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居鳞次栉比的城市笼居之中,心中满是喧哗与躁动的堆砌,人与自然的渐行渐远,已是城市人心中之块垒。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要冲破钢筋混泥土的束缚,想要亲吻自然的气息,却从没有一个精神的寄托。但从我第一次通过网络看到泸沽湖画面的时候,就觉得我似乎和那里有着某种联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吸引着我“回到”泸沽湖的身边。无数次梦到那里,无数次梦想着一个人飞去,可生活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我打回现实。渐渐地泸沽湖在我心中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关于自然的符号。
于是当我真正敢于放下一切,自驾穿越4000多公里的路程,驶过大河大江,翻过无数高山峻岭,走过凉山那一段曲折蜿蜒的山路,看到被称为“上帝的眼泪”的泸沽湖的那一刻,我才真真正正感觉到与自然一同呼吸的幸福。那种幸福是溢于言表的。
泸沽湖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恰好和我同行的朋友在宁蒗县有一个大哥,宁蒗大哥在县城教体育课,而他的一个女同事正好是摩梭人。在宁蒗大哥的安排下,我们有幸到这个摩梭老师家做客。有了这层关系,我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地地道道的摩梭人。这一次,我也终于可以走进泸沽湖,走进女儿国,走进真正的摩梭世界。
其实严格地说,泸沽湖的摩梭人不能称为摩梭族。因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里面并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泸沽湖畔的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但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传统文化,摩梭人和纳西族都相差甚远。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才正式确认其为摩梭人,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且每个摩梭人都拥有了一张合法的居民身份证。
关于泸沽湖摩梭人的来历有几种神话传说,其中一则最为凄美: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少年情侣得道成仙,但他们只有乘坐一匹神马才能上天。这对仙侣同乘神马来到滇北高原,被这里的风光所迷,决定在这里生活下去。美丽的姑娘心地十分善良,她见到当地穷人非常可怜,就伸出手来帮助他们,而且不避男女嫌疑。结果她的情郎生气了,几次争吵后,情郎独自骑马飞上了天空离她而去。在神马升空的一刹那间,马蹄把高原踏出了一个大坑。想不到的是,青年竟无法回到人间,少女因为没有神马无法上天。于是少女悲痛欲绝,泪水长流,流满了马蹄坑,便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后来,少女的泪水流干了,她发誓,今生只和有情人来往,一但情断意绝就分手,重找阿夏(情人)——走婚习俗就这样出现了——这少女就是摩梭人的祖先。
传说虽然凄美,毕竟是传说。而摩梭人的来历,早已有文献可考。
作为古羌人的后裔,摩梭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以前,那时候的古羌人主要生活在青海黄河流域的游牧民族。因为当时我国正好是战国时代,时局动荡,所以原本就没有固定居住地的古羌族因为安全问题,开始向甘肃、川西北、川西南等地迁移,主要集中在四川的大渡河和雅砻江一带,因为这里地处蛮荒,远离战火,所以这些人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也逐渐从游牧状态变成了相对固定的居民。汉朝之后,一部分羌人又往南迁徙,最后定居于四川的“定乍”,即现在的盐源县境内;另一部分迁徙到了云南的宁蒗县,换句话说,是集中于横跨这两县的泸沽湖周围。定居下来的古羌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成为摩梭人。
摩梭人依山就势建起房屋,房屋随山势起伏变化,体现了对自然神的尊重。西面邻湖的格姆山(现称狮子山)意为图腾虎,是摩梭人的保护神,在上面不能建房,但是部落首领房屋的“龙脉”要与格姆山一致。如果在其他地域,要与当地的主要山神(一般是含有虎的意思)保持内在的联系,形成一种灵的通道,神灵的保佑才能起作用。此外,受祖先游牧生活方式的影响,棚帐的入口朝东,所以,沿湖摩梭民居的单体建筑一般坐西向东。可见,摩梭人的民居也保留了摩梭人来源的特点。
跟着老师走进她的家,这是我们第一次走进摩梭人的传统居所。而老师也告诉我们,其实一间这样的传统摩梭人的房子,就是一部生动的摩梭百科全书。
摩梭人的支柱
摩梭民居的内部主要由“伊梅”、“里扎伊”、“咯拉衣”、门楼等房间组成,并通过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
“伊梅”是摩梭家庭成员的活动中心,聚会、仪事、炊事、待客、日常祭祀等都要在“依梅”举行,同时“依梅”也是家族内老祖母和孩子的卧室,所以又被称为“祖母房”、“祖母屋”。若在平时,外来的房客是不可能一睹“伊梅”真面目的。因为我们是宁蒗大哥的朋友,一开始这个摩梭家庭就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所以对我们的招待都是在这最重要的房间里。而老师也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对房屋的各个细节详细讲解给我们听。
“伊梅”结构较为复杂,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一般为一个进深跨度均为六米的方形双开大房间,地面为架空木地板,支撑房屋的是房内左右两侧的两根大圆木柱,但是这两根柱子的作用还不仅仅是简单地支撑整个祖母房,其文化内涵要远远重于建筑方面的意义。
老师对我们讲到,这两根柱子对于摩梭人有着重要的涵义。
首先,这两根圆柱的原木必须采自有神力的神山之中;其次,两根圆柱必须是同一棵“百年”古树截成的,然后才能一分为二用于室内。象征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团结一体。树的上段为“尤杜梅”,又叫右柱、女柱,代表了女性;下段为“瓦杜梅”,又叫左柱、男柱,代表着男性。“尤杜梅”和“瓦杜梅”共同支撑摩梭民居最重要的一间房屋,表示女人和男人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在摩梭人的观念中“左为下、右为上”,所以也体现出摩梭人“女尊”的观念。作为中国仅存的母系氏族人群,摩梭妇女在家庭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全体成员的尊敬和崇拜。
此外,对于摩梭人非常重要的成年礼也和这两根大圆木柱有关。
