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旅行的人,提起高棉自然会想到吴哥窟,而提到吴哥窟,你会不自觉地想起以佛教为国教,以至于连国旗与国徽都以吴哥窟的建筑为载体的民族——柬埔寨。
对于我这个没有去过吴哥古迹的人来说,远距离的幽会似偶然中的必然——那是2008年夏,我在翻阅搜索“搅拌乳海”这个词汇时,偶然闯入一片建筑群——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建筑群……当时的我的确被震撼了……而真正震撼我的,则是吴哥古迹浮雕中,来源于印度史诗中的故事。
有人说,印度教最伟大的建筑不在印度,却在柬埔寨,那就是吴哥窟。在吴哥王城乃至整个吴哥的600余座建筑群,印度教故事中的人物等浮雕可谓抬头不见低头见。
神秘吴哥,用石头砌就的历史
1330年至1339年间,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游历吴哥,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赞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绶出使真腊。尹绶从广州出发,从海道经占城,过淡水湖(今洞里萨湖)、菩提萨州、抵达真腊。尹绶回国后将真腊国的山川、地理和吴哥都城所见,绘画成图上呈,明成祖大喜。
1586年,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Antonio da Magdalena)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视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
1850年,法国传教士布耶沃斯在柬埔寨稠密的丛林中艰难行进时,偶然发现了这座古城遗址。据布耶沃斯记述:“我发现了一座庞大的遗址,它看起来像是一座王宫。”可惜他的记录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关注。
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1823年—1913年)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仍未引人注意。
直到1861年,法国生物学者亨利·莫哈特(HenryiMouhot)为采集一种珍奇的蝴蝶标本来到柬埔寨,他乘小船沿湄公河上溯,来到洞里萨湖。在那里下船后,雇了4名柬埔寨人,穿过丛林向纵深进发,但4名柬埔寨人却很不情愿踏上旅途。 原来,他们听说,再往前走,就是“鬼魅横行的世界,它们将会使人迷途,并用一种可怕的热风将人们全部杀死”;还听说“密林深处有一座特大的城堡,因为恶魔的诅咒已数百年人烟皆无……”一时间,亨利好奇心陡起,他要亲眼看看这个神秘的大城堡,便说服那4个人同他一起向密林深处前进,正行进间,他们偶然看见了5个塔尖——这就是著名的古高棉王国都城吴哥。此后,亨利·莫哈特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大肆渲染,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那么,是何人建造了美妙绝伦的吴哥古城呢?
吴哥王城,仍留余韵在人间
吴哥王城,又称大吴哥,雄踞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约310公里处的暹粒。吴哥古建筑群,是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也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是吴哥的“心脏”。现存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吴哥窟(小吴哥)、贝雍寺、女王宫等,古建筑全部用石头建构,石头结构和精美的浮雕是吴哥古迹的两大特点。
“吴哥”出自梵语“Nagara”,意为“首都之城”,是吴哥王朝行政和礼拜神君的中心,始建于公元802年,城市是以从印度教传入并适应当地传统的宗教和政治观念为基础而设计建造的。从最初给这个城市命名为耶输陀罗补罗(Yasodharapura)的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时代起,吴哥便按照传统的印度宇宙论模式,在建筑布局上体现象征性的宇宙结构。
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记载,当时的国都名字为“禄厄”。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即都城。
吴哥王朝辉煌鼎盛于11世纪,是当时称雄中南半岛的大帝国,也是柬埔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吴哥王城前后建筑用了400余年,600余座大小各式建筑,分布在约45平方公里的丛林中。
从9世纪的最后10年耶输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迁都至吴哥直到13世纪初期,吴哥王朝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孟加拉湾以及越南的部分土地。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中心和气势宏伟的国都。
吴哥王城向东围绕着一座作为中心的小山或金字塔式的庙宇,这是从建筑学方面顺着该地一座天然小山巴庚山(Phnom Bakheng)的地势建成的。在这个城市后来的历史上,作为中心庙宇则完全是建筑学上的创造(即金字塔式庙宇),例如闍耶跋摩五世(968-1001)的披梅耶卡寺(Phimeanakas);伏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1050-1066年在位)的巴普翁寺(Baphuon);以及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作为中心的贝雍寺(Bayon)佛教寺院,此时这个城市已经基本定型,并以吴哥通王城著称。庞大的贮水池、运河、沟渠系统是吴哥最初实行兴办水利和灌溉的最显著特色之一。
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于1113年即位后便积极开疆拓土,兴兵占领邻国国土,领地跨越马来半岛东海岸等地,并建造了这座巨大的城池——吴哥王城。
吴哥王城的每一块石头都精雕细琢,遍布浮雕壁画,其技巧的娴熟、精湛,想象力的丰富、惊人,使人难以置信,以至于长时间流传着吴哥古迹是天神的创造,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在垒砌这些建筑时,没有使用石灰、也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之类的材料,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和形状紧密相连,丝丝入扣。时至今日,吴哥古迹的大部分建筑虽历经沧桑,仍岿然不动。
吴哥王城呈正方形,坐落在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820米的院落之中,周围有长5600米、宽20米长的坚固城墙和护城河环绕城市,城墙高8米,有5个城门。吴哥王城南门(SouthGate)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左边代表神灵,右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据说宽约百米的护城河,在古时还养有很多鳄鱼,是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
吴哥王城内有宫殿、图书馆、浴场、回廊等,精美的雕刻几乎完好无损。在城的中央,还有长约300米的著名建筑——象台,据说是当时国王检阅部队的阅兵台,一个大台,两个小台,大台左右两侧置有石象。阅兵台前方的广场上筑有12座红色小塔。
吴哥王城的布局与印度教中的宇宙中心说一致,巴云寺中心的塔象征着神山,位于宇宙中心,城内的其它建筑则象征着天与地,城墙是世界的边缘,而护城河则是世界之外的海洋。
亨利·莫哈特后来写道:“那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更为壮观,你无法想像在世界上一个最偏僻地区的密林深处,不知从什么地方搬来了一座座最美丽的建筑物。”
据研究者对吴哥王城的规模进行估算,在这座古城最繁荣的时候,至少生活着近百万居民。可是为什么这样一座繁荣昌盛的都城竟会淹没在茫茫丛林里呢?它的居民为什么都不见了呢?
