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江苏文化建设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创新型经济中,江苏文化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将迈入更大的社会作为空间,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创新驱动战略中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依托江苏优秀的文化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更好地推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正是“十二五”期间江苏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探索与进取。
  一、江苏正步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创新型社会
  2010年,江苏人均GDP已经达到7700美元,结合江苏的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发展等多种指标看,江苏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步入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所说的“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一方面,前期投资驱动阶段中,江苏利用全球化中产业转移的机遇,实施经济现代化追赶战略,推进“两个率先”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为新时期的江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江苏高度外向、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和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低端制造业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窄,越来越接近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边界。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江苏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型经济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江苏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看,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的波动中,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人均GDP开始先后突破5000美元,由此逐步进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出现了产品经济、生产经济向服务型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发展趋势,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产业链为单元的世界性的产业的分工重组,发达国家开始把低端制造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本国则着力发展知识型、创新型经济。
  当前,江苏正迈入知识经济创新型社会的门槛,从江苏科技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带动作用看,知识与创新等正成为江苏产业发展新的动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建设创新型社会、发展创新型经济与建设文化强省的一种时代交集: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社会构成了江苏文化发展新的社会基础和战略环境,给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而经过多年的建设,江苏文化也具备了响应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引导社会、推进发展的基础和现实的条件。
  二、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性发展态势更加突出
  在知识经济社会,由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重要,因而产生了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性发展的态势。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在这个发展阶段,知识、创新、信息、审美逐步成为产业和经济高级化的关键要素,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创意阶层成为社会新的阶层,出现了如美国硅谷那样的科技创新园,产生了一大批以美国苹果公司乔布斯为代表的创意精英,同时创新也从精英创新、学院创新走向与社会大众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并重的格局,人们借助一台电脑,连上网络就可以进行“创意无限”的各种创造性活动。创意产业兴起并渗透融入到经济与社会的各个领域,传统大工业制造中的艺术与技术的对峙被技术与艺术、制造与美学的融合所化解,工业制造更具有人性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工业美学的经典制作奉献给消费者,进而产生了某些工业制造品成为“图腾”,而消费者成为Fans的现象,当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类不但制造而且以美的方式制造”在当代知识经济社会的工业制造中成为普遍化的现实。
  同样,在江苏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社会发展阶段,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性发展的态势将愈来愈突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素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国内富裕人群增多、消费高级化的趋势,将推进江苏消费结构的高级化发展,消费本身将融入越来越多的美学和文化的意义,希望有愈来愈多的高质量、高品质的国产中高档消费品,必将对“江苏制造”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在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经济高级化发展中,知识、技术、审美等文化要素将成为各产业发展新的核心要素,需要文化来引领创新导向,文化产业来培养创新能力,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产业来共同引领推动江苏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在当代世界产业的分工布局中,在进入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经济阶段,也就更需要依托自身的文化禀赋、文化特性来探寻、打造江苏的比较优势产业,在世界的产业分工布局中找到本区域产业的优势所在,推进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而在世界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实现立足于本区域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已经看到,在进入21世纪后,江苏各地都开始探寻自身的文化底蕴特性,在文化与创新的融合中来推进本区域发展,逐步呈现出江苏区域的文化多样性发展,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楚汉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形态被人们更深刻地认识,重新成为本区域人民与自身历史对话交流、获得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精神家园,也成为推进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依托自身文化底蕴特性来规划城市,增强文化认同,打造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产业升级,以文化来引领发展这样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性发展态势已经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文化建设
  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文化建设列入了我省“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8大工程,省委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三个作用”,即‘‘教育人民、引领社会、推动发展”,强化“三主”地位(“一条主战线、一个主阵地、一支主力军”),到“十二五”末,实现江苏文化强省的新“三强”目标。这些都标志着江苏文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要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更要加强江苏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开拓江苏文化强省建设新路径。
  更充分认识文化在创新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199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大省建设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不但在文化自身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人民群众享有到愈来愈多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而且也使江苏文化具备了走出“小文化”、“中文化”的自身领域,而在引领 社会、推动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的能力。因而,新时期的文化建设,应该依据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文化在建设创新型社会、发展创新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文化与创新,艺术与科学、工艺与制造、文化与经济社会等多维的融合性发展,以江苏文化新的结构体系,为“美好江苏”的创造性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力推进江苏创新文化建设。江苏正步入知识经济创新型社会的门槛,打开了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社会与建设文化强省的时代交集的“时间之窗”。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为,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创新理念、科学精神、实证探索,鼓励和包容自由思考、批判性思维,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建设尊重创新、包容失败,尊重权威而又不迷信权威,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产学研创新体系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强化创新要素在城市和产业园区积聚;建设和优化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机制,包括教育、培训、奖励、荣誉、管理、引导基金、投融资体系、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性的创新交流和传播平台等等。所有这些,如果没有创新价值理念的内在关联,就是原有的自在单元,并不能构建成创新文化,只有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以创新理念将这些单元关联为一种新的结构体系,才能逐步建设成创新文化。