在摩梭风俗中,孩子满十三岁之后要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太阳的第一缕金光洒在格姆女神山上的时候进行,由当地受人尊敬的长者主持。当日,女孩站在祖母房右柱下,男孩站在祖母房左柱下,左脚踩着猪膘肉,右脚踩着装满五谷杂粮的口袋,寓意着今后吃用不尽。
女孩由自己的同属相同性的长者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男孩则由自己的同属相同性的长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腰带,佩上腰刀。
穿上新裙或新裤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六十岁,人只能活十三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
关于这一习俗,也是源自摩梭人中流传着的一个神话故事。
传说在远古时期,人与动物生活在一起,但都没有固定的寿命。后来司已神要给动物规定生命年限,并告诉人们要在半夜倾听他的呼声,可得长寿。司已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岁数的,谁答应了便把这岁数给谁。司已神第一次喊一千岁时,动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白鹤听见,它答应一声,便得到了一千岁的寿命。第二声司已神喊一百岁,这一次是水鸭听到了,水鸭得到了一百岁的寿命。第三声喊六十岁,让狗答应领受了。直到司已神喊十三岁时,人才惊醒答应。但是领到十三岁寿命的人类觉得自己的寿命实在太短,就求得司已神的允许,与狗换了岁数。从此,人每天要给狗喂三顿饭,并且每当举行成年礼时都要喂狗,以感谢狗的换岁之恩。
接着由主持人引导少男少女依次向经堂、上下火塘神和年长者磕头施礼,每个人都要向磕头者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并送上礼物或者礼金作为祝贺。然后全家共进早餐,餐后即开始办酒席,在本村内请客。少男和少女向所有来客磕头施礼,客人同样会赠送礼物,并念些大吉大利的颂词来表示祝贺。
仪式结束后,由母亲或年长者将受过成年礼后穿上新裙、新裤的少男少女领到走婚的生父家和其他亲族家中礼拜,去时要带上一些食品,同时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贺礼。这也是向众人宣布孩子拥有了和大人一样的权利和待遇,赋有了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安全顺利度过了第一次生命的十二年周期。
在摩梭人的原始宗教中,人的一生要经过三个生命过程。第一次生命是胎儿从娘身上分娩到人世间后的十二年;第二次生命是成人礼后的第一天开始直到老死时;而人死后则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生命过程。
所以成人礼对于摩梭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到了晚上,全村男女老少会齐聚在篝火前,跳起舞蹈,热热闹闹地为成人的孩子庆祝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大家会为刚刚成人的摩梭孩子热闹到很晚,用歌舞传达心中对他们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尤杜梅”和“瓦杜梅”对于摩梭民居和摩梭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而我参观的这个摩梭家庭的祖母房则有着全村最为粗大的“尤杜梅”和“瓦杜梅”,这不但表示着其自家的富有,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更加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伊梅”,摩梭人的家庭中心
再往房内看,右侧是一火塘,按照摩梭人“右为上”的习惯,所以又叫上火塘,上火塘一方面可以为摩梭人取暖和烹制饮食;另一方面火在摩梭人眼中具有通天神力。在摩梭人的传说中,火是万物之源,是连接阴阳两界的桥梁。火塘上面是“梭拖”(神龛),“梭拖”中供奉的是火神神像,还摆着供品和花瓶。当火塘里的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升腾的神火会将摩梭人的愿望带到天神面前。火塘两侧沿房间开间方向有约一米宽的 “上火铺”, “上火铺”上铺着带有宗教图案的羊毛毡毯,是“达布”(家庭中主事妇女)、喇嘛、舅辈和贵客们的席位。
在我们去的那天,“上火铺”不但铺着羊毛毡毯还有一条金黄色的哈达。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在我们来之前,活佛刚刚来过这里。活佛的到来,不但能够给这家增运祈福,还是全家人莫大的荣耀。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活佛坐过的毡毯,摸过的物品,都要原封不动地放在原地,以显示自己的虔诚。
与“上火铺”相对应的是 “下火铺”。“下火铺”位于祖母房内的左侧,其体积和装饰程度均比 “上火铺” 要逊色许多,是一般男女和小孩的位置。“下火铺”的上方供奉着摩梭人另一位重要的神——“让巴拉”(灶神),因其位置次于火神,所以设于“左为下”的“下”方位。灶神一般是泥塑或硬纸画成的图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银元宝等。摩梭人在一日三餐前都要祭祀灶神。
“伊梅”的外层是一个围绕内层、进深为两米多的辅助房间。一般在左侧放置一个大水槽,平时为生活饮用提供水源,此外还作为消防储备防止大的火灾发生。外层房间的右边是“达布”的居室,左边是老人的居室,两个房间仅仅是位置上有所不同,居住面积和室内的装饰陈设几乎没有差别。“右为上”既体现了“达布”的地位,相同的房间陈设也体现了对族内老人的尊重。“伊梅”外层的最后面是作房,主要用于碾磨粮食和酿造“苏里玛”酒。“苏里玛”口味甜中带酸,度数约十二度,就算多饮也不会上头,是摩梭人举行各种仪式和待客的必备饮料。因为摩梭人必须使用自家酿造的酒才能表现对客人的尊重,所以摩梭人家可谓家家都有作房。“苏里玛”不但是待客的饮料,还被称为“壮胆酒”,和摩梭人最神秘的走婚风俗有关。而走婚也是每一个前来“女儿国”的游客都会关心的话题。
参观完“伊梅”,老师让我们在祖母房中小憩一下,并给我们煮了很好喝的酥油茶,还让我们品尝了摩梭人独有的点心。短暂的休息使我们一路的劳顿烟消云散。老师似乎看出我们已经休息好了,就带着我们继续参观自己的家。而我没想到的是,走出祖母房,老师给我们介绍的第一个房间就解开了我心中关于走婚的疑惑。
浪漫的爱巢“里扎伊”