关于吴哥王城为什么被废弃,柬埔寨人有几种说法。
传说,公元1171年,吴哥遭到邻国洗劫后,国王耶跋摩七世对印度教主神的保护能力失去信心,于是吉蔑人全体放弃了印度教,转而皈依佛教,采纳放弃暴力、信奉和平的生活方式。这种宗教信仰改变导致的结果是,暹罗(又说是泰族)军队在公元1431年的入侵,是未遇任何抵抗就占领并洗劫了吴哥,吴哥王城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又有佛教传说,吉蔑国王被祭司之子触怒,便将其淹死在洞里萨湖中。天神愤怒,决定替祭司之子报仇,令湖水泛滥,因而催毁了吴哥。
15世纪上半叶,吴哥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曾经繁华昌盛的吴哥王城杂草灌木丛生,逐渐被茂密的热带森林所淹没。
吴哥窟:柬埔寨建筑文化的巅峰之作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或小吴哥,梵语意为“寺之都”,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位于吴哥王城南部1000米处,是吴哥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在位)时为供奉印度婆罗门教主神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吴哥窟既是国王生前的寝宫,又是国王死后的寝陵;既是王室的宫廷,又是王国的首都。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正中的建筑是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塔。
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的两个基本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据说,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周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运行。须弥山的周围是四大洲,这便是吴哥窟主殿五座宝塔的设计蓝图了。此外,高山也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最外层的山是铁早山,是世界的边缘,这里指的便是环绕着主殿而建的重重回廊和护城河。护城河呈长方形如口字,东西方向长1500米,南北方向长1350米,全长5700米,河面宽190米。
护城河外岸有砂岩矮围栏围绕,内岸留开一道30米宽的空地,围绕吴哥寺的红土石长方围墙。围墙东西方向宽1025米,南北方向长802米,高4.5米。围墙正面中段是230米长的柱廊,中间树立三座塔门。
护城河上正西、正东各有一堤通吴哥窟西门、东门;东堤是一道土堤,西堤长200米,宽12米,上铺砂岩版,古时西堤是裹金的。
正中的一座塔门,是吴哥窟的山门,它和左右两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
画廊外侧(西侧)石柱顶部的天花板,装饰着莲花和玫瑰花图案。各塔门都有纵通道、横通道,交叉成十字形,纵通道以出入寺院,横通道可游览画廊。此三座塔门的纵通道特别宽阔,可容大象通过,又名象门。三座塔门的顶部塔冠,虽已残缺不全,但正中的一座,恰好比左右两座高些,和吴哥窟顶层正面的三座宝塔相呼应。
南塔门之下供奉一尊毗湿奴雕像。苏耶跋摩二世在位时,这尊毗湿奴像原本是供奉在吴哥寺顶层神庵内,后由顶层神庵请来此地守护。
画廊内侧(东侧)是石壁,间以葫芦棂窗。画廊壁朝西的一面饰以舞女浮雕;画廊壁朝东的一面,装饰舞者、骑兽武士和飞天女神。门南的一尊飞天女神浮雕,是寺庙内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飞天女神。
由围墙包围的寺庙大广场,占地面积82公顷。除去位居中央的寺庙,这片广场是古代城市和王宫遗址,王宫遗址在寺北。如今古城和古王宫都已荡然无存,满地被森林覆盖,只遗留下一些街道的轮廓。由寺庙围墙西塔门通寺庙西山门的大路,宽9.5米,长约350米,高出地面1.5米,路面用砂岩石片铺砌。
吴哥窟中央大道两旁是七头蛇形栏杆,在柬埔寨传说中,七头蛇会为人们带来风调雨顺。
路南北各有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每个基点上都有出入口。往东路北,在藏经阁和寺庙之间,有一片荷塘,绽放各色荷花;路南对称位置的水塘,则是清水一泓,路段尽头是一条通往吴哥寺庙山门的十字阳台,称为王台,王台左右有狮子守护。
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寺如口字。回廊长方形,南北方向长190米,东西方向长220米。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四隅各一座塔门,正西、正东各三座廊门,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门。塔门和廊门有内、外二石阶,可通第一层内院和外院。吴哥窟的中心建筑十字王台尽头是中心建筑,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中心矗立五座莲花圣塔为顶点,象征须弥山。美国学者艾丽娜·曼妮卡解释这三层回廊各代表国王、婆罗门和月亮、毗湿奴。
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回廊,四隅设置塔门,每层塔门有四座宝塔。由于寺庙是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层须弥座的位置,并非在下一层须弥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后偏东,为西边画廊留出更多空间,同样原故,西边的台阶不如东边台阶陡峭。
画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多,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多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从西北壁角按反时钟方向,西画廊展示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的场面,以及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战争的故事。
南画廊有几幅浮雕,和吴哥王朝历史有关,其中一幅描绘苏耶跋摩二世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后手靠著宝座扶手,左右侍从各二,手执长扇,为王扇风,身后还有宫女,手持巨型蜡烛,白日点燃。
接下去是印度神话中32层地狱和37重天堂。
东画廊描绘古印度神话普拉纳斯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毗湿奴令92尊阿修罗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苏吉(Vasuki)充绳索搅动乳海。
接著的毗湿奴击败阿修罗场面是16世纪后人所加。
北画廊显示毗湿奴第八化身黑天战胜阿修罗班那。
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画面较小,多是描述罗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
进第一层回廊西门,踏入一个名为“千佛阁”的田字阁,四周环绕回廊。田字阁被中央的十字游廊间隔为四个院落,其地面比十字游廊和回廊低约一米,原为水池,现不蓄水。
田字阁的南北廊,宽约3米,外侧封闭,内侧立双排方柱。十字游廊由两道游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游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组成,由四行方柱支撑。两行内方柱支撑中廊,两行外方柱支撑各自的偏廊。中廊宽约3米,高约4.5米,上半是墙壁,下半是方柱。石柱底部有飞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墙还残留深红色的涂漆,由此可窥见八百多年前吴哥窟全盛时期的辉煌景象。
主廊顶呈蛋尖拱形,以陶瓦盖顶。左右偏廊,宽约2.5米,高约3米。游廊总宽度约8米。
几世纪来,朝拜者曾在阁内留下许多佛像,不过大部分佛像现在已被挪走。阁内还有不少颂扬朝拜者善行的铭文,多数是高棉语,还有一些是缅甸语。
田字画阁之外的院子,乃寺庙第一层围囿的内院,如反匚字形。在第一层围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经阁。田字阁的北廊、中廊和西廊各有石阶廊西通寺庙的第二层围囿。
第二层台基又高出第一层台基5.5米,四周也有长方形回廊,东西方向长约115米,南北方向宽约100米。回廊没有石柱,也没有偏廊,两壁分布竖葫芦棂窗,间以天神浮雕。回廊共有十座廊门,四隅各一,东南北各一,西边三座。每座廊门有内外二石阶,下通第一围囿内院,内通第二围囿内院。西边的三座廊门,通第一围囿的田字阁。第二层回廊四角的塔门,顶部各矗立一座宝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宝塔的顶部大半缺损,九层宝塔只剩二三层。第二围囿内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型的藏经阁,两座藏经阁之间由一个十字形阳台的南北道相连,阳台的东西道连接第二层回廊的西门和第三层回廊的西门,此十字阳台也是后人添加的。
第三层台基,即最内和最高层台基,称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层台基高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阶,东南西北每边各三道,十二道台阶都十分陡峭, 必须手脚并用,匍匐攀登,仿佛登天般艰辛。台阶之上的田字形重檐画廊,60米见方,上立五座莲花圣塔,四隅各一塔门,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顶离地65米,主塔比四个角塔高大,每塔内设神龛。
主塔的神龛,最初四通,中央供奉婆罗门教主神毗湿奴。各塔门之间,塔门与主塔之间,由田字画廊相连。田字画廊由回廊和十字游廊组成,回廊分主廊和偏廊两部分,主廊靠外的墙壁分布著竖葫芦型棂窗,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基点则分布长方形无栏窗。主廊的内侧为立柱排,主廊上有高五米的拱顶,偏廊内侧排列立柱,半拱顶高三米。十字游廊有一走廊,二偏廊,一拱顶,二半拱顶,左右各二排方石柱。田字廊的拱顶和半拱顶上铺陶瓦。
画廊顶部的天花板刻狮头及蛇像,画廊和神龛入口有布满雕饰的门楣和三角墙。回廊东南西北四边的正中各有廊门,每廊门有台阶下通第二层;回廊四隅的塔门,各有二道台阶下通第二层。
