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母亲要做的是陪伴孩子成长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8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林郑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这是香港回归以来第一位女特首。除了公职身份,母亲的角色在林郑月娥的生活中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她把母亲这个角色演绎得相当出彩。在她的精心培育下,两个儿子均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
  不请佣人让孩子感知妈妈存在,
  与儿子相处方式随年龄而改变
  1994年,在当时的港英政府任公务员的林郑月娥37岁高龄又做了母亲。3年前,她生下了大儿子林节思,如今,二儿子林约希又来到了人世。儿子年幼,林郑月娥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成了最忙碌的人。
  看着林郑月娥下班后步履匆匆,掐着时间坐车回家,一些相熟的同事不解地问她:“林姐,你和老公都有着不错的收入,找个菲佣照顾家里也完全承担得起,为什么这么辛苦自己呢?”没想到林郑月娥淡淡一笑,说:“我是能请得起佣人,可我每天准时回家,是想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时刻和他们在一起!”
  林郑月娥说得没错,她的老公林兆波当时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业务精湛,薪水不菲,除此之外还是个很顾家的人。3年内连生两个孩子,又没有外人相助,林郑月娥和老公分了工:老公在大学任教,除了上课时间,其余时间可以在家里备课、读书,照顾孩子。林郑月娥上班是朝九晚五,下班后她全面接手家务和孩子。夫妻俩配合默契,虽然累些,但过得挺充实。
  两个孩子年幼,母亲的陪伴和照顾必不可少。每当想到家里两个孩子期盼的眼神,林郑月娥每天下班按时回家几乎成了一条铁律。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她放弃了很多应酬和社交活动。下了班,同事们泡吧、唱歌、吃夜宵,也曾多次邀请林郑月娥一起前往,但都被林郑月娥以孩子需要照顾为由推掉了。同事们并没有因此对林郑月娥有什么看法,反而为她的家庭责任心感到钦佩。
  林郑月娥坚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小儿子出生时,大儿子林节思3岁,正是缠人的年龄。林郑月娥每天出门上班,他都恋恋不舍地送到门口,然后期待着妈妈亲他一下。林郑月娥总会蹲下身子,往儿子脸上亲一口,柔声叮嘱他:“好儿子,帮妈妈看好弟弟。”
  林郑月娥还有个观点,那就是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是孩子最甜蜜的幸福。每天下班,她再累也要下厨给孩子烹制美食。很多时候,两个儿子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都激动得跳起来。有一次,林郑月娥给孩子做章鱼丸子,丸子还没熟,大儿子节思就来探“情报”。林郑月娥装作没看到,等丸子熟了她悄悄放两个凉着。节思第三次来“侦察”时,看到放在一旁的丸子,他端起碗说了声“谢谢”,便跑到客厅和弟弟享用起来。听到两个儿子欢快的笑声,林郑月娥心头溢满了幸福。
  林郑月娥从来不打孩子,儿子幼年时,她都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和关心。两个孩子上了中学,林郑月娥和儿子平等交流,话语中几乎不使用“必须”“不能”“别这样”等命令式词汇,尽量使用“可以吗”“行不行”“你觉得怎樣”等商榷类口吻,而不是以大人的强势去威吓孩子。
  儿子读完小学,在选择读哪所中学的问题上,林郑月娥同样尊重儿子的意见。她和老公把意向学校列出来,让儿子去选择。最终,两个儿子都选择了本地的传统补助学校华仁书院就读。
  等儿子进入高中后,林郑月娥又调整了和孩子相处的方式,那就是和儿子做朋友,而不是在一旁指手画脚。大儿子节思暑假想独自去内地旅游。尽管林郑月娥对孩子的安全有些担心,但她明白,孩子大了,就该放手让他去闯,去经历一些事情,这样才能让孩子顺利成长。父母的过分关心只会对孩子造成无形压力,现在互联网发达,距离不是问题,只要有心,就不会阻碍沟通。
  一晃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由于亲子关系和谐,沟通无距离,孩子们都愿意和林郑月娥交心。大儿子每天都要和林郑月娥聊几句,心里才觉得舒服。林郑月娥认为,要达到家庭共融,重点在于“一起讲、一起听、有商有量”。父母可以多从子女的角度了解他们,子女不但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会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为助儿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申请降级举家迁往伦敦
  2003年春节后,林郑月娥升任香港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这是首长级职位。升职不到半年,她却主动申请调任香港驻伦敦经贸办事处处长,职位也下降两级,从D8降到D6。
