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狮山文化中心设计是一个令建筑、景观跨越了彼此的边界,创造城市活力的案例。在这令人惊艳的作品背后,隐约看到了规划部门对城市更新的一些更为积极的思考和大胆的决策。项目中建筑和景观的系统如同母体与子体一般,通过景观的根系致密地联接起来,并与城市延伸对接。叠合了苏州轻轨1号线邓蔚路出入口、商业文化业态、街角绿地、城市瞭望台等多种功能,体现出城市更新项目所面对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它是苏州高新区第一个具有景观都市主义实践意义的项目。
【关键词】
热点激活;混合用地;地景;整合;共生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1 、规划背景
苏州高新区1990年11月开发建设,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被外经贸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二十三年的发展历经了启动期、成形期、成熟期和更新期;也经历了由产业带动就业,由就业带动家业,由工业新区到产业新城,继而再到生活新城的发展历程。随着苏州市“一体两翼”到“一核四区” 发展规划的更新,区域规划也度时而进,在用地的策略上也经历了“退二进三”的土地更新使用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也给予高新区重要的历史机遇。2012年苏州第一列地铁开通,使苏州真正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由此,高新区也进入了一个恢弘的更新期。而本项目的用地恰巧是地铁一号线邓蔚路、滨湖路站出入口所在。
2、规划定位研究
规划选择该地块作为实验项目的用地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A 在已成熟的街区;B 城市交通的节点;C 已具有一定多样性的街区;D 具有相对较高的人群密度和诱发公共行为条件。
苏州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给城市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基地原址为绿化用地,2010年前是一个街头公园---孙武公园,附近街区主以居住功能为主。
小公园用以满足周围社区人群的休闲。随着高新区居住人口的增长,滨河路、邓蔚路拓宽改造,及不断涌现的商业需求,街区活力日渐增强,此时商业业态的差异化就显得不足了。当一号线站点出入口进入该地块时,规划则希望在满足轨道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仍将其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开放空间而存在。
同时,通过叠加一定的商业机会来促进街区活力,提升街区商业形象。依照简.雅各布斯的观点:要使一个地区充满可持续的活力,必须通过规划诱发城市多样性,而这必须满足四个必要条件。一,混合功能用地,在具有两个以上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叠加更多的互补功能。二,控制合理的街道长度。三,保有不同年代的老建筑。四,合理的高密度。对现场进行评估发现,如果能通过一个富有趣味的复合型设计能够促进用地的混合;创造城市具吸引力的开发空间节点;而那些已有二十几年时间的居住社区为街道提供了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保证了街道的安全。但很明显的是缺乏一个特别的项目来热点激活对土地的复合高效利用。
3、项目设计
3.1历轮方案
基地位于滨河路、邓蔚路交叉口的西南隅。西侧紧邻居滨河花苑,南临金山浜,东南角为污水泵站。因此,设计要谨慎考虑利用水系景观的同时,又能将泵站纳入到整个场地里。最初建设单位将这个项目定义为一个建筑设计项目。第一輪是一个纯建筑的设计方案,但答案无法令人满意。于是要求设计师开始了多种可能性的设计尝试。首先是在原建筑设计的方案上进行景观设计,希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的设计提供了以景观软质的空间表皮对建筑进行包裹的方案,联接地面与建筑顶面的空间,形成整体的开放空间。