吴哥窟的装饰浮雕丰富多采,令人目不暇接。在塔四周的墙壁上布满如真人大小的2000尊舞蹈仙女阿卜萨拉的浮雕像,她的舞姿纷繁,十指柔美,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着完全不同。阿卜莎拉又被喻为东方的蒙娜丽莎,相传是由浪花变成的。宏伟的吴哥窟正因为有了这群俏丽的仙女浮雕环绕,才整个鲜活起来。
吴哥窟是柬埔寨的艺术杰作,它不仅表现在吴哥窟建筑本身,还在于它的浮雕石刻,其浮雕不仅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整个吴哥艺术的精华。在吴哥窟回廊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布满浮雕。
东壁的搅乳海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南壁西半部的骑象出征图。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
吴哥窟处处可见精美细腻的刻画,有时是在柱子上,有时是在墙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两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难发现。就连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栅栏,当阳光透过窗子洒入长廊,便融合出一种人文与自然交错的美感。
台基、回廊、蹬道、宝塔构成吴哥窟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其布局规模宏大,比例匀称、设计简单庄严,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吴哥寺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关于吴哥窟坐东朝西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是苏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据有三:一是与吴哥大多数其它寺庙朝东,面对朝阳不同,吴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东;二是画廊浮雕反时针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三是吴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与毗湿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
贝雍寺,潜伏威慑的高棉微笑
在吴哥王城的中心,阎那跋摩七世建造了贝雍寺(英文名Bayon)。这是一座由49座石塔堆起来的神庙,中间一座最大,高约40余米,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全部簇拥在它的周围。这49座佛塔顶部分为四面,每面刻有一个巨大的佛像,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另有 5 座四面佛塔式的城门。
四面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微微上翘的嘴角有几分宽容,又似乎有几分嘲讽,仿佛心中藏着什么世人永远无法了解的秘密,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就是这个神秘的面容,让世人感到敬畏又赞叹。穿行在众多佛塔间,无论身处任何一个角落,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都会发现有带笑的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感受到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的四面佛潜在的威慑力。
贝雍寺的始建者为耶输跋摩一世,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于公元1200年左右重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有些历史学家认为,那些带着冰冷微笑而高深莫测的面容酷似伟大的国王本人,除此,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注视其子民呢?几乎同样不寻常的还有贝雍寺1200米长的浮雕,令人惊叹地刻画了多达11000个人物。
贝雍寺以四面佛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因为阇耶跋摩七世笃奉佛教,整个寺庙采用佛教教义的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环堆如同玉米外型的高塔,代表须弥山;四面城墙象征喜马拉雅山;城墙与第二层建筑之间的环沟空地,代表大海。
贝雍寺位于吴哥城的心脏地带,距离四座城门皆为 1500 公尺,正面向东,外部被长宽各为156公尺及141公尺的回廊包围,回廊墙面有浮雕装饰,以东侧南段及南侧东段较为精致。难怪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在贝雍寺,随处可见精致的浮雕,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这些浮雕为平凡的石柱注入了生命,点亮了神寺的活力。
贝雍寺的浮雕包括两个画廊,内画廊所雕的是印度宗教故事,现在所残存的浮雕,与其它吴哥古迹有很大不同。外画廊所雕的基本是日常生活,诸如街市情景、打鱼、节日庆祝,斗鸡、魔术、杂耍、建筑、拜神、煮饭(包括中国人),也有历史性场面,描述各场战役的经过。
吴哥王朝留下的文字纪录相当稀少,也难以辨识、了解。贝雍寺的壁画,为后代研究吴哥王朝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当可贵的历史线索。
贝雍寺建筑形式的复杂与象征意义强烈,在吴哥经历印度教的多神信仰和佛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神秘与迷人的宗教圣地之一。身为国庙的贝雍寺经历多次建筑改变,形成今天所见丛林塔的形式。
贝雍寺的外观似乎与吴哥窟很相似,整体构成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底层浮雕从东门开始顺时针行进,看到的分别是:出征占婆——林迦崇拜——水战——水上生活——赢得胜利——斗鸡和下棋——军队——内战——大鱼吞羊——胜利游行——马戏团——占婆人洗劫吴哥。
贝雍寺的建筑材料全是沙岩,第三层的建筑,似是加在两层之上。而在第二层内墙上的浮雕,仍是有关印度教的神话。从每个角度观看贝雍寺的浮雕,都属宏伟的杰作,而在宏伟之中显现均衡与和谐,就更为难得。
女王宫,值得研究者玩味
班蒂斯蕾古刹(Banteay Srei,即“女人的城堡”之意)又名 “女皇宫”或“女王宫”,距吴哥王城约25公里,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据碑文记载,女王宫始建于公元967 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王朝,是当时吴哥惟一非国王所建的主要庙宇。女王宫因其建筑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素有“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
女王宫寺门朝东,其建造者是罗真陀罗跋摩国王的一位大臣Yajnavaraha。据奠基石记载,Yajnyavaraha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一名慈善家,救助人民于病痛、冤屈或贫苦。庙宇的周围原来是一个名叫Isvarapura的市镇。
有人认为,女王宫是女人建造的,因为每块石头都雕有玲珑剔透的各种花纹图案,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只有心灵手巧的女子才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女王宫四周有护城河。左右两侧有对称的配殿。三座神祠建在同一个基座平台上。
女王宫于11世纪被进一步扩建和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国王阇耶跋摩五世(公元968 年~1001 年在位)主宰了改造工程。根据一段12世纪的铭文记载,女王宫被赐予僧侣 Divarakapandita 并供奉湿婆。1975 年曾重修,但1979 年1 月越柬战争时又一次遭到破坏。
女王宫与其它建筑的不同之处,是通体赤红,小巧玲珑,无论墙面、立柱,还是门廊,随处都是极其繁复细腻、精美绝伦的浮雕。浮雕刀工流畅、精致、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其中的阿卜娑罗姿态优雅,如果真要以性别来定义建筑,这绝对是最女性化的建筑,小巧的门都要低头而过,宫殿的狭小空间以目视看根本无法居住。
女王宫建筑布局整齐、和谐,造型奇特,自成一格。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宫整座宫殿以及围墙全部用朱红沙石砌成,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便于运输和建筑,这种材料可以像木头一样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干,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砖和铁矾土只是用于围墙和一些结构元素,有的石块重达数吨。整个建筑奇巧别致。褐红色路径,开有荷花的池塘,
最为知名的是其精致的砂岩楣石和山形墙,山形墙跨立于四方形的门框之上。女王宫的山形墙比起门框来显得特别大,气势磅礴,楣石横跨两根门柱之间,一些用于支撑上面的结构,一些则纯粹为了装饰。
女王宫的楣石上均饰有精致的浮雕,几乎装饰着建筑的每一寸表面,足以和神牛寺的9世纪雕刻匹敌。值得细看的浮雕包括呲牙裂齿的怪兽卡拉(时间的象征)、庙宇的守护神、女神和飞天等。大门的山形墙上雕刻着印度教中守护东方的因陀罗——他端坐于长着三个头的白象之上。
女王宫原本在现存的三层院落之外,另有一道围墙将神庙与市镇相隔。这道外层的围墙现在仅存拱门(即最东边的瞿布罗Gopura),原来可能用木材建成。人们认为按照这道围墙计算,女王宫的面积约500平方米。
第二层院落的外围是一道东西长42米、南北宽38米的铁矾土围墙,内围是一道边长24米的正方形砖墙,外围墙的东西轴开有两道瞿布罗。外墙西瞿布罗的山形墙上雕刻着罗摩帮助猴王须羯哩婆杀死其兄波林的故事。内墙已经坍塌,仅剩东边的瞿布罗和西边的一座砖砌神殿。瞿布罗山形墙正东有三个石拱门,中门两侧各有一根竹节状石柱和一根镂花石柱,上面是一个山形门眉,刻有许多武士像,描述的是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外侧(朝东一面)雕刻着舞蹈的湿婆,内侧则是杜尔嘎。院落里又有一圈铁矾土的走廊,现在已经断续地坍塌。走廊中的一片浮雕描绘了狮面人那罗希摩撕开魔王希兰亚卡西普胸膛的场景。