摩梭语中的“里扎伊”就是花楼。花楼分上下两层,全部都是木质结构,花楼的门和裙板都装饰以浮雕,面向院内的窗户是雕花空格窗,楼梯、外廊、栏杆、檐部等构件小巧玲珑,以红黄为主基调。楼梯设在底层走廊中段,靠楼梯间的楼板平面上有一横杠封住上楼进口。“里扎伊”的底楼为备用房间,但不能作为居室,一般只能用于粮食加工和杂物堆放。日落以后,所有成员不论农活完成与否,均会自然离去。楼上是二至四个小房间,供年轻女子居住,便于摩梭女子单独结交“阿夏”。每个小房间设有小火塘,装饰细腻,室内陈设多为室主自制的工艺品,内容有民间传说和花草飞禽,精巧别致,亲切自然,与空间功能十分协调;此外,室内有一较大的支折窗,较为突出,主要作用不是为了通风采光,而是为来约会的“阿夏”专门设置的一道“情人门”,并且都备有各自的移动爬梯,供“阿夏”进出使用。它们与院内的其他建筑在交通上可以不发生联系,一来避免了入夜后与家人相遇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便于“阿夏”在凌晨悄然而去;二来提高了相约的浪漫感和私密性,可谓两全其美。
关于古老神秘的摩梭人,除了母系氏族为人所共知以外,最出名的就是摩梭人与众不同的婚姻形式——走婚。当年杨二车娜姆以《走出女儿国》让整个世界认识了她,也让整个世界知道了走婚。但是书中大量关于走婚的描述都歪曲了摩梭人真正的走婚习俗。
对于此,摩梭人既愤怒,又无奈。因为之前听说过杨二车娜姆所说的走婚并不是真实情况。所以带着疑问,我也委婉地问了老师。她的回答解开了我一个一个疑团。
传言中“摩梭人,摩梭人,摸摸索索就走婚”那是错误的。实际上,摩梭人寻找阿夏是一件极认真的事情。只有经过多次接触和深入的了解,在有感情的基础上才能确立阿夏关系。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的恋爱。所以摩梭人的阿夏关系也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
双方结成阿夏,不但要有恋爱过程,还要举行一种仪式,类似我们的婚礼。这种仪式叫“藏巴拉”,摩梭语中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藏巴拉”一般在女方家举行,时间选在傍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由男方家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证婚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摩梭男子根据自己家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之后摩梭新人需要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最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当天的女主角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还会送给男方亲手织成的花腰带。除了举行“藏巴拉”时男方送的礼物,女方家不会向男方家索要额外的财物。在摩梭人的观念中,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当证婚人向“阿夏”的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一旦结成阿夏,就可以形成“走婚”关系,不可能再同别的异性走婚。“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既俭朴,又省事。
可见摩梭人的爱情是很专一的。据老师讲,极个别的也会有和多个阿夏交往的,但那要让人瞧不起。不管男女,同处两个以上的阿夏,一旦让人知道,就会连原来的阿夏都会离开他,并且也再难找到阿夏了。
举行过“藏巴拉”之后,摩梭男女并不生活在一起。如果共同生活,就不是走婚了。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这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会悄悄出去,他们当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对方的姐妹们在家中等候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她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夏”来幽会。
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夜间生活有很多无需言说的规矩。对于那些外面敲门的男人,或者客人,年老的舅舅们是决不会去开门的,也不问是谁,主妇也不予理睬。除非你在门外吆喝几声,说明你是外来的客人,家中老人或小孩才会给你开门。摩梭人家中成年姐妹众多,所以来幽会的阿夏也多,如果不是自己的“阿夏”就不会让他进自己的闺房,姑娘的闺门一定要对好暗号她才会轻轻打开,所以摩梭男子各有各的敲门方式。
与自己的阿夏幽会完,第二天天一亮,摩梭男子们就会悄悄地回到自己家。
白天女子种地、养畜、纺织,男人们就到泸沽湖边摆渡。尽管摆渡的摩梭男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是对于摆渡生意,也是“集体所有”。每次摩梭男子摆渡完一船的乘客,乘客会将钱交到管理者手里,等到晚上收工的时候,由管理者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参与摆渡的摩梭男子。所有的船只按照顺序轮流载客,所以绝对不会出现抢生意的情况。
在我后来乘船的时候,因为在土司岛耽搁了一会,给我们撑船的摩梭大哥就会委婉地要求早点收船,好继续载客。朴实的摩梭人丝毫没有偷懒少做的想法。
男子在外挣到钱后,要将财物统统交给自己家的“达布”,由这位最年长的女性支配,这些财物也与自己的阿夏完全无关,所以不会有“妻管严”的烦恼。
在摩梭人的母系氏族形式下,家庭关系是以母系作为纽带,所以亲情关系更加密切。一个家庭中所有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在这样的家庭里,兄弟姐妹都不会将自己的阿夏带到家里共同生活,所以也不会有妯娌、婆媳之间的矛盾。更不会出现不赡养老人的现象。摩梭女子生的孩子由女方家抚养,与孩子的生父没有关系。虽然传言中摩梭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的说法言过其实,但是父子关系在这种母系氏族中确确实实不值得提起。
在摩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还是有类似父亲这样的角色出现的,这就是舅舅。作为自己母亲的兄弟,舅舅在摩梭人眼中就是一个父亲的角色。所以一个摩梭家庭中的孩子,只有外祖母没有外祖父,只有母亲、舅舅和姨姨没有父亲、姑姑和叔叔;只有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而没有堂兄妹。
这就是摩梭人自己的性爱观念与家庭观念。在摩梭人的氏族中,大多数“阿夏”们都是相敬如宾、相互负责,只是没有其他民族那样明确而已。男性们既不是名正言顺的丈夫,又不是名副其实的父亲;既不用对妻子负责任,又不用对儿女尽义务。一旦他的阿夏关门拒绝,或者男人们喜新厌旧,只要双方把话讲明,往日情意便烟消云散,从此这对摩梭男女便可重新寻找自己新的阿夏,不会发生任何纠纷。
在摩梭人的阿夏关系中,男女双方都有主动权,社会、家庭不干预,即使发生纠纷,双方母亲、舅舅们也会妥善处理。因为“结合”与“离异”与家庭和经济原因无关,所以再一次印证了摩梭“阿夏”走婚的相互结合、离散,其原因都是感情。这真的要比我们单纯得多啊!