经过讨论,设计师认为虽然方案提出了将建筑转换为地景的方法,但仍然缺乏与建筑共生融合的空间感,更像是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还是很生硬。基于此,要求设计师尝试将建筑面积降到最低,以更为地景的方式处理建筑与景观的关系。
调整后方案便在满足轨道站房的功能要求下,对建筑面积进行了挤压,放弃了扩展商业空间的初衷,利用景观的系统将泵房与站房联接起来。设计以一种地景方式展开,仿佛是在地面掀起的地形。
这一轮的方法令大家耳目一新,空间生动流畅了许多,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开放空间。“起伏的地平线”吸引了大家的思考---如此,场地似乎回到了原本绿地的属性。
考虑到高效土地利用的目的,设计师认为建筑功能应该再叠加一部分扩展商业功能。于是,全新的方案将建筑体本身视为景观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与景观分离的体系。建筑创造了景观开放空间的围合,景观则成为联接建筑的脐带。
3.2建筑形态
狮山文化中心方案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三角形为基本形式的不规则体量与场地充分融合,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创造了集文化,休闲,活动,以及地铁出入口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建筑。
从形式与逻辑上讲,狮山文化中心方案设计营造了不规则体量与规整长方体之间既对比又融合的空间效果,理性与感性在这里共存。变化多端的三角斜面之间显露出冷峻的长方体,不规则体量的空间恣意随性,方形体量的空间深沉内敛,行走在两者之间,既能感受导超脱于繁复的纯粹,又能体会到蕴涵着纯粹的繁复。长方体与地形相呼应,三角自由体量还隐喻着对“石头”概念的抽象表达,以隐喻和叙事的方式来回应场地的特殊性。两种性格的体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部空间也呈现处这种状态,三角形的元素贯穿建筑墙面与屋顶,模糊了二者的界限,结合不规则的玻璃窗扇,使内部空间丰富而又新奇。
建筑材质的运用犹如给建筑穿上外衣,恰到好处的材质能给建筑锦上添花。文化中心不规则体量以木材为原料,辅以形式各异的玻璃窗扇,感觉活泼灵动;长方体则以浅色石材为主,线条简洁明快,包裹在变化的不规则三角斜面之间,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狮山文化中心室内部分,地下一层设计地铁出入口活动用房,一层设有地铁出入口及社区活动用房,二层为社区活动用房。室外部分,由于建筑呈坡状的造型特点,可利用建筑屋顶作为市民室外活动场地。
建筑不规则的布局,围合出下沉式的庭院,斜坡慢步道如同回廊带引人们从地面无障碍地到达二层平台,如此增大了游走于空间的趣味,提升了可达性。开放空间以庭
院为核心创造出可停留的交谊空间,扩展的二层平台则成为面对城市的瞭望台。利用平台的边界设计了长长的坐凳,和垂挂植物种植槽,为户外空间提供绿色适宜休憩的环境。同时,也为未来的商业提供户外经营的空间。二层悬空的平台向北及向东的停留区,为到此的人们提供了观察城市的开放视野,同时,这里又仿佛是展示城市的舞台。所有绿色的植被都紧紧包裹着建筑,软化了建筑落地的边界,最大程度地与建筑结合起来。
3.3建筑整合
在这个项目里规划的突破还在于弥合了用地空间与市政道路空间的边界;也整合了泵房与用地的边界;使原本在规划用地图中存在的红线边界消失。站在场地间,
似乎我们的都市被景观化了,抑或是景观被都市化了。也许这种跨越边界的整合令系统共生。置身于现场,回顾项目的规划初衷,似乎已基本呈现出来。项目完成后的独特性在于它已成为这个街区最为别致的地景,吸引着过往的城市人群。
设计图独具匠心的设计还在于泵站及风井的“包裹”。之所以要“包裹”泵房及风井,是因为它们作为灰色基础设施的典型构筑,通常给城市带来了是更多的消极印象。因此,大胆地将风井、站房建筑、泵房从北至南联接起来设计。
在一致的设计逻辑中,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将它们“和而不同”地融为一体。泵房采用氟碳喷涂铝板折形构造,风井则采用钢构木格栅表皮,其形态都如同带有棱角的“石块”。考虑到对西侧住宅的影响,设计对分界围
墙也重新做的设计,以体现和建筑一致的风格。
4、结语