第三层(最外层)院落东西长110米,南北宽95米,由铁矾土建成,东西轴的两端分别开了两道瞿布罗。两道瞿布罗的山形墙均已不在原位。瞿布罗的山形墙正东也是三个拱门,中间拱门有镂花门柱和双层山形门眉。拱门之间有两扇窗户,每扇窗上嵌有5根竹节状的窗棂。西瞿布罗的山形墙现由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描绘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修罗孙陀(Sunda)和乌普孙陀(Upasunda)两兄弟争夺飞天提络塔玛(Tilottama)的故事。东瞿布罗的山形墙散落在地上,描绘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恶魔掠走罗摩的妻子悉达的故事。院落内的壕沟被铺道沿东西轴切为南北两半,环绕着第二层院落。
石门里是女王宫的中心部分,三座朱红色的钟形寺塔由一条巨大的石基连接在一起,两面有对称的配殿,还有石台石屏,所有建筑都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画饰。三座并列的寺塔建在1 米多高的台基上,每座塔的东、南、北各有1门,门高仅有1.2 米,门上有7 头那迦蛇翘首警戒,所有朝圣者必须弯腰屈膝才能入内。每个门前都有石雕守护神一对,两侧墙上都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及身饰璎珞的仙女浮雕。
女王宫规模与尺寸较其它吴哥古迹的建筑小,坐西朝东,长200 米,宽约100 米,内外有三层红砂石砌成的围墙,从大门到中门约50 米,大道两旁竖立着两排对称的2米多高的朱红石柱。
中心是三座南北并列的塔形神祠,三座钟形寺塔中,中间一座最高,约10 米、5 层,每层都饰有各种神鬼罗刹雕像,形态各异,里面供奉着湿婆神。柬埔寨政府怕其失踪,曾将湿婆及其女性化身乌玛的雕像移至金边的国家博物馆保护,却在博物馆内遭到破坏。如今的女王宫,只存放着湿婆的林伽(即男性生殖器)。塔基及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大多是记载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在中间寺塔右侧的一座巨大的神龛上,完整地保留着一幅石雕“战象图”。寺塔各层门前都有一对守护狮石雕,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盖上,右腿半蹲式。头部有的像猛兽,有的似鬼怪,外形彪悍勇猛,是婆罗门教三大神主的守卫者。
南面一座供奉的是梵天神。
北面一座供奉的是毗湿奴神。
不同的门楣,不同的故事,细腻而传神的刻画,代表了吴哥人民的艺术天份与对宗教的信仰热忱。在一千多年前,吴哥文明就能有这样经典的表现,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说她是宗教的创作、也是文化的艺术,其进步速度,甚至远超欧洲文艺复兴四百多年。
和其它吴哥古迹一样,女王宫也曾被淹没在茂密丛林中,直至1914年才被西方人发现。1923年法国作家马尔罗从女王宫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轰动一时。马尔罗很快被逮捕,失窃的女神像也随即被送回柬埔寨。此事件激起了人们对女王宫的兴趣,随后清理了女王宫的建筑,在1930年代对女王宫的修复中原物归位法也首次在重大工程上派上用场。人们起初根据女王宫的精致浮雕猜测其建筑时间较晚,1936年发现了奠基石上的记载之后才推翻此假设。
2000年至2003年,为了防止雨水浸蚀,柬埔寨和瑞士合作女王宫保护工程,给建筑安装了排水系统。人们还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建筑被周围的树木破坏。然而女王宫一直不幸地蒙受文物盗窃的破坏。
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王城其它古迹修复工作中。
后记:看着吴哥王城的浩大宏伟,想着其建筑的精细、浮雕的生动,以及设计的巧妙,无不感叹古人在建筑构想上的奇绝,古城的每一块石头都遍布浮雕壁画,精雕细琢,其技巧的娴熟、精湛,对宗教故事的描绘之细腻,使人难以置信,以至于长时间流传着一种吴哥古迹是天神的创造,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的说法。
吴哥在垒砌这些建筑时,没有使用石灰、也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之类的材料,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和形状紧密相连,丝丝入扣。时至今日,吴哥古迹的大部分建筑虽历经沧桑,仍岿然不动。
偶尔,吴哥的建筑会让人浮想联翩。而浮想最多的莫过于那些采用印度宗教故事,雕刻在建筑中随处可见的浮雕。
有人说:“你的梦似乎是他们历史的某种叙说,一片古废墟的月夜中(他们当时是拜月教,最后为拜火教所灭),有人蹲在墙角(所有的人都已死去,当然只有后来孤寂的来访者,但他们永远穿透不了那座墙壁,不会知道那座城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看着爬满青苔的墙上惨淡的光(那里曾经发生过大屠杀,怨气聚而不散),似乎四周的墙朝自己压倒过来,(如果你知道他们的历史,你当然无法承受这种悲壮……”
我猜想,写这话的人一定是有灵气的。
偶尔,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画面,那位维护宇宙之神毗湿奴,不就是坚定、却又善良得毫无原则的唐三藏吗!那位身穿虎皮裙的宇宙破坏之神湿婆(猴王须羯哩婆),不就是孙悟空吗!当印度教的宇宙维护之神毗湿奴变成了佛教的释迦穆尼,湿婆变成了佛教的观世音,你真会相信宇宙的破坏之神从此弃恶从善,慈悲得不再挥舞着金箍大棒(注:金箍棒:佛教中称金刚杵,即女王宫中如树林一样湿婆的林迦)滥杀无辜了吗?对此,你似乎、也只能像迦叶尊者一样拈花一笑!
至于贝雍寺和女王宫的主角,我相信那是为印度教的创世神梵天所造——由此,我仿佛依稀看到神魔一起拼力搅拌着乳海……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而真正的甘露却迟迟没有降临,但战争却让残忍的湿婆砍去了梵天的头颅……也因此,天开一口任蹉跎的事依然发生着……
而对于为什么吴哥窟的门是朝西而开,学者的根据虽有些许道理,毕竟属于揣测,也颇为牵强。
事实上,毗湿奴作为印度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位属五行之中央土,土生之金正是创世神梵天,即女王宫的真正主人,也是毗湿奴唯一的子女。口天为吴,横二加人为天。
毗湿奴与梵天合而为二,二五为十,十为1、0,O、口同类。由此,你或许不难理解天地大数之谜。也因此,你也或许不难想象武则天为什么会把日字改成一个圆圈里边加一横,为什么会为自己起这个名字。如果你知道了湿婆是什么所化现,为什么占婆(或叫猴王须羯哩婆)手里拿着的金箍棒会被称为林迦,且只有这个被称为金箍棒的林迦是“金”的……你也就不难理解,武为什么会竖无字碑却一字不写——自己的定海神针无端落入他人之手,且被当做灭世神棍,差一点令天地翻覆,又怎是一块石碑能辩解得清楚……由此,聪明人也就不难明白沉默是“金”的真正含义——因为世间的一切都被“木虎”混乱得“万万千千说不尽”,如不最终推背而休,何谈大同?!人口同一,方显清静,也才能彻底杜绝战争与灾难。
……在柬埔寨的丛林,一个隐藏了400余年的秘密,终被探险家们曝光……那能够让群阴慑服的写满了历史悲怆的高棉微笑,却依然坚定……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真实,仿佛历史的脉搏就在你的身旁、甚或是在躯体内颤动着、提醒着……
吴哥,不仅是柬埔寨的遗产,更是世界的遗产。更准确地说,吴哥王城的600余座建筑上的浮雕,叙说的是整个宗教史,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世界宗教史……
对于我这个没有去过吴哥古迹的人来说,远距离的幽会似偶然中的必然——那是2008年夏,我在翻阅搜索“搅拌乳海”这个词汇时,偶然闯入一片建筑群——柬埔寨的吴哥古迹建筑群……当时的我的确被震撼了……而真正震撼我的,则是吴哥古迹浮雕中,来源于印度史诗中的故事。
有人说,印度教最伟大的建筑不在印度,却在柬埔寨,那就是吴哥窟。在吴哥王城乃至整个吴哥的600余座建筑群,印度教故事中的人物等浮雕可谓抬头不见低头见。
神秘吴哥,用石头砌就的历史
1330年至1339年间,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游历吴哥,称吴哥窟为“桑香佛舍。”赞吴哥窟有“裹金石桥四十余丈”,十分华丽,有“富贵真腊”之语。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绶出使真腊。尹绶从广州出发,从海道经占城,过淡水湖(今洞里萨湖)、菩提萨州、抵达真腊。尹绶回国后将真腊国的山川、地理和吴哥都城所见,绘画成图上呈,明成祖大喜。
1586年,方济各会修士和旅行家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Antonio da Magdalena)游历吴哥,并向葡萄牙历史学家蒂欧格·都·科托报告其游历吴哥的见闻:“城为方形,有四门有护城河环绕……建筑之独特无以伦比,其超绝非凡,笔墨难以形容。”但达·马格达连那的报告,被世人视为天外奇谈,一笑置之。
1850年,法国传教士布耶沃斯在柬埔寨稠密的丛林中艰难行进时,偶然发现了这座古城遗址。据布耶沃斯记述:“我发现了一座庞大的遗址,它看起来像是一座王宫。”可惜他的记录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关注。
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Charles Emile Bouillevaux,1823年—1913年)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记,安南与柬埔寨》,报告吴哥状况,但仍未引人注意。
直到1861年,法国生物学者亨利·莫哈特(HenryiMouhot)为采集一种珍奇的蝴蝶标本来到柬埔寨,他乘小船沿湄公河上溯,来到洞里萨湖。在那里下船后,雇了4名柬埔寨人,穿过丛林向纵深进发,但4名柬埔寨人却很不情愿踏上旅途。 原来,他们听说,再往前走,就是“鬼魅横行的世界,它们将会使人迷途,并用一种可怕的热风将人们全部杀死”;还听说“密林深处有一座特大的城堡,因为恶魔的诅咒已数百年人烟皆无……”一时间,亨利好奇心陡起,他要亲眼看看这个神秘的大城堡,便说服那4个人同他一起向密林深处前进,正行进间,他们偶然看见了5个塔尖——这就是著名的古高棉王国都城吴哥。此后,亨利·莫哈特著书《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大肆渲染,他说“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这才使世人对吴哥刮目相看。
那么,是何人建造了美妙绝伦的吴哥古城呢?