听完老师的讲解,看着眼前的“里扎伊”,让我们这些外来人也不仅感叹“不知多少风流事,轻叩花楼阿夏窗。”
精神的制高点“咯拉衣”
经房,摩梭语称“咯拉衣”,是供本家僧侣念经修行的场所。楼下住单身男子或客人,二层是喇嘛的居室和相应的客房,客房内朴实无华,体现出僧人万事皆空、唯有神存的思想。顶层则专辟一间洁净的房间作经堂。
摩梭人是一个宗教群体,所有摩梭人都有宗教信仰。在摩梭人眼中,经楼是人与神对话的空间,是摩梭人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楼一般朝向西面,设计理念与摩梭人信仰神灵在西、人死西去的思想一致,是院中最高的一栋建筑,其地位显而易见。顶层的经房室内窗户较小,光线幽暗,天棚挂着五颜六色的旗幡,四周是对比强烈的黑白色调,上方供奉着神象和缭绕的香烛,板壁上绘莲花、海螺、火焰等图像。案桌上供长年油灯和净水碗,每日清晨换一次。虽然,在空间上不能与气势雄伟、雕梁画柱的公众寺院相比,但是,简洁的陈设和显著的形体所营造的宗教氛围并不逊色于大寺庙。
达巴教是摩梭人的原始多神教,相传因教祖叫达巴而得名。达巴口诵经和部分由摩梭原始文字符号书写的达巴卜书是达巴教传统教义。达巴口诵经主要由师徒传承、口耳传承、世袭相传。其中最著名的达巴经文就是《指路经》。在摩梭人的葬礼上,老人们念的《指路经》几乎全是地名,最后终止于青海的格尔木。传说他们的祖先游牧南来,怕忘记归路,一路都把草打成结,因为比格尔木更远的来路上草结被山火烧光,所以他们再也找不到祖先的家园了,便把格尔木认定为他们的最终的归宿。这与目前考证的摩梭人来源很是吻合。
此外,地处云南四川交界的泸沽湖受藏传佛教影响很大。元初喇嘛教传入这一地区,由于政教合一的统治,摩梭人在信仰达巴教的同时,又信仰喇嘛教,两种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至今。现在的摩梭人凡有祭庆礼仪,都要请达巴和喇嘛来念经作法,他们既互相配合,又各自为阵,颇为有趣。由于摩梭人中喇嘛社会地位较高,所以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两名男性成员是喇嘛。
顶楼的经堂主要是为了家中的僧侣准备的。因为家庭经堂除僧侣和贵宾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所以即使我们有和老师相熟的宁蒗大哥带路,也只能看到十之一二。无怪乎这里被称为神秘的女儿国了。
摩梭院落的门户
继续向院落的外面走就是门楼。门楼一般是摩梭民居的入口建筑,对家族的兴旺起着重要作用。摩梭民居院落的大门位于门楼的中央,尽管此处气运最强,但据说,由于有灵性的经楼作后盾,所以所有邪气魔妖都能挡在门外,而五谷之神却能顺着强大的气运通过大门进入大院,使摩梭家族富裕昌盛。
大门的上面开设一个较大的窗户,空透的花格,悬挂的吊柱,使得整个上部显得丰富醒目。下部的大门为两扇整板木门,两侧各放置一个近似圆形的镇门石,据说可起到加强防妖的作用。每逢传统节日或特殊日,必须悬挂天然吉祥物和张贴自制的纸符,以求门神的保佑。
对于此,老师似乎很是轻描淡写。
简简单单看过一圈摩梭民居,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院落居然有这么多讲究。老师在摩梭院落门口笑着对我们说,傍晚了,傍晚的泸沽湖会起风。风拂过湖面,也是最美的,并说让我们在附近好好转转。而宁蒗大哥却悄悄告诉我,我们出来转转,她会在家为我们准备好丰盛的晚餐,还会有甘甜的“苏里玛”。
一阵山风吹过,泸沽湖果然起风了,静静的泸沽湖掀起小小的波澜。又是一阵阵山风吹过,我似乎听到那首著名的《泸沽湖的守望》悠然飘来……
于是当我真正敢于放下一切,自驾穿越4000多公里的路程,驶过大河大江,翻过无数高山峻岭,走过凉山那一段曲折蜿蜒的山路,看到被称为“上帝的眼泪”的泸沽湖的那一刻,我才真真正正感觉到与自然一同呼吸的幸福。那种幸福是溢于言表的。
泸沽湖地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和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交界。恰好和我同行的朋友在宁蒗县有一个大哥,宁蒗大哥在县城教体育课,而他的一个女同事正好是摩梭人。在宁蒗大哥的安排下,我们有幸到这个摩梭老师家做客。有了这层关系,我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地地道道的摩梭人。这一次,我也终于可以走进泸沽湖,走进女儿国,走进真正的摩梭世界。
其实严格地说,泸沽湖的摩梭人不能称为摩梭族。因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里面并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泸沽湖畔的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但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传统文化,摩梭人和纳西族都相差甚远。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才正式确认其为摩梭人,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且每个摩梭人都拥有了一张合法的居民身份证。
关于泸沽湖摩梭人的来历有几种神话传说,其中一则最为凄美: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少年情侣得道成仙,但他们只有乘坐一匹神马才能上天。这对仙侣同乘神马来到滇北高原,被这里的风光所迷,决定在这里生活下去。美丽的姑娘心地十分善良,她见到当地穷人非常可怜,就伸出手来帮助他们,而且不避男女嫌疑。结果她的情郎生气了,几次争吵后,情郎独自骑马飞上了天空离她而去。在神马升空的一刹那间,马蹄把高原踏出了一个大坑。想不到的是,青年竟无法回到人间,少女因为没有神马无法上天。于是少女悲痛欲绝,泪水长流,流满了马蹄坑,便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后来,少女的泪水流干了,她发誓,今生只和有情人来往,一但情断意绝就分手,重找阿夏(情人)——走婚习俗就这样出现了——这少女就是摩梭人的祖先。
