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河北省档案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60集微纪录片《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该片是一部通过翔实的档案史料、鲜活的故事脉络,真实再现河北百年革命风云的点睛之作,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扩大该片的社会影响力,本刊将连续刊载该片脚本文字及图片以飨读者。
(主持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在北方,有两所中学名气较大,有“文南开,理育德”之美誉。南开就是周总理的母校——天津南开中学,育德则是咱们河北的学校——保定私立育德中学。
育德中学的校训是:“不敷衍、不作弊”,“凡是育德毕业过的人,都有一种特别的作风,遇事不可敷衍作弊,工作能够吃苦耐劳。”因此,从育德中学走出了一批国之栋梁。
(短片解说):
在河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本1940年出版的 《育德同学录》。这本同学录里,有几个不寻常的名字。
留法勤工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第2班中,出现了李富春、李维汉、张昆弟;留法勤工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第3班有刘士奇,这个“刘士奇”就是后来的开国元勋刘少奇。
(专家解说):
育德中学是1907年由同盟会元老陈幼云设立的,同时也是同盟会直隶分会的活动场所。
1917年,国民党元老的李石曾和蔡元培等在育德中学办起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这个班培养了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鲁其昌、熊信吾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生主要来自湖南等省。据记载,当时,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还专程从北京到保定,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的湖南学生。
(短片解说):
育德中学是一所进步的学校,刘少奇在这里读到了《新青年》《每周评论》《东方》和育德中学自办的一些进步刊物,学习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了解了国内外形势和俄国十月革命及布尔什维克党的情况,这使他原定留学法国的想法开始转变,转而对红色苏联十分向往。此后,刘少奇到苏联留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萧条,觅工困难。国内的北京政府对勤工俭学之事也漠不关心。多种因素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1921年初基本结束,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也于1921年6月结束。1917至1920年,育德中学共办了4期留法勤工俭学高级预备班,毕业生213人,其中93人留法。
(短片解说):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结束后,育德中学又成为保定中共最早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地方之一。
1921年,邓中夏同志来到保定直隶高等师范任教,在他的组织领导下,育德中学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3年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保定育德中学支部,成为保定党组织的发祥地,是当时保定革命活动的领导中心。育德中学为革命输送了大批人才,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学大师孙犁,就是1931年育德中学开设高中部后的第一届毕业生。
(专家解说):
1926年,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当时用的名字是孙树勋。
孙犁在这里读了七年书,直到高中毕业。受学校风气影响,孙犁读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像《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申报》的《自由谈》副刊、《小说月报》等等。當时育德中学有一份刊物《育德月刊》,孙犁还在上面发表了几篇习作,有《孝吗》《弃儿》,独幕剧《顿足》等。
(主持人):
198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保定育德中学建立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今天,漫步其中,透过故纸、旧照,我们仍能追寻一代代年轻人叱咤风云的足迹。
(主持人):
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在北方,有两所中学名气较大,有“文南开,理育德”之美誉。南开就是周总理的母校——天津南开中学,育德则是咱们河北的学校——保定私立育德中学。
育德中学的校训是:“不敷衍、不作弊”,“凡是育德毕业过的人,都有一种特别的作风,遇事不可敷衍作弊,工作能够吃苦耐劳。”因此,从育德中学走出了一批国之栋梁。
(短片解说):
在河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本1940年出版的 《育德同学录》。这本同学录里,有几个不寻常的名字。
留法勤工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第2班中,出现了李富春、李维汉、张昆弟;留法勤工俭学高等工艺预备班第3班有刘士奇,这个“刘士奇”就是后来的开国元勋刘少奇。
(专家解说):
育德中学是1907年由同盟会元老陈幼云设立的,同时也是同盟会直隶分会的活动场所。
1917年,国民党元老的李石曾和蔡元培等在育德中学办起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这个班培养了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鲁其昌、熊信吾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生主要来自湖南等省。据记载,当时,毛泽东、蔡和森等人还专程从北京到保定,看望在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的湖南学生。
(短片解说):
育德中学是一所进步的学校,刘少奇在这里读到了《新青年》《每周评论》《东方》和育德中学自办的一些进步刊物,学习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了解了国内外形势和俄国十月革命及布尔什维克党的情况,这使他原定留学法国的想法开始转变,转而对红色苏联十分向往。此后,刘少奇到苏联留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萧条,觅工困难。国内的北京政府对勤工俭学之事也漠不关心。多种因素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1921年初基本结束,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也于1921年6月结束。1917至1920年,育德中学共办了4期留法勤工俭学高级预备班,毕业生213人,其中93人留法。
(短片解说):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结束后,育德中学又成为保定中共最早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地方之一。
1921年,邓中夏同志来到保定直隶高等师范任教,在他的组织领导下,育德中学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3年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保定育德中学支部,成为保定党组织的发祥地,是当时保定革命活动的领导中心。育德中学为革命输送了大批人才,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学大师孙犁,就是1931年育德中学开设高中部后的第一届毕业生。
(专家解说):
1926年,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当时用的名字是孙树勋。
孙犁在这里读了七年书,直到高中毕业。受学校风气影响,孙犁读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像《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申报》的《自由谈》副刊、《小说月报》等等。當时育德中学有一份刊物《育德月刊》,孙犁还在上面发表了几篇习作,有《孝吗》《弃儿》,独幕剧《顿足》等。
(主持人):
198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保定育德中学建立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今天,漫步其中,透过故纸、旧照,我们仍能追寻一代代年轻人叱咤风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