吴哥王城,仍留余韵在人间
吴哥王城,又称大吴哥,雄踞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约310公里处的暹粒。吴哥古建筑群,是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都城遗址,是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也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是吴哥的“心脏”。现存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吴哥窟(小吴哥)、贝雍寺、女王宫等,古建筑全部用石头建构,石头结构和精美的浮雕是吴哥古迹的两大特点。
“吴哥”出自梵语“Nagara”,意为“首都之城”,是吴哥王朝行政和礼拜神君的中心,始建于公元802年,城市是以从印度教传入并适应当地传统的宗教和政治观念为基础而设计建造的。从最初给这个城市命名为耶输陀罗补罗(Yasodharapura)的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时代起,吴哥便按照传统的印度宇宙论模式,在建筑布局上体现象征性的宇宙结构。
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记载,当时的国都名字为“禄厄”。禄厄(Lokor)来自梵文nagara,即都城。
吴哥王朝辉煌鼎盛于11世纪,是当时称雄中南半岛的大帝国,也是柬埔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吴哥王城前后建筑用了400余年,600余座大小各式建筑,分布在约45平方公里的丛林中。
从9世纪的最后10年耶输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迁都至吴哥直到13世纪初期,吴哥王朝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孟加拉湾以及越南的部分土地。历代国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与寺庙,使吴哥逐渐成为整个高棉人的宗教中心和气势宏伟的国都。
吴哥王城向东围绕着一座作为中心的小山或金字塔式的庙宇,这是从建筑学方面顺着该地一座天然小山巴庚山(Phnom Bakheng)的地势建成的。在这个城市后来的历史上,作为中心庙宇则完全是建筑学上的创造(即金字塔式庙宇),例如闍耶跋摩五世(968-1001)的披梅耶卡寺(Phimeanakas);伏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1050-1066年在位)的巴普翁寺(Baphuon);以及闍耶跋摩七世建造的作为中心的贝雍寺(Bayon)佛教寺院,此时这个城市已经基本定型,并以吴哥通王城著称。庞大的贮水池、运河、沟渠系统是吴哥最初实行兴办水利和灌溉的最显著特色之一。
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于1113年即位后便积极开疆拓土,兴兵占领邻国国土,领地跨越马来半岛东海岸等地,并建造了这座巨大的城池——吴哥王城。
吴哥王城的每一块石头都精雕细琢,遍布浮雕壁画,其技巧的娴熟、精湛,想象力的丰富、惊人,使人难以置信,以至于长时间流传着吴哥古迹是天神的创造,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在垒砌这些建筑时,没有使用石灰、也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之类的材料,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和形状紧密相连,丝丝入扣。时至今日,吴哥古迹的大部分建筑虽历经沧桑,仍岿然不动。
吴哥王城呈正方形,坐落在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820米的院落之中,周围有长5600米、宽20米长的坚固城墙和护城河环绕城市,城墙高8米,有5个城门。吴哥王城南门(SouthGate)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左边代表神灵,右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据说宽约百米的护城河,在古时还养有很多鳄鱼,是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
吴哥王城内有宫殿、图书馆、浴场、回廊等,精美的雕刻几乎完好无损。在城的中央,还有长约300米的著名建筑——象台,据说是当时国王检阅部队的阅兵台,一个大台,两个小台,大台左右两侧置有石象。阅兵台前方的广场上筑有12座红色小塔。
吴哥王城的布局与印度教中的宇宙中心说一致,巴云寺中心的塔象征着神山,位于宇宙中心,城内的其它建筑则象征着天与地,城墙是世界的边缘,而护城河则是世界之外的海洋。
亨利·莫哈特后来写道:“那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更为壮观,你无法想像在世界上一个最偏僻地区的密林深处,不知从什么地方搬来了一座座最美丽的建筑物。”
据研究者对吴哥王城的规模进行估算,在这座古城最繁荣的时候,至少生活着近百万居民。可是为什么这样一座繁荣昌盛的都城竟会淹没在茫茫丛林里呢?它的居民为什么都不见了呢?