传说虽然凄美,毕竟是传说。而摩梭人的来历,早已有文献可考。
作为古羌人的后裔,摩梭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以前,那时候的古羌人主要生活在青海黄河流域的游牧民族。因为当时我国正好是战国时代,时局动荡,所以原本就没有固定居住地的古羌族因为安全问题,开始向甘肃、川西北、川西南等地迁移,主要集中在四川的大渡河和雅砻江一带,因为这里地处蛮荒,远离战火,所以这些人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也逐渐从游牧状态变成了相对固定的居民。汉朝之后,一部分羌人又往南迁徙,最后定居于四川的“定乍”,即现在的盐源县境内;另一部分迁徙到了云南的宁蒗县,换句话说,是集中于横跨这两县的泸沽湖周围。定居下来的古羌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成为摩梭人。
摩梭人依山就势建起房屋,房屋随山势起伏变化,体现了对自然神的尊重。西面邻湖的格姆山(现称狮子山)意为图腾虎,是摩梭人的保护神,在上面不能建房,但是部落首领房屋的“龙脉”要与格姆山一致。如果在其他地域,要与当地的主要山神(一般是含有虎的意思)保持内在的联系,形成一种灵的通道,神灵的保佑才能起作用。此外,受祖先游牧生活方式的影响,棚帐的入口朝东,所以,沿湖摩梭民居的单体建筑一般坐西向东。可见,摩梭人的民居也保留了摩梭人来源的特点。
跟着老师走进她的家,这是我们第一次走进摩梭人的传统居所。而老师也告诉我们,其实一间这样的传统摩梭人的房子,就是一部生动的摩梭百科全书。
摩梭人的支柱
摩梭民居的内部主要由“伊梅”、“里扎伊”、“咯拉衣”、门楼等房间组成,并通过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
“伊梅”是摩梭家庭成员的活动中心,聚会、仪事、炊事、待客、日常祭祀等都要在“依梅”举行,同时“依梅”也是家族内老祖母和孩子的卧室,所以又被称为“祖母房”、“祖母屋”。若在平时,外来的房客是不可能一睹“伊梅”真面目的。因为我们是宁蒗大哥的朋友,一开始这个摩梭家庭就把我们当成了自己人,所以对我们的招待都是在这最重要的房间里。而老师也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对房屋的各个细节详细讲解给我们听。
“伊梅”结构较为复杂,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一般为一个进深跨度均为六米的方形双开大房间,地面为架空木地板,支撑房屋的是房内左右两侧的两根大圆木柱,但是这两根柱子的作用还不仅仅是简单地支撑整个祖母房,其文化内涵要远远重于建筑方面的意义。
老师对我们讲到,这两根柱子对于摩梭人有着重要的涵义。
首先,这两根圆柱的原木必须采自有神力的神山之中;其次,两根圆柱必须是同一棵“百年”古树截成的,然后才能一分为二用于室内。象征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团结一体。树的上段为“尤杜梅”,又叫右柱、女柱,代表了女性;下段为“瓦杜梅”,又叫左柱、男柱,代表着男性。“尤杜梅”和“瓦杜梅”共同支撑摩梭民居最重要的一间房屋,表示女人和男人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在摩梭人的观念中“左为下、右为上”,所以也体现出摩梭人“女尊”的观念。作为中国仅存的母系氏族人群,摩梭妇女在家庭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全体成员的尊敬和崇拜。
此外,对于摩梭人非常重要的成年礼也和这两根大圆木柱有关。
在摩梭风俗中,孩子满十三岁之后要举行成年礼,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成年礼在农历正月初一太阳的第一缕金光洒在格姆女神山上的时候进行,由当地受人尊敬的长者主持。当日,女孩站在祖母房右柱下,男孩站在祖母房左柱下,左脚踩着猪膘肉,右脚踩着装满五谷杂粮的口袋,寓意着今后吃用不尽。
女孩由自己的同属相同性的长者为她脱去旧的麻布长衫,穿上美丽穿裙礼的金边衣、百榴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男孩则由自己的同属相同性的长者为其脱去旧的长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长裤,扎上腰带,佩上腰刀。
穿上新裙或新裤的孩子,还要把狗唤进屋来,给狗喂饭团和猪肉,并说:“狗能活六十岁,人只能活十三岁,咱们换个岁数,我才能长命百岁。”
关于这一习俗,也是源自摩梭人中流传着的一个神话故事。
传说在远古时期,人与动物生活在一起,但都没有固定的寿命。后来司已神要给动物规定生命年限,并告诉人们要在半夜倾听他的呼声,可得长寿。司已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岁数的,谁答应了便把这岁数给谁。司已神第一次喊一千岁时,动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白鹤听见,它答应一声,便得到了一千岁的寿命。第二声司已神喊一百岁,这一次是水鸭听到了,水鸭得到了一百岁的寿命。第三声喊六十岁,让狗答应领受了。直到司已神喊十三岁时,人才惊醒答应。但是领到十三岁寿命的人类觉得自己的寿命实在太短,就求得司已神的允许,与狗换了岁数。从此,人每天要给狗喂三顿饭,并且每当举行成年礼时都要喂狗,以感谢狗的换岁之恩。
接着由主持人引导少男少女依次向经堂、上下火塘神和年长者磕头施礼,每个人都要向磕头者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并送上礼物或者礼金作为祝贺。然后全家共进早餐,餐后即开始办酒席,在本村内请客。少男和少女向所有来客磕头施礼,客人同样会赠送礼物,并念些大吉大利的颂词来表示祝贺。