  人往高处走,尤其是在职级森严的政府机构,林郑月娥经历了十余年的打拼,才得以升任首长级职位,这也给她的仕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她为什么主动申请降两级,一门心思往英国跑呢?许多人都替林郑月娥感到惋惜,但林郑月娥却似乎特别坚定:“职位重要,孩子的成长更重要,为了让儿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我愿意付出一切!”大家这才明白,原来,她申请调任香港驻伦敦经贸办事处,是为了儿子的学业考虑。
  2003年,林郑月娥升职的时候,大儿子林节思刚升入初中。有一天,大儿子放学回来,脸上带着怒气,撂下书包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林郑月娥知道儿子可能在学校遇到了情况,就问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问了两遍,大儿子都没有回应,林郑月娥亲切地摸了摸大儿子的头,第三次发问:“阿思,如果这是你的秘密,妈妈就不再问了,妈妈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没想到的是,林郑月娥话音未落,林节思就眼泪汪汪地哭喊道:“那帮坏小子老是说你,我跟他们没完!”说完这句话,林节思又补充了一句:“妈妈,你为什么当那个秘书长呢?不当官不行吗?”儿子的话把林郑月娥给弄糊涂了,自己当官和儿子上学有什么关系呢?林郑月娥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于是,她坐下来与儿子谈心,经过耐心开导,林节思这才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林郑月娥升职后,起初林节思还为妈妈感到自豪,觉得妈妈太了不起了。作为政府高官,林郑月娥算是半个公众人物,会在电视、报纸上露面。尽管林郑月娥嘱咐大儿子别泄露自己的身份,但还是有消息灵通人士知道了林节思与她的关系。每当有报纸报道她出席活动的消息,总有同学以此来和林节思开玩笑,甚至取笑他。林节思不能忍受同学对妈妈的任何不恭,因为妈妈在他心里太伟大了。于是,只要有同学拿妈妈来开玩笑,他便会很愤怒,与同学们展开舌战,有时还会动手。当天上午,为了维护妈妈,林节思与一名男生打了起来,还被老师批评罚站。   从儿子口中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林郑月娥非常震惊,她没想到儿子会忍受这么大的委屈,而这些都是她这个妈妈给儿子带来的啊!想到此,林郑月娥急忙给儿子道歉,承诺和儿子一起面对这个问题。
  林郑月娥说到做到。随后,她找到了儿子的老师以及年级长,和他们沟通交流,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儿子的老师挺重视林郑月娥反映的问题,就在班里活动会上,要求同学们尊重林节思内心的感受,不要拿他的妈妈来开玩笑,因为这样做是不礼貌的行为。本以为通过学校做工作,可以给儿子换来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没想到林郑月娥这样做却适得其反。第二天儿子从学校回来竟大发脾气,说妈妈不该背着他去找老师,这样一来,班里的那些坏孩子对他的戏耍更厉害了。就在上午,一个喜欢打架的男生还揪着他的衣领威胁他:“你妈妈在电视上露露脸,你就以为很拽是不是?老子最想抽的就是你这种死衰仔!”林节思气不过,和那个男生发生了肢体冲突。
  林郑月娥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她想给儿子转学,可转念一想,只要她在这个位置上,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想到儿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正是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想来想去,她大脑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申请到香港驻伦敦经贸办事处任职,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到英国求学,在那里人地两生,没有人会关注他们。然而,这个主意也把林郑月娥自己吓了一跳:她干公务员十多年才打拼到这个位置,真的要自降两级也有些舍不得。何况举家去伦敦,老公也要辞去教授职位,到异国重新谋职。虽然举家搬迁的确要付出很大代价,但林郑月娥经过反复思考,又和老公进行慎重沟通,为了两个孩子的前程和学业,她还是做出了降职调往伦敦、举家到英国生活的决定。
  到伦敦后,林郑月娥的两个儿子在当地开始了他们的学业。后来,虽然林郑月娥应召回香港工作,但两个儿子仍留在英国读书,并考入知名学府——剑桥大学。
  引导儿子不慕虚荣崇尚奋斗,
  不逼上奥数给孩子成长空间
  林郑月娥祖籍宁波,1957年出生于香港,在湾仔一栋唐楼的板间房里长大。所谓唐楼,就是没有电梯和冲水厕所的楼。板间房就是“群租房”。林郑月娥兄妹5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虽然自幼贫寒,但林郑月娥从小努力上进,自尊自立。因为这样的出身,她的幸福观也格外朴素。她曾这样说,她做了公务员后,每天晚上回到家,打开花洒洗个热水澡,就觉得是一种幸福。也正是这样的人生经历,她十分注重两个儿子价值观的养成,引导他们不爱慕虚荣,崇尚自我奋斗。