关于吴哥王城为什么被废弃,柬埔寨人有几种说法。
传说,公元1171年,吴哥遭到邻国洗劫后,国王耶跋摩七世对印度教主神的保护能力失去信心,于是吉蔑人全体放弃了印度教,转而皈依佛教,采纳放弃暴力、信奉和平的生活方式。这种宗教信仰改变导致的结果是,暹罗(又说是泰族)军队在公元1431年的入侵,是未遇任何抵抗就占领并洗劫了吴哥,吴哥王城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又有佛教传说,吉蔑国王被祭司之子触怒,便将其淹死在洞里萨湖中。天神愤怒,决定替祭司之子报仇,令湖水泛滥,因而催毁了吴哥。
15世纪上半叶,吴哥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曾经繁华昌盛的吴哥王城杂草灌木丛生,逐渐被茂密的热带森林所淹没。
吴哥窟:柬埔寨建筑文化的巅峰之作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或小吴哥,梵语意为“寺之都”,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位于吴哥王城南部1000米处,是吴哥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在位)时为供奉印度婆罗门教主神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完工,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吴哥窟既是国王生前的寝宫,又是国王死后的寝陵;既是王室的宫廷,又是王国的首都。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从空中可以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正中的建筑是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塔。
吴哥窟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的两个基本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的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据说,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周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运行。须弥山的周围是四大洲,这便是吴哥窟主殿五座宝塔的设计蓝图了。此外,高山也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最外层的山是铁早山,是世界的边缘,这里指的便是环绕着主殿而建的重重回廊和护城河。护城河呈长方形如口字,东西方向长1500米,南北方向长1350米,全长5700米,河面宽190米。
护城河外岸有砂岩矮围栏围绕,内岸留开一道30米宽的空地,围绕吴哥寺的红土石长方围墙。围墙东西方向宽1025米,南北方向长802米,高4.5米。围墙正面中段是230米长的柱廊,中间树立三座塔门。
护城河上正西、正东各有一堤通吴哥窟西门、东门;东堤是一道土堤,西堤长200米,宽12米,上铺砂岩版,古时西堤是裹金的。
正中的一座塔门,是吴哥窟的山门,它和左右两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
画廊外侧(西侧)石柱顶部的天花板,装饰着莲花和玫瑰花图案。各塔门都有纵通道、横通道,交叉成十字形,纵通道以出入寺院,横通道可游览画廊。此三座塔门的纵通道特别宽阔,可容大象通过,又名象门。三座塔门的顶部塔冠,虽已残缺不全,但正中的一座,恰好比左右两座高些,和吴哥窟顶层正面的三座宝塔相呼应。
南塔门之下供奉一尊毗湿奴雕像。苏耶跋摩二世在位时,这尊毗湿奴像原本是供奉在吴哥寺顶层神庵内,后由顶层神庵请来此地守护。
画廊内侧(东侧)是石壁,间以葫芦棂窗。画廊壁朝西的一面饰以舞女浮雕;画廊壁朝东的一面,装饰舞者、骑兽武士和飞天女神。门南的一尊飞天女神浮雕,是寺庙内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飞天女神。
由围墙包围的寺庙大广场,占地面积82公顷。除去位居中央的寺庙,这片广场是古代城市和王宫遗址,王宫遗址在寺北。如今古城和古王宫都已荡然无存,满地被森林覆盖,只遗留下一些街道的轮廓。由寺庙围墙西塔门通寺庙西山门的大路,宽9.5米,长约350米,高出地面1.5米,路面用砂岩石片铺砌。
吴哥窟中央大道两旁是七头蛇形栏杆,在柬埔寨传说中,七头蛇会为人们带来风调雨顺。
路南北各有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每个基点上都有出入口。往东路北,在藏经阁和寺庙之间,有一片荷塘,绽放各色荷花;路南对称位置的水塘,则是清水一泓,路段尽头是一条通往吴哥寺庙山门的十字阳台,称为王台,王台左右有狮子守护。
十字王台尽头是吴哥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寺如口字。回廊长方形,南北方向长190米,东西方向长220米。回廊四周共有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四隅各一座塔门,正西、正东各三座廊门,正北、正南各一座廊门。塔门和廊门有内、外二石阶,可通第一层内院和外院。吴哥窟的中心建筑十字王台尽头是中心建筑,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中心矗立五座莲花圣塔为顶点,象征须弥山。美国学者艾丽娜·曼妮卡解释这三层回廊各代表国王、婆罗门和月亮、毗湿奴。
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回廊,四隅设置塔门,每层塔门有四座宝塔。由于寺庙是朝西取向,因此上一层须弥座的位置,并非在下一层须弥座的正中,而是略略靠后偏东,为西边画廊留出更多空间,同样原故,西边的台阶不如东边台阶陡峭。
画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多,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多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从西北壁角按反时钟方向,西画廊展示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的场面,以及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战争的故事。
南画廊有几幅浮雕,和吴哥王朝历史有关,其中一幅描绘苏耶跋摩二世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后手靠著宝座扶手,左右侍从各二,手执长扇,为王扇风,身后还有宫女,手持巨型蜡烛,白日点燃。
接下去是印度神话中32层地狱和37重天堂。
东画廊描绘古印度神话普拉纳斯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毗湿奴令92尊阿修罗和88尊天神把蛇王婆苏吉(Vasuki)充绳索搅动乳海。
接著的毗湿奴击败阿修罗场面是16世纪后人所加。
北画廊显示毗湿奴第八化身黑天战胜阿修罗班那。
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画面较小,多是描述罗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
进第一层回廊西门,踏入一个名为“千佛阁”的田字阁,四周环绕回廊。田字阁被中央的十字游廊间隔为四个院落,其地面比十字游廊和回廊低约一米,原为水池,现不蓄水。
田字阁的南北廊,宽约3米,外侧封闭,内侧立双排方柱。十字游廊由两道游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游廊由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组成,由四行方柱支撑。两行内方柱支撑中廊,两行外方柱支撑各自的偏廊。中廊宽约3米,高约4.5米,上半是墙壁,下半是方柱。石柱底部有飞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墙还残留深红色的涂漆,由此可窥见八百多年前吴哥窟全盛时期的辉煌景象。
主廊顶呈蛋尖拱形,以陶瓦盖顶。左右偏廊,宽约2.5米,高约3米。游廊总宽度约8米。
几世纪来,朝拜者曾在阁内留下许多佛像,不过大部分佛像现在已被挪走。阁内还有不少颂扬朝拜者善行的铭文,多数是高棉语,还有一些是缅甸语。
田字画阁之外的院子,乃寺庙第一层围囿的内院,如反匚字形。在第一层围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经阁。田字阁的北廊、中廊和西廊各有石阶廊西通寺庙的第二层围囿。
第二层台基又高出第一层台基5.5米,四周也有长方形回廊,东西方向长约115米,南北方向宽约100米。回廊没有石柱,也没有偏廊,两壁分布竖葫芦棂窗,间以天神浮雕。回廊共有十座廊门,四隅各一,东南北各一,西边三座。每座廊门有内外二石阶,下通第一围囿内院,内通第二围囿内院。西边的三座廊门,通第一围囿的田字阁。第二层回廊四角的塔门,顶部各矗立一座宝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宝塔的顶部大半缺损,九层宝塔只剩二三层。第二围囿内院的西南、西北隅各有一座小型的藏经阁,两座藏经阁之间由一个十字形阳台的南北道相连,阳台的东西道连接第二层回廊的西门和第三层回廊的西门,此十字阳台也是后人添加的。
第三层台基,即最内和最高层台基,称为巴甘,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12米,比一二层台基高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阶,东南西北每边各三道,十二道台阶都十分陡峭, 必须手脚并用,匍匐攀登,仿佛登天般艰辛。台阶之上的田字形重檐画廊,60米见方,上立五座莲花圣塔,四隅各一塔门,正中矗立一座42米高的大主塔,塔顶离地65米,主塔比四个角塔高大,每塔内设神龛。