仪式结束后,由母亲或年长者将受过成年礼后穿上新裙、新裤的少男少女领到走婚的生父家和其他亲族家中礼拜,去时要带上一些食品,同时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贺礼。这也是向众人宣布孩子拥有了和大人一样的权利和待遇,赋有了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安全顺利度过了第一次生命的十二年周期。
在摩梭人的原始宗教中,人的一生要经过三个生命过程。第一次生命是胎儿从娘身上分娩到人世间后的十二年;第二次生命是成人礼后的第一天开始直到老死时;而人死后则又开始了一次新的生命过程。
所以成人礼对于摩梭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到了晚上,全村男女老少会齐聚在篝火前,跳起舞蹈,热热闹闹地为成人的孩子庆祝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大家会为刚刚成人的摩梭孩子热闹到很晚,用歌舞传达心中对他们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尤杜梅”和“瓦杜梅”对于摩梭民居和摩梭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而我参观的这个摩梭家庭的祖母房则有着全村最为粗大的“尤杜梅”和“瓦杜梅”,这不但表示着其自家的富有,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更加受到全村人的尊敬。
“伊梅”,摩梭人的家庭中心
再往房内看,右侧是一火塘,按照摩梭人“右为上”的习惯,所以又叫上火塘,上火塘一方面可以为摩梭人取暖和烹制饮食;另一方面火在摩梭人眼中具有通天神力。在摩梭人的传说中,火是万物之源,是连接阴阳两界的桥梁。火塘上面是“梭拖”(神龛),“梭拖”中供奉的是火神神像,还摆着供品和花瓶。当火塘里的火燃烧起来的时候,升腾的神火会将摩梭人的愿望带到天神面前。火塘两侧沿房间开间方向有约一米宽的 “上火铺”, “上火铺”上铺着带有宗教图案的羊毛毡毯,是“达布”(家庭中主事妇女)、喇嘛、舅辈和贵客们的席位。
在我们去的那天,“上火铺”不但铺着羊毛毡毯还有一条金黄色的哈达。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在我们来之前,活佛刚刚来过这里。活佛的到来,不但能够给这家增运祈福,还是全家人莫大的荣耀。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活佛坐过的毡毯,摸过的物品,都要原封不动地放在原地,以显示自己的虔诚。
与“上火铺”相对应的是 “下火铺”。“下火铺”位于祖母房内的左侧,其体积和装饰程度均比 “上火铺” 要逊色许多,是一般男女和小孩的位置。“下火铺”的上方供奉着摩梭人另一位重要的神——“让巴拉”(灶神),因其位置次于火神,所以设于“左为下”的“下”方位。灶神一般是泥塑或硬纸画成的图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银元宝等。摩梭人在一日三餐前都要祭祀灶神。
“伊梅”的外层是一个围绕内层、进深为两米多的辅助房间。一般在左侧放置一个大水槽,平时为生活饮用提供水源,此外还作为消防储备防止大的火灾发生。外层房间的右边是“达布”的居室,左边是老人的居室,两个房间仅仅是位置上有所不同,居住面积和室内的装饰陈设几乎没有差别。“右为上”既体现了“达布”的地位,相同的房间陈设也体现了对族内老人的尊重。“伊梅”外层的最后面是作房,主要用于碾磨粮食和酿造“苏里玛”酒。“苏里玛”口味甜中带酸,度数约十二度,就算多饮也不会上头,是摩梭人举行各种仪式和待客的必备饮料。因为摩梭人必须使用自家酿造的酒才能表现对客人的尊重,所以摩梭人家可谓家家都有作房。“苏里玛”不但是待客的饮料,还被称为“壮胆酒”,和摩梭人最神秘的走婚风俗有关。而走婚也是每一个前来“女儿国”的游客都会关心的话题。
参观完“伊梅”,老师让我们在祖母房中小憩一下,并给我们煮了很好喝的酥油茶,还让我们品尝了摩梭人独有的点心。短暂的休息使我们一路的劳顿烟消云散。老师似乎看出我们已经休息好了,就带着我们继续参观自己的家。而我没想到的是,走出祖母房,老师给我们介绍的第一个房间就解开了我心中关于走婚的疑惑。
浪漫的爱巢“里扎伊”
摩梭语中的“里扎伊”就是花楼。花楼分上下两层,全部都是木质结构,花楼的门和裙板都装饰以浮雕,面向院内的窗户是雕花空格窗,楼梯、外廊、栏杆、檐部等构件小巧玲珑,以红黄为主基调。楼梯设在底层走廊中段,靠楼梯间的楼板平面上有一横杠封住上楼进口。“里扎伊”的底楼为备用房间,但不能作为居室,一般只能用于粮食加工和杂物堆放。日落以后,所有成员不论农活完成与否,均会自然离去。楼上是二至四个小房间,供年轻女子居住,便于摩梭女子单独结交“阿夏”。每个小房间设有小火塘,装饰细腻,室内陈设多为室主自制的工艺品,内容有民间传说和花草飞禽,精巧别致,亲切自然,与空间功能十分协调;此外,室内有一较大的支折窗,较为突出,主要作用不是为了通风采光,而是为来约会的“阿夏”专门设置的一道“情人门”,并且都备有各自的移动爬梯,供“阿夏”进出使用。它们与院内的其他建筑在交通上可以不发生联系,一来避免了入夜后与家人相遇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便于“阿夏”在凌晨悄然而去;二来提高了相约的浪漫感和私密性,可谓两全其美。
关于古老神秘的摩梭人,除了母系氏族为人所共知以外,最出名的就是摩梭人与众不同的婚姻形式——走婚。当年杨二车娜姆以《走出女儿国》让整个世界认识了她,也让整个世界知道了走婚。但是书中大量关于走婚的描述都歪曲了摩梭人真正的走婚习俗。
对于此,摩梭人既愤怒,又无奈。因为之前听说过杨二车娜姆所说的走婚并不是真实情况。所以带着疑问,我也委婉地问了老师。她的回答解开了我一个一个疑团。