  两个儿子从小到大,穿的用的都是一般的品牌,读的也是传统中学。林郑月娥最想让孩子们懂得,他们生在普通家庭,与其他孩子没什么区别,凡事都要向普通人看齐。大儿子林节思读初中时,林郑月娥给他准备了一款新书包,作为升学礼物。开学后,看到同学们背的都是名牌书包,自己的書包属于大路货,受人嘲笑,林节思也想要个名牌书包。没想到母亲不同意,他便闹起了情绪。看到儿子闹情绪,林郑月娥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在一个休息日,带着两个儿子到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告诉两个儿子,妈妈当年和家人就住在这连卫生间都没有的房子里,早上起来方便都得排队,晚上睡觉邻居家打鼾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在那样的环境中,她照样生活得很愉快。
  接下来,林郑月娥又带着两个儿子到她当年求学的地方。与现在儿子就读的学校相比,当年林郑月娥就读的学校显得较为寒酸。然而,就是在那样的求学环境里,她照样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优等生,靠自己的努力拼得了今天的位置。她对孩子们说:“英雄莫问出处,香港是个公平、民主、讲法治的地方,只要崇尚奋斗,谁都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经过妈妈的一番“情境”教育,两个儿子内心受到了震动,价值观有了变化。
  在两个儿子的学业方面,林郑月娥较为宽松,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从来不要求他们必须学什么或修读什么。香港也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不少同事和亲友都给孩子报了班,这方面林郑月娥从不强求孩子。小学阶段,两个孩子从来没上过辅导班,也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学小提琴,更没学大家趋之若鹜的奥数。
  当年林郑月娥会考时,因为家人的期望选择了理科,将来准备学医。然而,会考后她的理科成绩一般,反而历史、英国文学取得了好成绩。因此她转读文科,并梦想成为社工,服务市民,最后考入香港大学社工系,并于大二时转读社会学系。她认为,读社会学更能开阔眼界,增强对各方面的认识。
  正因为自己大学期间的读书经历,林郑月娥对孩子们的专业选择从不加以干涉,两个孩子考入英国剑桥大学后,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她从伦敦回香港后,儿子仍留在英国读书,就是为了学习香港没有的学科。在主修数学专业的同时,他们还想读俄罗斯文、古希腊文。作为家长,林郑月娥一概选择了支持。
  因为亲子沟通顺畅,儿子们到了青春期,和林郑月娥仍很亲密。情感方面,林郑月娥曾用她和老公相识相恋的经历来影响两个儿子。林郑月娥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期间,偶然的一次机会认识了在剑桥大学读书的老公林兆波,老公学习优异,人品端正,很会体贴人,两人产生了感情。结婚后,他们配合很默契。林郑月娥引导儿子说:“父母之所以感情融洽,源于我们有相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活着得有所追求,这种追求要对社会和他人有益,而不能偏重私欲。找配偶也是这样,要找一个志同道合、有着共同追求的异性。”受妈妈的影响,两个儿子有了心仪的对象,也会与妈妈沟通,请妈妈帮着参谋。
  如今,林郑月娥的长子林节思已学成归来,并加盟了小米科技公司,长住北京。二儿子林约希仍在英国读书。对于妈妈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两个儿子都十分高兴。他们表示,会和爸爸一起成为妈妈最坚强的后盾,支持妈妈为香港的繁荣做出贡献。儿子的表态给了林郑月娥坚定的信心和强有力的支持,她也在公开场合不吝对儿子的赞赏。她说,两个儿子是她最大的骄傲,她相信孩子们会和香港一样,能在今后的道路上铸造更大的辉煌。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意思是公众的评价总是正确的,而且明察秋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有失严谨,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对人对事的评价难保公允。如果不公允的评价指向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那么极可能对他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我是公认的白痴  小亮是心理协会“免费公益项目”的受益人,因为所在学校离我的诊所较近,被分配给了我。资料显示,他今年12岁,是一名初一男生,
1.蜂蜜  孩子的早餐,絕对不能少了蜂蜜。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蛋白质、酶、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每天服用,不仅可以提供人体一天所需的营养,还能保证孩子一天都精力充沛,记忆力和注意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2.牛奶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因此要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这时牛奶就必不可少了。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其中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孩子因为过度用脑而失眠,不妨睡前给他准备一杯热牛