主塔的神龛,最初四通,中央供奉婆罗门教主神毗湿奴。各塔门之间,塔门与主塔之间,由田字画廊相连。田字画廊由回廊和十字游廊组成,回廊分主廊和偏廊两部分,主廊靠外的墙壁分布著竖葫芦型棂窗,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基点则分布长方形无栏窗。主廊的内侧为立柱排,主廊上有高五米的拱顶,偏廊内侧排列立柱,半拱顶高三米。十字游廊有一走廊,二偏廊,一拱顶,二半拱顶,左右各二排方石柱。田字廊的拱顶和半拱顶上铺陶瓦。
画廊顶部的天花板刻狮头及蛇像,画廊和神龛入口有布满雕饰的门楣和三角墙。回廊东南西北四边的正中各有廊门,每廊门有台阶下通第二层;回廊四隅的塔门,各有二道台阶下通第二层。
吴哥窟的装饰浮雕丰富多采,令人目不暇接。在塔四周的墙壁上布满如真人大小的2000尊舞蹈仙女阿卜萨拉的浮雕像,她的舞姿纷繁,十指柔美,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着完全不同。阿卜莎拉又被喻为东方的蒙娜丽莎,相传是由浪花变成的。宏伟的吴哥窟正因为有了这群俏丽的仙女浮雕环绕,才整个鲜活起来。
吴哥窟是柬埔寨的艺术杰作,它不仅表现在吴哥窟建筑本身,还在于它的浮雕石刻,其浮雕不仅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整个吴哥艺术的精华。在吴哥窟回廊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其中围绕主殿第一层台基的回廊被称为“浮雕回廊”,长达800米,墙高2米余,壁面布满浮雕。
东壁的搅乳海图,北壁的毗湿奴与天魔交战图,西壁的猴神助罗摩作战图等,均描绘神话故事,南壁西半部的骑象出征图。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
吴哥窟处处可见精美细腻的刻画,有时是在柱子上,有时是在墙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两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难发现。就连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栅栏,当阳光透过窗子洒入长廊,便融合出一种人文与自然交错的美感。
台基、回廊、蹬道、宝塔构成吴哥窟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其布局规模宏大,比例匀称、设计简单庄严,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吴哥寺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关于吴哥窟坐东朝西的说法,有学者认为是苏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据有三:一是与吴哥大多数其它寺庙朝东,面对朝阳不同,吴哥窟正门朝西,面向日暮;根据荷兰考古学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殡葬风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庙则朝东;二是画廊浮雕反时针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礼时在墓地巡行的方向;三是吴哥窟画廊中苏耶跋摩二世与毗湿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后升天成毗湿奴长驻毗湿奴神殿之意。
贝雍寺,潜伏威慑的高棉微笑
在吴哥王城的中心,阎那跋摩七世建造了贝雍寺(英文名Bayon)。这是一座由49座石塔堆起来的神庙,中间一座最大,高约40余米,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全部簇拥在它的周围。这49座佛塔顶部分为四面,每面刻有一个巨大的佛像,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另有 5 座四面佛塔式的城门。
四面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微微上翘的嘴角有几分宽容,又似乎有几分嘲讽,仿佛心中藏着什么世人永远无法了解的秘密,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就是这个神秘的面容,让世人感到敬畏又赞叹。穿行在众多佛塔间,无论身处任何一个角落,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都会发现有带笑的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感受到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的四面佛潜在的威慑力。
贝雍寺的始建者为耶输跋摩一世,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于公元1200年左右重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有些历史学家认为,那些带着冰冷微笑而高深莫测的面容酷似伟大的国王本人,除此,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注视其子民呢?几乎同样不寻常的还有贝雍寺1200米长的浮雕,令人惊叹地刻画了多达11000个人物。
贝雍寺以四面佛塔、回廊壁画而著名,因为阇耶跋摩七世笃奉佛教,整个寺庙采用佛教教义的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环堆如同玉米外型的高塔,代表须弥山;四面城墙象征喜马拉雅山;城墙与第二层建筑之间的环沟空地,代表大海。
贝雍寺位于吴哥城的心脏地带,距离四座城门皆为 1500 公尺,正面向东,外部被长宽各为156公尺及141公尺的回廊包围,回廊墙面有浮雕装饰,以东侧南段及南侧东段较为精致。难怪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在贝雍寺,随处可见精致的浮雕,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这些浮雕为平凡的石柱注入了生命,点亮了神寺的活力。
贝雍寺的浮雕包括两个画廊,内画廊所雕的是印度宗教故事,现在所残存的浮雕,与其它吴哥古迹有很大不同。外画廊所雕的基本是日常生活,诸如街市情景、打鱼、节日庆祝,斗鸡、魔术、杂耍、建筑、拜神、煮饭(包括中国人),也有历史性场面,描述各场战役的经过。
吴哥王朝留下的文字纪录相当稀少,也难以辨识、了解。贝雍寺的壁画,为后代研究吴哥王朝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相当可贵的历史线索。
贝雍寺建筑形式的复杂与象征意义强烈,在吴哥经历印度教的多神信仰和佛教之后,成为世界上最神秘与迷人的宗教圣地之一。身为国庙的贝雍寺经历多次建筑改变,形成今天所见丛林塔的形式。
贝雍寺的外观似乎与吴哥窟很相似,整体构成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涂金的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下两层为正方形,外侧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顶层为圆形,树立佛塔。底层浮雕从东门开始顺时针行进,看到的分别是:出征占婆——林迦崇拜——水战——水上生活——赢得胜利——斗鸡和下棋——军队——内战——大鱼吞羊——胜利游行——马戏团——占婆人洗劫吴哥。
贝雍寺的建筑材料全是沙岩,第三层的建筑,似是加在两层之上。而在第二层内墙上的浮雕,仍是有关印度教的神话。从每个角度观看贝雍寺的浮雕,都属宏伟的杰作,而在宏伟之中显现均衡与和谐,就更为难得。
女王宫,值得研究者玩味
班蒂斯蕾古刹(Banteay Srei,即“女人的城堡”之意)又名 “女皇宫”或“女王宫”,距吴哥王城约25公里,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据碑文记载,女王宫始建于公元967 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王朝,是当时吴哥惟一非国王所建的主要庙宇。女王宫因其建筑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素有“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
女王宫寺门朝东,其建造者是罗真陀罗跋摩国王的一位大臣Yajnavaraha。据奠基石记载,Yajnyavaraha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一名慈善家,救助人民于病痛、冤屈或贫苦。庙宇的周围原来是一个名叫Isvarapura的市镇。
有人认为,女王宫是女人建造的,因为每块石头都雕有玲珑剔透的各种花纹图案,每尊石雕像的造型都十分巧妙逼真,只有心灵手巧的女子才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女王宫四周有护城河。左右两侧有对称的配殿。三座神祠建在同一个基座平台上。
女王宫于11世纪被进一步扩建和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国王阇耶跋摩五世(公元968 年~1001 年在位)主宰了改造工程。根据一段12世纪的铭文记载,女王宫被赐予僧侣 Divarakapandita 并供奉湿婆。1975 年曾重修,但1979 年1 月越柬战争时又一次遭到破坏。
