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改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了,有目共睹,语文课改取得了巨大成功。回首这十几年的课改之路,很有感慨,也更加明确了语文教改的方向,更加珍惜新课改的成果。十多年的时间不短,千万名语文老师在耕耘者、思考着、收获着;十年时间也不长,传统的语文教学痼疾深厚,老师们殚精竭虑,抽丝剥茧般完成语文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成果斐然,效率高速!我从教20余年,课改前与课改后两个十年相对比,感受颇为深刻。
一是对于语文教学思想认识上的转变。由过去单一的模糊的认识上升到全面的明晰的认识。前十年的对于语文课程的定位,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没有把握。先是注重工具性,于是在教学中侧重于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常常沦为机械的记忆与运用。经过十年的课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已经非常明晰,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不容置疑的!引导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好比让学生拥有了一把钥匙,用这把钥匙,同学们才可以更好的区思考、学习、生活。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这就是它的工具性。人文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富于人性化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感受并理解祖国的优美的语言文字,受到祖国深厚的文化的熏陶。并在长期的诵读与学习中,学会思索、表达、写作等,有自己的思考与创建。让自己与古今中外的作者对话,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从根子上搞明白。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好比语文教学的双子星座,缺一不可。语文课程的这个基本特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语文课改之路!
二是教与学行为的变化。过去,也就是前十年,机械式的灌输,整节课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的好坏在于老师“讲解”地精彩不精彩。学生的学习就是认真地听、认真的记、认真的回答!现在,那种教学方式老师们也觉得很可笑了!也就是说,老师的教学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学的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而是自主的思考, 并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和探究。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不再单纯地去“讲授”,而是去“指导”。这个观念一改,整个语文课堂就“活”了起来,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地尊重,这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是对学生的解放。解放的功臣是“课改”,解放的关键人人物是“老师”,受益者当然是“学生”。只有这样的转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关于合作学习,有些老师还停留在分分组、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些问题这个层面,太过于浅显化。很多老师还不明白合作学习的要旨。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为几个部分,大家分工完成,最后形成共识,这就是合作学习。相信随着课改的发展,老师们对于这个问题,会解决得越来越好。
三是关于“阅读”的重视。与前十年相比,学生耗时较多的、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我认为当推“阅读”。正因为新课改注重学生的“阅读”,对于各个年龄段的阅读量(底线)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平时的各种检测中得以体现。所以从老师到学生,对于阅读特别重视。很多学校还对此创建了校本课程。几乎所有学校整理了一些诗词、散文、名著等阅读材料,并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阅读。有些施行“新教育”的学校甚至把“晨诵、午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成果也是颇丰富的。表现在所有学生开始喜欢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再这种阅读中慢慢提高。琅琅的读书声开始回荡在校园,教室里的书橱上开始有大量的阅读书籍。书香校园越来越多!这就是可喜的变化。这也是根本。少了“文”这个字,语文就不叫语文了。同样学生不去阅读,学生就不可能有语文素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语文学习的“活水”!学习语文就得多读书、读好书!
