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比较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在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AGV治疗NVG患者35例(37只眼),术前均行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GV手术,术中使用MMC组17例(18只眼),5-FU
【机 构】
:
116011 辽宁大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116011 辽宁大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116011 辽宁大连,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比较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在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AGV治疗NVG患者35例(37只眼),术前均行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行AGV手术,术中使用MMC组17例(18只眼),5-FU组18例(19只眼),术后依据患者屈光介质和眼底原发疾病,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 d,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和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丝裂霉素和氟尿嘧啶组术后各时间点平均眼压(IOP)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时间点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总成功率为氟尿嘧啶组79%(15/19)、丝裂霉素组88.9%(16/18),两组间成功率差距不大。
结论术中应用5-FU同MMC一样,均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增生而侵入角膜的一种眼科常见疾病;而角膜溃疡的病因则相对复杂,外伤与感染,药物毒性及其自身免疫等都是最常见的原因;但两种疾病并发的情况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CT轴位平扫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分析107例(138只眼)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泪囊至鼻泪管下端开口结构及泪道系统周围结构,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结果单纯泪道阻塞且CT显示无骨性鼻泪管异常者,选择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有效率94.12%;CT显示合并骨性鼻泪管异常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有效率100%。慢性泪囊炎,CT显示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阈下值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曲安奈德球周注射联合微脉冲激光治疗(联合组,30只眼),另一组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30只眼),联合组微脉冲激光治疗结束后进行曲安奈德20 mg球周注射,以后每隔4周注射一次,共3次。两组患者在微脉冲激光治疗1周后接受全视网膜光凝。观察记录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血管管径的变化,探讨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按照视网膜病变分级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和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同时招募无糖尿病健康志愿者组成健康对照组(NC)。各组病例分别为NDR组53例和NPDR组30例,对照(NC)组30人,均以右眼为观测眼。以视乳头为中心行眼底照相,应用半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缺血性眼病亦与颈动脉狭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作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此手术亦存在风险。现对CAS术中斑块碎片脱落并发症进行详细报道。
目的测量并分析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的鼻泪管与鼻底平面的夹角。方法收集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269例538只眼(健眼176只眼,患眼362只眼);其中男性62例124只眼(患眼79只眼),女性207例414只眼(患眼283只眼);年龄4~87岁,平均(53.87±14.35)岁。所有患者泪道冲洗后灌注30%碘海醇注射液,并立即行泪道CT检查。测量并分析患眼与健眼之间、男女患者患眼之间、各年龄段患眼之间的骨
Schwartz综合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视网膜脱离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多单眼发病并有眼挫伤史。其特点是视网膜脱离伴高眼压、葡萄膜炎。由于临床少见,容易引起漏诊、误诊。现将我院诊断为本病的2例患者情况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瞳孔散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双眼病变程度相当的DR患者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者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散瞳,然后比较两组的散瞳效果。结果散瞳后观察组平均瞳孔面积(41.45±1.12)mm2,显著大于对照组(35.32±1.14)mm2,差异
目的比较Ex-PRESS引流器与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3例(23只眼),所有患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0.05 ml,于注药1周后随机分为试验组11例(11只眼)采取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对照组12例(12只眼)采取Ahmed引流阀植入术。分别于术后1 d、1周、1月、3月
Bardet-Biedl综合征是一类因纤毛功能障碍导致全身多系统功能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临床上较为罕见。研究发现,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患者多伴有BBS基因突变[2]。有关基因BBS和USH2A同时突变与Bardet-Biedl综合征的关系尚未见文献报道。近期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遇到1例Bardet-Biedl综合征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