从项目设计的历程来看,未来的都市需要规划敢于尝试运用跨越边界的整合力量以及跨越专业边界的规划方法,以此为城市更新寻找全新的解决途径。
狮山文化中心设计是一个令建筑、景观跨越了彼此的边界,创造城市活力的案例。在这令人惊艳的作品背后,隐约看到了规划部门对城市更新的一些更为积极的思考和大胆的决策。项目中建筑和景观的系统如同母体与子体一般,通过景观的根系致密地联接起来,并与城市延伸对接。叠合了苏州轻轨1号线邓蔚路出入口、商业文化业态、街角绿地、城市瞭望台等多种功能,体现出城市更新项目所面对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它是苏州高新区第一个具有景观都市主义实践意义的项目。
【关键词】
热点激活;混合用地;地景;整合;共生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1 、规划背景
苏州高新区1990年11月开发建设,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被外经贸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二十三年的发展历经了启动期、成形期、成熟期和更新期;也经历了由产业带动就业,由就业带动家业,由工业新区到产业新城,继而再到生活新城的发展历程。随着苏州市“一体两翼”到“一核四区” 发展规划的更新,区域规划也度时而进,在用地的策略上也经历了“退二进三”的土地更新使用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也给予高新区重要的历史机遇。2012年苏州第一列地铁开通,使苏州真正进入了轨道交通时代。由此,高新区也进入了一个恢弘的更新期。而本项目的用地恰巧是地铁一号线邓蔚路、滨湖路站出入口所在。
2、规划定位研究
规划选择该地块作为实验项目的用地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A 在已成熟的街区;B 城市交通的节点;C 已具有一定多样性的街区;D 具有相对较高的人群密度和诱发公共行为条件。
苏州进入轨道交通时代给城市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基地原址为绿化用地,2010年前是一个街头公园---孙武公园,附近街区主以居住功能为主。
小公园用以满足周围社区人群的休闲。随着高新区居住人口的增长,滨河路、邓蔚路拓宽改造,及不断涌现的商业需求,街区活力日渐增强,此时商业业态的差异化就显得不足了。当一号线站点出入口进入该地块时,规划则希望在满足轨道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仍将其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开放空间而存在。
同时,通过叠加一定的商业机会来促进街区活力,提升街区商业形象。依照简.雅各布斯的观点:要使一个地区充满可持续的活力,必须通过规划诱发城市多样性,而这必须满足四个必要条件。一,混合功能用地,在具有两个以上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叠加更多的互补功能。二,控制合理的街道长度。三,保有不同年代的老建筑。四,合理的高密度。对现场进行评估发现,如果能通过一个富有趣味的复合型设计能够促进用地的混合;创造城市具吸引力的开发空间节点;而那些已有二十几年时间的居住社区为街道提供了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保证了街道的安全。但很明显的是缺乏一个特别的项目来热点激活对土地的复合高效利用。
3、项目设计
3.1历轮方案
基地位于滨河路、邓蔚路交叉口的西南隅。西侧紧邻居滨河花苑,南临金山浜,东南角为污水泵站。因此,设计要谨慎考虑利用水系景观的同时,又能将泵站纳入到整个场地里。最初建设单位将这个项目定义为一个建筑设计项目。第一輪是一个纯建筑的设计方案,但答案无法令人满意。于是要求设计师开始了多种可能性的设计尝试。首先是在原建筑设计的方案上进行景观设计,希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的设计提供了以景观软质的空间表皮对建筑进行包裹的方案,联接地面与建筑顶面的空间,形成整体的开放空间。
经过讨论,设计师认为虽然方案提出了将建筑转换为地景的方法,但仍然缺乏与建筑共生融合的空间感,更像是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还是很生硬。基于此,要求设计师尝试将建筑面积降到最低,以更为地景的方式处理建筑与景观的关系。