  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来培养人民的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公共服务的平台资源。“十二五”时期,在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的同时,江苏应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水平,将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转变到满足需求与培养创新能力并行上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具有四个基本价值功能,即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资源,把满足人民群众价值文化需求与培养、提升公民意识、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各个层面,广泛开展有主题内容的讲座、培训、阅读、展览、文艺活动、竞赛评奖、经验交流,鼓励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改进工作、美化生活,使艺术无处不在,真善美处处闪亮,成为培育、提升和涵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土壤与源泉,真正使创新理念深入人心,逐步成为江苏人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汇聚成为江苏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
  以科技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两个引擎,科技产业与创意产业。英国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尤其是其中的工业设计、工艺设计而促成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在产业发展战略导向上,省委、省政府在强调创新型经济,突出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以科技力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力量,充分发挥创意产业的引领创新、创意设计、美化产品、优化工艺、促进精益、提升附加值等的产业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积聚优化整合各产业现有的处于分散、未专业化和资本化的科技、人才、品牌、设计、自主知识产权等产业价值链高端要素资源,以科技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两个引擎来共同推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江苏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从文化秉赋中探索江苏可持续发展之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世界各国都需要从自身的文化秉赋、文化特性中去认识、寻找本国比较优势,打造本国的优势产业,从而在自身文化秉赋特性的支持下,获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因而才可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在“十二五”期间,也正是需要江苏进一步认识和探索自身的文化秉赋、文化特性,从而寻找到能够推进、支持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资源的关键时刻。研究表明,发达的工艺文化正是江苏近现代以来率先发展的内源机理,也是当代江苏可持续发展宝贵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江苏工艺文化的当代价值,就能在江苏文化历史长河的传承中,找到当代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工艺文化创新之路,开拓出江苏“精工、精致、精美”制造的发展新路径,从而通过持续的努力,在未来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日、韩和我国台湾地区工业制造的工艺和美学水平,首先实现“江苏产品向江苏精品”工艺美学的转型,最终实现“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的跨越。
  推进江苏文学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是一种自然演化的模式,国民文化艺术修养与社会创新、经济发展是一种自在的社会无意识的过程。当年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20世纪初的爱因斯坦等人的艺术天分与科学发明创造,完全是既定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种人格成长中的自然历史过程。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世界发展中的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西方国家将文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将“创新”作为国家的价值导向,以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产业来共同推进本国经济的新发展。因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艺术也就被重新认识。人们认识到,文化艺术,从古老的神话传说、诗歌、音乐、雕塑、绘画、工艺,到后来的戏剧、小说、电影、电视等,除了给人以审美愉悦、陶冶心灵,提升人的想象力、自由感与道德感,促进人感觉的丰富、和谐与高级化外,还在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与审美的情感愉悦中培育着人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培育、涵养和守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创造、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土壤,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一种社会文化机制。而我们看到,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这个隐秘的社会文化机制,才成为一种自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意识层面达到了体系性的思考,并转换为国家发展战略。
  以这样一个视野来重新认识江苏的文学艺术,我们今天要更加珍惜和保护好江苏优越的文化生态系统,因为这是江苏率先发展的社会文化机理,如果没有了昆曲、评弹、锡剧、淮剧、柳琴、扬剧、吴语、苏绣、玉雕、云锦、苏绣、缂丝、漆器、金箔、泥雕、绘画、古琴、古筝、紫砂、红木家具、江南园林、江南文学等这些文化遗产,也就没有了这些文化符号所象征着的江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也就不会有江苏人民那种历史上形成的“奋发进取、经世致用、创新创造、精致典雅”的社会精神气质。所以,我们要在保护好、传承好江苏优秀文化中,充分认识江苏文化艺术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功能,使江苏工艺文化、文化艺术成为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源头活水、肥沃的土壤。
其他文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集中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五个必须坚持”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用科学发
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为这一目标描绘了基本蓝图。“指标体系”中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住房水平”、“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等6项在全国率先提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这套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理念是十分科学、全面的。一是对现代化概念的内涵理解比较丰富。该体系包含
<正> 随着整页拼版系统和桌面彩色出版系统的发展和普及,彩色印刷图像的印前处理逐步实现了全数字化。一幅全数字式彩色印刷图像,我们可以用其亮度函数Y(k,l)、色值函数x(k,l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和《断背山》中的阿尔玛有相同的不幸遭遇,她们的丈夫都是同性恋者。布兰奇的性格敏感脆弱,面对不幸时她只是
对5堂《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网络课堂录像进行了观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描述。从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5堂课的组织形式、课堂话语类型、教师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从2009年3月开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力有序推进了两个批次的学习实践活动,既努力实现了中央和省委“规定动作”要求,又突出了泰州“自选动作”
商业表格印刷生产方式 商业表格轮转印刷生产方式,根据生产批量大小不同,大体分为二种方式。多品种、印刷批量多少不一的产品一般采用的生产工艺是卷筒纸→胶印→凸印→后复
我国政府采购法已折射出经济法理念的内在精神.从政府与市场互动,公、私法相融合、相协调;政府经济行为市场化本质和原则;平等观的再定位;社会本位和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进行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高职营养师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素质教育原则、知识够用原则、技能实用原则、超前开放原则、实践操
面对经济发展新阶段新特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如何在全球视野中构筑江苏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江苏在全球分工合作中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国际分工与江苏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内在联系  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国际分工观念和视野。当前,国际分工已步入产品内分工时代,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