问:我在一家健身会所花2500元办了一张年卡,没想到第一次健身就出了事故:因为没有服务人员告诉我使用健身器材的注意事项,器材旁边也没有张贴警示标志,造成我的一条腿被器材夹伤。请问,我能否要求健身会所赔偿我的医药费?  刘向明(江苏苏州)  律师意见: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
说到亲子关系,我们通常认为和谐、平等、民主、交流通畅是理想要素,其实,这些都是理想亲子关系的基础条件,双赢才是亲子关系的最高境界。不信?让我们说一说山东家长王秀云的家教故事。  王秀云是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南宅子村的普通农妇,文盲,长年在农田里劳作,家境清苦。为了鼓勵上初中的儿子努力学习,王秀云夸下海口,与儿子打赌:“你要是能考上清华大学,我就能当作家。”如果说清华大学对儿子来说高不可攀,那么,文盲
“出国读大学”到“出国读中学”  根据统计,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突破50万,中学生留学人数占13.76%,九成以上为自费留学。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呈现低龄化,从原先基本上是大学本科出国读研、高中毕业出国读大学,发展到现在很多小学毕业出国读中学。  据了解,《小别离》小说原著的作者鲁引弓,正是一名将女儿送出国留学的家长,就是因为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才成就了这样一本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热播电
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的期望  叶敏是四川省达州市石桥镇人,参加工作前一直生活在农村。叶敏的爸爸是一名电力工人,长年在外奔波,妈妈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爸爸肩上。特殊的家庭状况,让叶敏从小就特别懂事,从小学到高中,她学习上一直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叶敏上高二那年,父亲野外作业时发生意外,落下重度残疾。父亲的伤残对这个清贫之家无疑是雪上加霜。好在父亲所在单位对他们特
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坐在书桌前发呆。这次月考我考得一塌糊涂,试卷就装在书包里,我不敢拿出来让爸妈看。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关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了?是不是这次没考好?”我点了点头,不情愿地拿出试卷。妈妈看了试卷,有些吃惊,但还是温和地说:“一次没考好不算什么,只要找到失误的原因,坚持不懈地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这点小挫折算什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和明确的目标,事在人为,命运就在自己手里,相信你一定能行
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奉献形象根植在我们心中。有朝一日,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他们的过世,当我们意识到,这世界上与自己有最深厚的血肉和心理联结的父母,再也无法在形体上与我们接触,丧失感和遗弃感就会溢满内心……  姥姥晚上来看我  小妍今年9岁,是上海普陀区某小学的三年级女生。前不久,小妍在学校多次神情恍惚,口中呢喃“姥姥晚上来看我了”,而她的姥姥刚刚去世不久。班里出现“阴魂附体”的“灵异事件”,同学们都惶恐
日前,俄罗斯儿童心理学家对200余个1~2岁的婴幼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听音乐两小时以上或经常连续听音乐两小时以上的孩子,学说话较迟,学习语言的能力较差,发生语言障碍(发音不准或口吃)的比例也较高。  事实上,在婴幼儿的发育过程中,影响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能力的种种负面因素,除了生理疾病、精神异常及意外事故外,最明显的就是听音乐过度了。更糟糕的是,人际交流不畅会滋生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
问:我18岁的儿子乘公交车去学校,专注于回复手机微信,没有抓牢扶手,在公交车紧急刹车时因惯性摔倒,導致左手臂骨折并入院治疗。他事后回忆,公交车上的报站广播偶有提醒乘车注意事项,但自己不够重视。请问,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公交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吗?  陈克明(河南郑州)  律师说法:乘客购票乘坐公交车,可视为双方形成了客运合同关系,公交公司理应安全地将乘客运送至目的地。该案中,公交车在运行中采用报站广播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