调整后方案便在满足轨道站房的功能要求下,对建筑面积进行了挤压,放弃了扩展商业空间的初衷,利用景观的系统将泵房与站房联接起来。设计以一种地景方式展开,仿佛是在地面掀起的地形。
这一轮的方法令大家耳目一新,空间生动流畅了许多,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开放空间。“起伏的地平线”吸引了大家的思考---如此,场地似乎回到了原本绿地的属性。
考虑到高效土地利用的目的,设计师认为建筑功能应该再叠加一部分扩展商业功能。于是,全新的方案将建筑体本身视为景观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与景观分离的体系。建筑创造了景观开放空间的围合,景观则成为联接建筑的脐带。
3.2建筑形态
狮山文化中心方案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采用木材为建筑材料,三角形为基本形式的不规则体量与场地充分融合,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创造了集文化,休闲,活动,以及地铁出入口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建筑。
从形式与逻辑上讲,狮山文化中心方案设计营造了不规则体量与规整长方体之间既对比又融合的空间效果,理性与感性在这里共存。变化多端的三角斜面之间显露出冷峻的长方体,不规则体量的空间恣意随性,方形体量的空间深沉内敛,行走在两者之间,既能感受导超脱于繁复的纯粹,又能体会到蕴涵着纯粹的繁复。长方体与地形相呼应,三角自由体量还隐喻着对“石头”概念的抽象表达,以隐喻和叙事的方式来回应场地的特殊性。两种性格的体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部空间也呈现处这种状态,三角形的元素贯穿建筑墙面与屋顶,模糊了二者的界限,结合不规则的玻璃窗扇,使内部空间丰富而又新奇。
建筑材质的运用犹如给建筑穿上外衣,恰到好处的材质能给建筑锦上添花。文化中心不规则体量以木材为原料,辅以形式各异的玻璃窗扇,感觉活泼灵动;长方体则以浅色石材为主,线条简洁明快,包裹在变化的不规则三角斜面之间,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狮山文化中心室内部分,地下一层设计地铁出入口活动用房,一层设有地铁出入口及社区活动用房,二层为社区活动用房。室外部分,由于建筑呈坡状的造型特点,可利用建筑屋顶作为市民室外活动场地。
建筑不规则的布局,围合出下沉式的庭院,斜坡慢步道如同回廊带引人们从地面无障碍地到达二层平台,如此增大了游走于空间的趣味,提升了可达性。开放空间以庭
院为核心创造出可停留的交谊空间,扩展的二层平台则成为面对城市的瞭望台。利用平台的边界设计了长长的坐凳,和垂挂植物种植槽,为户外空间提供绿色适宜休憩的环境。同时,也为未来的商业提供户外经营的空间。二层悬空的平台向北及向东的停留区,为到此的人们提供了观察城市的开放视野,同时,这里又仿佛是展示城市的舞台。所有绿色的植被都紧紧包裹着建筑,软化了建筑落地的边界,最大程度地与建筑结合起来。
3.3建筑整合
在这个项目里规划的突破还在于弥合了用地空间与市政道路空间的边界;也整合了泵房与用地的边界;使原本在规划用地图中存在的红线边界消失。站在场地间,
似乎我们的都市被景观化了,抑或是景观被都市化了。也许这种跨越边界的整合令系统共生。置身于现场,回顾项目的规划初衷,似乎已基本呈现出来。项目完成后的独特性在于它已成为这个街区最为别致的地景,吸引着过往的城市人群。
设计图独具匠心的设计还在于泵站及风井的“包裹”。之所以要“包裹”泵房及风井,是因为它们作为灰色基础设施的典型构筑,通常给城市带来了是更多的消极印象。因此,大胆地将风井、站房建筑、泵房从北至南联接起来设计。
在一致的设计逻辑中,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将它们“和而不同”地融为一体。泵房采用氟碳喷涂铝板折形构造,风井则采用钢构木格栅表皮,其形态都如同带有棱角的“石块”。考虑到对西侧住宅的影响,设计对分界围
墙也重新做的设计,以体现和建筑一致的风格。
4、结语
从项目设计的历程来看,未来的都市需要规划敢于尝试运用跨越边界的整合力量以及跨越专业边界的规划方法,以此为城市更新寻找全新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