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和毋庸置疑的。但是,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适应,教育发展滞后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会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超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逐渐出现教育过度,“教育性失业”问题也随之形成,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对“教育性失业”的理解
在世界经济、社会形式不断变化的当前时代,中国也迎来了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以教育领域为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教育性失业问题日趋严峻,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教育性失业”的定义,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研究视角,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多数学者认为“教育性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获得相应毕业和学位证书,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却不能在劳动力市场获得相应的工作,或者虽然获得了工作,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所获学历学位不对称的现象。也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性失业”是人们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具体体现,认为人们期待通过教育获得理想的岗位,实现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实现“跳农门”。而事实是,教育仅仅是教给受教育者必要的科学知识、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更多的知识、技能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获得培养。如果人们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就会对高等教育赋予较高的期待,就会忽视对个人素质、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教育性失业”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认为,所谓“教育性失业”,是大量拥有高学历的人,不能在其所修专业范围内实现就业,导致学非所用;或者不能在适当的岗位上就业,导致大材小用,从而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或低效利用。从总体来讲,“教育性失业”是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一致所产生的社会现象,是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弊端的具体体现。
二“教育性失业”的成因
“教育性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教育性失业”问题的形成,可以从高等教育的供给方、需求方和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等三个视角来寻找其根源:
1人才供给方视角的成因
从人才供给方———高校毕业生视角来看,受“读书入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较高,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委曲求全,不愿意降低工资要求,力求能找到与其所学知识相匹配的工作,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使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迅速增加,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隐性失业者大幅度减少,显性失业明显增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了大学生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尽管在就业难背景下,一些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观念,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固守陈旧观念,导致了“教育性失业”的产生。
2人才需求方视角的成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劳动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择业”自主权,用人单位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择人”自主权,劳动力的供求机制和市场体系由此形成。在劳动力供过于求、供求严重失衡的买方市场下,人才需求方———用人单位不断提高要求,包括素质要求、学历要求、经历要求等,一些用人单位优中选优,超出岗位要求选人。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的学历优势逐渐被弱化,尽管拥有高学历,但在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方面却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在人才需求增长缓慢、人才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教育性失业”由此产生。
3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成因
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启了大规模的教育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拉开序幕,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各高校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没能及时跟进,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些人认为扩招后的大学教学质量出现了下降,大学毕业生素质亟待提高。同时,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中,一些学生追求自身利益,盲目开设新专业,盲目扩招学生,忽视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限制,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最后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可见,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教育性失业”问题的重要根源。
三“教育性失业”问题的化解
“教育性失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影响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的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教育性失业”的形成,既有人才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因素,也有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因素。化解“教育性失业”问题,也应从受教育者、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三个方面入手:
1受教育者方面的对策
受教育者即人才的供给方,受教育者自身观念的转变、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化解“教育性失业”矛盾的根本。具体来讲,首先要从根本上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受教育者毕业后,最终要走入社会,成功实现就业,才能摆脱“教育性失业”的困境。也就是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产品,要是合格的产品,要是能被社会接纳、能被用人单位认可的产品。因此,受教育者要利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掌握好专业知识、练就好过硬的本领,全方面提高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打拼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彻底转变就业观念。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必须明确,“优胜劣汰”是市场化条件下的不变规律,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终身制的工作岗位很难寻找,“铁饭碗”几乎不再存在,毕业后首次从事的职业并非终身职业,也并非一个人永久驻留之所。作为受教育者,不要惧怕失业,不要过于挑剔工作岗位,也不要过于挑剔工作地点,关键是要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发展、完善、提高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再次,要正确认识教育的意义,正确做好教育选择。教育的过程,是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培养个体适应社会能力、提高个体素质的过程。无论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身理想。每个人由于成长环境、社会经历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因此,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专业,是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个人能力的内在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要综合考虑自身爱好、教育投入、教育产出等各方面因素,自主决定选择何种教育形式、选择什么专业,等等。 2高等院校方面的对策
高等院校是“生产”人才“产品”的“工厂”,是人才的培养单位。高等院校应在遏制“教育性失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高等院校要有效控制招生规模。高校必须正确认识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不仅仅是招生规模的扩张,也不是简单的硬件数量的增加。学校发展更重要的应该是内涵的发展,应该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果只有招生规模的扩张、硬件设施的增加而没有配套软件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自然就不尽如人意,就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要实现盲目扩招向理性招生的转变,要根据社会需求趋势、行业发展趋势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招生计划,以此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在市场化条件下,高校不再是象牙塔,高校要主动与市场接轨,与社会需求接轨。笔者认为,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专业设置的调整相对滞后,高校难以与时俱进、紧盯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因此,各高校要进一步深化自身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机制,要突出专业优势,办出特色专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高校要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要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不仅要调整好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更要制定严格的、全面的人才考核标准,不断为社会和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广受欢迎的人才。只有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才有保障,学校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政策方面的对策
“教育性失业”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高校大规模扩招而产生的。因此,“教育性失业”与政府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尽管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化解“教育性失业”矛盾,也要从政策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是做好四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善有关就业制度、用人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毕业生就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实现阳光就业、公平竞争;其次,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领域。主要是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缓解人才供求矛盾和压力;再次,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关键是要做好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行业之间的宏观调控,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避免人才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最后,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建立刚性的资金供给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成文,谭日辉.论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0(2).
[2]刘志业.教育过度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剖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5).
[3]夏利.关于我国“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4]付兴国.国外“教育性失业”给我们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2(11).
[5]张成林.“教育性失业”现象新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7).