传言中“摩梭人,摩梭人,摸摸索索就走婚”那是错误的。实际上,摩梭人寻找阿夏是一件极认真的事情。只有经过多次接触和深入的了解,在有感情的基础上才能确立阿夏关系。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的恋爱。所以摩梭人的阿夏关系也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
双方结成阿夏,不但要有恋爱过程,还要举行一种仪式,类似我们的婚礼。这种仪式叫“藏巴拉”,摩梭语中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藏巴拉”一般在女方家举行,时间选在傍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由男方家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做证婚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摩梭男子根据自己家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之后摩梭新人需要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最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当天的女主角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还会送给男方亲手织成的花腰带。除了举行“藏巴拉”时男方送的礼物,女方家不会向男方家索要额外的财物。在摩梭人的观念中,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当证婚人向“阿夏”的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一旦结成阿夏,就可以形成“走婚”关系,不可能再同别的异性走婚。“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既俭朴,又省事。
可见摩梭人的爱情是很专一的。据老师讲,极个别的也会有和多个阿夏交往的,但那要让人瞧不起。不管男女,同处两个以上的阿夏,一旦让人知道,就会连原来的阿夏都会离开他,并且也再难找到阿夏了。
举行过“藏巴拉”之后,摩梭男女并不生活在一起。如果共同生活,就不是走婚了。每当夜幕悄悄降临后,这个家庭中成年男人们就会悄悄出去,他们当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东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对方的姐妹们在家中等候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到来。她们晚间特别忙,当家长的母亲更是双肩重担,既要打点舅舅和兄弟出门又要照料家中老母和姐妹与小孩们,还要接待自己的“阿夏”来幽会。
摩梭人“母系”大家庭的夜间生活有很多无需言说的规矩。对于那些外面敲门的男人,或者客人,年老的舅舅们是决不会去开门的,也不问是谁,主妇也不予理睬。除非你在门外吆喝几声,说明你是外来的客人,家中老人或小孩才会给你开门。摩梭人家中成年姐妹众多,所以来幽会的阿夏也多,如果不是自己的“阿夏”就不会让他进自己的闺房,姑娘的闺门一定要对好暗号她才会轻轻打开,所以摩梭男子各有各的敲门方式。
与自己的阿夏幽会完,第二天天一亮,摩梭男子们就会悄悄地回到自己家。
白天女子种地、养畜、纺织,男人们就到泸沽湖边摆渡。尽管摆渡的摩梭男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是对于摆渡生意,也是“集体所有”。每次摩梭男子摆渡完一船的乘客,乘客会将钱交到管理者手里,等到晚上收工的时候,由管理者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参与摆渡的摩梭男子。所有的船只按照顺序轮流载客,所以绝对不会出现抢生意的情况。
在我后来乘船的时候,因为在土司岛耽搁了一会,给我们撑船的摩梭大哥就会委婉地要求早点收船,好继续载客。朴实的摩梭人丝毫没有偷懒少做的想法。
男子在外挣到钱后,要将财物统统交给自己家的“达布”,由这位最年长的女性支配,这些财物也与自己的阿夏完全无关,所以不会有“妻管严”的烦恼。
在摩梭人的母系氏族形式下,家庭关系是以母系作为纽带,所以亲情关系更加密切。一个家庭中所有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在这样的家庭里,兄弟姐妹都不会将自己的阿夏带到家里共同生活,所以也不会有妯娌、婆媳之间的矛盾。更不会出现不赡养老人的现象。摩梭女子生的孩子由女方家抚养,与孩子的生父没有关系。虽然传言中摩梭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的说法言过其实,但是父子关系在这种母系氏族中确确实实不值得提起。
在摩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还是有类似父亲这样的角色出现的,这就是舅舅。作为自己母亲的兄弟,舅舅在摩梭人眼中就是一个父亲的角色。所以一个摩梭家庭中的孩子,只有外祖母没有外祖父,只有母亲、舅舅和姨姨没有父亲、姑姑和叔叔;只有姐姐妹妹、哥哥弟弟而没有堂兄妹。
这就是摩梭人自己的性爱观念与家庭观念。在摩梭人的氏族中,大多数“阿夏”们都是相敬如宾、相互负责,只是没有其他民族那样明确而已。男性们既不是名正言顺的丈夫,又不是名副其实的父亲;既不用对妻子负责任,又不用对儿女尽义务。一旦他的阿夏关门拒绝,或者男人们喜新厌旧,只要双方把话讲明,往日情意便烟消云散,从此这对摩梭男女便可重新寻找自己新的阿夏,不会发生任何纠纷。
在摩梭人的阿夏关系中,男女双方都有主动权,社会、家庭不干预,即使发生纠纷,双方母亲、舅舅们也会妥善处理。因为“结合”与“离异”与家庭和经济原因无关,所以再一次印证了摩梭“阿夏”走婚的相互结合、离散,其原因都是感情。这真的要比我们单纯得多啊!