女王宫与其它建筑的不同之处,是通体赤红,小巧玲珑,无论墙面、立柱,还是门廊,随处都是极其繁复细腻、精美绝伦的浮雕。浮雕刀工流畅、精致、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其中的阿卜娑罗姿态优雅,如果真要以性别来定义建筑,这绝对是最女性化的建筑,小巧的门都要低头而过,宫殿的狭小空间以目视看根本无法居住。
女王宫建筑布局整齐、和谐,造型奇特,自成一格。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宫整座宫殿以及围墙全部用朱红沙石砌成,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便于运输和建筑,这种材料可以像木头一样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干,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砖和铁矾土只是用于围墙和一些结构元素,有的石块重达数吨。整个建筑奇巧别致。褐红色路径,开有荷花的池塘,
最为知名的是其精致的砂岩楣石和山形墙,山形墙跨立于四方形的门框之上。女王宫的山形墙比起门框来显得特别大,气势磅礴,楣石横跨两根门柱之间,一些用于支撑上面的结构,一些则纯粹为了装饰。
女王宫的楣石上均饰有精致的浮雕,几乎装饰着建筑的每一寸表面,足以和神牛寺的9世纪雕刻匹敌。值得细看的浮雕包括呲牙裂齿的怪兽卡拉(时间的象征)、庙宇的守护神、女神和飞天等。大门的山形墙上雕刻着印度教中守护东方的因陀罗——他端坐于长着三个头的白象之上。
女王宫原本在现存的三层院落之外,另有一道围墙将神庙与市镇相隔。这道外层的围墙现在仅存拱门(即最东边的瞿布罗Gopura),原来可能用木材建成。人们认为按照这道围墙计算,女王宫的面积约500平方米。
第二层院落的外围是一道东西长42米、南北宽38米的铁矾土围墙,内围是一道边长24米的正方形砖墙,外围墙的东西轴开有两道瞿布罗。外墙西瞿布罗的山形墙上雕刻着罗摩帮助猴王须羯哩婆杀死其兄波林的故事。内墙已经坍塌,仅剩东边的瞿布罗和西边的一座砖砌神殿。瞿布罗山形墙正东有三个石拱门,中门两侧各有一根竹节状石柱和一根镂花石柱,上面是一个山形门眉,刻有许多武士像,描述的是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外侧(朝东一面)雕刻着舞蹈的湿婆,内侧则是杜尔嘎。院落里又有一圈铁矾土的走廊,现在已经断续地坍塌。走廊中的一片浮雕描绘了狮面人那罗希摩撕开魔王希兰亚卡西普胸膛的场景。
第三层(最外层)院落东西长110米,南北宽95米,由铁矾土建成,东西轴的两端分别开了两道瞿布罗。两道瞿布罗的山形墙均已不在原位。瞿布罗的山形墙正东也是三个拱门,中间拱门有镂花门柱和双层山形门眉。拱门之间有两扇窗户,每扇窗上嵌有5根竹节状的窗棂。西瞿布罗的山形墙现由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描绘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修罗孙陀(Sunda)和乌普孙陀(Upasunda)两兄弟争夺飞天提络塔玛(Tilottama)的故事。东瞿布罗的山形墙散落在地上,描绘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恶魔掠走罗摩的妻子悉达的故事。院落内的壕沟被铺道沿东西轴切为南北两半,环绕着第二层院落。
石门里是女王宫的中心部分,三座朱红色的钟形寺塔由一条巨大的石基连接在一起,两面有对称的配殿,还有石台石屏,所有建筑都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画饰。三座并列的寺塔建在1 米多高的台基上,每座塔的东、南、北各有1门,门高仅有1.2 米,门上有7 头那迦蛇翘首警戒,所有朝圣者必须弯腰屈膝才能入内。每个门前都有石雕守护神一对,两侧墙上都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及身饰璎珞的仙女浮雕。
女王宫规模与尺寸较其它吴哥古迹的建筑小,坐西朝东,长200 米,宽约100 米,内外有三层红砂石砌成的围墙,从大门到中门约50 米,大道两旁竖立着两排对称的2米多高的朱红石柱。
中心是三座南北并列的塔形神祠,三座钟形寺塔中,中间一座最高,约10 米、5 层,每层都饰有各种神鬼罗刹雕像,形态各异,里面供奉着湿婆神。柬埔寨政府怕其失踪,曾将湿婆及其女性化身乌玛的雕像移至金边的国家博物馆保护,却在博物馆内遭到破坏。如今的女王宫,只存放着湿婆的林伽(即男性生殖器)。塔基及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大多是记载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在中间寺塔右侧的一座巨大的神龛上,完整地保留着一幅石雕“战象图”。寺塔各层门前都有一对守护狮石雕,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盖上,右腿半蹲式。头部有的像猛兽,有的似鬼怪,外形彪悍勇猛,是婆罗门教三大神主的守卫者。
南面一座供奉的是梵天神。
北面一座供奉的是毗湿奴神。
不同的门楣,不同的故事,细腻而传神的刻画,代表了吴哥人民的艺术天份与对宗教的信仰热忱。在一千多年前,吴哥文明就能有这样经典的表现,实在让人叹为观止。说她是宗教的创作、也是文化的艺术,其进步速度,甚至远超欧洲文艺复兴四百多年。
和其它吴哥古迹一样,女王宫也曾被淹没在茂密丛林中,直至1914年才被西方人发现。1923年法国作家马尔罗从女王宫偷走了四件女神像,案件轰动一时。马尔罗很快被逮捕,失窃的女神像也随即被送回柬埔寨。此事件激起了人们对女王宫的兴趣,随后清理了女王宫的建筑,在1930年代对女王宫的修复中原物归位法也首次在重大工程上派上用场。人们起初根据女王宫的精致浮雕猜测其建筑时间较晚,1936年发现了奠基石上的记载之后才推翻此假设。
2000年至2003年,为了防止雨水浸蚀,柬埔寨和瑞士合作女王宫保护工程,给建筑安装了排水系统。人们还采取了一些措施防止建筑被周围的树木破坏。然而女王宫一直不幸地蒙受文物盗窃的破坏。
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王城其它古迹修复工作中。
后记:看着吴哥王城的浩大宏伟,想着其建筑的精细、浮雕的生动,以及设计的巧妙,无不感叹古人在建筑构想上的奇绝,古城的每一块石头都遍布浮雕壁画,精雕细琢,其技巧的娴熟、精湛,对宗教故事的描绘之细腻,使人难以置信,以至于长时间流传着一种吴哥古迹是天神的创造,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的说法。
吴哥在垒砌这些建筑时,没有使用石灰、也没有使用任何粘合剂之类的材料,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和形状紧密相连,丝丝入扣。时至今日,吴哥古迹的大部分建筑虽历经沧桑,仍岿然不动。
偶尔,吴哥的建筑会让人浮想联翩。而浮想最多的莫过于那些采用印度宗教故事,雕刻在建筑中随处可见的浮雕。
有人说:“你的梦似乎是他们历史的某种叙说,一片古废墟的月夜中(他们当时是拜月教,最后为拜火教所灭),有人蹲在墙角(所有的人都已死去,当然只有后来孤寂的来访者,但他们永远穿透不了那座墙壁,不会知道那座城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看着爬满青苔的墙上惨淡的光(那里曾经发生过大屠杀,怨气聚而不散),似乎四周的墙朝自己压倒过来,(如果你知道他们的历史,你当然无法承受这种悲壮……”
我猜想,写这话的人一定是有灵气的。
偶尔,我仿佛看到了中国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画面,那位维护宇宙之神毗湿奴,不就是坚定、却又善良得毫无原则的唐三藏吗!那位身穿虎皮裙的宇宙破坏之神湿婆(猴王须羯哩婆),不就是孙悟空吗!当印度教的宇宙维护之神毗湿奴变成了佛教的释迦穆尼,湿婆变成了佛教的观世音,你真会相信宇宙的破坏之神从此弃恶从善,慈悲得不再挥舞着金箍大棒(注:金箍棒:佛教中称金刚杵,即女王宫中如树林一样湿婆的林迦)滥杀无辜了吗?对此,你似乎、也只能像迦叶尊者一样拈花一笑!
至于贝雍寺和女王宫的主角,我相信那是为印度教的创世神梵天所造——由此,我仿佛依稀看到神魔一起拼力搅拌着乳海……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而真正的甘露却迟迟没有降临,但战争却让残忍的湿婆砍去了梵天的头颅……也因此,天开一口任蹉跎的事依然发生着……
而对于为什么吴哥窟的门是朝西而开,学者的根据虽有些许道理,毕竟属于揣测,也颇为牵强。
事实上,毗湿奴作为印度婆罗门教三大主神之一,位属五行之中央土,土生之金正是创世神梵天,即女王宫的真正主人,也是毗湿奴唯一的子女。口天为吴,横二加人为天。
毗湿奴与梵天合而为二,二五为十,十为1、0,O、口同类。由此,你或许不难理解天地大数之谜。也因此,你也或许不难想象武则天为什么会把日字改成一个圆圈里边加一横,为什么会为自己起这个名字。如果你知道了湿婆是什么所化现,为什么占婆(或叫猴王须羯哩婆)手里拿着的金箍棒会被称为林迦,且只有这个被称为金箍棒的林迦是“金”的……你也就不难理解,武为什么会竖无字碑却一字不写——自己的定海神针无端落入他人之手,且被当做灭世神棍,差一点令天地翻覆,又怎是一块石碑能辩解得清楚……由此,聪明人也就不难明白沉默是“金”的真正含义——因为世间的一切都被“木虎”混乱得“万万千千说不尽”,如不最终推背而休,何谈大同?!人口同一,方显清静,也才能彻底杜绝战争与灾难。
……在柬埔寨的丛林,一个隐藏了400余年的秘密,终被探险家们曝光……那能够让群阴慑服的写满了历史悲怆的高棉微笑,却依然坚定……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真实,仿佛历史的脉搏就在你的身旁、甚或是在躯体内颤动着、提醒着……
吴哥,不仅是柬埔寨的遗产,更是世界的遗产。更准确地说,吴哥王城的600余座建筑上的浮雕,叙说的是整个宗教史,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世界宗教史……