一对“教育性失业”的理解
在世界经济、社会形式不断变化的当前时代,中国也迎来了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性问题。以教育领域为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教育性失业问题日趋严峻,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教育性失业”的定义,不同学者基于各自研究视角,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多数学者认为“教育性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获得相应毕业和学位证书,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积累,却不能在劳动力市场获得相应的工作,或者虽然获得了工作,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所获学历学位不对称的现象。也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性失业”是人们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具体体现,认为人们期待通过教育获得理想的岗位,实现进入“上流社会”的梦想,实现“跳农门”。而事实是,教育仅仅是教给受教育者必要的科学知识、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更多的知识、技能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获得培养。如果人们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就会对高等教育赋予较高的期待,就会忽视对个人素质、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教育性失业”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笔者认为,所谓“教育性失业”,是大量拥有高学历的人,不能在其所修专业范围内实现就业,导致学非所用;或者不能在适当的岗位上就业,导致大材小用,从而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或低效利用。从总体来讲,“教育性失业”是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一致所产生的社会现象,是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弊端的具体体现。
二“教育性失业”的成因
“教育性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教育性失业”问题的形成,可以从高等教育的供给方、需求方和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等三个视角来寻找其根源:
1人才供给方视角的成因
从人才供给方———高校毕业生视角来看,受“读书入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较高,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委曲求全,不愿意降低工资要求,力求能找到与其所学知识相匹配的工作,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使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迅速增加,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隐性失业者大幅度减少,显性失业明显增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了大学生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尽管在就业难背景下,一些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观念,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固守陈旧观念,导致了“教育性失业”的产生。
2人才需求方视角的成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劳动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择业”自主权,用人单位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择人”自主权,劳动力的供求机制和市场体系由此形成。在劳动力供过于求、供求严重失衡的买方市场下,人才需求方———用人单位不断提高要求,包括素质要求、学历要求、经历要求等,一些用人单位优中选优,超出岗位要求选人。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的学历优势逐渐被弱化,尽管拥有高学历,但在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方面却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在人才需求增长缓慢、人才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教育性失业”由此产生。
3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成因
从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启了大规模的教育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拉开序幕,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各高校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都没能及时跟进,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些人认为扩招后的大学教学质量出现了下降,大学毕业生素质亟待提高。同时,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中,一些学生追求自身利益,盲目开设新专业,盲目扩招学生,忽视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限制,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人才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最后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可见,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出现“教育性失业”问题的重要根源。
三“教育性失业”问题的化解
“教育性失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影响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的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教育性失业”的形成,既有人才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因素,也有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方面的因素。化解“教育性失业”问题,也应从受教育者、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三个方面入手:
1受教育者方面的对策
受教育者即人才的供给方,受教育者自身观念的转变、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化解“教育性失业”矛盾的根本。具体来讲,首先要从根本上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受教育者毕业后,最终要走入社会,成功实现就业,才能摆脱“教育性失业”的困境。也就是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产品,要是合格的产品,要是能被社会接纳、能被用人单位认可的产品。因此,受教育者要利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掌握好专业知识、练就好过硬的本领,全方面提高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打拼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彻底转变就业观念。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必须明确,“优胜劣汰”是市场化条件下的不变规律,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终身制的工作岗位很难寻找,“铁饭碗”几乎不再存在,毕业后首次从事的职业并非终身职业,也并非一个人永久驻留之所。作为受教育者,不要惧怕失业,不要过于挑剔工作岗位,也不要过于挑剔工作地点,关键是要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发展、完善、提高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再次,要正确认识教育的意义,正确做好教育选择。教育的过程,是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培养个体适应社会能力、提高个体素质的过程。无论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身理想。每个人由于成长环境、社会经历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因此,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根据个人爱好来选择专业,是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个人能力的内在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要综合考虑自身爱好、教育投入、教育产出等各方面因素,自主决定选择何种教育形式、选择什么专业,等等。 2高等院校方面的对策
高等院校是“生产”人才“产品”的“工厂”,是人才的培养单位。高等院校应在遏制“教育性失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高等院校要有效控制招生规模。高校必须正确认识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不仅仅是招生规模的扩张,也不是简单的硬件数量的增加。学校发展更重要的应该是内涵的发展,应该是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果只有招生规模的扩张、硬件设施的增加而没有配套软件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自然就不尽如人意,就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要实现盲目扩招向理性招生的转变,要根据社会需求趋势、行业发展趋势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招生计划,以此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次,在市场化条件下,高校不再是象牙塔,高校要主动与市场接轨,与社会需求接轨。笔者认为,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专业设置的调整相对滞后,高校难以与时俱进、紧盯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因此,各高校要进一步深化自身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机制,要突出专业优势,办出特色专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高校要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要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不仅要调整好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更要制定严格的、全面的人才考核标准,不断为社会和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广受欢迎的人才。只有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才有保障,学校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政策方面的对策
“教育性失业”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高校大规模扩招而产生的。因此,“教育性失业”与政府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尽管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化解“教育性失业”矛盾,也要从政策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是做好四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完善有关就业制度、用人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使毕业生就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实现阳光就业、公平竞争;其次,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领域。主要是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缓解人才供求矛盾和压力;再次,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关键是要做好人才培养层次、人才培养行业之间的宏观调控,优化人才资源配置,避免人才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最后,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建立刚性的资金供给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成文,谭日辉.论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0(2).
[2]刘志业.教育过度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剖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5).
[3]夏利.关于我国“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3(4).
[4]付兴国.国外“教育性失业”给我们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12(11).
[5]张成林.“教育性失业”现象新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