四是作文教学变化。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的作文“假大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一直是中小学生的一大痼疾。在新课改开始以后,众多思想先进的语文老师开始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在写作的内容上,开始注重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进行写作,训练目的突出作文的生活性、真实性、真情性。写作训练开始由原来的盲目性变成有阶段、有系列。比如初一训练的重点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训练学生的记叙能力,初二训练的重点是自然、环境、社会、风俗等方面,训练延伸到说明、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作文评价方式开始由单一变得丰富而有成效。原来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开始注重实效,注重个性化的评价,很多老师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学生互批,或者学生与老师共同批改,等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管哪种办法,只要能对生产生好的启发,都是好办法!变化最大的应该是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QQ等媒体广泛使用,传统作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一些教师有意识的利用这些媒体,开展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把这些媒体当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战场,并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事实证明,学生很乐意老师利用这些媒体开展一些作文活动。
十几年的语文课改,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但是语文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还要依赖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水平的提高,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的学习与钻研,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语文教学的领域里崭露头角,成为语文教学里的行家里手。
一是对于语文教学思想认识上的转变。由过去单一的模糊的认识上升到全面的明晰的认识。前十年的对于语文课程的定位,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没有把握。先是注重工具性,于是在教学中侧重于传授知识与技能,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常常沦为机械的记忆与运用。经过十年的课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已经非常明晰,那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不容置疑的!引导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好比让学生拥有了一把钥匙,用这把钥匙,同学们才可以更好的区思考、学习、生活。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这就是它的工具性。人文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富于人性化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感受并理解祖国的优美的语言文字,受到祖国深厚的文化的熏陶。并在长期的诵读与学习中,学会思索、表达、写作等,有自己的思考与创建。让自己与古今中外的作者对话,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从根子上搞明白。工具性与人文性就好比语文教学的双子星座,缺一不可。语文课程的这个基本特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语文课改之路!
二是教与学行为的变化。过去,也就是前十年,机械式的灌输,整节课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的好坏在于老师“讲解”地精彩不精彩。学生的学习就是认真地听、认真的记、认真的回答!现在,那种教学方式老师们也觉得很可笑了!也就是说,老师的教学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学的主体!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而是自主的思考, 并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和探究。教师作为教的主体,不再单纯地去“讲授”,而是去“指导”。这个观念一改,整个语文课堂就“活”了起来,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地尊重,这是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是对学生的解放。解放的功臣是“课改”,解放的关键人人物是“老师”,受益者当然是“学生”。只有这样的转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关于合作学习,有些老师还停留在分分组、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些问题这个层面,太过于浅显化。很多老师还不明白合作学习的要旨。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为几个部分,大家分工完成,最后形成共识,这就是合作学习。相信随着课改的发展,老师们对于这个问题,会解决得越来越好。
三是关于“阅读”的重视。与前十年相比,学生耗时较多的、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我认为当推“阅读”。正因为新课改注重学生的“阅读”,对于各个年龄段的阅读量(底线)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平时的各种检测中得以体现。所以从老师到学生,对于阅读特别重视。很多学校还对此创建了校本课程。几乎所有学校整理了一些诗词、散文、名著等阅读材料,并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阅读。有些施行“新教育”的学校甚至把“晨诵、午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可圈可点的!成果也是颇丰富的。表现在所有学生开始喜欢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再这种阅读中慢慢提高。琅琅的读书声开始回荡在校园,教室里的书橱上开始有大量的阅读书籍。书香校园越来越多!这就是可喜的变化。这也是根本。少了“文”这个字,语文就不叫语文了。同样学生不去阅读,学生就不可能有语文素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就是语文学习的“活水”!学习语文就得多读书、读好书!
四是作文教学变化。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的作文“假大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种现象一直是中小学生的一大痼疾。在新课改开始以后,众多思想先进的语文老师开始对传统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在写作的内容上,开始注重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进行写作,训练目的突出作文的生活性、真实性、真情性。写作训练开始由原来的盲目性变成有阶段、有系列。比如初一训练的重点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训练学生的记叙能力,初二训练的重点是自然、环境、社会、风俗等方面,训练延伸到说明、议论等各种表达方式。作文评价方式开始由单一变得丰富而有成效。原来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开始注重实效,注重个性化的评价,很多老师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学生互批,或者学生与老师共同批改,等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不管哪种办法,只要能对生产生好的启发,都是好办法!变化最大的应该是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QQ等媒体广泛使用,传统作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一些教师有意识的利用这些媒体,开展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把这些媒体当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战场,并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事实证明,学生很乐意老师利用这些媒体开展一些作文活动。
十几年的语文课改,从根本上改变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方式,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但是语文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还要依赖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水平的提高,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的学习与钻研,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语文教学的领域里崭露头角,成为语文教学里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