都属于人文素质的教育范畴。
2.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
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口号:“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他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再次明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他们在校期间会经历少年到成年人的转变,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在新时代下,大学生在高校不仅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更是逐渐要树立崇高的个人信仰,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
二、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1.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较弱。
高校工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是理科,很多学生在高中文理分科前就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部分学生甚至很早就放松了文科领域学科的学习,造成了学生人文知识薄弱,更为严重的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意识的缺失。在高中理科学生中曾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也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环境对人文精神也有淡化现象存在。
2.理工学校“重理轻文”的氛围。
在工科学生大量集中的理工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理轻文”传统。理工学校有鲜明的理工专业学习氛围,教学导向以科技发明创新为主,在这些学校,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往往都集中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比如,理工学校图书馆中文史哲书籍的馆藏量较少,种类也非常有限,学生借阅目的也多是课外消遣阅读。另外,在学校师资方面,專业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高于人文学科,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也高于人文学科的教师。最后,理工学校开设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较少,大多数仅限于规定学生必修“两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更多的放在专业知识方面,甚至选修课也大多数是和专业知识学习有关的。以上这些因素都会直接让理工学校呈现出“重理轻文”的校园氛围。
三、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在高校这个专门的环境中,有教育管理人员、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3类人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行动要全面覆盖这3类人群,尤其是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的受教育对象--学生。
首先,教育管理人员对人文教育要充分的重视。教育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在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其对学生个体发展、学校自身发展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创造条件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人文学习氛围。第一,加大增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展板、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让学校师生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到学校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第二、工科学校应统筹规划,可以适当增加人文学科专业或是增设人文学科课程,灵活课程体制,出台具体的举措激励学生学习人文课程,如:同學时情况下,选修人文学科的课程获双倍学分等。
其次,教育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教学一线的教育者是和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对学生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古语有:“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人文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水平,然后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既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忘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变成所有教师的自觉行为,而不是像以前仅仅是某些人文学科的专职。
最后,工科大学生要积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资讯的渠道也日益增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成为历史。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介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今社会需要的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仅仅依靠专业知识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是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齐头并进。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讲,在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之前,更应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崇高理想的人。在校期间,学生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的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如:广泛阅读人文学科书籍,增加知识积累;积极参加有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社团,在团队成员的相互帮助下增强个人人文素养。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的发展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作为工科类大学生,既要秉承传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顺利时代要求,具有优良的人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11).
[2]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