听完老师的讲解,看着眼前的“里扎伊”,让我们这些外来人也不仅感叹“不知多少风流事,轻叩花楼阿夏窗。”
精神的制高点“咯拉衣”
经房,摩梭语称“咯拉衣”,是供本家僧侣念经修行的场所。楼下住单身男子或客人,二层是喇嘛的居室和相应的客房,客房内朴实无华,体现出僧人万事皆空、唯有神存的思想。顶层则专辟一间洁净的房间作经堂。
摩梭人是一个宗教群体,所有摩梭人都有宗教信仰。在摩梭人眼中,经楼是人与神对话的空间,是摩梭人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楼一般朝向西面,设计理念与摩梭人信仰神灵在西、人死西去的思想一致,是院中最高的一栋建筑,其地位显而易见。顶层的经房室内窗户较小,光线幽暗,天棚挂着五颜六色的旗幡,四周是对比强烈的黑白色调,上方供奉着神象和缭绕的香烛,板壁上绘莲花、海螺、火焰等图像。案桌上供长年油灯和净水碗,每日清晨换一次。虽然,在空间上不能与气势雄伟、雕梁画柱的公众寺院相比,但是,简洁的陈设和显著的形体所营造的宗教氛围并不逊色于大寺庙。
达巴教是摩梭人的原始多神教,相传因教祖叫达巴而得名。达巴口诵经和部分由摩梭原始文字符号书写的达巴卜书是达巴教传统教义。达巴口诵经主要由师徒传承、口耳传承、世袭相传。其中最著名的达巴经文就是《指路经》。在摩梭人的葬礼上,老人们念的《指路经》几乎全是地名,最后终止于青海的格尔木。传说他们的祖先游牧南来,怕忘记归路,一路都把草打成结,因为比格尔木更远的来路上草结被山火烧光,所以他们再也找不到祖先的家园了,便把格尔木认定为他们的最终的归宿。这与目前考证的摩梭人来源很是吻合。
此外,地处云南四川交界的泸沽湖受藏传佛教影响很大。元初喇嘛教传入这一地区,由于政教合一的统治,摩梭人在信仰达巴教的同时,又信仰喇嘛教,两种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至今。现在的摩梭人凡有祭庆礼仪,都要请达巴和喇嘛来念经作法,他们既互相配合,又各自为阵,颇为有趣。由于摩梭人中喇嘛社会地位较高,所以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两名男性成员是喇嘛。
顶楼的经堂主要是为了家中的僧侣准备的。因为家庭经堂除僧侣和贵宾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所以即使我们有和老师相熟的宁蒗大哥带路,也只能看到十之一二。无怪乎这里被称为神秘的女儿国了。
摩梭院落的门户
继续向院落的外面走就是门楼。门楼一般是摩梭民居的入口建筑,对家族的兴旺起着重要作用。摩梭民居院落的大门位于门楼的中央,尽管此处气运最强,但据说,由于有灵性的经楼作后盾,所以所有邪气魔妖都能挡在门外,而五谷之神却能顺着强大的气运通过大门进入大院,使摩梭家族富裕昌盛。
大门的上面开设一个较大的窗户,空透的花格,悬挂的吊柱,使得整个上部显得丰富醒目。下部的大门为两扇整板木门,两侧各放置一个近似圆形的镇门石,据说可起到加强防妖的作用。每逢传统节日或特殊日,必须悬挂天然吉祥物和张贴自制的纸符,以求门神的保佑。
对于此,老师似乎很是轻描淡写。
简简单单看过一圈摩梭民居,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院落居然有这么多讲究。老师在摩梭院落门口笑着对我们说,傍晚了,傍晚的泸沽湖会起风。风拂过湖面,也是最美的,并说让我们在附近好好转转。而宁蒗大哥却悄悄告诉我,我们出来转转,她会在家为我们准备好丰盛的晚餐,还会有甘甜的“苏里玛”。
一阵山风吹过,泸沽湖果然起风了,静静的泸沽湖掀起小小的波澜。又是一阵阵山风吹过,我似乎听到那首著名的《泸沽湖的守望》悠然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